Re: 明星學校的後段學生

作者: winken2004 (新竹肥宅)   2015-07-08 03:15:20
※ 引述《justgetup (gonna fight)》之銘言:
: 本人是某某地區的地方明星高中的學生
: 正常來說 明星高中給人的印象就是
: 強。會讀書。品性好。
: 在外面只要報學校名字 就會被人說
: 很會讀書嘍?
: 但明星高中還是高中 還是有校排的
: 我是在學校裡的後段層
: 就像大多數學校一樣 老師比較不會管 師長對你沒指望 就像在宣告你是人生失敗組
: 在外雖然被捧高 但在校內卻對學校沒什麼價值一樣
: 有跟朋友抱怨過
: 但他卻說
: 你在明星學校後段 但放出來還不是全縣中前段的
: 心裡有種矛盾的感覺
: 有人跟我一樣嗎?還是覺得我朋友說的對?
: 手機排版 難看不好意思
會,而且這種心理的矛盾是正常的現象
你該做的是接受、理解並調整自己的狀況
我自己是建中的學生,以前在國中隨便考都前幾
但進入建中之後基本上都是倒數五名左右
在學校外面大家覺得你一定很聰明很會讀書
但待在學校時卻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廢物
也因此自信心低落
但這種狀況其實並不只有像我們這種後段排名的人才會有這種心態
那些考中間名次的人在以前的學校隨便考都是全班第一
那些考面名次的人在以前的學校甚至都是考全校第一
就我在建中裡面的經驗而言,不只是後段成績的人,甚至連中段、前段的人
也都常常出現自信低落的情況,雖然在外面大家都認為建中一定很厲害很聰明
會產生這種矛盾的心態並不是因為排名,而是因為實際與預期的落差造成的
也就是說就算你的排名很靠前,你可能也會有這種矛盾心態
就算你的排名很靠後,你也可以有辦法避免掉種心態
重點在於搞清楚自己的狀態,並設定較符合實際的目標
不要讓預期與實際落差過大
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先試圖理解自己的狀態
以前我可以利用名次當成誘因,讓我把時間花在準備考試獲取更好的成績上
但我知道在缺乏名次當成誘因的情況下,我沒辦法花更多的時間準備考試
於是我就降低我自己的標準,我不在想著我是建中學生我一定要考第一名
我把想法換成,在缺乏誘因的情況下我最多只能花多少時間準備考試
然後把我的標準設定在那附近
其他不準備考試的時間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學習自己想要的知識,甚至打自己的電動
不會因為自己考差而不安
不過這種事情說的簡單做的很難
其實就算在換了想法之後我還是常常會出現自信低落或是感到矛盾不安的情況
但是最重要的只有一點,不要因為一時湧現的痛苦而放棄,甚至是選擇自殺
真正能從那種不安或矛盾的想法解脫我認為只有當你離開了那個環境之後才有辦法
我在高中以及大學時都對自己很不安沒自信
但我升上大學之後發現原來我高中挺強的
我開始讀碩士之後才了解原來我大學混的不錯
但是沒有撐過去直到離開那個環境的話,我可能永遠沒辦法發現這一點
當然理性思考後決定放棄是很合理的,只是人有時的判斷會被一時湧現的情緒淹沒
而判斷究竟是理性還是非理性的,有時就見人見智了
作者: astonwu (夏可)   2015-07-08 05:50: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