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的社會沒救了

作者: tcubutterfly   2014-06-06 20:14:53
是有滿多聲音認為必須去了解他的背後動機等等的
以作預防
XD 其實聽在耳裡我會覺得有點好笑
一個人要不要殺人 手長在他身上 腳也隨他走
了解他他就不會去殺人了嗎
犯罪的人各種類型都有 可以說任何一種型任何一種環境的都可能
很多人會說通常都是單親啦 沒被關心 邊緣啦 沒錢等等
可是我從小看到大以及身邊的例子完全不是這樣的
環境是會影響一個人 但我個人的體會
人確實有天生偏善偏惡的質的差別
有些人環境再怎麼困苦 遇到再怎麼糟糕的事 他就是不會去殺人
有些人好手好腳 衣食無虞 成天就是專給別人惹麻煩
我個人對於深仇大恨的犯罪能夠理解(ex鄧如雯 伍子胥)
但濫殺無辜或是小題大作 就沒什麼好諒解
在我讀高中的時候 有一件震驚社會的嶺東高職女學生兇殺案
大概就是她男朋友約她出來說要給分手禮物 叫她轉頭閉眼睛
趁她轉身過去時砍殺她 而且發生事情的時候不是深夜無人偏僻處
差不多是傍晚六點多在女方住家隔壁的街道上
男生還找了自己的同校朋友共謀 原本還要殺人後焚屍的
後來因為被路過的人看到報警才沒機會淋油燒屍體
男生跟他朋友隔天假裝沒事照樣去上學 後來還故意發了一封email給女生
製造自己並不知情的假象
因為這個女生是我國中學姐+樓下鄰居
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已經搬了 當時也不知道有這事情
是因為連續兩個晚上都夢到她模糊的臉一直說救救我
當時覺得非常奇怪 後來是看到報紙才知道這事
也才發現當時我上學途中騎腳踏車經過的某巷子就是她遇害的地方
那個殺她的男生 家庭正常 父母雙全 據說在學校人緣不錯還是啥小老師的
他殺人是因為沒辦法接受女方要去國外讀書(其實是為了疏離他)
所以呢 難道我們要說 是因為沒人教他情緒控管跟分手藝術嗎
這麼說好了 所有的人是用講的 用教的 就會真的改變的嗎?
也許大家都很習慣為一件事找一個原因
因為沒有理由會使人手足無措
可是身為一個看過很多例子 也在不正常家庭長大的我
曾經也一直想找出原因
後來體會到 世界上有太多事情 你根本找不到原因 也根本不用去找
社會不可能有變成桃花源的一天
再多人的呼籲 做再多所謂的"防禦措施"(是不是真會去做都未知)
仍然會有講不聽 不講理 出軌的人
哪個時代都一樣 古今中外也都一樣
雖然身為一個文科生 講這種話太對不起中國文化 也對不起許多前賢如孔孟
但我覺得 與其花時間在那種無可改變的人身上
倒不如做其他的事
當然講這個會有一點點痛
畢竟我也曾經以為那些可惡份子會有改正的一日
另外我覺得 某些人雖然嘴上說"是要釐清因素不使遺憾再度發生"
但感覺到比較強烈的是 同情兇手的行為了
我們的社會這樣的人老實說還不少 我自己也遇過
無法解決悲劇 還無形中替兇手找台階(許多兇手也知道有人會"同情"自己)
這比不了解行兇緣由還要可怕
作者: r51303 (天夢星痕)   2014-06-06 20:18:00
給箭頭好了 沒人諒解他吧 搞錯重點了 不過直接槍斃太便宜他再來,你看到的就是全部?家庭健全的健全你要怎定義?看報紙看新聞聽鄰居說就叫做了解?多少健全家庭的父母觀念是有問題的 我記得那一天版上有些文章讓我印象深刻 其中一篇 某個孩子的父母是都是醫生平常不怎麼關心孩子 非常忙碌 對孩子也都用最嚴厲的態度她的家教對這孩子印象深刻 因為這孩子天天喊著一些死亡的訊息 還說自己有分裂人格 有時想殺人 搞到這家教覺得很可怕教不下去了 這社會上有太多有錢人家的父母 有很多錯誤觀念我沒有以偏概全哦 我只是說有不少這樣的父母 尤其現今社會看看在台上的那些人吧 多少聽的令人髮指的話 多少晉惠帝何不食肉麋的這種鬼話? 你不了解就不要用"健全家庭"這字眼有些時候越健全的家庭中成長 未必是種幸福 只能用環境不差來形容這些人 而這些人的心靈到底怎麼樣 跟他家庭健不健全一點關係也沒有 反而很多不健全的家庭中 家長給的觀念關愛遠遠勝過那些健全的家庭 總之 不能用這些外表去看待家庭父母賺錢確實很不容易 這我相當認同但這跟孩童教育卻沒有直接的關係 幼童的心靈成長方向非常重要 這社會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父母你說的那種情況確實也很常見 但我們要回到孩童的角度去看一些事情 你認為孩童能夠給別人什麼關懷跟關心?所謂的教育 不是給糖果 給飯吃 買玩具 就是教育了教育的重點在於觀念 物質上給再多 心靈上是空乏的就是失敗如果父母從小給孩子的觀念就是 錢/玩具/物質就能夠打發一切那這孩子的心靈成長在家庭中一定是不健康的相信你走到這一天 也經歷過不少事 你也知道有一種東西錢買不起 就是感情 這是你花多少錢都買不起的很多父母的初衷是好的 也許為了賺錢 為了實現理想為了讓家庭過得更好 他們犧牲了家庭 犧牲了孩子全心把一切都放在事業中 但他們在這過程中 迷失了自己了孩子需要的不是那些物質的照顧 物質的滿足 我可以過得很窮但我的心靈卻很富足 這讓我想起某位長輩曾說過的話他自己是個大公司經理 他生活也非常忙碌 但他每天一定抽1hr給自己的孩子 不是問問他們功課好不好 吃飽了沒 玩具夠不夠而是去關心孩子上學發生的事情 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這叫做健全的家庭 然後你可能會反問 那一定是那間公司不夠大啦! 我可以很明白的跟你說這位長輩的公司全世界排名前幾他每天睡眠都只有3-5小時 詳細我不能透露但再怎麼忙 他選擇的是這樣教育孩子 這樣子孩子成長才是真正健康根富足的 物質上怎麼樣真的不重要 每天做粗工或是每天辦公桌都一樣 教育的方式才是重點如果只是給孩子吃大餐過富裕的生活就叫做養孩子 那不如養狗最後這話挺靠X的 不過我覺得非常中肯 愛比物質更重要
作者: Payot (走兆)   2014-06-06 21:11:00
對不起看了這麼長請問結論是?
作者: miminotw (crab)   2014-06-07 13:37:00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日本的 酒鬼薔薇聖斗事件我也看過因關心而慢慢變好的例子 龐大樣本分析是必要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