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打預售轉約對一般買家應該還是好事吧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7:31:28
我們再詳細討論下去好了
一切都是供給需求 市場會自行調整 這大前提我們先出來
空方:因為禁止短期轉售 幹掉黃牛 所以市場少了人來搶 價格得到緩和
但是這是"供給不變"的狀況
多方:我們常在這行打混 水至清則無魚阿 你讓人少了 建商很快就發現來客少了
反應不佳 建商本來一年推100戶 現在每周來看的人少了 簽約的人少了 所以我改推50戶
所以只要稍微把時間軸 拉長超過一個建案
建商馬上就會暫緩推案
要想想喔 你一個大型建商好了 不可能去管來的是自住還是投資 你只在乎庫存率
這政策下來之後 你知道來的90%都是自住 那你有兩個選擇
1.我跟中東一樣 他媽的 控量控價 石油一桶我賣他80 90 當年賣50 60根本傻屌
2.蓋更多 讓自己庫存率增加 (這一定是增加 因為剛需他是一個比率)
沒有建商會選2.
好 再來 中小建商 比較沒有什麼庫存率 因為他通常是在地 一次也不過幾個案子而已
庫存率不是太重要 這數據意義也不大 一切只看金流
投資客來更好 我趕快錢收一收 繼續狂買地狂蓋
中小建商基本上沒有什麼選擇餘地 在現在這市場 他們抵抗力比較差 有些金流能過
緩建or整盤出去
當初擴張太快 大概就是倒閉跑路
現在多頭只看結論 要噴了 這樣也不太對
事實上是 極短線到短線的時間 空軍會得勝 因為會有小投資客 小建商 倒貨
但是一旦到了 中長線 大建商就掌控市場 而且預期政府不會放鬆 推案會推"非常保守"
價格會非常硬 買不起是你家的事
講實際房價要降 有一點啦 政府來源 土地公開標售 就要降
我是不知道賣土地跟公共建設有沒有一樣
流標一兩次 就會降價賣 工程則是相反 增加預算
這邊看有沒有更深入去理解的來解說
就法理上來說 土地底價100萬好了 流標3次打9折之類?
以結論來說
心理面上會短期很爽 聽到有投資客 平轉或賠售 小建商跑路 仲介代銷停業
但是市場上 你會覺得 幹 怪了 我怎還是買不到房子
大建商之後可能會搞成 OK 我就是蓋到成屋 統計主要成本之後 才開始銷售
那供給打壓的程度 是滿可怕的
很多人忘記了 甚至可能連金融背景都忘了
預售屋目的是什麼 他的存在原因是什麼?
不是炒作啦...
大家立場戰到都忘記基本定理了
因為鼓勵創業 讓小公司進來競爭阿
讓金流運用效率高阿
那你打爛預售屋 怎可能 不影響供給??
不要因為把對房價情緒帶入討論而失去理智
買賣權力行為 都是 避險出發設計 (套利是人性XD)
假設
我只有6000萬小資本額 想蓋房子 只買得起土地1億(假設4成借貸)
建融又拿不到 沒業績 沒配合過 銀行不屌你
工程款不足怎辦 只好預售 先收定金 然後開始蓋
讓未來買家分擔風險 現在用比較低成本入手
這就是最根本的預售屋制度原因阿
所以他是健康的 懂嗎
只是就跟期貨 選擇權一樣 都被拿來套利 哈哈
預售屋 一開始是給企業主避險 銀行端避險 消費者拿到優惠 三贏的
現在搞成這樣 QQ喔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1 17:35:00
最後都是投機仔在玩「富貴險中求」你不要的風險我要了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7:37:00
政府標售土地打折,重劃區工程費誰出?市政府蓋捷運自有財源哪找?
作者: baseba1l (土撥鼠)   2023-01-11 17:38:00
推一個清楚明瞭
作者: yen097605703 (yen)   2023-01-11 17:39:00
QQ 啥都沒了 大家現貨拚輸贏了嗎
作者: 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   2023-01-11 17:39:00
政府土地很難便宜賣便宜賣會被說圖利
作者: kyova   2023-01-11 17:40:00
政府會拖很久,它負債也沒啥壓力。賣太低會被罵賤賣國土。很多標售底標已經是很低了。是建商自己殺紅了眼。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7:41:00
不只被罵而已,要蓋捷運的地方不賣土地根本蓋不起來
作者: NaoGaTsu (那歐卡茲)   2023-01-11 17:41:00
無視人性的制度設計也難說健康
作者: Neo0215 (Neo)   2023-01-11 17:43:00
全台餘屋一大堆 影響供給有差嗎?
作者: kyova   2023-01-11 17:43:00
賣抵價抵費地才有財源。很多案子政府感覺也沒爽到,是其它地主在爽,服務金主。餘屋要看地點和價格吧。就跟空屋一樣,鳥地方鳥價格對消費者沒幫助。新建餘屋數2016年以來沒有差太多吧。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7:47:00
台灣很缺新屋 討論到爛了 沒有空屋一大堆爬一下文好嗎當然啦 如果你是想買0-40內的房屋 那算是不低
作者: wuwaiter (掛~~有事打我手機)   2023-01-11 17:48:00
為什麼總有一些無腦多在想著理由騙自己…你看理事長告訴你說建商要倒一堆 這推案量不就少一堆
作者: OtterMan (OtterMan)   2023-01-11 17:49:00
看到“懂嗎”差點以為在讀西卡的文章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7:50:00
以前真的有抵費地賣完打平的,這幾年各市應該都賺很大
作者: wuwaiter (掛~~有事打我手機)   2023-01-11 17:50:00
台灣缺新屋的只有雙北,其它地方 只有個別區域,像竹北/新市 才有這個問題,大多數區域 新舊屋都不缺
作者: lain2002 (lunca)   2023-01-11 17:50:00
越少人蓋房/存量越少則價格越高,這是常識
作者: eddie0729 (....)   2023-01-11 17:50:00
請m大指點這樣的預估合理嗎?1.半年內盤跌因為無法交屋者倒貨 2.半年後因為推案數大減價格緩漲3. 2年後中小建商倒閉爛尾供給大減價格再創新高!4.5年後市場只剩下中大建商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01-11 17:51:00
餘屋一大堆都是因為他蓋在你不想要的地方啊而且實際上看週轉天數也沒真的很高
作者: 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   2023-01-11 17:51:00
淡水空屋一堆,房價又不貴,你各位空空怎麼不去買?
作者: toto123 (煩.....)   2023-01-11 17:51:00
台灣空屋率很高的 台灣根本不缺房子 = =
作者: c188cc (borost)   2023-01-11 17:51:00
就一堆廢物,薪水低又沒頭款的喊買不起
作者: wuwaiter (掛~~有事打我手機)   2023-01-11 17:52:00
在地小建商確實是應該要收一些,這種小建商雖然有些用料很實在 但抗壓力確實不夠。 台灣最不缺的是老闆
作者: Arnol (還是太淺了)   2023-01-11 17:52:00
不管啦 你是房蟲 投資客/黃牛怎麼可能有貢獻
作者: NaoGaTsu (那歐卡茲)   2023-01-11 17:52:00
淡水空屋率去年有降了
作者: kyova   2023-01-11 17:52:00
我覺得新屋很缺,當然更缺的是便宜的新屋XDDD有些老舊社區或以前房子設計很糟...有些人不食人間煙火的吧
作者: victorytim (噢耶)   2023-01-11 17:53:00
就真的要量縮價噴了 還一堆人不信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7:57:00
內政部有定期發佈屋齡統計,去看就知道台灣新屋缺不缺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7:58:00
但你這個論述要成立的一個假設是 黃牛會去買超額供給的區域 但其實大家都知道投客只愛買熱門區 a7來講 其實當初遠雄新未來一的投資客很少 因為當初前景未名是等發展慢慢起來之後投客才進來的 所以投客真的可以幫助建商的金流嗎 我覺得有 但可能很有限 因為投資客提供金流的另外一個方向是賣房的時候吸收金流 再舉個例子 新竹這樣的熱門案子 有需要投資客嗎 其實不需要 自住買盤都可以秒殺建案了 那投資客對淡水的慘況有什麼幫助嗎 其實也沒有 最終還是看終端需求
作者: Arnol (還是太淺了)   2023-01-11 17:58:00
都還有空空說,房子跟PS5一樣可以無限量產
作者: tfshs0823 (我很好)   2023-01-11 17:58:00
長線來看,拉到10年好了,某A建商本來預計蓋/賣10000戶的,還是會蓋到至少9000戶,減少的比例其實還好。在竹北這種熱門區,沒投客至少價格不會短時間爆漲。重點是自住客有時間/機會可以看屋&決定。到2022年中這種連銷售中心都進不去,進去了還要一小時內決定簽下去,實在太不健康了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00:00
至於中小建商 我是覺得台灣30個上市櫃建商 加上瘋狂的寶佳 你說他們聯合壟斷 我倒覺得寶佳蓋的比很多小建商都便宜多了 而且他們蓋房子是真的倒量在供給 我怎麼看都覺得是大建商在提供供給量 小建商感覺都蓋個十樓30戶 影響不大a7來講好了 你看扣掉遠雄富宇寶佳新潤 剩下的小建商蓋的戶數量有沒有2%
作者: frowning1226 (法利昂)   2023-01-11 18:02:00
本版就是需要這種理性分析的文章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8:03:00
遠雄富宇排不上啦,是茂德跟興富發,後面還有新潤、威均甚至璞園等等
作者: frowning1226 (法利昂)   2023-01-11 18:03:00
ceca已經是不管講什麼都被嘴硬凹害怕,哈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03:00
不是欸 坦白講 你對不動產的了解太著重於 你這幾年認識的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8:04:00
小建商蓋的量沒那麼少,他一樣整棟整棟,只是搶不到土地蓋去外圍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04:00
講實際很多小建案 小建商 只是一般人不會討論因為CAL 你就溫度比較高 所以沒看到外圍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8:05:00
土建融管制之下小建商幾乎在精華區沒地位了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05:00
可能我都只看重劃區 ㄎㄎ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06:00
至於投資客 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剛第一篇講的 大都雙棲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8:06:00
小建商就跟著大建商撈區外的便宜需求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8:07:00
像青埔高鐵走路範圍已經賣到5字頭,重劃區一堆小建商2字頭3以下還在賣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07:00
應該說 短期投資客 只要一點點就好了 現在太多了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8:08:00
那些小建商加起來推案量不算少喔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08:00
因為不動產很多是投資+自住
作者: F93935 (帥氣小書生)   2023-01-11 18:09:00
很好啊台北變成有實力的才來都更 不會兩三棟透天就在推案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09:00
剛查了一下 總推案量台灣2022好像兩兆 前十大加起來3600億左右 寶佳大概1000億 第十名剩下100億 所看起來小建商的量還是不小
作者: jorden0804 (無極呆呆)   2023-01-11 18:09:00
很好啊 垃圾格局不要再推了
作者: Best5566   2023-01-11 18:09:00
一大堆小建商是賣成屋的啦,你以為沒金流的其實都是大建商開槓桿開很大,第一個降價的就是他們啦,你的預設完全是被投資客誤導了啊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09:00
反正結論就是 只有這樣的政策 時間軸 稍微拉長 就是壓供給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10:00
確實是不小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8:10:00
新聞說台灣有一萬家建商啊
作者: idmaker (SMAN)   2023-01-11 18:10:00
說得好啊 簡單來說短空長多 但這個短有多短就不知道了
作者: asapfrdddd (asapfrdddd)   2023-01-11 18:11:00
好文推推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11:00
關鍵不是說短投客能幫助多少 是預售不能亡 會打壓你預售亡 就是供給吃屎
作者: raslin (raslin ￾ ￾  ￾ )   2023-01-11 18:12:00
暴漲再暴漲 漲漲漲漲
作者: F93935 (帥氣小書生)   2023-01-11 18:12:00
以後致富道路越來越少 像茂德寶佳這種傳奇就沒了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12:00
只要供給吃屎 房價就沒有多少下去空間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12:00
我覺得應該要提供一些優惠政策給勇敢在新興重劃區蓋房子的 不過可能會被左膠噴爆
作者: asapfrdddd (asapfrdddd)   2023-01-11 18:12:00
最近十年是玩預售 未來一定有新玩法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我們可是偉大的中華民族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13:00
欸 對沒錯 你另外一邊要開水龍頭才對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13:00
最近十年是大家生活品質起來了吧 沒人想住老破房了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14:00
你看當初世大運合宜宅 就是很好的社宅阿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14:00
對啊 遠雄造鎮 結果爽的都是其他後面進來的建商
作者: NaoGaTsu (那歐卡茲)   2023-01-11 18:14:00
問題是不打投客漲勢會更明顯更別說要打炒房了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15:00
後進來風險高阿 這沒話說 各有利弊 風險報酬關係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15:00
你看林口 當初要不是遠雄一坪九萬 冷雨飄搖 現在可能還是一堆紅土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16:00
講實際政策是有鼓勵阿 只是你沒注意到 那太內行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16:00
不過買地不蓋的應該要來點機制 不然一堆養地 哭啊我有聽說過 但不知道細節 好像免一些稅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23-01-11 18:17:00
而且北部集中度比較高,台中建商如牛毛
作者: CaLawrence (柔軟刀)   2023-01-11 18:17:00
a7捷運旁邊精華的地都是停車場阿對 好像是限時的容積獎勵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23-01-11 18:17:00
望著上面討論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8:20:00
https://reurl.cc/EX5NZk 38條之三幹 我要去吃飯了 掰
作者: DSB520 (Yankees and Sox)   2023-01-11 18:21:00
哈 短期是兩年嗎?
作者: kime5412 (KKboy)   2023-01-11 18:21:00
觀念正確 推現在餘屋之所以會是餘屋,很大一部分都是那間房子本身條件就差了
作者: VSshow (VS Fashion Show)   2023-01-11 18:29:00
嗯嗯 傻空才在自爽,之後大盤價格更硬,可能會說買大建商的預售屋又沒差 真蠢欸,蓋好價格更好叫你補差價啦,補不出來一般人有辦法跟建商耗嗎? 嘻嘻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1-11 18:31:00
建商就是轉保守推案 等政府開水龍頭再說然後供給減少 對想購屋的不是啥好事
作者: baychi999 (發呆線)   2023-01-11 18:34:00
笑死買不到房子是什麼平行時空 買不起而已
作者: laksjd (狠)   2023-01-11 18:37:00
推100戶喊缺工缺料要漲 推50戶喊供給少了要漲
作者: houjay (煞氣a傑)   2023-01-11 18:37:00
講的好像建商沒有成本跟貸款,你聽過恆大嗎
作者: hibiscus520 (周末也會笑)   2023-01-11 18:38:00
只要該地區自住需求還是大約供給,就沒有少了投資客建商就該少推案的立論了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1-11 18:41:00
需求一直都高,沒看一堆人要七折五折收,只是行情價買不起
作者: e446582284 (ef225633)   2023-01-11 18:41:00
年輕人持續買不起 = 法案越來越限縮,什麼叫政府打開水龍頭那天? 我們的法案是跟選票在走,只要房價/所得比高,那個政黨敢走逆風?
作者: McDonalder (McDonalder)   2023-01-11 18:41:00
有理
作者: paul76318 (Berial)   2023-01-11 18:42:00
這就是做半套沒後手,政府蓋一堆像新加坡一樣的地上權公宅才能真的打房。不然供給減少價格如何掉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1-11 18:44:00
每個政黨在房地產都跟空空逆風呀...執政就是護國群山 經濟火車頭,誰會看空自己執政的經濟
作者: kyoin (nioyk)   2023-01-11 18:46:00
好哦 都慢慢蓋 底下的員工通通砍光喔
作者: asapfrdddd (asapfrdddd)   2023-01-11 18:47:00
再找就好了啊
作者: Arnol (還是太淺了)   2023-01-11 18:47:00
政府最好帶頭蓋國宅比較實在這樣多多才會痛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1-11 18:48:00
員工不是這麼重要...節流才是永續經營你看國外一個大裁員 一萬多人,還是一樣經營你真這麼重要 就會像科技業一樣 高薪搶人
作者: ob962   2023-01-11 18:52:00
現在這種預售再過幾年就可以住到10坪三房了
作者: yowusuke   2023-01-11 18:53:00
思路正確
作者: ap4318 (gorockboy)   2023-01-11 18:56:00
我的理念很簡單,獲利就是課稅,獲利要透明才是重點,台灣問題就是他媽一堆錢都在土地上,拿錢去投一點新創產業都沒有,還在靠既有產業撐
作者: yowusuke   2023-01-11 18:57:00
應該說預期房價跌的人心態不正確,炒作本來就不是房價上漲的主因,而是一部份而已,上漲是市場問題,大家都想往市中心擠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3-01-11 19:03:00
賤賣國土問題要問問現在執政黨未來獲利就是吃滿免稅額啦 反正時候到才好賺也不要拿來出租
作者: popcool (我不懂)   2023-01-11 19:04:00
這篇高水準討論讚讚讚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3-01-11 19:04:00
六年空屋會變成最常見的交易400/6 人頭賺 多少賺就好
作者: Mimmature (Musicians Immature)   2023-01-11 19:05:00
其實現在沒有缺 一堆一到六年全新未住這就表示當初都投資客買的新屋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3-01-11 19:05:00
基本上應該會超過但是 這些不用繳稅白不用六年稱自住 擺空屋 電燈開著別關就好不用繳多少稅
作者: eett811025 (a8upru歐)   2023-01-11 19:07:00
只要供給不會增加 說打房就笑笑就好
作者: SkyIsMyLimit (天空才是我的極限)   2023-01-11 19:08:00
房蟲取暖區嗎? 哈哈
作者: goingtoofar (oh)   2023-01-11 19:09:00
作者: Mimmature (Musicians Immature)   2023-01-11 19:19:00
供給增加還不是被買光XD 說這什麼屁話投資客不進場 供給不足就變成充足了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23-01-11 19:22:00
政府降價標?你知道政府標售土地的標價底價比是多少嗎
作者: ben91125 (律動恰恰)   2023-01-11 19:25:00
個人認為還是要滅需求 房價才會降 但不能滅生活必需
作者: m54k600ive80 (slenderBoy)   2023-01-11 19:26:00
熱門文章
作者: ben91125 (律動恰恰)   2023-01-11 19:26:00
那就還是只能滅投資需求阿 課多屋持有稅不就好了
作者: djeva100 (..................)   2023-01-11 19:28:00
說的大建商沒有成本壓力一樣,幾十幾百億出來的利息壓力,看你是不懂阿,你慢慢賣5年,10年呀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1-11 19:29:00
+稅 然後你會發現租金又噴出,這就是沒有執政黨敢動
作者: rainsilver (00)   2023-01-11 19:29:00
應該說大家都想住的精華市區 缺屋到爆啊是外圍重劃區空屋新屋多
作者: s1001326 (gg)   2023-01-11 19:29:00
M大 請問打算自住 預售屋還是中古屋價格比較甜
作者: dbalruke (楓痕劍魂)   2023-01-11 19:30:00
台灣總人口一直減少,沒有大地震的情況下,為什麼需要蓋新房,買新房? 買舊的重新裝潢就好啦
作者: CharleneTsai (給他200塊去吃麥當勞啦)   2023-01-11 19:31:00
推這篇
作者: stevenkane (耶屎)   2023-01-11 19:31:00
無法避險的產品,價格一定…
作者: toto123 (煩.....)   2023-01-11 19:33:00
台灣沒有那麼多人 一定要買新房的新房高公設比 高額管理費 真的很多人寧願買新古或老公寓
作者: gilbirt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2023-01-11 19:34:00
說的真好
作者: toto123 (煩.....)   2023-01-11 19:35:00
這幾年房價多頭,想想看這些預售屋 放到成屋以後會多可怕很多重劃區 晚上根本都暗的精華區當然缺新房,因為沒土地早期發展的早都老房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9:37:00
自住當然選預售搂 純鋼需沒有溢價阿那你就買舊的去裝潢阿 你爽就好 你的錢
作者: twistfist (tf)   2023-01-11 19:38:00
既然沒有那麼多人要新房那幹嘛那麼在意預售被掃光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19:38:00
921之前的屋子 大概佔了一半 被壓死不知道怎辦你不在意也行阿 XD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1-11 19:43:00
舊公寓大樓這麼好,又沒人檔你去買來裝潢住...買新房的人都不怕了 沒興趣的也不用擔心
作者: dnkofe (赤空)   2023-01-11 19:46:00
所以接下來該推你空屋越久課越多稅
作者: lacseven (喬巴)   2023-01-11 19:47:00
你整個假設都建立在建商金流充足,但是別忘了現在是升息循環,銀行只要情況不對,雨天收傘的可能性非常高
作者: CharleneTsai (給他200塊去吃麥當勞啦)   2023-01-11 19:52:00
這篇講這麼清楚 結果推文還是一堆人在跳針 不知道是不是看不懂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蓋房子風險更高會有更多中小建商選擇不玩
作者: gan (123)   2023-01-11 19:54:00
需求也會減少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23-01-11 19:56:00
反正我看笑話.嘴上說要保障勞工權益結果先拔掉很大一部分加油.你們這些誤國的覺青.我支持你們繼續下去(哈哈大笑
作者: rockhart (Line)   2023-01-11 20:01:00
有夢最美,都還沒開始跌就說短期空爽?來賭三年後誰跳樓
作者: dirk007 (GetBusyLivingOrBusyDie)   2023-01-11 20:01:00
預售屋制度讓投機者把房價炒到連中古都超貴還不如廢了,把房子當期貨玩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20:02:00
美國升到四趴 台灣也才這樣 要是2024開始降息 那有什麼壓力呢
作者: rockhart (Line)   2023-01-11 20:03:00
還在討論舊房?舊房也跟著貴到不合理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20:03:00
然後要是大建商都倒 那中小更是死透 政府還不是要灑錢沒差 慢慢看 沒事的 人都有自己看法跟立場
作者: whk1895 (^w^)   2023-01-11 20:03:00
是的,最終還是要增加土地房屋的持有成本,特別是要讓空屋及空地的持有者覺得痛,才會加以利用或釋出,土地房屋價格才有可能正常化
作者: baseba1l (土撥鼠)   2023-01-11 20:04:00
舊屋裝修裝潢成本算下去,還不如買新房,且老公寓沒電梯管理是怎麼都無法改變的窘況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1-11 20:06:00
然後稅一加上去 你會發現 租屋更痛
作者: twistfist (tf)   2023-01-11 20:09:00
空屋有點問題才會空太久吧,不然幹嘛不租出去
作者: CharleneTsai (給他200塊去吃麥當勞啦)   2023-01-11 20:10:00
空屋都在市郊啊 精華市區是要囤什麼
作者: whk1895 (^w^)   2023-01-11 20:10:00
日本的房屋持有稅金比台灣重,租屋價格好像也沒怎麼高
作者: psow123 (花王洗髮精)   2023-01-11 20:10:00
推 邏輯清楚,人總是有辦法玩爛遊戲規則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23-01-11 20:12:00
呵呵跳樓.當年奢侈稅上路:房仲要跳樓啦.時價登錄:房仲要
作者: fewhy (I am real)   2023-01-11 20:13:00
供給變少很好啊 現有空屋跟政府建的公宅占得比例會變高 就不是建商說了算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23-01-11 20:13:00
跳樓啦.2.0:1樣.新制度上路:一樣.現在這蠢政策:建商要跳樓啦.要不要想想這次誰先害死誰.你們害死了眾多散包家庭感謝你們支持這個政府跟政策.我 看 戲
作者: Answerlin (大個兒)   2023-01-11 20:17:00
推,不相信政府預期不到打供給的後果,為了騙覺青選票,選後硬過一個亡羊補牢的政策,有人被賣了還幫忙數鈔票
作者: jaricho (...)   2023-01-11 20:18:00
樓上看起來很悲憤 不如不要看戲 何不趕緊趁此時掃幾間預售屋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23-01-11 20:20:00
我掃幹嘛.有啥好悲憤.看一票柵欄壞掉的耍蠢我還樂勒
作者: gn01693664 (十幾分鐘)   2023-01-11 20:21:00
結論:房價上漲 大家解散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23-01-11 20:21:00
反正一票蠢政策害死大多數人是你們選的.不要拿我的稅貼你們愚蠢的智商繳稅就好
作者: jaricho (...)   2023-01-11 20:24:00
還不是太多短線投機客自己玩壞了市場 而且只是禁止轉賣要你真的辦貸款交屋 會長期投資的法案過了照買不誤啦
作者: rainsilver (00)   2023-01-11 20:29:00
日本租金明明就貴得要命
作者: johnny853884 (原木旭)   2023-01-11 20:35:00
推這篇
作者: whk1895 (^w^)   2023-01-11 20:42:00
東京精華區租金當然很貴
作者: Dontco (東摳)   2023-01-11 20:44:00
他又不是禁賣預售屋 一樣可以賣阿 跟鼓勵小建商哪有關係
作者: newbrain (沒有真心就別談感情)   2023-01-11 20:48:00
期貨選擇權本來就投機仔在玩的 只能說活絡市場
作者: CrabBro (螃蟹哥)   2023-01-11 20:50:00
本質沒有打趴預售屋,只是制止那些拿預售屋炒作沒錢交屋的投機客,這種在前兩年房市好的時候很多,預售屋還是可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20:51:00
不懂就少講話..
作者: CrabBro (螃蟹哥)   2023-01-11 20:51:00
以買,中長期的投資客或自住客還是可以入手,減少中間抽
作者: Tylose (Tylose)   2023-01-11 20:51:00
沒有建商會選2,因為他少數控制市場阿 XD
作者: CrabBro (螃蟹哥)   2023-01-11 20:52:00
沒有壞的,確實會造成建商風險較難轉嫁出去,供給量必縮
作者: Tylose (Tylose)   2023-01-11 20:52:00
只會大家一起默契慢慢推案拉高價格,到大家受不了為止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20:52:00
不要不懂不動產 就隨便抓兩句來回 很難討論 什麼鼓勵小建商
作者: eddie0729 (....)   2023-01-11 20:53:00
好的做法應該是政府趁中小建商倒閉時 運用軌道建設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20:53:00
現在要很清楚了解 嚴重缺乏新房 這前提都不知道 就去讀書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20:54:00
政府今年超徵不是快5000億 假設土地0成本
作者: eddie0729 (....)   2023-01-11 20:54:00
房地合一稅 卻幾乎都沒有用在增加房屋供給 真的無能..
作者: Tylose (Tylose)   2023-01-11 20:56:00
政府下去蓋,會被說與民爭利,走共產制度 XD不然就是廣大屋主地主幹死政府,說政府干涉市場未來建築能量減少真的是很嚴重的國家問題,危老房屋怎辦
作者: ZackRyo (御守)   2023-01-11 20:57:00
沒有用在房產不是無能啊,搞不好對他們的口袋很有能
作者: Tylose (Tylose)   2023-01-11 20:57:00
刁民推這個法,真的是只顧眼前不管國家的有用在蓋社宅阿、租屋補貼阿,看,從有錢人那拿錢來幫窮人這不是資本主義的精隨嗎
作者: mfcke (drive)   2023-01-11 20:59:00
蓋社宅 左膠應該很爽阿超徵的稅又不是左膠出得
作者: waiting101 (維特)   2023-01-11 20:59:00
坐等空屋稅嘻嘻
作者: CCChieh (NewLife)   2023-01-11 21:18:00
沒平均地權》井噴。有平均地權〉井噴。少子化》井噴。多子化〉井噴。大陸沒攻台》井噴。被統一〉井噴。獨立建國》井噴
作者: Tylose (Tylose)   2023-01-11 21:19:00
想空屋稅是腦袋有洞嗎到底是投客空屋多,還是離鄉背井的原生家庭空屋多?想一個政策好不好的時候,想像一下社會會發生甚麼事情好嗎現在的地價稅房屋稅,非自用的越多間課越重,還比較有用或是養空地的,逐年加稅養地的現在有空地稅和荒地稅,這邊改一改就好了
作者: junior020486 (軟蛋頭)   2023-01-11 21:23:00
空屋稅根本課不到,別傻了
作者: hankwanghow (...)   2023-01-11 21:27:00
預售屋有啥好量縮的問題 建商就畫一塊地連挖都不用挖就能賣紅單賣夢想預售屋也沒供給問題啊 成屋才有供給問題
作者: zzyzx (rd.)   2023-01-11 21:44:00
結論就是供給減少 需求一樣是自住人口 所以噴
作者: kyova   2023-01-11 21:53:00
蓋社宅,放精華區被罵浪費稀缺土地。蓋外圍被罵蚊子館。y台灣不是新加坡,蓋滿社宅還是洗洗睡吧。
作者: victor1985 (8951)   2023-01-11 22:46:00
推 台灣一群二貨只知道買新屋 便宜的中古屋卻看不上眼
作者: j8630222 (75G)   2023-01-11 23:02:00
整個系列我最推m大講的很公道不會一直捧多 小建商風險增高後 會導致整個工程產業下游包商跟銀行的貸款 銀行放款行業比例都有內規限制 今天如果比例縮起來或額度被大建商拿走 有限的金額內 小建商跟各種幾百幾千萬規模的微型下游工程包商就是周轉困難而已 所以政府打投機黃牛我覺得很對 但後續看看小建商會不會受到影響比較重要
作者: sspider0829 (反黑箱服貿)   2023-01-11 23:43:00
哈哈哈 這篇實話
作者: l145678p (蓮子湯)   2023-01-11 23:44:00
推推
作者: catd57551 (AAAA)   2023-01-11 23:48:00
不是限制換約轉售而已嗎?剛需買了不會轉售啊…又不是不給預售,只是預售少了投客去化會變慢而已投客短時間進出本來就是堆疊房價的幫兇
作者: Homedoni   2023-01-11 23:59:00
剛需開始會幫你去庫存啊只是賣比較慢而已還是*黃牛都開案用掃的 顆顆蓋幾年就賣幾年 完工成屋繼續賣 讚讚 自住客還能慢慢挑預售對首購還是有吸引力吧 多了幾年籌錢自備高建案的例外
作者: MrYang (黑眼圈)   2023-01-12 00:13:00
照你說90%來買預售的,鋼需那麼多,中小建商為何會倒,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價錢對了都賣得掉。中小建商讓利賣出去拼快速完銷轉新案不就好了。
作者: lpoijk (↗ 老 爺 ↙)   2023-01-12 00:25:00
預售屋又不是全部都沒有 自住的可以買啊
作者: kichu (快樂馬)   2023-01-12 00:33:00
投資客不見,建商的供給只是調整到滿足自住的需求量,這樣不就回歸到供需平衡而已嗎?供給減少會激進到物以稀為貴嗎?
作者: Litfal (Litfal)   2023-01-12 00:37:00
打預售屋和建商壟斷是兩個題目吧
作者: MrYang (黑眼圈)   2023-01-12 00:37:00
沒投客供給也不會少,一建案假設100戶供給就是一百戶,又不會因為沒投資客戶數就變少了。
作者: Kobe58121051 (五冠球神)   2023-01-12 01:18:00
為何一堆不買的出來喊燒xD 我小建商都不緊張了,幫我擔心什麼反正我就慢慢開案阿,融資也融少一點或甚至不貸我就等成屋再來賣啊,成本抓好再來開價也不是壞事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01-12 01:33:00
傻空空都像還是學生一樣,有夠天真QQ
作者: paul007 (破零零柒)   2023-01-12 01:36:00
新房子自住都不夠了 幹嘛幫建商擔心 地就那麼多 你不蓋別的建商要蓋
作者: wade0222 (MIAMI HEAT!!!)   2023-01-12 01:44:00
智障立委推得白痴政策
作者: suPerFlyK   2023-01-12 01:55:00
.......這文比Ceca大的 差真多
作者: NaoGaTsu (那歐卡茲)   2023-01-12 08:35:00
這篇文唯一的問題就是把建商當成市場唯一壟斷者因此議價力高到不行。台灣的建商不是太少,是太多了,就算讓你倒一半還有5000個建商。
作者: lusifa2007 (ㄚ喵)   2023-01-12 08:48:00
減少推案維持價格但營收變少不是嗎?
作者: mynumber55 (morehair)   2023-01-12 09:09:00
鋼性需求也在減少
作者: Somebody99 (Somebody)   2023-01-12 10:53:00
水臭成這樣還在水清無魚
作者: gn01272256 (歐)   2023-01-12 11:48:00
比ceca講的客觀多了 那種無腦多的人真的是可悲
作者: linto (JR拓海)   2023-01-12 12:13:00
自住跟長期投資的都還在,為啥少了投機投機客小建商會倒一片,大建商會減少推案量?
作者: distellable (不能說的秘密)   2023-01-12 12:17:00
雖然我也是長期看漲 但理由就只有通膨你推案變少 材料人力不就過剩 理論上這部分成本下降
作者: popcool (我不懂)   2023-01-12 12:39:00
推文那邊投30自70,那個投30最後還是會賣給後面來的自住,終端自住100是不變的,就只差在建商是否會因為去化速度變慢而減少開案,我覺得這有待觀察,照版上數據剛需遠大於供給的情況,蛋黃應該不會有太大差別本來自住就搶著買,蛋白以外就很難像這兩年一樣好炒了,也可能乾脆蛋白不推案就是。
作者: blue28082 (remember)   2023-01-12 12:55:00
空屋一堆但很多是沒人想買的地方...
作者: popcool (我不懂)   2023-01-12 13:42:00
更正一下,開案一定會被影響,待觀察去化速度影響到開案的程度
作者: verystupid (越來越傻了)   2023-01-12 14:47:00
剛需其實沒你想的這麼剛啦 代價太高還是可以拿通勤時間換 或是乾脆龜老家的 畢竟自住買房是要改善生活 不是要搞死自己
作者: ClaraDer (ClaraDer)   2023-01-12 22:17:00
政府土地便宜賣房價也不會賣低啊?你平常買的原料降價,讓你生產的加工完成品總成本降低兩成,但市場行情就在那邊,你也不會降價賣啊,能賺又不嫌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