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看透這3關鍵 就算政府頻打房也應該買房

作者: TheDream (美夢)   2022-05-03 14:58:58
連結:
胡偉良/看透這3關鍵 就算政府頻打房也應該買房 2022/05/03 11:33
https://news.ebc.net.tw/news/house/315405
內文:
文/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胡偉良
2022年還應該買房嗎?如果2022年不買房,5年後房子會更買不起嗎?
要回答上述問題其實並不難,關鍵還是要摸透影響未來5年房價走勢的3大核心因素:
房市庫存、供求關係和營建成本。
首先,先看當前的房市庫存。根據業者統計資料顯示,去年7月以後,全台待售住宅從
31.2萬棟,在短短半年大減近6萬棟,降至25.4萬棟,減幅逾18%,市場供應大減,造成屋
主姿態升高,紛紛開高價出售。
▼筆者認為根據統計,目前房市庫存大減。
再以新建餘屋量觀察,2012年以來雖新建餘屋量逐年攀升,從2.4餘萬戶快速遞增,到
2016年的7.3萬戶之後即呈現穩定,2019年第四季雖續增至7.8萬戶,但從2020年第2季起
餘屋量又開始遞減,目前已經少於5萬戶,若再扣除一些需求較少的大坪數房屋後,符合
當前市場需求的中小坪數格局的房子,並沒有多少的餘屋存量。
再從房市交易量來看,2021台灣六都全年移轉棟數26.8萬棟,全年的買賣移轉棟數接近35
萬棟,雙雙寫下8年新高,並超越2014年前波房市起跌點,與前一年(2020)相比也成長
了6%之多。
▼去年六都全年房市交易量寫下8年新高。(圖/胡偉良提供)
https://reurl.cc/NApL2e
基本上,房市交易量從2016年墜入谷底(24.5萬棟)後,逐年回升。去年(2021)房市轉
熱,主要是房市從衰退(熊市)走向復甦(牛市),再加上通膨下的買房抗通膨心理所致
。所以從需求上來看,需求量的增加是可觀的,在新屋「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下,也逐
漸的消化了之前的庫存新屋。
再深入分析人口和家戶數的變動情形,可以觀察到台灣的人口數確是逐年遞減,比較顯著
的轉折年份應該是從2000年開始,若考量到現今購房主力的平均年齡40歲(主力購房年齡
層35~45其次為30~35和45~50兩個年齡層),那麼少子化的影響最快也要到2030年才會開
始出現,2040年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
▼台灣出生人口數逐年遞減。(圖/胡偉良提供、翻攝Money DJ理財網)
https://reurl.cc/OApLQ3
但再考量近年來家戶數的增加狀況(原因包括:單人戶數增加、結婚件數減少、離婚件數
增加),近10年來增近90萬戶(每年約9萬戶),每年增幅達1.13%,也超過少子化下的最
大人口減幅(0.7%),亦即房屋的需求量仍將呈正數的增加。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們似乎
看不到未來5年房產需求減少的可能。
▼即使人口減幅明顯,筆者仍認為看不到未來5年房產需求減少的可能。
https://reurl.cc/1Z27AV
再從供給上來看,從我國建照的申情請形顯示,從2020年核發住宅類建照計16萬39宅、開
工13萬4315宅,都是近10年新高。再從近10年使用執照來觀察,可以發現從2017年開始發
照的樓地板一直呈現穩定狀況(11000平方公尺),亦即平均每宅的面積變小,這也反應
了當前的小宅化現況。
再考量這幾年建照的申情宅戶數,計入使照和建照的時間差(3年),推估3年內,新屋
供給數量仍難增長,若再計入這幾年缺工、搶工所造成的工期拉長影響,估計5年內每年
新屋的數量與當前相比,增加將極其有限。亦即當前,新屋供不應求的情形仍難改善。
最後,再看看房價的成本結構。房屋的成本結構包括了:土地、營建原物料、勞務成本,
這些要素在可建土地匱乏、全球共同追求「碳中和」的共識、營建人力短缺的狀況下,往
後只會進一步推升,因此往後房價只有緩漲和暴漲的可能,這也是政府強力介入干預房市
的原因,目的在防止房價暴漲。
2020年核發住宅類建照宅數雖然增加,但建造執照數量卻只有2萬5980件,較2019年減少
了4.28%,這也顯示房屋面積變小的小宅化格局已經形成,也印證了房價上升和家戶人口
數增加的影響。
▼胡偉良認為想在都會區買房的民眾如果不及早下手,未來難度會更大。
再從近期新推出預售屋的建造規格來觀察,不難發現很多新建案的建造規格較過去提升了
不少,除了2020年送照的建案必須達到設置隔音、防噪的要求外;很多危老都更改建的房
屋也開始採用「更高的耐震等級」去設計、施工;社區內也有「無障礙的順平設計」;對
陽光的照射也增加了「遮蔽性的舒適」考量,這些都「增加了居家的舒適性」,提升的
新規格也將帶來了新的購屋需求。
筆者估計,在新建造規格升級的催化下,新屋佔比將日漸提高;而中古屋,尤其是老舊公
寓價格將日趨下跌,這也將是房市、房價分化的結果。另外,有在都會熱區買房的民眾,
若不及早下手,日後買房難度將會進一步加大。
心得:
胡偉良也真是的,一會兒罵高房價給空軍希望,一會兒又鼓勵早點買房讓空軍傻眼。
文章中的大部分論點,板上其實都提過了。
從2021年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後,
多軍與空軍的共識就是2022年開始會進入交易量量縮的階段!
交易量量縮後,房價會漲還是會跌呢?
去年多軍說會漲,但是空軍說會跌,真實世界是如何呢?我們可以繼續觀察下去
疫情開始後的這兩年,房價的暴漲也讓許多新建餘屋得以去化,
以我有在觀察的數個台中七期社區,許多大坪數的物件都在這兩年快速去化。
有些是剛需買的,有些則是資產階級讓資金有個去處。
整體來說,市場上的購屋需求其實是上升的,因為家戶數一直在變多
(我猜有人會拿這兩年因為疫情被除籍的戶數來抬槓)
但市場上能供應的住宅數量其實是偏少的,尤其是屋齡十年內的新屋更是極少
少子化的議題更不用講,板上討論到爛,
真要出現影響大概要2030年以後,而且是老齡化的郊區會是第一個被影響到,
少子化的影響要燒到六都與新竹,大概要等2040年以後才有一點點機會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2-05-03 15:05:00
除戶在國外的本來就在國外
作者: qqphor (駡你又如何)   2022-05-03 15:06:00
建商不增加供給,一般人百姓到死都傻傻的,很少願意一直學習到老,都嘛到老等死,沒事不會賣房子,這間房子是他一生的成就,所以供給那麼少,開高價不就是必然,説白一點就是沒那個腦袋換屋啦......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2-05-03 15:10:00
所以就算現在上車,到2030再下車都來得及。
作者: TheDream (美夢)   2022-05-03 15:11:00
在到達2030年以前,搞不好還有一波QE可以等。XD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2-05-03 15:16:00
搞不好兩波勒
作者: Jacob8330 (小各)   2022-05-03 15:55:00
文/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胡偉良可信度有多少自己評估吧
作者: kyova   2022-05-03 15:56:00
這個人之前一直凹到現在終於認錯...
作者: cmh1017 (唬唬唬)   2022-05-03 20:15:00
不管怎麼樣只會漲,其他都忽略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22-05-04 10:06:00
我看少子化應該是3000年才會發酵...
作者: Juneje (Jay)   2022-05-04 22:09:00
會崩的...不要跟著建商鬼扯亂撈別人血汗錢XD
作者: JJSK   2022-05-05 09:38:00
樓上拜託,不要你魯蛇一輩子就想害別人好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