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定義一下居住正義吧

作者: zzing (小Z)   2022-04-21 16:00:10
這篇回覆滿有問題的吧
原Po是雙薪250萬 應該不含其他如利息等收入
回覆資料裡是家戶所得,家戶有收入的人口可能大於2
依據109年資料除上家戶有收入者
第一等分位 530k
第二等分位 709k
第三等分位 786k
第四等分位 889k
第五等分位 1340k
而且這邊的所得包含正職 兼職 財產所得 經常移轉所得 甚至連你的自用住宅算租金的價格
都算入了
總而言之超灌水
這邊單看受僱人員報酬
個人受僱報酬(包含正職兼職其他收入)除以家戶在職人數大概是
第一等分位 458k
第二等分位 606k
第三等分位 683k
第四等分位 711k
第五等分位 968k
當然上述資料經過均化後實際pr 值絕對不是這樣 但可以當個參考…
雙薪250萬不含其他收入的情況下以受雇者來說應該可以到PR90左右
加入其他收入雖然不知道原po 有多少但也絕對不止pr 50-60…
換而言之雖然大家都知道台北有錢人真的很多
但大多數台北人真的沒你想像的有錢..
另外地下經濟多的是以正經公司包裝
裡面的人的薪資也低不到哪裡
算入多半也是讓前面5%的人身價更高罷了
※ 引述 《TheDream》 之銘言:
: 標題:Re: [閒聊] 定義一下居住正義吧
: 時間: Tue Apr 19 19:53:15 2022
:
: ※ 引述《blow5566 (吹56)》之銘言:
: : 我朋友8字頭雙薪250夫妻 只靠兩個人硬肛肛不起一棟雙北15年內兩房(因為沒有頭款

: : 不然就是扛了結果30年被迫當多多 而且會被貸款搞到沒生活也不敢換工作 怕房貸斷炊
: : 更不用講如果是中南部目前噴起來的價格 對照中南部薪資(不要扯中鋼那些欸 平均薪

: : 南部就是低)叫那些人怎麼買
: : 回頭再看看雙薪250推回來所得前10趴了 更覺可笑 前十趴買房把一生直接綁死
:
: 看你在板上發言都很悲憤,你的8字頭朋友該不會就是你吧?
:
: 雙薪250,怎麽可能買不起雙北15年內兩房,新北市的房價凹陷區這麽多,
:
: 我猜你的8字頭朋友就只想買台北市吧?
:
:
: 空空最可悲的就是如此,連自身PR值都搞不清楚。
:
: 臺北市每戶家庭總所得 戶數五等分位
: https://data.gov.tw/dataset/133229
:
: 戶數五等分位 所得總額
: 第一等分位 752543
: 第二等分位 1247300
: 第三等分位 1632467
: 第四等分位 2102131
: 第五等分位 3424896
:
: 以政府能統計到的資料,雙薪250在台北市家庭裡面,所得的流量大概排在PR75左右
:
:
: 2014年台大與成大的團隊研究,地下經濟規模約全國GDP的28%
:
: 考慮地下經濟的部分,雙薪250在台北市所得的流量大概會在PR50~60
:
: 上面提的是每年的所得流量排名,買房看的不只是流量,也要看所得的存量。
:
:
: 台北市一堆資產階級,
:
: 把存量納入考慮的話,雙薪250但沒有存款,在台北市排名應該不到PR35。
:
: 很殘酷,但現實就是如此
:
:
: 台北市屋齡中位數是 37 年,成交坪數中位數是 27.6坪,
:
: 台北市屋齡15年內的PR呢? 是PR88左右。
:
:
: 簡單算一下就知道,
:
: 台北市雙薪250的PR值,買不起台北市屋齡15年內的兩房(27坪左右)是很正常的事情
:
:
: 還是一樣,你8字頭的朋友是眼高手低的問題
:
: 空空最慘的就是連算出自身的PR值都算不出來。
:
:
: 雙薪250在台北市有排在 所得的 PR90 ?
:
: 你真的是太天真了
:
:
: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2-04-21 16:09:00
人家要買台北,你拿全台家庭?家庭收入250萬, 在台北家庭的PR就是70左右不可能到90的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2-04-21 16:21:00
我和太太180幾上下,個人體感在大安區是5成左右……甚至偏4成……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2-04-21 16:30:00
所得的構成有 薪資 產業主報酬 財產報酬 自住房屋設算租金社會轉移 減項 有利息跟社會轉出他不是產業主就沒有產業主報酬 沒有自住房屋就沒有設算租金哪有用薪資排過 然後推斷其他部分他應該也有等比例的收入?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他的薪資可能有PR90, 但他沒有產業主報酬 沒有自住房屋設算租金 別人有 他排名就是會往後存銀行的話100萬大概1萬吧沒有耶 PR80的收入部分是 3275051260加10萬沒有破啊 更不要說轉出的部分 全部都是薪資的話課稅會比財產收入多喔沒人在跟你講甚麼換算 我是說 在經常性轉移支出的部分你的收入來源都是薪資的話 繳稅會繳得比財產收入的人多因為財產收入很多有免稅額股息有8萬8.5%的免稅額 房租收入有43%成本 利息收入27萬免稅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2-04-21 16:48:00
我 債息 60萬 在板橋體感 中產階級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2-04-21 16:52:00
舊資料來看 家庭收入 250就是PR70, PR60=198萬 PR80=327萬250萬算他PR70 還算高估至於50%的部分 人家是考慮沒有報稅的收入這部分他應該也是沒有吧XD事實就是 以帳面收入看250萬在台北市差不多就是PR70如果考慮還有14-20%的沒有報稅的收入, 結果就是掉到PR50-60沒有甚麼兩人總收入的問題 買房看家庭收支很正常人家夫妻兩個 有老爸贊助頭期款500萬 你沒有一直在那邊講甚麼他家兩個人 平均是2.44人 根本沒有意義甚麼叫硬要? 買房本來就看家庭收入 很多人都有長輩贊助你硬要忽視很多人家庭長輩有收入 才是硬要另外前面講過了 掉到50%的原因是因為還有14-20%沒有報稅收入講一個台北市最常見的 房租收入就很多人沒報我也是看資料說故事啊 就業人口2.09 所得人口2.44這表示差不多兩戶就有一戶有沒就業但有收入的 這個人可能是自己開店 或小企業董事長 或是領退休金的公務員但現實就是 這些人的家庭有多一份收入你沒有忽視這部分的收入 才是硬要 好嗎?數據是PR70 就是PR70 沒啥好講的然後沒報稅的14-20%的部分看你怎麼認定 薪資是跑不掉的
作者: hsubrian (brian)   2022-04-21 17:16:00
直接推動貨幣無紙化比較快,所有金流一清二楚,最後發現其實你高估了你所在的位置。
作者: cicatrix (一起來當新店人)   2022-04-21 17:20:00
不去賺錢,每天在定義什麼屁東西事實上比你強的就是一卡車,不用每天定位自己的排序在那裡
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22-04-21 17:33:00
只看薪資我應該在台北有pr95論收入或資產排名我大概只有pr60...說真的 我看真的有太多人高估自己
作者: cicatrix (一起來當新店人)   2022-04-21 17:36:00
只看薪資我也是很高,看資產,我不知道排到哪裡年收入1000萬,我買不起大安第一排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2-04-21 17:49:00
數據上250萬就是家庭PR50,一直強調雙薪沒用,人家家庭的就是多半個人賺錢,所以收入比250多,所以250萬的PR就往下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