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希望小英能推動實坪計價

作者: ReiFan (說好的秒速5公分呢?)   2021-01-11 15:38:28
實坪制實際上有沒有差別? 其實是有的
因為現在市場上有些買賣雙方談價的起手式是 "附近物件平均單價"
而不同的公設比影響了市場上的不同物件 "個案單價"
當買賣雙方都不想深究 "個案公設是否合理" "附近行情是否應扣除公設"
而想以一個簡單的數字來開價(賣方,喜歡以行情上緣開價)
或殺價(買方,喜歡以行情下緣殺價)
分別計算每個行情的公設比對於雙方來說都很麻煩而且不見得能得到自己要的結論
既然無助於開價殺價,那在談價過程中就沒人會拉出來講
而政府如果真的強力實施實坪制,會不會有改善呢? 當然會
公設比就強制地進入談價過程,成為另一個需要考慮的變數
那會不會因此而促進居住正義呢? 我想不會。
這只是讓那些懶得做功課的人少做一點功課而已,好物件仍然被出高價的買走
錢不夠的人仍然會上來哭喊居住不正義
※ 引述《benothing (禹楓)》之銘言:
: 最近在找房子,才開始看板。
: 所以這是第一次在買屋板po文。
: 這個議題竟然可以重複的炒一整個週末,
: 推論方式不出八卦板爆文的邏輯,
: 以為任何資訊依照你們的方式「公開透明」就會變好,
: 其實這才是一種謬論。
: 用最近我在學會計財報的方式來說,
: 實坪計價,其實就是價值認列的觀感不同。
: 例如資產負債表中,「隱形資產」也算是一種資產,
: 例如商譽,品牌價值,或是專利。
: 不過對於投資人而言,你的資產不是他們認可的資產,
: 因為拿去市場上,根本無法的套現。
: 實坪跟建坪也是這樣,
: 公設比高的社區,多數會有相當高程度的附加設施,
: 例如大廳、庭院、管理員室。
: 這些設施其實無形中可以為房子物件增加價值。
: 換句話說,理性的房子買家,
: 通常是口袋可以支付的總預算,還有希望鎖定的區域開始的找起。
: 找到特定區域後,依照他的預算來找尋理想的物件。
: 再下一步,可能是看實際的空間,
: 附近有沒有支持生活機能的商家學校跟大眾交通運輸,
: 進一步可能會設想該建築物是否有隱性的附加價值,
: 例如社區的收發室幫忙收貨,還有泳池健身房。
: 第二個步驟做了幾本過篩後,
: 可能就會開始實地的勘查了。
: 因此每實坪價格公開,其實意義不大。
: 因為鄰近區域的價值,會因為建物本身條件而有不同,
: 再來是,房子買賣的價格並不是固定的,
: 這還包含了買賣雙方心中預期的合理價碼。
: 因此當再進入下一步的議價階段,
: 買賣雙方使用的是同建築物的實價登錄,
: 在這情況下,實坪價格揭露實在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 因此用原po車子所謂的油耗來比喻,
: 計量單位換算來類比真的不倫不類,
: 你去賓士,會拿牛頭牌的油耗來議價嗎?
: 賓士的附帶隱形價值,會自動讓你忽略這些沒有什麼意義的比較。
: 話說回來了,
: 這是個自由公開透明的市場,
: 一般民間房仲就已經可以提供了,
: 自己敲計算機,實地勘查,比較實在。
作者: Tattoo (跟隨我^^)   2021-01-11 15:48:00
本來每一個物件都是獨立特別的,就不能一概而論。
作者: ppnow (no ways)   2021-01-11 16:56:00
公設怎麼比?屋齡,建材,裝潢風格,設施數量,還是使用偏好?八卦板一堆扯什麼不需要的公設,到底什麼是不需要,有小孩跟沒小孩的家庭需求就完全不同了,你不需要不代表別人不需要。回到源頭,沒人逼你買房子,你不喜歡這公設就看下一間,有必要爭?公設還要分開議價,你要這麼累代銷可以陪你玩,一般上班族買個房子看房都來不及,還有另外議公設?你會發現繞了一圈耗費了巨大精神,總價還是沒差多少,甚至可能買貴影響心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