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大家不覺得最近房價高的離譜嗎??

作者: jamo (hi)   2021-01-07 12:14:14
※ 引述《s8752134 (AndyChen)》之銘言:
: 老早幾百年前我早就分享過要解決台灣房價最大的問題,最健康的做法就是
: 提高薪資
其實沒用
買房比的是身家,以及願意在房子上付出的人生代價
假設薪資不分你我的提高,只是名目薪資上漲
社會 pr 值排名不變
pr10 的人就算砸鍋賣鐵,也怎麼買都買不贏 pr60 的人
另外一種就是那種滿嘴都是我買的起,但我不屑買的人
我假設這種人的真的買的起好了
他只願意出總身家的 1/10 買房,但別人願意出總身家的 1/2 買房
一樣買輸
所以現在買房正義的訴求是
pr10 的人認為我應該擁有精華區捷運站全新三房雙平車,
那些 pr90 的人叫他吃屎
以及天天嚎叫我有錢,但是房子不值那麼多錢,買房的人是盤子
但又不放下自有房的夢想,於是認知失調
覺得眾人皆醉我獨醒我這樣,痛苦不堪~
: 不過總是會冒出一堆理由仔,說啥薪資很難提高三小的。
: 亞洲四小龍台灣當時候條件爆炸好,到現在平均薪資吊車尾。
: 拿我過去所處的遊戲業來說好了,20-30 年前台灣根本世界遊戲大國,結果現在?
: 可悲到只能做遊戲代理。優秀人才不斷被輸出到願意花幾倍薪資請過去的國家。
: 柯文哲說拿香蕉只能請到猴子只講對了一部份,因為不只拿香蕉只能請到猴子,
: 如果整個國家發展中公司都只拿出香蕉,會使得大部分的人就只甘願當猴子,因為
: 沒啥需要競爭的,反正你周遭的人都是猴子。而猴子跟猴子有甚麼好競爭的?沒競
: 爭力最後就是被別人超越。
台灣的產業的問題很多,政府的問題也很多
但是,個人的問題更多
我有很多的文職員工
甘願領 24k 的低薪,做著無腦的工作
有時候比較高階的工作出缺
都是第一時間先內升,問有沒有人願意做比較有挑戰性的工作
大多數不願意,極少數做不來
結果還是繼續他們 24k 的生涯
然後我只好繼續上 104 徵人~
: 以前發生過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之前是在跨國的遊戲公司上班,
: 我記得我當年的薪水是 4 萬多的樣子,然後帶一個剛畢業的新加坡人在當地的
: 辦公室上班,而她的薪資折合是七萬多,當下我真的覺得蠻可悲的
: 另外像是政策上什麼都要管制成本,物價低廉是源自長期刻意的壓低水電油價等,
: 換取我們製造業卑微的毛利,自然國民分食拿到的收入就更卑微。
: 過去花大錢扶植的產業除了台積電,沒半個能打的 (兩兆雙星? 裕隆?)
: 覺青嫌台北房價所得比世界高,卻不思考如果政府能把整個產業鍊扶植的更好,少掉
: 那些檯面下的利益輸送或無謂的政黨惡鬥,讓我們現在還能繼續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 拿現在的房價來看,房價所得比可能只剩 50%。(假設成立的話,或許房價會比現在更高)
: 是說嫌台灣房價高的,有沒有考慮全面一點把綜合事項都加進來一起嫌?
: 這樣也比較客觀啊!
: 整天在吵房價的問題,追根究柢問題一直是薪資太低。
不過說真的
領薪水想在台北市精華區買房,得必須要是菁英中的菁英才有辦法
至於想在其他六都精華區買房,是個菁英就可以了
講白一點,所謂領薪水就是把風險外包給老闆
員工不承擔風險,自然要被壓榨
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剩餘價值
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社會弊病的觀察很多是正確的
的確勞動的剩餘價值都被資本家拿走了
只是他沒有思考到風險溢酬的問題
所以整個架構就歪掉了
講回購買力的問題
其實就是努力提升自家的在社會上的 pr 值
資本主義是目前人類社會實驗到現在
是最吃個人資質,最不吃家世背景
最優值的經濟社會架構了
如果在這種架構下都沒辦法努力出頭
那麼換成別種架構只會死得更慘
覺青不要做夢穿越回到古代可以出將入相
資本主義下都沒辦法出頭的人,到別的制度下連當韭菜都沒資格
: ※ 引述《CharleneTsai (給他200塊去吃麥當勞啦)》之銘言:
: : 其實我覺得這篇
: : 有點出一些問題
: : 房價可能不是這個社會的真正問題
: : 薪資才是
作者: mfcke (drive)   2021-01-07 12:20:00
生在亂世有機會靠武力 也不錯 有點好玩
作者: fuzzycool (fuzz)   2021-01-07 12:22:00
推,時勢造英雄,父母也要懂得趨勢,小孩不學一技之長只顧考國立大學,長大就埋怨政府怎麼害他買不起房
作者: KrisNYC (Kris)   2021-01-07 12:22:00
你在美國就可以靠武力了阿 昨天國會才被攻陷
作者: skypatrick (HCChang)   2021-01-07 12:22:00
努力、努力、再努力
作者: l79cm (歐亞美跌 義股優)   2021-01-07 12:24:00
不想努力可以找阿姨或乾爹
作者: QQeevv (qq)   2021-01-07 12:25:00
魯空這波大概陣亡50%了以上 全部變多多
作者: s26492755 (BBX)   2021-01-07 12:26:00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作者: intern (Love,peace,望)   2021-01-07 12:33:00
J大認真了,有時候多解釋無異,所以資產階級總是社會上少數,應該要附和他們然後偷偷賺錢。
作者: g11121s (鈾235-步步為贏)   2021-01-07 12:33:00
只有教育可以扭轉或維持家族的PR值,且要經過好幾代的努力。
作者: yytseng (yytseng)   2021-01-07 12:34:00
其實PR10的人通常很自覺,那些PR70-90的才會肖想PR99的房子,然後老想著全台灣應該沒多少人。其實你看那個本版徵房文就知道,開個範圍結果一堆人+1真有那物件出來絕對買不到
作者: g11121s (鈾235-步步為贏)   2021-01-07 12:41:00
沒累積資產,你的家族將一代接續一代淪為打工仔且不斷輪迴。
作者: sdhpipt   2021-01-07 12:43:00
BBC紀錄片有7年去拍一某一群小孩的 真正階級跳升的只有一個愛念書的數理天才其他上流還是上流 中產還是中產 藍領還是藍領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21-01-07 12:48:00
這個前提建立在買房可以一直多戶買持有成本低
作者: g11121s (鈾235-步步為贏)   2021-01-07 12:50:00
教育是資本主義階級流動的唯一渠道,而且跳上去後可維持穩態。繼承家產或中樂透都沒用,暫時躍升,能量釋放完畢,又回到基態,教育才是王道。
作者: sdhpipt   2021-01-07 12:54:00
其實 嫁給有錢人才是階級跳升最快的渠道
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21-01-07 13:17:00
其實提高薪資還是有用, 不變的是不會讓受薪族就買的起台北, 但買其他地方相對房價所得比就會降下來同時物價也一定會提高, 但提高的幅度不會像薪資那樣具體你可以看現在薪資比我們高的幾個國家例如文中提到的新加坡, 他們的薪資是我們兩倍但物價成本卻沒有提高到兩倍 (實質購買力較高)買台北本來就是 pr 的概念, 是比資產是因為台北一堆人想進來, 所以無法單看房貸所得比以台灣現在來說, 其他區域你說是看資產在買 (除卻豪宅)這倒也沒那麼嚴重
作者: morrishh (努力~☻~♬~♪)   2021-01-07 13:20:00
PR60的人都想擠北市精華區 這些人也是推升房價的幫兇XD
作者: mark0204 (Mark)   2021-01-07 13:32:00
笑話,在我眼中,你的工作也算是"無腦"的工作啊
作者: bryant780417 (bryant780417)   2021-01-07 13:56:00
作者: lagadidi (蕾卡蒂蒂)   2021-01-07 14:28:00
又一個pr很低的怒噓XD,投房產要先有本,前期要有存到本金以及配合多餘本金、薪水才能維持,以為都不用成本嗎?難怪一堆魯空被認為連頭期都沒擁有千萬房的也可以說我買的起賓利,但會買的人少之又少。因為很少人願意花太多的比例在車子上,會買的通常都是資產高於另一個境界。同理,喊買的起的魯空,撇除掉部分真大戶外,願意放下其他開銷嗎?願意的話金流夠早買了,這才叫真買的起
作者: morrishh (努力~☻~♬~♪)   2021-01-07 14:41:00
除非生財用車子 不要花太多錢在車子 普通進口車就好
作者: lagadidi (蕾卡蒂蒂)   2021-01-07 14:43:00
很多魯空邏輯先嗆滿手現金買的起,啊不買有用嗎XD繼續等跌吧,寶佳起手式蛋黃15%給你壓壓驚
作者: capirex (′・ω・`)   2021-01-07 15:24:00
買房真的是比身家 所以全面提高薪資是沒用的
作者: labell (￾ ︠ ￾ﰠ￾臈I
問題賣完無所為符合市場價值 真正空房有價無市一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