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建商建議跟銀行抬高報價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01 02:04:32
連"折讓"兩字都出來了
ceca你真的有買過房嗎…?
前面開炮的已經一連串了,來講講錯在哪裡
首先,先講簽約
買房不一定要綁車位
或是買屋送裝潢家電這都是明白事
也就是說,不動產交易契約
附屬內容是可以調整的
嘴巴上說送,實際上花的錢就是含這些"送"的
因此,買賣合約中加上裝潢附約也是理所當然
第二講程序
貸裝潢,建商走退款給買方自行裝潢行不行?
a. 這筆錢還是用在裝潢,那就沒問題
查帳時只要能出示相關費用證明
證實有花在裝潢上就可以了(與借貸用途相符)
b. 房屋的實登價是可以包含整修費的
要說裝潢是整修當然也通
並不需要糾結在這個裝潢是否為建商所為
只要裝潢這件事存在即可,至於金流問題
建商授權給買方或實際裝潢包商即可
再來講折讓
折讓必發生在發票開立之後
也就是建商已經依實登金額開立發票給買方
再回過頭來出折讓單,註明折讓金額
由建商依據向稅捐處申請減免折讓金的稅額
一般如果有建商願意用這種方式辦理退款
那就是最正統的作法,連違法超貸都不存在
反正折讓後的金額,猜也不會到代書那邊修正
但建商的會計被操死就是
而且還等同變相留下作價證據(每一戶都退款)
沒有建商會這麼蠢
因此大概都是用拙劣的手法
試圖將做價風險轉嫁買方
結論:建商以折讓的方式跟買方簽實際價
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定要簽實登價,並且收了錢,才能辦折讓
作者: kutkin ( )   2019-03-01 02:10:00
他常常講一長串似是而非的東西
作者: yagani (yagani)   2019-03-01 02:48:00
關鍵字:才能辦折讓XD
作者: neverfly (neverfly)   2019-03-01 07:57:00
所以要是真的有裝潢的行為,事實上買方通常都有用含裝潢貸再折讓的契約行為本身就沒有問題可以這樣理解嗎?
作者: opas1216 (opas1216)   2019-03-01 10:46:00
你這樣講應該比較正確
作者: Petrovsky (Never say never.)   2019-03-01 11:24:00
還是不太懂 所以折讓是法律灰色地帶?比較不會出問題?建商 有沒有機會 耍小花招 坑殺買方呢?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01 11:26:00
折讓是用在瑕疵交貨之後,雙方協議的退款額因為發票是每月開,辦折讓代表至少要去退上個月,甚或上季已入帳的應收帳款如果是上市公司,這可說是麻煩事會計上,辦折讓是代表要列營收損失的,不是喬好就沒事
作者: Petrovsky (Never say never.)   2019-03-01 11:45:00
喔喔喔 真正合法的折讓 需要走合法的會計程序要不然 就是財報作假吧不過 財報作假 在台灣似乎 不是太嚴重 XD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01 11:55:00
這個倒不會錯,你可以問代銷,沒有人會承諾以"折讓"的方式來折價那代表發票必須先開出去列應收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9-03-01 12:08:00
其實某些人這輩子還是別買房就好啦,買了就是會被抗殺會宰,賣家不是投資客就是建商或是感覺良好的前自住。這些就佔99.87%,然後便宜賣的都早早就被投資客搶光了
作者: deltaz (我還懂不懂飛翔)   2019-03-01 13:02:00
跟著跑一次流程就知道啦,建商開的發票都是原價居多,因為這樣才不會被抓小辮子,超貸是買家超貸,跟他無關
作者: codehard   2019-03-01 14:08:00
我以前買房子都沒這麼複雜 買多少就報多少 錢不夠就等存夠了再來 不然就看別間 哪來這麼多鳥毛
作者: taoist9999 (鍵盤地政士)   2019-03-01 18:49:00
私契1200萬(後退200萬,實際為1000萬),金流1000萬,建商會計作帳1000萬,實價登錄1200萬。建商、買方及地政士都可能會有事,整批建案搞個一兩件,可能還抓不到,搞一堆的話,一塊出事的機率很大。檢舉的話,通常是出事最大的原因。要賺建商錢的地政士,有時候建商也不提供契約書,風險也很大,要自保的話,只能拿不動產實價登錄確認書,讓買賣雙方簽名。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01 21:13:00
搞一堆被捅的話,通常是建商被列主要被告單一件的話,買方受益較大,集體的話,反而是建商受益大扯這就扯遠了,技術上只要讓合約是符合現況即可
作者: opas1216 (opas1216)   2019-03-01 21:41:00
實登完過點時間再折讓 現在也無法可管吧 所以我認為t大應該是多慮了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01 22:58:00
上面這倒是不會,因為會拉高抵稅額沒有抵掉的全都要課17%,那就不是開玩笑的
作者: q135q135 (打工仔)   2019-03-02 01:38:00
作者: kenwillians (阿龜)   2019-03-04 12:05:00
折讓很麻煩、沒有像他講的那麼簡單、尤其是上市公司更不可能隨意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