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炒房最後量能萎縮有什麼利基嗎

作者: KrisNYC (Kris)   2018-05-21 10:02:38
會想到這個問題就碰到問題的核心了
https://tinyurl.com/ybjbjumj
借用人家的舊文
央行基本上只看這個數字做事
你問的問題基本上85%都在這邊解答完了
不動產是可以押出最高成數的擔保品
所以銀行體系基本是被房價綁架的
: 1.政府希望透過房屋卡住資金但又不希望流出所以讓房價提升
大陸是真的這樣 台灣只是2009想吸台商錢回來 沒想到金流大到吃不下
: 2.如此房屋變成階級鞏固的手段,因為卡住居住需求,變成新世代階級較難流動
台灣的GDP成長和經濟數字從大概25年前就長期不反映實際狀況
二十年來成長的多數錢集中在海外 為了避稅都匯不回來
你也可以說老闆無良 但是從50/60歲世代的薪資來看 無良一部份
另一部份真的稅制有問題造成大企業的財務結構都真的是全塞往海外
(外資炒股稅比台灣低 海外所得避稅等等太多優點)
台灣號稱總部或研發中心但是錢根本回不來 也很少重投
上述問題加上老馬2008年選上的時候全世界的經濟都快爆了
只要有錢流進來他其它顧不上 所以2009稅改就是你看到的那個樣子
這部份你看大直內科南軟和信義區那個神速造鎮大概會有感
: 3.參與炒房的參與者思考全局的觀點和大眾不同,認為即使薪水不漲,但只要機能持續投入,大家仍然願意花大錢買房子
: 還是提升房價有其他利基呢
參與炒房的人就只是想賺錢而已
版上找標題 [主播] 你就會聽到受益者的故事
ceca說打斷炒房其實是打斷真正底層快速翻身的機會其實不無道理
主播如果15萬月薪 一年頂多200 是難有機會早早退休一年花200玩游輪
香港一個隨便上班族祖厝賣了2000萬台幣
來台灣開小吃店退休的故事也挺多的
房地產自有率8x%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去解決幾個大問題
但是台灣政府好像不太會弄
1.生產過剩但是還是鬼打牆一直上班賺錢
勞力過度競爭造成薪資低 勞動條件差
2.階級無法整個上移 消費起不來
實務上只要先落實自用持有稅自然人一人一房
其它都是投資用重稅 就阻斷富人大量投機了
接下來自有住宅的房價當然是可以再提高
每年你在住的時候房子都在增值 你消費意願也會好
住幾十年退休的時候房子變現再給你更多財富退休消費
這對社會和對個人都是美事一樁
but自然人一人一房自住稅率打到太多既得利益痛腳 非常難
兼且 目前來說地產價格水份還是不少
一人一房(很可能)會有拋售潮 台灣很可能吃不下這個陣痛
於是就成了這個不上不下的聳樣
那台灣政府現在在幹麻? 他們希望撐著不上也不下
台幣的購買力基本上是一年2%3%在跌 所以只要撐8年
房價名目價格不動的狀況下 等同跌16-24%
前提是薪資要成長到16-24% 所以拼命調基本薪資
每天喊口號加薪加薪加薪 拉高台幣匯率
大致是這樣的節奏
作者: kaz (Forever & ever)   2018-05-21 11:02:00
投資課重稅 但自有住宅價格提高 看不太懂
作者: 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   2018-05-21 11:08:00
感謝說明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8-05-21 11:12:00
好文推
作者: rintoo (你好凱蘭)   2018-05-21 11:43:00
有道理
作者: kaz (Forever & ever)   2018-05-21 13:01:00
要呆灣政府做這麼多簡直是..哈太看得起
作者: amury (快馬加鞭)   2018-05-21 15:36:00
推一個
作者: hesashiaaron (aaron)   2018-05-21 16:36:00
好文推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18-05-21 16:52:00
作者: JOKO58802218 (鋼鐵加魯魯)   2018-05-21 17:26:00
既得利益團體會大團結的
作者: StuLeo (史都dio)   2018-05-21 19:02:00
不用從太多模型理論去解釋,直接切入既得利益者的觀點就可明白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8-05-22 00:55:00
既得利益者是政府和有能力修法的人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8-05-22 08:27:00
船到橋頭自然直,既得利益者抵抗不了市況的當大家都覺得無利可圖時,自然會有共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