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自地自建經驗談

作者: justitia (沈迷)   2018-04-14 09:43:00
我花了三小時打這篇文章,如果某些人覺得沒用,不要看就好,
這就是為何已經完工3年我現在才發文的原因.
網友們想知道造價,無可厚非,其實大家心裡有數,也不用問我,
為何我這麼說,坦白說,自己起造房子,幾乎等同小型建商,
沒有一點概念最好不要碰,你會滿肚子氣.
透天不是大樓,沒有高深的挖地基'高度'防震等等問題,
造價大家一定知道每建坪6-7萬元跑不掉,所以其實問我沒有意義,
要問你自己要蓋什麼樣的房子.
我的建坪80,前文已經說了,只用很少的進口建材,樸素的設計,簡單的格局,
含拆屋'建築師'建照申請費用,這樣每坪不到7萬.
你如果要用很多進口建材,要做特殊設計,或者你的土地需要補強,當然造價一定往上,
本來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看你要什麼.
老實說,這種是非常個案的事,問我真的沒用,要問你自己,再請包商去估,
不然你要蓋豪宅,有兄弟獨到之創見,導致連建築師結構技師都要加錢,
因為圖很難畫,土地又不好,可能要先改良,或者鄰居很難搞,舊屋很難拆等等,
然後你拿我的造價去質問包商,為何別人這樣可以蓋我就不行???
這樣只會導致你找不到包商或者一直覺得包商有問題,
弄到最後還要上法院!
另外,蓋房子沒有毛胚屋這件事,那是大樓有固定建材,你不要,只要毛胚才有的說法.
你既然自己蓋,想要什麼設計'什麼格局'什麼建材,都是你說了算,
連水電管線的拉法,你也可以自己決定,
我在蓋的時候,就研究糞管的走法研究一個月,最後才跟包商敲定做法.
還有,蓋房子就是只有房子,這是不含裝潢的,不要搞混了.
我覺得房子素素的,大大的就很好,幾乎沒有做裝潢,
只有客廳有做天花板'電視櫃'展示櫃等,其他只有衣櫥跟書房的系統櫃,
但這是請包商介紹的廠商做的,跟包商無關,是要另外付費的.
又花了我一小時,
這二篇文章是讓大家有概念而已,讓大家知道大概的流程,真的要付諸實行,
平常要多去看房,才知道格局'設計'建材'管線要怎麼做,什麼才是你要的,
如果一點想法都沒有,包商也跟你討論不出東西來,
你們的觀念會有很大落差,可能常常溝通不良,一天到晚要改來改去浪費錢,
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
為什麼我可以只追加1 成的預算,我的包商報價實在以外,我自己也有充分溝通,
追加的部分是建造過程中,我覺得要留二手準備,
做了以後要賣大家比較會買單的變更,這不是包商的問題,與合約不同,
本來就要加錢.
其實,現實生活上,我已經介紹朋友給包商了,
但我由部分網友的發言可以了解,我原先的想法是對的,
請不要來信叫我介紹包商或其他協力廠商,很多人根本沒有成熟到足以處理這件事.
作者: Tosca (hi)   2018-04-14 11:47:00
還有土地購入成本 .....
作者: TellURMother (去跟你媽說)   2018-04-14 11:29:00
每坪不到7萬...這樣讓我也好心動呀!!!
作者: ebv   2018-04-14 11:26:00
本版有料的文章要多一點 推推!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8-04-14 11:23:00
辛苦了
作者: torpp (昌)   2018-04-14 11:06:00
作者: zeroyaking (賣屋貓奴才!!)   2018-04-14 11:00:00
給你加油鼓勵~~版上有些人的言論 讓人越來越不願意分享的因素就在這 人家要講還要酸 真的.....
作者: MacD89 (MacD89)   2018-04-14 10:55:00
好文,如果有照片記錄整個過程就更好了
作者: kl0408 (小魏哥)   2018-04-14 10:48:00
推推推 就是要有這種文章 少子化真的看膩了
作者: adidas0426 (柚子~!)   2018-04-14 10:35:00
上篇很多回文令我覺得民智未開
作者: inthenchen ( )   2018-04-14 10:32:00
辛苦了,回去看原文發現是哪些id不意外,感謝您的分享
作者: amilu   2018-04-14 10:29:00
有看有推!
作者: Tosca (hi)   2018-04-14 10:10:00
原來是上一篇三小時 我誤會了Orz
作者: HZM (滿島光人太好,叫我別死。)   2018-04-14 10:00:00
上一篇打三小時差不多吧!又要打字又要回想整理,而且也不是最近的事了。
作者: J7565J (藍光)   2018-04-14 09:53:00
感謝分享!
作者: mydarkfight (艾特)   2018-04-14 09:49:00
被某推文氣到 但又要想啊
作者: ting701 (耀你館)   2018-04-14 09:48:00
可能是不想說太多的關係,還是謝謝分享
作者: Tosca (hi)   2018-04-14 09:44:00
你打這麼少需要三個小時@@??????????????????
作者: mydarkfight (艾特)   2018-04-14 12:16:00
每個人需求不同小至用料大至格局7萬他可以 但你能保證你可以嗎?
作者: t932125 (用深情與你相約)   2018-04-14 12:20:00
認真分享 推
作者: geoemia (開始當阿宅)   2018-04-14 12:40:00
作者: orny (射後不理)   2018-04-14 12:42:00
感謝分享
作者: peskin (派斯金)   2018-04-14 12:47:00
講得不夠詳細還要被噹 XD 好像欠他一樣
作者: wj790418 (懶懶散散)   2018-04-14 12:49:00
自建真的要花很多心力...
作者: sunsonsam (立夋)   2018-04-14 12:56:00
我自己整修房子就覺得累死了 自建一定累到爆 辛苦了
作者: nikepuppy (nikepuppy)   2018-04-14 12:57:00
版上就很多伸手牌,對於他人無私分享不心存感恩還質疑人家給的不夠多。就想真的想多了解也麻煩態度好一點吧如果這樣的人是18-20幾歲,我會覺得家教不好如果是超過30歲了,我會覺得教養不好被社會電剛好而已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8-04-14 13:07:00
客觀來說,自建和多軍空軍都無關,就是自建而以,我小時候住的巷子,三不五時有整建,經常看土水工人工作,還記得他們怎麼拌混凝土(現在年輕一點的應該沒看過),以及水電用炊管彎曲水管,擴管和接管的手法(塗膠後纏白色止水帶),這在中南部以及很久以前的北部都很平常,只是後來都預拌混凝土(現在自建量大也是叫預拌),然後建商施工也不可能讓一般人參觀,自建才變成比較遙遠的一種事,很多人都沒看過,也不知觀,自建才變成比較遙遠的一種事,很多人都沒看過,也不認識可靠的包商,我現在手機裏就有三個包商電話,在中南部二線都市,這算是必備資料
作者: OkitaSougo (土方去死吧)   2018-04-14 13:36:00
有些推文不管是哪邊的笑笑就好 多數人還是會支持原po
作者: calase (萬難地天紀柳)   2018-04-14 13:38:00
3小時應該是指第一篇文章xd
作者: KrisNYC (Kris)   2018-04-14 14:43:00
先推再看
作者: tina9487 (\ΑvΑ/~)   2018-04-14 14:44:00
自建真的很累
作者: asdlkjfgh (我不是英九 我是桂)   2018-04-14 14:46:00
推心得分享
作者: darkdogoblin (黑暗狗布靈)   2018-04-14 14:53:00
大意就是自己做功課,不要當伸手牌
作者: amiah (向前向後)   2018-04-14 15:42:00
我沒有自建需求,但還是感謝您的分享
作者: kbeightken (幸福是…)   2018-04-14 16:49:00
感謝分享~
作者: Petrovsky (Never say never.)   2018-04-14 20:51:00
恩恩 感謝分享感覺 自建也是個非常艱苦的過程房地慘業 真的不是以誠信為基礎的一個行業 真惱人國外有3D列印的模組屋 感覺還蠻不錯的不知道 台灣適合3D列印的房子嗎?
作者: jannine (小肥羊)   2018-04-14 21:32:00
推一下 有的人永遠劃錯重點 就像一樓這種
作者: sd785 (smalldream)   2018-04-14 22:11:00
優質分享給推
作者: spmark (這就是幸運)   2018-04-14 23:13:00
XD
作者: leecoco (小白是黃色滴)   2018-04-15 01:20:00
感謝分享
作者: Whiteplus (陪伴是最珍貴的禮物)   2018-04-15 06:45:00
推!不要拿別人的造價問包商!
作者: skizard ( )   2018-04-15 09:43:00
自建最辛苦的是心力吧
作者: hygen (海波)   2018-04-15 09:48:00
推~
作者: JamCh (平靜)   2018-04-15 13:39:00
作者: dormice (MJ KING OF POP )   2018-04-15 16:54:00
作者: ivam (ivam)   2018-04-15 23:31:00
推+
作者: joaoio (硯に棲む白)   2018-04-16 09:26:00
推推 學到很多
作者: VicLien ( 第二人生)   2018-04-16 12:31:00
網路上笑笑就好,謝謝原po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