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現在少子化是個假議題

作者: deltaz (我還懂不懂飛翔)   2017-12-30 04:34:03
半夜睡不著來回文一下
少子化的議題對房市不可能沒影響, 但對於眼光精準買在適合地點的人
房價是漲是跌還很難說, 房市價格走向大家還可以續戰好幾年,
畢竟答案可能要十年後才會知道
裡面有個議題很值得注意, 就是福利系統與醫療體系的資源會隨著少子化與
人口老化而減少(賺錢的年輕人少, 花錢的老人越來越多)
上房版的族群大概就30~50歲之間, 少子化炸彈爆炸的時間點20年的話,
剛好就是我們這個歲數的人要去承擔(我們這一代真衰小, 房價高點買了之後剛好
又中了房市反轉, 健保費年年漲, 老了要用的時候剛好倒閉)
不管買不買房都要多投資與儲蓄, 千萬不要有"不買房我現在手頭很寬裕"這種幻想
千萬不要有"不買房我現在手頭很寬裕"這種幻想
千萬不要有"不買房我現在手頭很寬裕"這種幻想
千萬不要有"不買房我現在手頭很寬裕"這種幻想 很重要說三遍 ~~~~~
也不要幻想老了之後頂多就是靠社會福利制度來救濟, 這是不可能的
你要想想, 現在的資源相對是比較寬裕的年代, 福利系統已經慘不忍睹
更不要說一二十年之後, 少子化炸彈爆炸, 各項福利系統崩潰的機會很高
只能保你不死, 但不確定能不能讓你活得像個人 (到低價的安養院
或是其他收治長期臥病在床的基金會或是醫院, 走一走看一看是否能接受)
已經買房的也別以為高枕無憂, 因為有自己的地方住還需要有人照顧,
不要買超出自己能力可以負擔的房子, 買房買到生活很緊繃, 可見買的房子對你而言
是奢扯品, 就經濟上的考量, 這樣的行為跟不存錢年年出國玩到爽的人其實沒兩樣
而且因為房子的經濟負擔很重, 為了錢的問題拼命工作拼命省, 操到流鼻血
, 健康狀況整天亮紅燈, 到時候老了各種病痛都很花錢的, 要是病倒了躺在病床
或是安養院, 前面吃苦熬來的成果, 最後變成一場空
大難在不遠的將來, 大家各自多保重阿.....
※ 引述《fytnship (<( ̄︶ ̄)>)》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現在少子化是個假議題
: 時間: Fri Dec 29 22:42:32 2017
: 少子化真正發酵時 將是全面性的影響
: 而不只是現在這種房價緩跌的狀況而已
: 目前能感受到的只有各級學校 及其周邊
: 現在生活太便利了 感覺到不便才是少子化正在發生的開端
: 日本部分地區正在發生 好好注意這些現象 是否在台灣也上演
: ◎繳稅的人減少了,國家稅收不足,預算都無法編列
: ◎年輕人力的職業(例如國防、醫療救護、警備、交通等等)無以為繼
: ◎人口過少,消費規模變小,便利商店和速食店被迫關門
: ◎電商與物流服務前後端的人力也不足,24小時到貨的服務走入歷史
: ◎大眾運輸系統的人變少,路線被迫裁撤、減班;捷運和火車的班距變得更長
: ◎省電省人力,電梯和電扶梯形同虛設,除月臺外都是一片黑漆漆
: ◎社會保險破產、長照人力缺口、孤獨死、下流老人
: ◎唯一的學校從「國小」變成「分校」,再變成「分班」,最後完全廢校
: ◎拔個牙得搭20分鐘的車到隔壁鎮,便利商店得開30分鐘的車才找得到
: ◎公車2小時才來一班,下午4點就收班
: ◎入夜後,整個城鎮宛如鬼城,所謂的「隔壁鄰居」其實只有頹圯的空屋
:
作者: JuanWang (谷底之路 沒有盡頭)   2017-12-30 05:12:00
我們這一代老了真的要靠自己呀QQ
作者: lwamp (堯堯)   2017-12-30 06:44:00
養爸媽 養孩子 還要養房子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17-12-30 07:20:00
現在人比較注重生活品質 要拿iPhone 要出國 要買名牌要吃大餐但不能買房當房奴 因為租房可以租一輩子 而且房租一輩子不會漲
作者: kevinhon (kevin)   2017-12-30 08:07:00
賴老家還可以不用房租,有小孩還省了保母費呢~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17-12-30 08:13:00
kevinhon正解 我同事住老家 正準備全家去日本度假未來一定又會走回核心家庭三代同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但兒子千萬別是媽寶爸寶
作者: IS0987 (FQ)   2017-12-30 08:18:00
作者: Petrovsky (Never say never.)   2017-12-30 08:35:00
推 健保已經崩潰了 只是大家後知後覺看看 英國的公醫系統 顆顆有朋友 在英國 重感冒 去看醫生醫生說 你只是感冒 多喝水就好了但是 我朋友 就是高燒不退醫生連退燒藥 都不開我朋友 燒了兩個星期 受不了 去看私人醫生花了約8000元台幣醫生說 以他的經驗 這種重感冒應該已經是肺炎了可能要開抗生素 但是要先照X光確定X光要排隊3個月喔 XDDD結果隔天 坐飛機回台灣看醫生 XD英國的公醫系統的職責 根本是把病人 推到私醫去吧呵呵呵
作者: q135q135 (打工仔)   2017-12-30 11:51:00
作者: fytnship (<( ̄︶ ̄)>)   2017-12-30 16:07:00
沒錯 真的要有這個概念 量力而為就是在存之後的資本
作者: Ghostgreen   2017-12-31 05:21:00
完全正解
作者: ex1986512 (ㄟ你確定)   2017-12-31 08:34:00
40 50年代最爽 還不是一堆現在活在角落的打工時就遇過 泡沫經濟時在西餐廳領過一萬小費的 老了還在當領時薪服務生 可憐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