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實施精準地價? 財部急滅火

作者: SDboxer (慵懶大喵~)   2016-11-04 23:47:27
※ 引述《pds1 (莫對惡人慈悲)》之銘言:
: 內文:
: 2016-11-04 00:22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 內政部昨天卻拋出,將研議五年內建立以市價為基準的「精準地價」,未來以市價課稅。
: 財政部次長蘇建榮昨天緊急滅火。 本報資料照片
: 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表明不打房,但內政部昨天卻拋出,將研議五年內建立以市價為基準的
: 「精準地價」,未來以市價課稅。財政部次長蘇建榮昨天緊急滅火,他表示若稅基調整,
: 稅制、稅率就會改變,因此就算實價課稅,繳稅金額也絕對會「打折」,不會讓民眾有感
: 加稅。
: 公告地價為地價稅的稅基,公告土地現值為土增稅的稅基,近期因公告地價調漲,今年收
: 到稅單的民眾「很有感」。內政部研議建立以市價為基準的精準地價,取代現行的公告現
: 值、公告地價來課稅,馬上又引發外界加稅、打房的聯想。
: 民進黨黨團幹事長吳秉叡指出,今年公告地價調整後約占市價的兩成,遠低於市價,變成
: 接近市價的精準地價後等於拉高四倍,再加上累進稅率,影響很大;土增稅恐怕也會倍數
: 增加。
: 吳秉叡嗆國父孫中山「既不學稅又不學財經」,卻憑想像做出地價稅採累進稅率的發明。
: 他痛批,建立精準地價、改變稅基茲事體大,根本是八字還沒一撇的事,也無周延配套,
: 內政部不應該拿出來講,財政部也不應隨之起舞。蘇建榮說,以精準地價取代公告土地現
: 值與公告地價,是評價機制的改變,會影響課稅基礎,是內政部的中長期計畫,一定會有
: 周延的配套,不會立刻實施。
: 蘇建榮表示,財政部會與內政部密切聯繫,稅基若變動,稅制就會配合修改,例如對自住
: 者會採取打折課稅等,財政部會審慎考量,參酌國外制度,不會讓民眾有感加稅。
: 針對林全表態不打房,也不希望房價續漲,蘇建榮強調,房地稅調高與打房無關,而是稅
: 制、稅基合理化。
嗆國父不懂的~
結果自己是學法 而不是學土地的
其實台灣人不要老是想中央官員都是笨蛋 是考慮的點不同
尤其是事務官 他們必須鞏固的是社會的穩定~
不像政務官會配合首長的選舉 做出很多短利近視的錯誤政策
台灣沒有像國外有長達50年的全程規劃 頂多就是八年
回到主體~
為什麼一個土地要有兩個公告價
為什麼這麼長久以來都不改 是中間全部學地政的學者都是笨蛋?!
原因很簡單 一個是市場價格 一個是收益價格
他反應土地兩種不一樣的價值~
市場價格反應的是土地的交換價值 也就是與其他財貨之交換能力
收益價格反映的是土地的使用價值 也就是使用土地所帶來效能
市場價格就是公告現值 收益價格就是公告地價~
一般來說兩者是幾乎不可能一樣的 最常舉的例子就是鑽石與水
鑽石具有很強的交換價值 但使用價值卻遠遠不比水重要
而國父的理念漲價歸公 指的是市場價格
也就是透過土增稅因買賣獲利的獲利要課重稅 為了要打擊投機不勞而獲
土增稅是累進稅最高是40%且怎樣都躲不掉 現在不繳以後還是要繳
如果沒有好好的處理用節稅的 這個繳出去都是很痛的
但地價稅的課稅理念 並不是漲價歸公
而是要促進土地的最低效能使用~
因為繳的稅都一樣 才會鼓勵地主去開發興建 努力去讓土地有最佳效能
所以地價稅是收租金的概念 政府是大房東 地主二房東再去跟使用者收租金
公告地價必須要反應的是市場租金收入
如果說全部以市價交換價 而不理市場租金價
把公告地價直接拉高 就會發生兩種情形~
1.政府大房東收高額租金 二房東將其再轉嫁給使用者
造成跟國外很多大都市一樣 年租金拉到房價10%左右 造成一堆高比例月光族
倫敦 澳洲很多這種的 扣完所得稅跟房租 真的剩下的錢不多
很多成年人就全部只有幾十萬台幣存款 又不愛加班更存不了什麼錢
退休計畫全由政府安排 (但不少政府快破產!!)
2.政府收高額租金 二房東轉嫁不了
都會地區如果是全面上漲 使用者為了工作非在都會區也只能買單
但非都會區無法轉嫁就會發生 二房東地主不開發了 全部建地也當農地用
反正開發的租金收益幾乎都是被政府大房東給收走~
就會造成地主連建地的最低使用都不願意投入使用
滿足規定的條件 建地農用是不課地價稅
(不想說太多 現在能投資的都過漲 我家想繼續買2412都買不起)
如果沒有任何配套直接拉公告地價到市價
會大幅拉大六都與非六都城鄉差距 很多鄉下的少數機能的雜貨店會收掉
鄉下機能繼續敗壞 原本的居民就又只好往都市移動
而這種情形在鄉下很常發生 老人顧的小雜貨店的收入略高於地價稅
這個嘉義很明顯 嘉義很多透天"市價"很高 但開店做生意賺的不多 消費力有限
如果貿然不顧當地的租金水準直接拉高跟市場價~
就會逼迫普通民眾賣屋賣地 民眾不開店做生意 這反而會損失營業稅 營業所得稅
還少了雇員工的薪資的所得稅 也會造成社會的動盪~
所以不要以為中央官員都笨蛋
因為政局的穩定才是最優先的考量~
至於公告地價調高 我家是非常有感的 台中就有三透天超有感的
但是基於地價稅理念而言~這真的是對的
過去政府的公告地價太低!! 一般而言收租地價應該是市價的1/4左右
管土地的政府官員其實也是有念過書 調幅還蠻符合的
(搏版面的地主 地價稅要繳到上百萬的 隨便也3~4億身家 不然我們來交換)
現在只希望地方政府能好好用這筆錢~
不要拿去亂搞垃圾建設就好!!
作者: bjoe (人生多變)   2016-11-04 23:53:00
推個^^
作者: cpz (我是閃亮亮的鑽石)   2016-11-04 23:55:00
家裡每個人一人背一間就好 至於遺贈稅還能土地分割繼承
作者: zeroyaking (賣屋貓奴才!!)   2016-11-05 00:00:00
推 學到了~~~感恩!!
作者: SDboxer (慵懶大喵~)   2016-11-05 00:00:00
現在就是 我家小孩多都是用自住 但還是很有感
作者: d98943041 (夢想起飛~)   2016-11-05 02:44:00
很精闢!優秀!
作者: foone (請問甚麼)   2016-11-05 03:45:00
收益價格跟公告地價差很多好嗎?國父理念,公告地價就是市價
作者: skj0225 (KJ)   2016-11-05 07:03:00
推~
作者: amury (快馬加鞭)   2016-11-05 07:45:00
推一個,長知識了。
作者: castalchen (castal)   2016-11-05 07:55:00
總是有些人喜歡提孫中山的土地政策和台灣現在的差別不知道是認為孫文著作的每個字都適合現狀 還是想吃三民主義自助餐
作者: ckgentleman (甜蜜幸福的爸爸)   2016-11-05 08:09:00
有看有推~
作者: e33195 (向左走向右走)   2016-11-05 08:51:00
長知識推
作者: TFTOLED (ttoo)   2016-11-05 09:03:00
代表全國事務官感謝您的支持~
作者: Tosca (hi)   2016-11-05 09:04:00
我覺得你腦袋比花敬群那些人清楚多了=.=這些話應該去對花敬群這些人講 他們程度其實都沒你好國父是醫生 不是學土地或房地產的 跟我一樣只會講瘋話XD
作者: ruve (黑鬍子哥)   2016-11-05 09:14:00
難怪叫孫大砲
作者: kimkim9988 (阿金)   2016-11-05 09:34:00
台灣人的民族性就是愛佔便宜,福利享受久了就是理所當然
作者: Tosca (hi)   2016-11-05 09:41:00
福利其實全民共享喔 持有成本低 地租房租店租就便宜所以相對的好做生意 物價也很難漲 一般民眾還是有享受到我覺得BOT案是另一個道理 柯文哲一天到晚在那邊打權利金零靠悲等他營業了 你營業稅 地租 房屋稅這些不就收回來了?一堆人還要強調一碼歸一碼 這就是商人跟一般人思維不同在此所以為什麼旅行業可以零元出團 阿他從購物賺回來嘛
作者: eb5137d (eb5137b)   2016-11-05 09:48:00
樓上不要幻想了。降息不會帶動降租,只會反應在總價既然降息不會降租,降持有稅也是不會降租,只會漲總價
作者: ivyL (羊仔)   2016-11-05 09:51:00
作者: eb5137d (eb5137b)   2016-11-05 09:52:00
如果增值稅倒是可以轉嫁給買方,所以地主比較愛增值稅
作者: gcarrot (蘿蔔)   2016-11-05 10:01:00
謝謝分享,地價王
作者: mantislin (mantis)   2016-11-05 10:03:00
不錯又客觀的分析,值得品文
作者: Achillies (Achillies)   2016-11-05 10:39:00
幫你補充,地價稅主要目的要平均地權,避免養地囤地,導致土地被少數壟斷,促進土地利用。另外,不會因為公告地價漲損失營業跟營所稅,因為你說的小店幾乎都沒開發票也很難查稅,頂多核定少少的營利所得甚至沒繳稅,也是漏了很多的稅的地方
作者: jerryjayg (淋溼)   2016-11-05 11:09:00
Good
作者: chocoball (巧克力球)   2016-11-05 11:29:00
觀念正確 還好政府官員還有點腦
作者: HuangJS (段譽)   2016-11-05 12:00:00
pro
作者: ishowyou   2016-11-05 12:21:00
作者: love1987817   2016-11-05 12:40:00
這篇讚!
作者: paunch (胖)   2016-11-05 13:06:00
作者: Afafa (阿發發)   2016-11-05 14:48:00
ㄊㄨㄟ
作者: candysagaboy (糖果男孩)   2016-11-05 15:19:00
好文
作者: Tox (It's up to you)   2016-11-05 15:52:00
專家~~~
作者: rockpen (rockpen)   2016-11-05 20:57:00
推!有道理~
作者: ballstick (球棍者來信附相簿及 msn)   2016-11-05 21:38:00
聽你在鬼扯 人家是房價在合理範圍最近才會噴上去
作者: eb5137d (eb5137b)   2016-11-06 01:10:00
本來就是鬼扯,那一本課本哪一章說啊扯到鑽石與水悖論卻不知道主觀價值理論然後還把疑似收益法的東西也混進價值理論去...還扯到租金可轉嫁...雜貨店要收掉,這要吐槽下去很累~後面扯國外租金高就更唬爛了,美國加州因為prop13限制了房產稅的稅率上限,還以購入當時的價格當作基準(也就是30年前買的話還是用30年前的價格課稅)結果加州的租金有比較便宜嗎,事實上是相反吧租金從來就是反映承租者的所得和數量的分佈對承租方而言一樣是賠本生意沒人做,市場的餅就是這麼大今天政府進來分這塊大餅,剩下的就那麼多。沒聽說過課稅可以把餅變大的(那房東原來留著不吃是佛心來著...)
作者: SDboxer (慵懶大喵~)   2016-11-06 01:41:00
並不是留著不吃 你有唸過經濟我就用經濟的方式來說在供需曲線中本來就存在的有部分人可以高價承接就是比供需交點的平衡點所導向的價格 還高的價格這塊就是消費者剩餘 運輸業就是把瘋狂地想把這塊逼出來所以飛機的價格是浮動的 他就是努力的長條想填滿需求線所以市場的餅可以被放大 如果單純供需利益就是那塊方形但我同樣的也說了 不是所有的都能轉嫁 最多就填滿長條
作者: eb5137d (eb5137b)   2016-11-06 09:06:00
既然有消費者剩餘,那也就有生產者剩餘既然要講剩餘,那就不得看價格彈性既然看了價格彈性,土地和運輸業是否有可比性?就土地來說,增加的稅就是把生產者剩餘吃掉不然大地主們幹嘛這麼跳腳也可以參考 http://bit.ly/2eq1Aqg
作者: BlueSatan (...￾  )   2016-11-07 12:38:00
這次感覺好像eb5講得比較有道理一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