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營造成本上漲看房價

作者: apege520 (apege)   2016-09-10 14:44:03
最近常會看到一句話:非台北的新屋有些都已經跌到一坪才16~17萬 這些年營造成本都上漲多少了 還能跌多少
所以去查了一下營造成本這些年到底上漲了多少
指數
2001年 62.87
2002年 64.20
2003年 67.20
2004年 76.69
2005年 77.22
2006年 82.82
2007年 90.28
2008年 102.90
2009年 93.79
2010年 96.78
2011年 100.00
2012年 100.83
2013年 100.49
2014年 102.33
2015年 99.44
2016年 約98
所以2001年到2016年總計上漲55% 確實有相當幅度的上漲
但是跟房價上漲的程度完全不在同一個天平下
按信義房價指數
2001年第一季 100
2016年第二季 279.74
可以發現營建成本總計只上漲55% 房價卻上漲179%
因此這段房價的上漲很多是漲再土地價格 建商利潤 等…..
如果我們以假定 2001年一個房子土地成本約佔房價的20%~50%(大樓 透天都不相同)
這些年土地價格 建商利潤(假定2001年時建商利潤抓20%)不增加 單純只考慮營造成本的
上漲(管銷成本併入營建成本假定上漲率跟營建成本一樣)
哪麼現在信義房價指數應該只會約在""115~135""之間 所以約有120%的房價漲幅
的錢落入土地 跟建商利潤裡 所以現在的房價沒辦法再降? 似乎不是如此
去年我裡我家5分鐘車程的地方有個建案目前成交價約在一坪18萬上下 這個建商在
2006年也在哪旁不遠推一個建案 當時平均成交價是9.5萬左右
如果2006~2016年房價只反映營建成本跟管銷成本 哪麼這個新建案定價10.6萬
就足以反應營建成本跟管銷成本的上漲 可是這新建案確賣18萬
這18萬-10.6萬=7.4萬 就是土地上漲跟多的建商利潤
因此現在房價夠低了 跌無可跌? 看來不是這樣
作者: birdyman (豬頭笨鳥人)   2016-09-10 14:49:00
營造成本土地購買也佔大部分 也是最近才炒高的真正的營造成本(只算土建費用)其實沒差多少 都是炒做
作者: apege520 (apege)   2016-09-10 14:53:00
我給的營造成本指數是不含土地的就是土建跟人工哪些費用 沒有含土地如果含土地 不會只漲55%
作者: KrisNYC (Kris)   2016-09-10 14:59:00
鋼價都變白菜價 回收鐵器都沒錢拿了 純成本應該是降的
作者: apege520 (apege)   2016-09-10 15:02:00
金屬製品類2006年73 2015年76 幾乎沒漲了不過其他品項 目前跌幅不明顯細項總計有10多項 漲最少的就是勞務與工資只漲2成
作者: kimkim9988 (阿金)   2016-09-10 15:17:00
心得:建商爽爆了
作者: giveUstars (大城市的游牧民族)   2016-09-10 15:24:00
沒辦法 上市建商要分紅給股東 股價才能飛高高分給員工錢能幹嘛?
作者: victoryss (☞ ☑中间选民 ☑爱歹玩)   2016-09-10 15:31:00
能讓員工多買兩顆茶葉蛋啊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16-09-10 15:33:00
成本漏洞太大, 先跟我說這裡面各項成本的比例才能判斷,只給total能解釋什麼?光人工薪水就打槍了
作者: mopigou (mopi)   2016-09-10 15:39:00
用成本看?那2008金融海嘯應該賣最高囉
作者: realmeat (真肉)   2016-09-10 15:59:00
只能代表建築成本跟屋價弱相關
作者: QQ5566 (哭哭5566)   2016-09-10 16:09:00
所以現在工地的給多少啊@@? 勞工薪水有比以前多嗎?
作者: bjoe (人生多變)   2016-09-10 16:17:00
之前工難找最近工好找~~成本上漲很正常以前外前隨便貼貼磁磚啥的你也覺得沒差~~現在沒貼個石材大廳不裝潢弄好點怎賣~~~~
作者: mune (越來越它了)   2016-09-10 16:48:00
房價漲幅大部分是地價來的建材人事成本大概漲幅就60%不過,如何評估合理地價?或許可用通膨來計算「假定土地價格不變」這假設前提不太合理
作者: FellForM (Fell Form)   2016-09-10 16:58:00
現在建材用得都比較好,以前廚房都豪山、和成,現在都變櫻花、TOTO,變高級廁所除了品牌變好,乾溼分離這些也都比以前好多了不過當然也貴多了
作者: mune (越來越它了)   2016-09-10 17:11:00
不能用物價指數算因為生產的物品供給會增加 (原本用人力,後來用機械,原本台
作者: leocat (隨風飄逝的小花)   2016-09-10 17:13:00
成本根本不是重點,賣了虧10元,不賣虧50,當然賣。腎臟都可以挖來賣了,賠本生意有什麼不能做的?
作者: mune (越來越它了)   2016-09-10 17:14:00
灣本地製造,後來變中國製),建地的供給,若容積率不變,其供給應該沒有大變化。通貨膨脹跟物價上漲這兩者還是有一些不同,相信原po了解這邊我認為應該用通貨膨脹來計算 再打點折 而非物價指數通貨膨脹的幅度如果比商品/服務的供給增加的幅度要高 那麼物價會上漲,若幅度類似,物價就不會上漲 (簡化版)通貨膨脹僅指流通貨幣的總量增加我講的就是經濟學上的定義 統計數字也是根據定義來的不是根據民眾認為如何定義上學派間不同會有差異 但我想表達的是地價應該用M1B/M2的增長率來看 而不是物價指數若忽略容積率改變、或人口結構改變/稅制改變造成的需求變化算錯誤嗎? 實際上採用古典說法的學派仍然不少
作者: realmeat (真肉)   2016-09-10 18:03:00
土地的價值是浮動的, 而且投入建設越多價值會提升原地主吃肉, 建商喝湯算上重劃區的話,連政府也搶著分一杯羹
作者: mune (越來越它了)   2016-09-10 18:45:00
不過我忽略了樓上所說的重劃區 重劃區也造成了土地供給的增加 所以土地有限、價值隨通貨膨脹增加是錯誤的
作者: MAGODAJAN (falling angel)   2016-09-10 19:15:00
詳細說明就可以看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
作者: mune (越來越它了)   2016-09-10 20:10:00
按照儲蓄率打折呀 去除市場因素(供給、需求不變)全變因都控制 (儲蓄率0%, 通貨膨脹平均分布於所有人, 市場因素都不變 就是全部商品都漲10%啊全部商品就包含土地考量變因太多無法計算呀 儲蓄銀行若都能有效運用 就不用打折呀 如果儲蓄變爛頭寸就要打折呀 我無法計算若都有效運用 且各商品的市場評價皆相同 就是算M2的增長率例如2006 24兆到現今 40兆 就是漲66%大家都儲蓄 不消費 最後印再多鈔票什麼物價都是會跌的^銀行也沒辦法有效運用資金但假定最簡單的狀況 封閉體系內每個人持有貨幣在下一秒都變成兩倍 那麼全部商品價格理論上就是變成兩倍狀況稍微複雜就沒有人能算出來 就只能看市場實際價格當然你若假定影響物價指數構成因子的因素與影響土地價格的因素相同 那就是你所算的那樣
作者: sjyang (ooo)   2016-09-11 00:39:00
蘋果手機成本下降手機還是賣更貴??
作者: ginhwa (ginhwa)   2016-09-11 08:50:00
公設比也漲很大啊
作者: ttmb (耶? )   2016-09-11 10:00:00
你忘了算小三成本
作者: zx2751206 (ff)   2016-09-12 12:56:00
貴的是土地,相對建材成本根本便宜屎了......蓋一棟20坪3樓透天用最爛的阿六仔建材只要150萬左右......土地就超過200萬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