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公宅遭排斥 林洲民批「自私的台北人」

作者: chataulait (牛奶貓)   2016-05-11 17:39:09
倫敦的狀況和台北很類似
甚至比台北更誇張
十幾年前我在倫敦念書的時候
經常從Zone 1 (最市中心那一區) 的南端走到北端
通常會經過中國城、SOHO 等等不是很有錢的區域
我住的地方在Zone 2 靠近Zone 1 邊界的國宅
附近的Elephant & Castle 治安超爛
但是裡面有很讚的Clarks 皮鞋暢貨中心
一雙鞋常常不到十英鎊
我當時愛死了倫敦
在這個城市裡
可以看到來自各種種族、文化、階級的人在居住、活動
有最高級最精緻的文化和商店以及住宅區
也有各種次文化充斥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所以,就算我穿越戲院、SOHO 那一帶的時候
偶爾會遇到醉漢用言語性騷擾
我每次來回大英圖書館的時候還是要走那條路
順便逛逛二手雜貨店、二手書店
住在倫敦,可以這個小時在高級藝廊或是大英圖書館裡面
下個小時又在SOHO 跟把我當日本妹騷擾的流浪漢對嗆
前幾年倫敦奧運的那個暑假我又去了倫敦一次
除了一些古蹟以外
那個城市變得非常陌生
這十年來,倫敦的發展模式基本上就和馬郝市長時代的台北一樣
不斷的強調發展、國際化,加上大規模炒房
因為倫敦的條件比台北好太多
所以這個發展方向其實在某個方面來說是相當成功的
於是,城市裡面蓋了幾百棟新的摩天大樓
甚至有人開始討論這些新大樓如何徹底改變倫敦的天際線
除此之外,市長們也推行各種看起來健康實際上昂貴的生活環境
例如不斷宣傳自行車
或是要在泰晤士河上蓋一座Garden Bridge
顧名思義,就是整座橋都是花園
結果除了預算增加了兩倍以外還有其他各種問題
(爭議之多大概和台北的大巨蛋有得比)
總之,倫敦這十年來逐漸變成一個超級昂貴的城市
所以我上次去倫敦的時候
以前在SOHO 一帶看到的小店全部都不見了
只剩下各種精品或連鎖店
除了觀光客會有興趣的東西以外
以前在市中心會看到的各種次文化都很難繼續在街頭看到
朋友跟我說,這些東西現在都無法在市中心生存
大部分跑到東倫敦去了
現在的倫敦市中心雖然看起來到處都很光鮮亮麗
但是卻也變得無聊很多
同時呢,倫敦的豪宅開始在門口、周圍用尖錐驅趕流浪漢
英國的官員卻對此沒有感覺
甚至在英國的房價炒到新高的時候
對外宣稱因為到處都是百萬英鎊以上的房子
所以這些屋主都成了百萬英鎊大富翁
也就是說,英國增加了好多百萬富翁,真是可喜可賀
結果就是
英國人現在擁有自宅的比例
已經回到了1960-70 年代大規模蓋國宅之前的狀況
過去英國政府蓋國宅的努力成果已經被消耗殆盡
柏林去年公布了新的房價控管政策
市長很直接的說:我們不要變成另一個倫敦
但是倫敦的官員似乎還是不知道民怨有多高
又或者說他們是不在乎這些民怨
所以保守黨推出了一個和連勝文在家庭財富、政見、競選策略上
都十分相似的一個市長候選人
結果就是... 雖然勝文二號在結果公布後試圖很優雅的承認敗選
憤怒的英國人還是跑到他臉書的落選聲明底下罵翻天
新任的倫敦市長有一個重要的政見,就是要廣建平價國宅
和台北市一樣,這個政見其實不太容易實現
有各種現實上的困難
但是,我今天才看到一篇評論,大意是說
不管這個政見能實現多少
想選上倫敦市長的人就必須這麼主張,否則別想當選
因為倫敦人已經受夠了
Sadiq Khan 和柯文哲兩位市長能夠實現多少居住正義?
我等著看這兩個城市在這方面的發展
作者: hitsay (國小生)   2016-05-11 17:47:00
全球化結果
作者: carterdunk (妳能聽到我的心嗎)   2016-05-11 17:47:00
應該是 資本主義後期 的普遍性結果反對黨 小黨當選的情況 可以說世界各地遍地開花
作者: previa (.)   2016-05-11 17:48:00
魯魯團結起來用選票選打房市長 哪個政治家敢不從就下台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5-11 17:49:00
其實連米果都有在反應這種狀況了
作者: paul0917 (保羅)   2016-05-11 17:56:00
現在資訊這麼透明自私應該會被拿出來檢驗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5-11 17:57:00
光檢驗其實效果不大 但不被蒙蔽總是好事
作者: milk2660758 (小火車)   2016-05-11 17:58:00
對嗆那邊先給你個讚!最近摩天大樓這電影就是演資本主義的縮影,就看何時崩毀下一個資本主義再起
作者: PowerOp (帝國反抗君)   2016-05-11 18:10:00
市長看名字像是印度裔?
作者: castalchen (castal)   2016-05-11 18:14:00
被中東石油國爆買 你看那百年哈洛德百貨公司變什麼樣子
作者: darkdixen (darkdixen)   2016-05-11 18:19:00
巴基斯坦裔
作者: vn509942 (如履薄冰)   2016-05-11 19:02:00
感謝分享 滿有趣的對照組
作者: C13H16ClNO (3955 老地方見)   2016-05-11 19:07:00
台灣果然是領先指標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6-05-11 19:27:00
小店不見是因為房價 還是網路購物使然??
作者: peterliam (小晴天)   2016-05-11 19:38:00
絕對跟房租很有關係
作者: mayoyo (讓西藏掠過身體)   2016-05-11 19:43:00
感謝分享!
作者: zeroxod (開心過好每一天)   2016-05-11 19:50:00
推分享,這跟台北書街一樣
作者: thiefkid (子)   2016-05-11 19:59:00
作者: KrisNYC (Kris)   2016-05-11 20:00:00
紐約五年內應該會重演這個故事
作者: starmi (海星星)   2016-05-11 20:01:00
好奇妳在台灣是不是還是最想住在台北?
作者: spmark (這就是幸運)   2016-05-11 20:16:00
資本主義走久了就會生出共產主義,除非大家都乖乖繳稅
作者: Jim43 (小盛)   2016-05-11 20:44:00
政府明知道一堆人抗議,為何還半打房,不敢直接狠打?賣給外國人,可是把一大筆資金穩賺穩鎖在本國賣給本國人,每個人都要繳房貸,銀行將來可收入更多資金用來投資,精算下銀行投報可能比散戶自己亂玩還要高不少,為國家掙的錢要多很多(當然監管機構要扮演好角色,不然就像次級房貸一樣,而且還要確保銀行收入能用稅收回收)。想想假如台灣一開始就沒房地產漲這件事情,大家的存款一定更多,可想而知散戶資金全球亂竄,一定有賺有賠,但散戶大部分還是被套牢的多,實質技術沒跟上,過多的投資只是等著現實揭露後大崩。你說會用來投資台灣產業和教育?未必,你看現在一樣也是過多存款還是沒來打好基礎教育,光英語程度遠輸香港新加坡。想想自由經濟下,光建築有多好賺,英國就會吸引大量東歐、中東和中國有錢人去置產炫富,從工業和後工業在拼技術,到現在一樣靠服務和房地產在收外匯,同樣兵家必爭
作者: rdcf (電腦又掛了..)   2016-05-11 21:29:00
難怪我去年去soho區感覺很難逛,沒什麼小店,很難買
作者: pantw (觀音嬤.com)   2016-05-11 22:39:00
我弟也在倫敦租金超貴。房子不是給窮人買,錢都不值錢了
作者: KrisNYC (Kris)   2016-05-11 22:39:00
soho是小店比大店還貴www 最便宜就urban outfitters跟H&M
作者: chataulait (牛奶貓)   2016-05-11 22:45:00
soho 現在的「小店」是精品店,不是以前那種小店了
作者: koharuhu (靠北的惆悵..)   2016-05-12 00:10:00
推Elephant & Castle 的Clark outlet.
作者: MiniArse (åž‹ç”·)   2016-05-12 02:26:00
誇張的應該不是倫敦 也不是台北 大概是上海過去十年 不管是房價漲幅還是市容的變化 肯定是上海大過倫敦台北
作者: BlueSatan (...￾  )   2016-05-12 02:52:00
看到這麼多人回應,為何沒發現誇張的是全世界得潮流??說穿了就是全球太久沒有大型的戰爭洗牌...導致資產集中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富者越富幾代積累越來越有錢除非真的很有本事跟頭腦,不然資本的差距可以幹掉努力問題是大家都痛恨共產主義(被20世紀老美洗腦太兇)所以未來該怎麻辦?不可能靠民主改變革局,就像中國朝代越到晚期就算政客有心改革,也拉不回頹敗的民風所以結論不是再來場戰爭,不然就是ceca常講的新能源我個人比較希望是金融貨幣改革或廢除,鈔票已經被玩爛了這也拜老美所賜,美國人真的是全球最爛的國家,毒害全球!不管是能源或資源的浪費,國際事務獨裁又鴨霸又不知反省話題拉回來,原Po有沒有想過正解不是建國宅...而是平衡都市跟鄉村以及地方發展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比較喜歡都市的自由跟方便那你蓋再多的國宅都會有滿的一天,重點是民風要轉變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分配上的正義平衡各地的發展,不要讓人口過度集中都市才是正解...
作者: Jim43 (小盛)   2016-05-12 06:02:00
講到無房的中產階級,其實因為交通便利、政府引導和都市擴張,對這些人配房配地已經轉往桃園、新竹和台中了,真的看你追求的是什麼,台北縱然房價高,但也只是掛表面的,自住你不降價賣,資金永遠換不了現,都市便利性高,也同時人擠人空氣糟生活品質低落反觀你去重劃區,都市儀容好很多,雖然沒有很多好吃餐廳和享樂店家,但習慣自己煮,去一些國外超市和賣場也算方便,偶爾週末上台北消費高鐵搭就到真的不瞭解一直眼紅台北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幹嘛,政策性扣除投資客後,現有自住客繳完房貸不可能低價賣,頂多就不賣,所以台北房價降到一個水平就會跌停,恐怕那個水平還是大多人無法接受的房價,這本來就有世代正義的問題,也同時一體兩面,就像柯p講的地球人都自私,有這樣的心態,想必換位後也是一樣覬覦台北的心態不改,人人都認為政府要在台北配一房給你,這問題就永遠無解,老實說台北比起各大都市的租金算低了,縱然一生沒在台北買房,也能得到合理居住權,何況將來要推租屋專法和蓋社會住宅
作者: Miralles (褰裳)   2016-05-12 10:16:00
推Jim大,你和原po的爭議在城市發展界很古典,說到底就是你究竟希望你的城市是財團的城市還是市民的城市?財團的城市看起來乾淨光鮮,但是單調昂貴,任何一次消費都像是被財團剝削一次。市民的城市品質則要看市民的素養
作者: BlueSatan (...￾  )   2016-05-12 10:22:00
原po還是沒有回應為何要往蓋公宅而非均衡區域發展走這問題
作者: Miralles (褰裳)   2016-05-12 10:22:00
,索馬利亞的城市和紐約巴黎當然不一樣。台北也會有自己
作者: Miralles (褰裳)   2016-05-12 10:23:00
的風格,也許比較接近東京,但質感還有相當差距。
作者: BlueSatan (...￾  )   2016-05-12 10:24:00
問題是這不是健康的,資源過度集中就會過度競爭,你蓋再多公宅都只是治標不治本,世界這麼大為何不疏導到外面,最好的方式末過於市場機制
作者: SiFox (疝氣の嚕嚕米)   2016-05-12 10:36:00
推推!長知識
作者: chu3 (天真的致命傷)   2016-05-12 10:44:00
作者: Jim43 (小盛)   2016-05-12 11:00:00
公宅幫助在台北買不起房子的青年,不必擔心居住問題,相對也促使資源更集中台北,這些人生活消費流入同區域,當地店面更賺下,土地售價是上升的,遑論住屋價格如何,香港公宅29%台北0.01%不到,結果香港房價所得比略高台北,那公宅蓋不蓋?還是要蓋,只是更重要的是去平衡發展,說實話社宅可能讓年輕人聽的很高興,但真的輪不到他們,等20年蓋出真正影響市場的量時受惠的是下一代的人。我不是希望建築土地淪為大財團炒作用,而是能回歸自住客的市場機制,但全地球人都是自私貪婪的,就算扣除投資客下的價格,恐怕也不是年輕人所接受的,今天一個屋主20年前購買大安區新屋1000萬,就算房子折舊,但交通商業發展比從前更好,他貸款繳完就算不住繼續租人就好,不可能有人會賤賣,唯一破解是在台北市中心大量蓋公宅,但光找地和執行程度就有困難,而蓋在都市周遭,可能間接幫助台北市中心土地更具有商業價值。每個人心中那把尺不一樣,今天降到你可接受價格,說不定還是一堆人買不起,也可能已經政策性排除所以投資客了,結果市場價格還是遠高於你可負擔,不可能滿足每個人需求的,凡事盡力就好,至少新政府的方向和立意是好的,但要到公平正義價格可能還有段距離吧
作者: Dix123 (小蔡)   2016-05-12 23:20:00
實際經驗必推
作者: Licor ( ╮(╯▽╰)╭)   2016-05-15 02:00:00
推好文另外上海房價大漲還算合理,因為人民薪資也有大幅提升但台灣和許多已開發國家人民的薪水根本沒漲,只有房價在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