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用泡沫解決泡沫 救不了經濟

作者: exuberant (HI BABY)   2016-04-21 14:14:36
內文:
2016-04-21 01:22:59 經濟日報 邱俊榮
我國經濟成長率陷入去年不保一、今年不保二的低迷情勢,政府要如何施展作為、挽救經
濟頹勢備受關注,但當前各國及台灣政府有個相當弔詭的現象,就是「用泡沫來解決泡沫
」、「用刺激供給來因應全球需求減少」,無助於從根本解決經濟問題。
當前經濟可區分為結構性與循環性問題,循環性指的是景氣起起伏伏的狀況。
台灣這波景氣低迷受全球景氣走緩影響甚深,但潛在的結構問題使得景氣好時,我們各項
表現都很好;景氣不好時,出口衰退情況卻比其他國家還要嚴重。
這波景氣低迷全球皆然,也有經濟學家以「殭屍經濟」、「新平庸經濟」來形容當前局勢
,但為何會有今日局面,恐怕和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國政府大力施展救市措施脫不了關
係。
當時各國政府大力推動寬鬆貨幣、擴張性財政政策,實體經濟卻未同步跟上,堆疊了不少
泡沫,如今政策效果衰退、泡沫破裂,經濟就回歸低度成長局面。
面對泡沫破滅帶來的危機,我們理應要有所警惕,但如今面對泡沫破滅衍生的低度經濟成
長,各國政府卻選用最上手、最習慣的方法-再次堆疊新的泡沫,以解決舊泡沫帶來的問
題;如負利率蔓延、各種寬鬆貨幣政策等。
另一個弔詭的現象是,全球貿易量自金融海嘯後逐漸萎縮,背後原因包含美國、中國推動
在地供應鏈等。但世界工廠愈來愈多、全球貿易量仍在萎縮,導致經濟成長趨緩,各國因
應之道卻是透過貶值、扶植出口、刺激供給來因應全球需求減少的結果,沒有切中要害的
做法,自然無法藥到病除。
回歸國內情勢,我國各預測機構不斷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且出口連14黑、外銷訂
單連12黑,實在沒有太值得寬心的事情。
進一步剖析GDP結構,無論消費、投資或出口,動能都不太夠,尤其在薪資長期停滯下,
今年反而是消費對GDP貢獻的比重較高,突顯出口和投資不理想的狀況。
新政府將在5月20日上任,外界多期待新內閣能開出適合的藥方來救經濟;目前新政府的
五大產業政策,將資源引導到高附加價值的領域去發展,方向是對的,接下來就是發酵速
度、投入資源多寡以及決心的問題。
台灣外貿表現不佳已波及內需市場,也反映在失業率上,可能有人擔心若不先「救急」,
內需部分衝擊會擴大。
但現在不只台灣、全世界都一樣,最不缺的就是短期救市方案,應推動結構改革,撐過這
段過渡期後,經濟才能回歸健康的成長。
政府推行結構改革需要時間,短期難有亮眼表現或令人振奮的經濟數據;台灣經濟成長動
能漸失,大家必須意識到,唯有從根本改善產業結構,轉型成高附加價值的生產模式,進
而拉抬薪資水平,才能從結構面改善出口、投資和消費的問題。
(本文由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口述)
連結: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29/1643426-%E7%94%A8%E6%B3%A1%E6%B2%AB%E8%A7%A3%E6%B1%BA%E6%B3%A1%E6%B2%AB-%E6%95%91%E4%B8%8D%E4%BA%86%E7%B6%93%E6%BF%9F
其他:
作者: NewIan (生活開心最重要)   2016-04-21 17:43:00
簡單,印個新新台幣,四萬換一塊。
作者: josula (The devil wears adidas)   2016-04-21 19:16:00
用泡沫解決泡沫一向如此
作者: WashBoy (2015 VR46 WC)   2016-04-21 23:17:00
如果全世界都這麼幹,台灣可以不這麼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