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穹頂…住1至3樓層 空汙風險高

作者: pds1 (莫對惡人慈悲)   2015-03-15 17:36:49
內文:
2015-03-14 02:46:50 聯合報 記者黃文彥、鄭涵文、董俞佳/台北報導
台大公衛學院臨床副教授蘇大成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細懸浮微粒下的空氣中,會增加會
影響頸動脈皮層厚度,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細懸浮微粒。主要來自交通汙
染與揚塵。 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細懸浮微粒(PM2.5)除了不利呼吸道健康,台大公衛學院研究還發現,PM2.5也會增
加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住一至三樓低樓層居民的風險更高。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
呼籲修改空汙法,納入衛生福利部主管,並將現行PM2.5的限量標準下修至與美國相同,
將每立方公尺十五微克改為十二微克。
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蘇大成,觀察台北都會區六百八十九名民眾發現,
長期暴露在PM10(粗懸浮微粒)與PM2.5的環境下,頸動脈內中皮層平均增厚百分之三到
百分之四,代表懸浮微粒暴露會造成動脈硬化。
蘇大成表示,懸浮微粒被證實與肺腺癌、心血管疾病及自主神經有關,全球每年有兩百一
十萬人提早死亡與空氣汙染有關,減少空汙刻不容緩。
另外,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吳章甫調查發現,國內PM2.5標準是每立方公尺
十五微克,但大台北地區平均濃度卻超過廿微克,高雄更達到卅微克。研究發現,居住在
一樓到三樓的住戶,平均比四樓以上住戶暴露量增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廿,矽、鐵等懸浮
粒子也明顯增加,他分析,主要是受交通汙染與揚塵影響。
PM2.5粒徑二點五微米,比白血球細胞、頭髮都小,除非戴N95口罩,否則無法防止直接
吸入。全世界對於PM2.5未訂定一致標準,國內標準是每立方公尺十五微克,高於美國的
十二微克。詹長權呼籲空氣品質標準從嚴,應下修與美國一致。
環保署表示,我國細懸浮微粒 (PM2.5)標準是在民國一○一年制定,當時訂為十五(微
克/每立方公尺),是全球最嚴標準,後來美國下修為十二;台灣是否跟進,可以討論。
連結: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64273-%E5%8F%B0%E7%81%A3%E7%A9%B9%E9%A0%82%E2%80%A6%E4%BD%8F1%E8%87%B33%E6%A8%93%E5%B1%A4-%E7%A9%BA%E6%B1%99%E9%A2%A8%E9%9A%AA%E9%AB%98
其他:新聞內有圖表
作者: ABC828   2015-03-15 18:19:00
有招牌一及二樓店面或辦公室 越靠近馬路越貴 越賺錢
作者: realmask   2015-03-15 20:31:00
新大樓一二樓都是店面 不住人 3樓做商辦也不少 也不住人反倒是透天厝跟老公寓 人都住在1~3樓比率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