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無殼蝸牛再起 10月夜占仁愛路

作者: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14-08-26 19:53:18
25年前的房價飆漲,當時可以說是所得快速提升與浮濫資金帶動,
如果你有興趣去看1980年代那黃金十年的台灣經濟情況
(應該是空前絕後的美好十年)你會發現所得是用高速成長的方式增加
(1979年底國民所得1800美元,1989年底已是7180美元)
當時的榮景可是上中下階層都能感受到,入不敷出的窮人大量減少,
中產階級可儲蓄金額大增,上層階級自然更不用說,想當初我小時候,
原本我家連外面都捨不得吃,到了1988-1989年吧,因為家裡所得驟增,提前償還了房貸,
那年我家把電視機換成26吋的,錄影機也買了,洗衣機換大容量的,
我爸我媽也第一次出國(我們小孩全丟祖父母家),家裡不想做就買外食,
也買了第一台車-TX5,吃的部份,別說麥當勞,肯得基,溫蒂了,
牛排都吃了不下6-7次,其中一次慶祝祖母生日還到飯店吃了一客1000的牛排,
那年我家還買了電腦-一台有彩色螢幕與硬碟的80386SX
既然那時社會上所得大增產生了超額儲蓄,除了消費大增造成乘數->加速效應,
讓經濟更好外還造成什麼結果? 股票,房地產大漲,收入雖然快速增加,
但房價卻像是火箭般一飛沖天,1980年內湖的房價一坪只值2.5萬,
1989年則已達到30萬/p,漲幅十分驚人,那時雖然高房價也惹得很多人不滿,
但論買房壓力卻是遠低於現在,畢竟當時經濟成長,所得一路增加,
高房價也是反應所得增加的結果,現在卻是實質所得不漲,經濟停滯,
房價卻在降遺贈稅與開放陸資下一路飆,買房更加痛苦下(就連新北桃園也不容易)
自然民怨沸騰.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8-26 20:07:00
那時的民怨是看空的先賣屋,發現自己看錯,怒上街頭....因為錢貶的太快。賣屋改持有現金的很生氣....
作者: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14-08-26 20:10:00
但那時也有一些人買不起房表達不滿1988年台北房價曾出現102%的年均漲幅.相當可觀
作者: kage01 (嗯)   2014-08-26 20:35:00
算是上一次的高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