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房地產不會泡沫化的秘密

作者: inyo (@_@)   2014-01-10 01:05:06
1.來源連結:
http://news.housefun.com.tw/thekeetai/article/64620148647 (上)
http://news.housefun.com.tw/thekeetai/article/64620148649 (下)
2.內容:
房地產不會泡沫化的秘密 文/基泰建設總經理馮先勉博士 發表於 2013/11/25
許多人擔心房地產泡沫化,許多人誇大房地產泡沫化,也有許多人拿房地產泡沫化作文章
,去宣傳其所希望達到的個人目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判斷,但投資人對於房
地產會不會泡沫化?必須要能判斷,以下四點是能讓自己不受泡沫化干擾的重要知識:
一、房地產當然不會泡沫化
房地產為什不會泡沫化呢?因為房地產具有最終財富的貯存功能!不論錢怎麼來,當每一
個人有了錢之後,要貯存在什麼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呢?
由歷史的經驗,貯存於「貨幣」,不論是貝殼、銅幣、白銀、黃金、金幣、英磅、美鈔…
…這些都曾是當時的主流貨幣,最後都失敗了!至於其他非主流的貨幣,歷史上多如過江
之鯽,都早已消逝於歷史的洪流中,成為泡沫。
因為無法長期穩定的具有保值功能,所以人們從經驗中發現,用「貨幣」貯存財富並不是
一種好的辦法,尤其是近年來,各個主要貨幣發行國家不斷地狂印鈔票,使得各種貨幣競
相貶值,再加上有些貨幣發行的國家已出現了倒閉風險,所以再一次的教育了投資人,以
貨幣做為貯存財富的方法十分危險且不智。
當貨幣失去了財富貯存的功能,還有什麼可以取代呢?國家或是企業發行的債券嗎?隨著
國際性經濟的不振,各國政府的財政風險已不斷提高,很多債券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成
為壁紙,這對財富貯存標的的基本需要──長期且穩定的保持其價值,顯然無法滿足,所
以也出局了。
企業所發行的股票和基金呢?風險就更高了,目前還很少有企業股票和基金有歷經超過
200年的考驗,仍然屹立於世界金融市場,還可以被大多數的投資人認同,可以成為財富
的貯存標的。尤其是本世紀初的全球性金融海嘯發生之後,對於金融機關,尤其是銀行的
「信用」已被摧毀,沒有人再相信銀行不會倒、金融機構不會倒,所以銀行也出局了,銀
行發行的股票和基金也同時出局。
看似不會倒的保險公司呢?也由日本和美國保險公司的倒閉經驗,人們也了解了,保險公
司也是不保險的,更不要說台灣的各種保險,如健保、勞保、勞退保,每一個都使得保險
人戰戰兢兢,活在可能倒閉的陰影中,顯然保險也不能成為財富的最後貯存所!
也有人將財富貯存於藝術品、古玩和奇珍異物,但這些標的做為投資的標的尚可,但作為
財富的最終貯存所,在變現性、流通性、保值性和保存性各方面都距離尚遠。尤其是目前
許多政府又正計畫將藝術品的交易列為追稅和資金的對象。
當上述這些一般人以為可以貯存財富的標的紛紛出局後,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成為財富的貯
存所呢?只剩房地產了!這就像當金融海嘯發生後,世界上各種貨幣都貶值,風險都極大
時,只剩一個美鈔,不但可以持續大量印鈔,價值還不會減低,為因何在?只是因為它佔
據了「世界最主要流通和儲備貨幣」的位置,不是因為美鈔好,而是他相對於別的貨幣好
,幾乎所有的國家都不希望他差,所以美鈔就不會差!
房地產也是如此,不是因為房地產有什麼了不起,只是因為他佔據了「世界最主要財富貯
存所」的位置,他真的好不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不希望他不好,他就不會不好
,所以房地產為什麼不會泡沫化?不是因為他不會泡沫化,而是在其他所有的財富貯存標
的沒有泡沫化之前,他不會泡沫化。
很多人不了解房地產的本質,常以瞎子摸象的方式各持己見,判斷房地產會泡沫化,這就
像美國金融海嘯時,幾乎所有分析師都預測美金一定會貶值,美金一定會泡沫化一樣,後
來都失準!不是他們學識不夠,而是因為他們都不瞭解房地產,尤其不了解房地產在財富
貯存市場中的地位。
二、房地產不保證不會賠錢
如果投資人聽到了房地產不會泡沫化,就矇起眼睛,隨便去買房地產是否正確呢?錯了,
房地產不會泡沫化並不代表你所買的房地產不會賠錢,房地產價值仍然要受到市場供需和
政策制度的影響。
所以房地產的保值性仍然具有相對性,而非絕對性!投資房地產還是要購買貯存財富功能
相對較強的房地產。舉例來說,房地產在人多的地方其價值必然優於人少的地方,但投資
人如果一定要在人少的地方購屋,賠錢的風險自然大。
這裡必須先說明一個觀點,具有保值性和賠錢是兩件事,例如購買土地可以保值,是保證
如果持有50年後一定會比現在更值錢,但並不保證今年買,明年賣一定不會賠錢,因為會
造成賠錢的因素甚多,例如購買時的價格、產品的型態、產品的區位……都會影響賠錢與
否,但房地產保值性所講的重點則是,不論你買的多麼貴,50年後都一定不會後悔,所以
千萬不要將保值性和賠錢搞混了!
以中國大陸為例,例如鄂爾多斯、營口都被人們說已有「鬼城」情況出現,意思是已有嚴
重的供過於求,目前沒人去住,就說房地產已泡沫化,認為現在購買鄂爾多斯和營口的房
地產一定會賠錢!
現在購買是否真會賠錢?也不一定!最好的例子是美國的底特律,市政府都破產了,房地
產也非常不好了,可是還有很多人衝進去買房屋,原因為何?不好的區位、不好的時機,
價格必然低,以低價購買、高價賣出仍然可賺錢;也有投資人判斷,以低價購買,即使再
跌價賠錢風險也有限……這些判斷賺賠的行為都是「投資行為」,和房地產是否會泡沫化
無關。
如還分不清楚,就可以想想當台灣退出聯合國時,或是SARS時,當時房價大跌,可是當時
勇敢的購買者後來都賺到了很大的利潤,這才是房地產具有保值性的真正威力。
外行人每天都希望別人不要炒作房地產,不要短期買賣房地產,只因其眼界和思維只能停
留在「短期買賣就是炒作、價格高就是泡沫」的層次,卻忽略了房地產的保值性,和不會
泡沫化的特性,所以,各種打房政策自然是錯誤百出與無法達到目的。
如果短期買賣就是「炒作」,如果價格高就是「泡沫」,可以比較的例子是股票買賣,為
什麼不禁止和打擊呢?證管會目前反而還大幅度開放當日沖銷,積極鼓勵短期買賣,日日
期盼股價高昇,和交易量增大……是什麼道理呢?
三、土地制度才是成敗關鍵
影響房地產價值和保值功能的最大因素是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這可由從十八世紀到十
九世紀初,世界各國的主要爭論焦點都在「土地制度」可看出一斑,因而導致後來蘇聯革
命是主張沒收貴族土地、中國國民黨革命是主張「平均地權」、中國共產黨革命是主張沒
收所有地主土地……
可見土地制度的重要性和影響之大,是絕對可「動搖國本」的議題!目前,在經過二十世
紀世界革命的世紀後,各國的土地制度大體來說是穩定下來了,在穩定的土地制度之下,
也就出現了各國土地制度對財富貯存功能的相對優劣性。
以中國大陸為例,沒有了土地私有權,房地產只剩下房屋使用權(房產證),但目前也已
經在向私有權調整,例如對於土地使用權的限制不斷地放寬,現在對於住宅是70年,商業
是40年,但到期以後會如何呢?極有可能傾向再付一次錢就可以持續擁有,這和英國保障
私有權,卻允許給予99年或999年的土地使用權的情況已逐漸接近。
又如大陸農村土地,依據《土地管理法》是屬於「集體所有」,本來是不允許私人擁有房
產證的,但在2013年底18屆三中全會時,為配合城鎮化政策,允許可透過招拍掛程序,進
行市場流通(私有),未來農村住宅,個人也可以擁有「房產證」,這些都是向私有權調
整的作法,代表在實際上,絕對的公有,或是集體所有,並無法達到真正的公平和效率。
而在香港、新加坡這些華人地區,雖然在制度上沒有土地私有權,但目前也逐步向私有權
方向調整,尤其新加坡,雖然也號稱土地公有,卻已有部分土地給予了土地私有權,而擁
有私有權的房價不但極高,而且還持續高漲。因為只有私有權才能大幅提昇財富貯存的功
能!
而台灣,是在目前華人地區,唯一真正允許土地私有權的地方,具有如此優勢的制度,卻
被一些不學無術的人,亂搞一通,反而向非私有權的方向調整!亂搞的結果必然會將本來
具有的特殊優勢減弱!
在全球各國經濟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現在,每一個國家都用盡腦汁希望能「創造」出一個國
際性的競爭優勢,以立足於國際社會,只有台灣,將已有的「競爭優勢」(土地私有權)
,別人羨慕不已的競爭優勢,當成缺點,將寶貝如蔽屣般的忽視和打擊,這是非常可惜的
事。
以投資人的角度而言,能夠購買到具有土地私有權的房地產就是保值性的最大保障!近年
來,富有的中國人到日本、到美國、到歐洲、甚至到馬來西亞大量購買房地產,價格便宜
是一個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土地私有權!能取得真正具有財富貯存功能的房地
產才是重要原因。
可惜台灣許多所謂的學者和政客們,還只將如豆的眼光放在打擊短期買賣、排斥房價高漲
、抱怨獲利繳稅少……的小打小鬧的層次,花了許多時間內耗、周旋,卻不知道那些錯誤
的政策不斷出台的同時,也將台灣的競爭優勢逐步喪送了!
但無論如何,由「平均地權」建國理想所發展出來的土地制度正支配著台灣,而現況仍是
在所有華人社會中,具有最佳優勢的土地制度,如果沒有善用,是十分可惜的!在過去幾
年,台灣好宅(豪宅)的房價連創亞洲高峰;在2013年,台灣土地增值稅收創14年新高…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我們的土地制度是具有強大優勢的!我們卻將其看成是泡沫,還橫
加打壓,使全國人民又失去一次富有的機會。
在推翻滿清政府時的中華民國,是具有準備發展成為世界大國的格局,但現在,在外國人
眼光中的中華民國,卻變成是一個「格局狹小、缺乏自信心」的地方,這是多麼可惜的事

當民粹的人在主張「台灣是寶島,我們寧可不要讓外國人來,也要維持現況!」的言論時
,是否可以逆向思考,如果「我們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進來,然後台灣人可以富有的去全世
界選擇自己喜好的地方!」那一種才是對人民福利的最大發揮?尤其是以政治的角度考量
,將二種意見和觀點完全不同的人,硬關在一個小島上,每日吵鬧內耗,幾乎每一個人都
不快樂,是一種最好的策略嗎?
以房地產而言,明明有機會成為亞洲第一,人民都會普遍富有,企業都可有極強競爭力的
機會,卻被少數人以「泡沫化」污名,然後再打壓成死氣沈沈之島,導致人民普遍貧窮,
是非常可惜的事。
以公權力干預市場、破壞市場,當然會扭曲市場,導致資金無法安全的貯存在房地產中,
人民只好紛紛將資金轉向炒作重劃區土地、工業用地、農地、山坡地、甚至風景區土地,
不但使購屋者風險更高,郊區房價地價不但無法降低,還水漲船高,更助漲了炒作、破壞
了土地儲備……這些罪惡都是因不了解土地制度而胡亂以打擊房價泡沫化之名隨便出招的
惡果,但卻要由全體國民共嚐其苦果。
四、打房措施無法長期持續
不論你喜不喜歡房地產,但房地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的重要支撐,是人民的四
大基本需要「食衣住行」之一的地位,並不會隨著任何人的主觀偏好而改變其價值。
也就是因為房地產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幾乎每個國家的執政團隊都不得不對其賦
與了最大的關心,因為只要房地產不振,不但會使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大幅下跌
,也會拖累其他的產業!
最好的例子,是在金融海嘯後,受傷甚重的美國、歐洲,甚至日本都不斷地給予各種優惠
政策,希望房地產業可以振興,所有人觀察這些國家經濟是否有起色的主要指標,亦是「
新屋開工率」、「房價增幅」和「房屋交易量」。
為什麼呢?因為房地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箭頭,是一個火車頭產業,一個國家經濟
發展是否良好,和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是否強大,必須倚賴這個國家有多少「箭頭」(火車
頭產業),如果一個國家的火車頭產業愈多,國家競爭力就愈強,政策的施展空間就愈大
,反之,則國家經濟必然會不振,國民生活水準必然降低。
也因此,打房就變成一種富貴病,是在政府可以有許多箭頭時的選擇,是在國家經濟發展
過熱,或過度良好時候的一種富貴病,許多政治人物常常會誤判,以為可以率性打房,所
謂「打房容易!救房難!」當打房打出問題,打到經濟發展不振,打到就業機會衰退,打
到國民普遍貧窮時,想要回頭救房時,就是再花數倍力量亦難見效。
現在的世界已不是封閉鎖國型態,每一個國家都處在國際競爭中,也幾乎都是透明的,而
世界性的血液(資金)流動的速度也是超乎人們想像的迅速,所以每當一個國家政策正確
或錯誤,國際的資金力量會產生加乘的效果,讓你更急更猛的遭到處罰或是嚐到甜頭!
最好的例子是台灣率性打房後,過去三年,每年民間約有一兆元的資金逃離台灣,使得台
灣的經濟動能大為失血!相反地,如果一國的政策正確了,國際的資金也會又快又猛地快
速流入而讓你成功。
從2010年代開始打房的國家,結果大多自食惡果,不但預期的目標無法達到,不想得到的
傷害卻往往超乎預期。最好的例子是中國大陸,現在的總理在當首席副總理的時候,幾乎
每月一次以上的對打房三令五申,不斷發言講話,實施打壓政策,當時的經濟成長率接近
二位數,他認為打房不必擔心副作用。
當他接了總理,已接近一年的時間,幾乎不再對打房發表言論,因為他真正了解了房地產
是一個經濟發展的箭頭,在國際經濟情況並非一帆風順的時候,每一個箭頭(火車頭產業
)都是寶貝,輕率地放棄,不但會中傷經濟發展,也會影響別的箭頭的發展,他己在慢慢
地調整作法。
能夠調整,就是智慧,可惜的是台灣,盲目打房,打到經濟發展不振(今年經濟成長率又
可能連2%都達不到),打到失業率高居不下,打到人民實質薪資回到16年前,還不知道問
題何在?這是一種「暴虎憑河」式的愚勇,剩下的只是全體國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而已!
也就是因為房地產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競爭力表現的重要火車頭產業,所以任何打壓必然不
可能長期維持,每次當施政者了解了他的重要性後,就一定又會端出許多優惠政策,以振
興房地產業,而當振興之後,房地產業又會成長,房價又會恢復,而且必然會一次比一次
高,這也是房地產價格不會泡沫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結論
「只會賣錯,不會買錯!」是許多富有經驗的房地產投資人所得出的一個經驗!所以雖然
很多人希望房地產泡沫,也有很多人希望透過打房措施,使得房價不漲,以免將來會有泡
沫,但以歷史經驗觀察,台灣房地產泡沫化只可能是一群象牙塔裡人的期望,而不可能成
為事實。
對投資人而言,要能了解房地產不會泡沫化的真正原因,特別是台灣的房地產,因為一方
面具有全亞洲最有利的土地制度(保障私有權),另一方面又因為長期處於打房的壓力下
,價格和融資比例早已被擠壓的毫無泡沫的成份,第三是房地產具有最佳的財富貯存功能
,再加上房地產業為火車頭產業,沒有一個國家能長期持續的打壓,有這四大原因護持,
台灣的房地產當然是最佳的投資標的!所以將資金投入於區位良好的房地產,顯然還是貯
存財富的最佳選擇,也必然會是不敗的投資,祝大家投資順利。
3.心得或感想:
超長的 自己慢慢看
作者: sb56 (三本五十六)   2014-01-10 01:14:00
原來是政府打房造成經濟發展不振,實質薪資倒退,這論點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1-10 01:30:00
房地產是另類儲蓄沒錯,但其他論點都缺乏說服力。
作者: PPTAlex (艾利斯)   2014-01-10 01:37:00
歐洲很多國家都認為房地產是百害無一利~通往地獄的火車頭
作者: BlueSatan (...￾  )   2014-01-10 01:48:00
只同意房地產是儲蓄這部分,至於長期不會跌...
作者: BlueSatan (...￾  )   2014-01-10 01:49:00
我覺得看看日本的例子就知道,沒有永遠都是漲的...除非未來某年貨幣真的貶值到只有原來1/10或1/100
作者: DouglasT (sdf)   2014-01-10 01:58:00
核四要是爆了 你台北的房子還值多少錢?還沒賣都不算數啦
作者: Auphie (過木不汪)   2014-01-10 02:02:00
這篇文章非常有大量回文的潛力喔! (心情差搬椅子看就好了)
作者: reverie (你不會)   2014-01-10 02:08:00
我認同你,但就怕太多人認同房價又要往上飆,所以我內心暗
作者: reverie (你不會)   2014-01-10 02:09:00
自希望大家看衰,這是身為買方超級矛盾又真實的心情…
作者: PPTAlex (艾利斯)   2014-01-10 03:12:00
房地產又無法出口~只會排擠到國內投資的資金增加成本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4-01-10 08:10:00
好房網的文章有任何參考價值嗎?
作者: rahim (money making money)   2014-01-10 08:12:00
把房地產當儲蓄是台灣很多有錢人在做的事
作者: rahim (money making money)   2014-01-10 08:13:00
搭配台灣獨步全球的超低持有稅,在台灣買房當儲蓄
作者: rahim (money making money)   2014-01-10 08:14:00
是很合理的一件事,不過當大多數人都這樣做時
作者: rahim (money making money)   2014-01-10 08:15:00
對社會來說就不太有利
作者: ru04hj4 (純樸鄉下人II)   2014-01-10 08:23:00
又是個博士 嘖嘖
作者: Asasin (Assassin)   2014-01-10 09:41:00
土地的部分說的不錯,尤其私有制的優缺是很多人沒想過的
作者: Asasin (Assassin)   2014-01-10 09:42:00
但引申說打房造成薪資倒退的部分就有點誇張
作者: hermanwing (她的男人愛飛翔)   2014-01-10 10:00:00
那張金鶚的有參考價值?腦X的不是資訊,是人
作者: docose (風華之語)   2014-01-10 10:02:00
好房網的言論越來越偏了......
作者: wondersha (萬大夏)   2014-01-10 11:57:00
靠土地私有權致富??? 這麼好賺其它國家怎麼不這麼做?靠土地私有權 賺全球競爭力???這就是你的觀點?
作者: wondersha (萬大夏)   2014-01-10 11:58:00
噓你的文章中心點...但推你的分析跟文筆
作者: wondersha (萬大夏)   2014-01-10 12:00:00
土地私有到極限點....就是土改然後崩盤
作者: fedona (Solanin)   2014-01-10 12:46:00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1-10 13:00:00
問題是新成屋都是土地持分少的大樓。實際上儲蓄價值不如矮公寓。
作者: HwaSIn (基佬的小黃瓜)   2014-01-10 16:34:00
你見過土地持分20幾坪的大樓嗎 在台北市喔 五百戶的社區算了 不談了 等等貨被搶了
作者: spanish26 (jeremy renner)   2014-01-10 20:10:00
教後代腳踏實地生產 而不是吵短線
作者: zball (QQ)   2014-01-11 01:15:00
...這論點 1. 都知道美國日本保險業會跳樓了 美日房價崩盤就
作者: zball (QQ)   2014-01-11 01:16:00
都不看? 2.都知道投資有賺有賠了 房地產投資就不會? 連台灣
作者: zball (QQ)   2014-01-11 01:17:00
都跌過了 未來人口經濟要漲回都不知何時了
作者: zball (QQ)   2014-01-11 01:18:00
3. ...台灣就只是持有成本低而已 但投資報酬率也低到抵銷了4. ...只想說一句 夜路吹口哨= =? 這麼怕政府祭出更重手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