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框架公式派vs細微考證派

作者: plamc (普蘭可)   2025-03-26 20:30:25
: 推 Mezerized: 愛好者完全有辦法在知識量上超越專業學者 但就僅此而已 03/26 18:32
ㄟ,既然叫做愛好者,是業餘,一邊還要做自己的工作討生活,一天可能2小時就好棒了
專業學者,顧名思義就是他專門做這個研究來討生活,一天可能16小時都在研究歷史知識
說網路查資料,難道專業學者是閉關斷網嗎?現在哪個專業學者不會用數位工具查資料
就別說很多資料的數位化根本是專業學者做的啊
除非那個專業學者是酬庸的都在打混,或是笨到極致,不然業餘的知識量怎可能贏啦
會認為業餘知識量能超越專業學者,是超不合邏輯,違背基本科學的想法
但是,現行的學科越分越細造成,一個專業學者雖然純粹知識量極大,但「瞎子摸象」
尤其是,當需要論文點數,比較容易達成的辦法是去鑽一個很小的題目,結果學者鑽到
對一個小洞有大量的知識,可能對我們想了解的基本問題,不見得有幫助,問題在這裡
不是說專業學者有可能知識量比我們在網路上查到的還少
我覺得那種貶低專業學者的想法根本就是搞錯了專業學者的作用,專業學者就像專業校對
他們先去研究每個小地方,確保這些知識都是正確的,這些工作很枯燥無聊可能沒啟發性
但是一定要有人去做,然後我們才能放心地去從這些知識分析,不然搞老半天,萬一根本
從最初文獻記錄的人就搞錯沒抓出來,那研究文獻,以及以那為基礎的所有推想都是白搭
至於去寫《英語民族史》的是邱吉爾,他是念皇家軍事學院出來當隨軍記者,算是文人
但應該不算是歷史專業學者
: → Mezerized: 沒掌握方法論整天瞎套框架 或者掌握不了學術前沿 對著 03/26 18:33
: → Mezerized: 過期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抱著不放 像ZM就特別喜歡被英文史 03/26 18:34
: → Mezerized: 學界拋棄幾十年的封建 或你最後一段基本上也在瞎套框架 03/26 18:35
: 推 Houei: 人文社會不像自然科學0&1 沒有絕對對錯 史料不足只能邏輯推 03/26 18:44
作者: Mezerized (似幻)   2025-03-26 21:08:00
歷史研究者光在自己領域就需要花大量時間了 在這前提下愛好者完全有辦法在知識量上超越專業學者差的是解讀史料的能力 跟有沒有辦法看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 mangle (mangle123)   2025-03-26 21:39:00
我最近也在想這問題,最近聽一個學者演講宗教史,尤其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真的是隨口捻來都有料,我才發現古代祭祀連貢品都一起燒掉,後來到孔子才改成拜完分給大家,還有各種主廟、皇帝封神的各種歷史年份倒背如流,邏輯清晰,包含講台灣的宗教跟中國的宗教關係,研究之深,真的體悟到一個學者在一領域深造後,那種知識含量和歷史變化的前因後果都有脈絡和依據。就在思考一般民俗學者在地20、30年也能這樣嗎? 還是真的是年齡閱歷上產生的差異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5-03-26 22:19:00
個人認為,在特定問題上,就是範圍極度縮限的時候愛好者是有可能贏過專業學者。不過,這有三個前提:1. 這特定問題還必須是台灣近代史限定2. 因為近幾年我發現學者們非常努力把各種本地相關資料數位化,變成資料庫,方便我這種愛好者去撈資料因為學者這時的主要工作是數位化,肯定不可能從每個面向去重構資料成新觀點,這就給了我這種google的機會3. 因為資料庫終究是學者去建構,我們還是要感謝,不要去嗆怎麼你們沒發現這個那個... 人家很忙...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