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北洋政府的始末

作者: ostracize (bucolic)   2024-02-27 01:21:43
顛覆對北洋政府的論述
https://reurl.cc/or4nZQ
旅美中國作家余杰出版了一本書《1927:民國之死》,書中顛覆過去所有關於北洋時期的
論述。
  書中據史料展示,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已有三權分立之結構、多黨競爭之格局、各級選
舉之實踐、地方自治之嘗試,以及公民自由之保障。北洋時期這17年間,中國的政治、經
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均有長足進步,而1927年北洋政府被國民黨軍武力推翻,即意味
中華民國已死。北洋時代的「舊軍閥」們,比起國民黨時代的「新軍閥」,離文明世界更
近。北洋政府廣納文化精英,如同群星璀璨,「短暫但蓬勃的自由氛圍一度在中國大地上
欣欣向榮」。
  國民黨1924年在南方改組成列寧式的政黨,實行以黨領軍、以黨領政和黨員對中央絕
對服從的制度,以此為基礎率軍北伐,毀滅了一個具自由民主法治雛形的北京民國政府,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中華民國」,即中華民國南京政府,這個政府拋棄了民國北京政府
之法統,國旗、國歌均被變更。南京政府實行的五院制,國會和最高法院都有名無實。此
後22年,國民黨政權腐敗無能,坐視農村經濟凋敝,又與城市新興資產階級爲敵,雖然對
日抗戰有功,最終仍丟掉中國大陸。
循著余杰的書寫,我找到了大陸在2012年有學者寫了一篇長文,也有類似論述。這篇文章
是河北大學馬列教研部教授王鐵群寫的,題目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是中國民主社會的
開端》,他認為北洋政府這17年是20世紀中國最民主的時期。
  所謂「軍閥混戰」,實是北洋派三大軍閥角逐中央政府權力,導致輪流主政,但沒有
影響百姓生活,不像國共內戰時整個中華大地的傷筋動骨。
  民國北京政府的總統和國會均由選舉產生。第一屆國會選舉在1913年初,登記選民4
千3百萬人,佔全國人口10%,這個選舉起點比之任何西方國家的起點都高。1913年10月6
日,中國進行了第一次總統選舉,由759名眾議員用無記名投票選出袁世凱當第一任中華
民國總統。
  後來袁世凱稱帝,也被後世妖魔化。他的「帝」是君主立憲的「帝」,絕非君主專制
的「帝」。當時,國會的議題非常明確,就是更改國體,推行君主立憲。1915年11月各省
國民代表大會陸續舉行國體投票。倡導君主立憲的不少是知識精英、民主人士。其實,君
主立憲制、共和立憲制,核心是立憲,有沒有君主不是重點。後來某些不受憲法約制的獨
裁者的權力實際上已遠遠超過了袁世凱甚至超過了以往的皇帝。
  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建立並認真實行三權分立制度。例如1917年5月,總理段祺瑞提出
參戰案,遭國會抵制。總統黎元洪在國會的強勢下解除了段祺瑞的職務。顯然,那時的國
會並非「橡皮圖章」,而是真正起到了監督政府、制約權力的作用。
  民國北京政府實行地方自治。即地方官員不由中央任命,而是在制定地方憲法的基礎
上,由當地公民普選產生,並劃分中央與地方的財權與事權。
  1920年至1925年,中國各地掀起聯省自治運動,社會精英在報刊上發表大量關於聯邦
制的文章。民國北京政府是中國大陸言論自由最寬鬆的時期,大量獨立媒體如《京報》、
《新青年》、《語絲》、《晨報》的言論都很大膽到位,正是這種百家爭鳴局面,催生了
新文化運動。
  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公民所享有的結社自由是中國歷史上最充分的。許多在民政部立
案或沒有立案的政黨都不受限制。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4-02-27 11:42:00
睜眼說瞎話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24-02-27 12:43:00
這篇文章對我而言無聊的點在於他是常識結果都2024年了 還有人認為他睜眼說瞎話...
作者: glycolysis   2024-02-27 13:31:00
講腐敗無能那比得過共產黨政府,不過是勝利者寫歷史!!
作者: fw190a (las)   2024-02-27 15:39:00
常識的說法是要為整篇所有的論述都背書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