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明英宗被俘後太后詔朱見深繼位簡明多了?

作者: PTTHappy (no)   2022-04-27 14:46:42
因為國不可一日無君、不可受制於皇帝被也先一直當人質勒索不停。
所以當時群臣奏請太后讓監國的郕王為帝,配套立朱見深為太子...。
結果依照大多數的人性,朱祈鈺有私心想讓自己親兒子當太子,後來出現許多波折。
所以,當初孫太后俐落一點,詔朱見深繼位,不就簡明多了?
2歲皇帝怎麼抵擋也先?這問題算問題嗎?論者難道要多聰明才知道解法?
況且當時朱祈鈺21歲繼位,同樣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該怎麼抵擋也先,所以凡事交給于謙。
那麼拿不定主意的21歲青年,跟無法拿主意的2歲幼童,在抵擋瓦剌上到底有什麼區別?
孫太后若不詔朱祈鈺繼位改詔立朱見深,要嘛太后垂簾聽政,且孫太后似乎不太爭權或重
用外戚干政,則有何不宜;要嘛讓朱祈鈺從監國升格為攝政王當終究僅是「王」的身份。
那麼,北京保衛戰的調兵遣將,由于謙處理,那麼皇帝是朱見深又對戰局有何影響?
朱見深繼位,也先推朱祈鎮到關前叫關時,守將同樣可說「國已有新主」啊,21歲是新主
,2歲就不能是新主?
總之,至少眾臣上奏接受也先送回明英宗時,朱祈鈺就不會抱怨「你們要我當皇帝,又要
迎回我皇兄,讓同朝有兩個皇帝是想怎樣」,因為朱祈鈺只是攝政王或甚至根本沒他的事
(假設孫太后垂簾聽政而直接授權于謙,讓朱祈鈺不當攝政王,只當普通藩王一邊涼快去
)。所以就算明景帝勉強同意迎回朱祈鎮,但是基於通常的私心人性,搞小動作幽禁朱祈
鎮七年。
若是朱見深繼位,隔年明朝迎回英宗後,到底朱祈鎮的太上皇名分要不要變動,也是孫太
后、朱祈鎮、朱見深三人自家的事(九成九會歸位朱祈鎮,因為3歲幼童有什麼異議?孫太
后也沒理由反對親兒子復位)。總之,「至少(跟史實朱祈鎮被幽禁七年的波折相比),
沒什麼爭位的狗皮倒灶事」。
再退一步,就算也先不放朱祈鎮,那麼朱見深這個小皇帝一直到大婚親政前,依照當時情
況也是于謙掌握實權吧?于謙掌權15年(除非于謙失寵於孫太后),至少不輸張居正吧?
所以當時決定怎麼解決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情況時,孫太后若果斷立朱見深比立朱祈鈺好。
作者: eastpopo (東方大法師)   2022-04-27 15:03:00
古代即使是皇帝的小孩,都還是有易夭折的問題不會在國難時去立不知長不長得大的幼兒
作者: Atropos0723 (Atropos)   2022-04-27 15:11:00
反過來說,那立幼兒繼位的案例又是什麼考量呢?
作者: PTTHappy (no)   2022-04-27 15:11:00
如果朱見深繼位後夭折 再詔立朱祈鈺不遲..先直系後旁系這也符祖制 當初朱元璋寧可立皇太孫也不從其餘諸子裡立~
作者: reddevilkc (紅魔鬼)   2022-04-27 15:31:00
朱允炆那時候成年了吧...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4-27 16:09:00
讓2歲孩子繼位就會被拿東漢故事來錘了這外戚干政的帽子蓋下來可不好接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2-04-27 16:30:00
21歲新主沒主意,內廷以外不見得知道,2歲的皇帝...
作者: PTTHappy (no)   2022-04-27 16:30:00
所以是預估孫太后若立幼帝 之後會忍不住重用娘家人干政?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4-27 17:10:00
不是預估,而是要打預防針,歷史的失敗經驗不能再跑一次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2-04-27 21:49:00
當時沒人會認為英宗能回來
作者: FMANT (OE)   2022-04-27 23:59:00
2歲小孩夭折的風險很高 當然不是理想的接班人選
作者: showermi (累積挑戰的人生)   2022-04-29 10:13:00
事事給于謙←就是一個主意阿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2-05-05 19:59:00
攝政僅限於皇帝未成年的時候才能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