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悼南京大屠殺 新黨宣示進立院修歷史課綱

作者: mazda3kodo (成為保鮮膜)   2019-12-13 17:49:41
今天剛好聽到一位同事在評論
「現在歷史把中國去光,只讀台灣的」
「台灣才400年,中國5000年,400年是有什麼好讀的,根本沒事情提」
「那些讀歷史系的都不知道幹嘛,才400年有需要讀嗎」
我只能說,從前的大中華教育洗腦真成功
自己的歷史不關心,還嫌棄是什麼心態
而且證明台灣歷史教育真的失敗
很多人連基本的歷史素養跟常識都沒有
常常有人提了一些國中就教過的東西
就被捧的跟什麼一樣
而且還有一群人總是說「我國中老師都沒說耶」
標準的「錯都別人造成的不會是我」
好的回歸現行課本
以國中來說,現在已經有章節在提外來住民與原住民的衝突
原住民如何反擊等等
像是從前課本總是把吳沙講的跟偉人一樣
現在開始正視他就是違法越界開墾
而且造成之後許多原住民必須搬到花東的原因也會提
至少這點我是蠻肯定
我不是不喜歡中國史,相反的我很愛
但身為台灣人,我希望我們下一代更了解自身的歷史
這才是更重要的吧!
比起去知道中國第一個平民皇帝
知道趙匡胤在陳橋幹什麼
或是南京大屠殺的仇恨要無限延續之類的
至少新課綱的理念我是贊成的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9-12-13 17:52:00
同意原Po的觀點
作者: 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   2019-12-13 18:01:00
其實看要寫多細明明都能寫,美國230年也是照樣寫啊啊記錯 240年才對
作者: hilliverson (還是當學生好)   2019-12-13 18:21:00
同意原PO說的 先了解自己身邊的歷史
作者: newtyper (廢文無產階級者)   2019-12-13 18:25:00
同意 但時數就這麼多 增加台灣史就必然會砍到中國史 所以部分團體就急了吧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9-12-13 19:03:00
樓上所謂"部分團體",他們認為不能先了解自己身邊的歷史這樣是錯的,必須要先了解偉大中華的歷史才行
作者: sleepcat612 (睡貓)   2019-12-13 19:21:00
部分團體的規模隨時間過去逐漸縮小,陣痛期就忍忍囉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19-12-13 19:34:00
吳沙的故事是真的嗎?
作者: UltraSeven (神奇小熊在我家)   2019-12-13 20:21:00
說要念5000年歷史>400年歷史的 邏輯根本錯亂先不說這種行為跟只記得30年前小事卻不記得早餐吃甚麼的智障老人是同樣道理~ 越近代歷史記載的詳細度越高真要念通 難度根本>>>>>>古代史 更不用說近代史的用處實用性其實也>>>>>古代史 現在這種貴古老人越來越多簡直阻礙世界進步... 戰後嬰兒潮這夥人真該趕快去死回應原波一下 知道趙匡胤在陳橋幹嘛 對一般人而言根本賺不到錢 但是知道20世紀後的美國金融史對賺錢幫助很大 藍營整天喊要拼經濟 卻在念無路用書 可笑..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師)   2019-12-13 21:12:00
不是原住民跑到花東,是花東原住民本來就住那邊好嗎?
作者: wikider (wikider)   2019-12-13 21:19:00
吳全城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9-12-13 21:32:00
樓樓上,他說的是噶瑪蘭人從宜蘭遷徙到花東
作者: higger (朝鄉而行2016)   2019-12-13 22:05:00
晚來的總是混蛋~我們是混蛋的後代
作者: ksacet (ksacet)   2019-12-13 23:02:00
還有平埔族也是有遷移過很多次 基本上當初衝突是有的起碼後兩次就是往花東跑 沒有所謂"花東原住民本來就住那"有些真的是西半部平埔族搬過去的
作者: Friedman (安豬火男)   2019-12-13 23:32:00
認為臺灣歷史400年的就是大漢族沙文主義 無論本省外省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說法有87%像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19-12-13 23:40:00
認為中國歷史只有5000年的人,是赤裸裸的人類沙文本位主義,完全忽略了霸王龍三角龍跟猛瑪象劍齒虎才是神州大陸的古老主人。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師)   2019-12-13 23:58:00
也只有很少部分平埔族,ok?
作者: liddle (Guderian)   2019-12-14 01:57:00
你們先修憲不就沒意見了。
作者: sanae0307 (戰艦神通)   2019-12-14 02:57:00
只會嗆有種就修憲有種就宣布獨立真是吵死了時機還沒到啦幹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9-12-14 03:11:00
"歷史"僅限於人類活動吧,人類之外的叫生物學或地球科學了照某樓講法那全世界所有"史學"都該從研究細菌開始?其實不用遠到哥倫布,講台灣史400年的跟講中國史5000年的就已經87分像了 :p (同一套漢族沙文主義?)
作者: Rucca (Herr Chaconne ?)   2019-12-14 06:14:00
修什麼憲?台獨有種出套台灣國憲法啦
作者: totenkopf001 (骷髏)   2019-12-14 09:21:00
就像荷蘭一開始要去澳門 去不成才跑來澎湖
作者: mazda3kodo (成為保鮮膜)   2019-12-14 10:25:00
某人立馬證明對台灣歷史不夠認識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9-12-14 10:26:00
其實最重要的,是台灣400年的前250年跟最近70年正史都是中國在寫,只有50年正史是日本在寫,而當年的日本是想要當中國正主的,所以事實上台灣400年真的是全由中國寫倒是真的。
作者: mazda3kodo (成為保鮮膜)   2019-12-14 10:27:00
明明噶瑪蘭這麼明顯的例子就看得到了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9-12-14 10:27:00
至於過兩天就忘記還會拿其他記憶填塞而且跟常識對不上的口述史,還是乖乖當偽史吧。
作者: KangSuat   2019-12-14 11:18:00
很多人當成寶的中國史 多半是華中華北歷史閩粵人直接被無視
作者: fragmentwing (片翼碎夢)   2019-12-14 11:38:00
古籍記載的就一定不是偽史了?史記都跟其他挖出來的資料打架多少次了?還有,憑啥口述歷史就要被當偽史把日本人寫的算在中國內也是滿搞笑的我覺得我也可以說 對岸那種為政治服務的歷史也乖乖去當偽史啦幹 大家都來一巴掌拍死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9-12-14 12:14:00
內文上一句講吳沙,下一句講造成之後許多原住民搬到花東就很清楚知道是指噶瑪蘭人啊,推文某人為什麼會扯到什麼花東原住民原本就住那裡?阿美族原本住花東沒錯,但內文又不是在說阿美族同意mazda3kodo說的,這是對台灣歷史認識不足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9-12-14 16:22:00
誰是吳沙??? 我記得我那時的教科書沒提到這個人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9-12-14 20:40:00
吳沙似乎就提到漢人往宜蘭開墾時有提到一筆,中影還拿吳沙當主角拍過電影,記得吳沙是柯俊雄演的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9-12-14 20:41:00
其實沒提什麼事跡,就提是宜蘭開墾成功的先民領袖,大多老師也只大概提跟地名有關,熟悉程度並不高。以漢民角度,他就是漢人的牛仔角色,會偏好誇耀在早期很正常。現在牛仔電影紅番也已經常常變成牛仔好夥伴,時代不同了
作者: saram (saram)   2019-12-15 05:17:00
宜花公路是近世才開拓.宜蘭人要到花蓮只能走海路.西部人要到花蓮從屏東北上來更方便.只要到達卑南,就可走縱谷了.那所謂經中央山脈的移民是賽德克人,他們到花蓮立霧溪邊的坡地聚落.也就太魯閣一帶.後被日本人強制移到新城鄉.平埔人不喜歡住山裡.鳳林鄉住民就和光復鄉的不同.
作者: lucifer666 (這個人有釘宮病)   2019-12-15 09:32:00
想看台灣「分類械鬥」的故事還真不知道要去哪找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19-12-15 20:25:00
祖靈大戰媽祖?還是國姓爺大戰消滅大明的滿清?
作者: kkStBvasut (奧匈帝國皇家鐵道)   2019-12-16 10:07:00
作者: ctw01 (0000)   2019-12-24 16:55:00
個人覺得中國史更加有趣,但新課綱增加台灣還有東亞世界觀的確很重要
作者: saram (saram)   2019-12-26 20:08:00
台灣開發歷史短,往前推一千年也找不到甚麼文化遺跡.總不能看商業電影自爽.問原住民,他也說我知道的比你們少.甚至找不到一百年前祖先住在山裡的哪一處?乾脆由你們來編一段好了.全世界各國原住民都有這種歷史記憶的空缺.也因為這樣他們沒甚麼煩惱的事.喝酒就好.漢人喜歡考古,就讓他們去考個夠.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19-12-27 07:57:00
樓上顯然不只歧視台灣文化還對考古無知的可笑。沒知識也該常看電視,不懂裝懂秀下限耍寶幹嘛?https://i.imgur.com/H3sCAkt.jpg隨便搜尋一大堆你裝死裝瞎不看就說沒有還有臉歧視原住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