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太平渠資料收集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7-10-03 19:57:07
起因是看到這則新聞 (連結到中時電子報)
https://goo.gl/r6RUi8
https://goo.gl/YztcFU
大意說
故陸軍中士 谷振亞 在1952年開鑿 (花蓮 玉里) 太平渠工程時,
被秀姑巒溪水沖走 or 遭鬆動的土石掩埋,遂決定在渠道附近立碑紀念。
還說
花蓮縣農田水利會表示,太平渠從北端德武部落延伸到玉里大橋,
灌溉面積超過7百多公頃,為秀姑巒溪以東的主要渠道:
松浦部落住了三代的蕭清忠也說,
要不是國軍英勇開挖「河東地區的人早就跑光了!」
出於好奇,我查了查太平渠的歷史
第一份資料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0174277
太平渠在清末光緒年間
就有一些村落居民各自所開挖分段的土溝,但還沒有進水口。
大約在民國卅六年 (1947) 時,
因為農田面積不斷的擴增,為了方便農民取水方便,
早期老一輩先民與來台的國軍弟兄們,協助興建進水口,
將分段的渠道聯結成現在的「太平渠」。
第二份資料
https://goo.gl/AAaUWZ
太平渠是在民國三十九年 (1950) 六月二十七日,
由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到東部地區巡視主持通水典禮。
這是台灣光復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耗資三百八十多萬元,
灌溉地區包括玉里、樂合、觀音、春日等地區,
太平渠完成後,每年可增產稻穀四百萬公斤,足以解決花蓮縣糧食不足的問題。
這個通水典禮,居然還有當年影片
https://goo.gl/LmRtT8
不過這裡有一個落差,假設年份記錄都正確的話
谷中士是1952年殉職,但吳主席卻是1950年就主持了通水典禮,
或許是通水後仍然有繼續一些工程吧,至少從下面報導來看
http://pws.niu.edu.tw/~mtshyu/table2/003.htm
2010年時仍有工程幫太平渠"加值"
摘要
太平渠松浦段高低差達八公尺,
花蓮農田水利會輔導民間的能源開發公司在玉里鎮太平渠進行水力發電工程,
如果能順利在年底完工,將是花蓮第一座民營水力發電站,
第三份資料,列出全台灣水圳的開鑿年份 (注意點開後會連結到 pdf)
https://goo.gl/xvJeRy
匆匆一看,讓我訝異的是滿清時期開鑿了不少呢
裡面將太平渠的開鑿年代訂為 1912 (大正五年)
跟第一份的資料 (光緒年間就有分段的土溝) 也略有衝突
個人推測可能是日治時期有將土溝改為混凝土之類,
然後國民政府則將之全線打通。
可能吧 (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