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為什麼二戰和中日戰爭常常被分開看?

作者: nurais1127 (摺紙師)   2016-11-30 05:22:34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OFQVZ3A ]
作者: nurais1127 (摺紙師)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問卦] 為什麼二戰和中日戰爭常常被分開看?
時間: Wed Nov 30 00:08:00 2016
二戰有四個戰場
英法戰場
蘇聯戰場
太平戰場
中國戰場
但是很長常看到書上或電視上說
當時二戰如火如荼開打時 中國也在進行一場慘烈的戰爭
我看書上時間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
和中日戰爭也是分開的
為什麼中日戰爭不算二戰的一部分?
不是都是同盟國?
有八卦嗎
作者: newforte (心風光)   2015-11-30 00:08:00
八年抗戰R
作者: lesnaree2 ( )   2015-11-30 00:09:00
中日比二戰早的多啊
作者: woodsy (鎮神退駕百舉待廢)   2015-11-30 00:09:00
就看是從誰的角度再看這段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09:00
其他戰場都是滿滿戰車重轟大砲航艦潛艦
作者: kuso2005 (一時想不到)   2015-11-30 00:09:00
中國獨自抗日直到1942才有所謂的同盟國,另外作業自己寫
作者: junki8957 (王子)   2015-11-30 00:09:00
四個副本兩個魔王關統稱一個大人類改版
作者: OdaTakeda (織田武田家)   2015-11-30 00:10:00
因為廣義的中日衝突是從1931~1941 雙方沒有宣戰 對西方來說就是"支那事件" 而不是兩國之間的戰爭
作者: woodsy (鎮神退駕百舉待廢)   2015-11-30 00:10:00
就說二戰從哪個時間點開始算 也是不同說法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0:00
中日是在大刀隊,刺刀重鋒,機槍子彈不足
作者: kuso2005 (一時想不到)   2015-11-30 00:10:00
1931日本就在打中國了,直到1937才正式宣布抗戰
作者: poeoe   2015-11-30 00:11:00
1939開打時中國還是自己跟日本單挑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1:00
感覺不像同個時代的戰爭
作者: OdaTakeda (織田武田家)   2015-11-30 00:11:00
後來美國參戰後 國民政府才跟著對日本宣戰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2:00
比較像工業強國對決時,旁邊有兩群土著互殺
作者: arnold3 (no)   2015-11-30 00:12:00
中國就跟法國依樣阿 整天等著美國來救
作者: woodsy (鎮神退駕百舉待廢)   2015-11-30 00:13:00
話說 那邊還真的有個工業強國被非洲土著KO
作者: kuso2005 (一時想不到)   2015-11-30 00:13:00
樓上,日本除了石油需要跟美國買以外,他也是工業強國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3:00
日本被中國害慘了,打低等怪以為自己很強。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4:00
然後出新手村就挑戰大魔王GG...
作者: kuso2005 (一時想不到)   2015-11-30 00:14:00
kuma在講啥啊 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沒吃過敗仗好嗎!
作者: luciffar (自動手槍人偶)   2015-11-30 00:14:00
有聽過滿州國嗎 很早就打了
作者: jinx5566 (玻璃大炮)   2015-11-30 00:14:00
量級不同,人家是立體陸海空大戰場;中國人還在拿大刀zz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5:00
日本工業底子跟英德美等西方列強不是同級
作者: kuso2005 (一時想不到)   2015-11-30 00:15:00
說日本是新手是活在平時世界嗎?
作者: woodsy (鎮神退駕百舉待廢)   2015-11-30 00:15:00
日本被蘇聯開過罐頭後 就知道只能找中國玩
作者: Anvec (鄉民)   2015-11-30 00:16:00
是真的在新手村呀東亞就是新手村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6:00
零戰是犧牲很多防禦力才一時取得優勢
作者: Kakehiko (用localizer晾衣服)   2015-11-30 00:16:00
廣義來說中日戰爭從918事件就開始了
作者: poeoe   2015-11-30 00:16:00
東亞就新手村LV1的而已阿
作者: woodsy (鎮神退駕百舉待廢)   2015-11-30 00:16:00
新手村無誤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7:00
等美國開始認真時,日本就糗斃了東亞整個都新手村,日本幹爆村長自以為很神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殺提督)   2015-11-30 00:19:00
日本跳級太大被打回原形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19:00
其實戰車拿出手,只是人家裝甲車等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21:00
日本也有人認為應該龜在新手村一小塊,見好就收,守住成果。但是擋不住陸軍勇者,打爆小怪就以為自己是the one, 屠龍必勝的天命解放者。
作者: toyotomico (豐臣子)   2015-11-30 00:25:00
哪有這種事,中國戰場也是二戰一部分啊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25:00
出征後才發現打大蜥蜴跟打哥吉拉,差很多人家重轟投彈,日本甚至飛不到同樣高度攔截
作者: toyotomico (豐臣子)   2015-11-30 00:26:00
單只有中國開打還範圍太小,加上歐戰才升格成世界大戰所以才從1939開始算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26:00
科技有代差。就像LV87 打LV999
作者: Anvec (鄉民)   2015-11-30 00:27:00
坦克不會做 排用機槍也不會做 戰鬥機轟炸機也不會做中國當時最好的輕巡 是跟日本買的 91式戰機 也跟日本買的這不叫新手村叫瞎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30 00:29:00
是龐大人口面積的巨型新手村,征服打到腿軟日本吃個滿州還行,再繼續攻略就勞賽國力透支。新手村的最強勇者....仍然是新手。
作者: s952013 (AllenSkywalker)   2016-11-30 07:53:00
太遠了,一般影視也多演出西線而非東線戰場啊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11-30 08:58:00
一次世界大戰 中國也幾乎可說沒在打 還不是照樣叫世界
作者: Inkthink (墨想)   2016-11-30 09:15:00
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是歐洲嘍(攤手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30 09:41:00
我覺得日本人不打中國,中國現在會更落後沒有刺激就不會改革,中國尤其是那樣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1-30 09:57:00
日本打中國,是因為不想讓中國以後太難啃哪裡的推論可以說中國不被打就一定永遠只能落後?以前就很多人講過當時日本農民的生活水準甚至遠遜中國。況且兩邊人口、土地面積相差這麼多,再加上中國一直要到北伐完成之後才勉強算有一個「統一」政權,我說「勉強」是因為依然是山頭林立狀態。但是已經開始慢慢在穩定進步。而當時中國一樣還是農業國家,進步的速度自然不能和已經工業化的日本比。要是日本西南戰爭之後一樣是山頭林立狀態,他們還能獲得二戰前的那種工業水準嗎?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30 10:08:00
沒有經過這些痛苦,中國會跟巴西差不多,比印度好點基層的變革才是國家的基礎,蔣沒法達成你統一了可是基層跟清朝差不多,也幹不成什麼事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1-30 10:22:00
蔣不是沒想過基層變革,例如強力推行國民義務教育、兵役動員制度等等,但重點是從來沒給過蔣足夠的時間日本從西南戰爭結束之後國內基本無大患才能全力發展日本發展少說也有30~40年吧?然後蔣才有多久?這種對比基本上就已經是建立在不公平的立足點來比較日本的改革成功,我認為是建構在義務教育的推廣上,讓大多數平民獲得受教育權,也為日後工業化的基礎培育出人才。中國當時的知識份子其實還是算少數,大部分國民都還是懵懂無知狀態。但我認為義務教育推廣下去,這個基層結構面就有可能翻轉過來,前提是你至少得花個10~20年去養。問題在於,中國有這10~20年嗎?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30 10:42:00
連義務教育推廣都難如果還是維持鄕紳治國的話,他們希望推廣教育?
作者: ss2121647 (pesor)   2016-11-30 11:10:00
還有蘇聯可以刺激中國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1-30 11:30:00
義務教育推廣靠的是法律、戶口普查/登記,基本上來說抗戰前的那批知識份子來源多數也是鄉紳,直說吧,這群知識份子也只是「鄉紳預備軍」而已。國民義務教育就是想提升國民素質。擁有知識的國民,可以成為優秀的工人、農人、軍人,因為日本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德國也是如此。然後你想要排除鄉紳,基本上要靠政治解決,這裡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蘇維埃式的群體破壞,但重建很花時間。第二種是逐步降低、排除影響力,這裡靠得是提高國民知識水準,讓大家基本上有個還算公平的立足點。老蔣就是想先靠著戶口普查/登記,來逐步落實國民義務教育、兵役動員制度、稅基制度等等,而戶口普查/登記也是中央政府權力的展現,改變以往令不到縣以下的陋習,而這些東西都是跟日本與德國學來的。可惜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30 11:42:00
你可以回文!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1-30 11:42:00
是,老蔣沒有時間......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30 11:49:00
有時間肯定也達不到,你說的都是很理想狀態
作者: Swallow43 (絕對領域命者)   2016-11-30 12:39:00
清末的國民教育就是鄉紳在推廣的,為反而反的當然只會說做不到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30 12:43:00
我又不是說永遠達不到,我是說實際不會那麼順利何況沒有經過多年戰亂,中國人口要爆增,所以沒有這些外敵,中國還是要亂,搞不好又回到五代十國局面
作者: liuyushyr (數字先生)   2016-11-30 13:28:00
日本也是給美國滅了一次才有今天的繁榮啊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1-30 13:36:00
實際上沒有這麼順利的最大主因就是跟日本開打了!
作者: SNLee (寧靜星辰)   2016-11-30 17:14:00
沒被日本碾過一次中國一定爛,沒被KMT碾過台灣一定是東亞瑞士
作者: ChoshuArmy (長州軍閥)   2016-11-30 17:37:00
das閣下有當時日本農民貧困的資料嗎?有興趣
作者: wind0083 (昨天)   2016-11-30 17:41:00
哪來的理論說日本不打中國,中國會更落後?現在的中共變強不就是中國和平發展的最佳例子?有一說就是日本害怕中國會發展起來,所以提早發動918事變。
作者: verdandy (無聊人)   2016-11-30 18:31:00
日本那是美國全部打掉之後再扶植才繁榮,不是單純打了就繁榮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11-30 21:22:00
其實因為外力而圖強的國家很多啊 比如日本以及德國都是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1-30 21:57:00
回ChoshuArmy大:歷史群組很多之前的戰文有提過,可能要往前找找了。包含DH版與戰史版我覺得這邊最好的反證是印度,印度目前的問題跟抗戰前的中國很類似,但是中國少了種姓制度。我們可以思考一下,香港與印度都曾經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那為何印度發展不若香港?這對於主題是好對比
作者: qlz (())   2016-11-30 23:24:00
印度幅員跟香港比起來差距太大吧?發展點和面的難度不是同一級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1-30 23:29:00
沒錯,幅員差距大,但想想日本跟中國的幅員不也差距很大嗎?拿香港做例子的確是極端了點,但可以想想。
作者: ChoshuArmy (長州軍閥)   2016-11-30 23:50:00
感恩 不過控制能力好像就不多,很難徵兵抽稅等,這應該也是太早打仗的後果吧。說到教育我就有祖先是仕紳辦學校的,所以仕紳不如某些人想的只把教育當自己特權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2-01 00:06:00
辦學是辦"國民義務教育"??? 辦私人學堂 自古即有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2-01 00:21:00
私人學堂不等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強迫所有男女自童時期就得接受教育,無論貧富。意即是國家必須提供教育場所,也就是公立學校。
作者: ChoshuArmy (長州軍閥)   2016-12-01 00:23:00
我是講辦學沒說這是義務教育....之後學校運作良好+急需義務教育就被政府買走了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12-01 00:28:00
瞭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