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布里雅特人的八卦?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03-23 20:45:20
※ 引述《LaurenceS (Laurence of Formosa)》之銘言:
: ※ 引述《hgt (王契赧)》之銘言:
: : "林木中百姓" 生活型態通常是以打獵為主 也就是狩獵民族
: : 布里亞特算是狩獵民族 鮮卑一般都認為是游牧民族
: : 但布里亞特應該是說蒙古語的 而蒙古語一般認為是從鮮卑語
: : 演變而來的
: 如果蒙古語是鮮卑語特化而來
: 布里雅特語和蒙古語
: 又是猶如義大利文和西班牙文
: (就是明明兩種語言不同 可是卻接近相似到基本上可以互通)
: 那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不可以把布里雅特看成住在更北方西伯利亞的鮮卑人一支呢
我覺得沒有必要特別把布里亞特跟鮮卑拉上關係 因為在西伯利亞
本來就是各民族的大熔爐 不止血緣 文化以及生活型態也都是互相影響
就算是血緣跟鮮卑比較近 但文化上可能也有不小的差異
像蒙古人的祖先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3 23:20:00
我在前幾篇推文裡問的就是這個蒙古草原到西伯利亞上的一大堆民族 許多都互相有關係有的是文化 有的是種族 彼此間的關聯不容易搞清楚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3-24 00:01:00
因為他們會遷移啊!以農耕為主的中國都有大規模人口移動了漁獵游牧更需要四處尋找資源,所以相互接觸交流的機會提高生產不穩定,相互連絡會中斷失傳,就變成不斷在分化融合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4 00:36:00
可是語言呢?如果我的了解沒錯 草原上的語言並非單一語系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3-24 01:34:00
弱勢文化往強勢文化靠攏,自然會以強勢文化的語言當核心,於是原本講某方言的借某些詞當作自己語言,有的甚至改說某種語言,於是有蒙古系的部族講突厥語,突厥系部族講蒙古語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4 02:21:00
謝謝z大解釋 也正因為如此 所以彼此間的關係更難搞懂orz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3-24 23:21:00
不一定是強制問題,就像在臺灣閩南人經濟力較強,弱勢群為了賺錢或各種理由學習且融入,而本身語言也因為沒誘因不說逐漸遺忘。現在西伯利亞地帶很多小族語逐漸只說俄語類似,語言是為了溝通,當你使用強勢語言更能溝通,舊語言會放棄八卦也時常出現鼓吹英語化,廢除中文的聲音,當然我是反對只是如果有一天周邊的人都用英文溝通,哪我也只能使用英文當變不得不,否則難以存活,還有選擇的就會選擇跟進新時代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6-03-25 13:10:00
平埔族消失的原因不是閩南漢人的經濟,而是後者的屯墾侵蝕大片平埔族漁獵火耕的領域,以及經濟動植物(如梅花鹿)濫砍濫殺後數量大減造成的經濟困境在傳統經濟活動被破壞後,平埔族迫於現實才融入漢人的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3-25 13:39:00
鳳山四社是自己轉火耕為定居耕,民族服飾因此跟漢人很像,因為是後來學起來的。生活習性改變,就與漢人自然交流融合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3-25 17:24:00
平埔族並未滅亡.在西南部的人全說台語,使人無法以語辨族.那些"公懈"和祭典還在的.而屏東萬金地區則改信天主教,阿立母變成聖母瑪利亞了.這些平埔族在清代以務農為生,有田地但是中有人田被抵押給漢人大地主,造成小佃農群起.後來耕者有其田政策又強制把土地分配給佃農.也就是說當時田產的擁有結構回復到平埔時代.但是人們忘記了平埔族,就生活在這裡.也許你就是一個.而原住民的精確定義裡,平埔族不包含在內.原住民有土地是不能讓渡給漢人(非原著民)的.這就是一個標記.(你想再來一次土地改革嗎?)漢文化無堅不摧,漢移工到哪裡,那裡的民族就失去經濟勢力,從呂宋,馬來亞,婆羅洲,印尼,台灣都是這樣子的.決定強弱,是文化因素.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3-25 18:54:00
血統很難完全消滅 可是當民族想像共同的象徵如語言或習俗等不存在時 就是滅亡了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3-28 05:23:00
語言將跟時間消逝而改變原來面貌.如上古語跟現代語,等於不同語言了.(假設上古語忽然出現在世上)有沒有滅亡或是存在只是建立在人的意識型態裡.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6-03-28 16:11:00
這和我說的不違背啊.當漁獵無以為繼,農耕技術自然被逼提升.鹿皮交易量和農耕文化有負相關的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3-29 01:26:00
平埔人並非專打梅花鹿為生,因為荷蘭人未來前根本沒市場.等到開始外銷鹿皮了(日本戰國武士所需量大),平埔人又不擅獵捕大量鹿.只好都外包給福建來的獵戶.而另一方面台灣開始走向產糖,及產稻米也是荷蘭人引入水牛,犁,鐵製耕具這些東西,刺激了大量生產.還有,平埔人受到福建移工在農業技術方面的影響,成為了佃農.這完全是外來文化的強烈刺激.不如說他們是"加入"漢人價值觀的一群.包括祭祀,也開始了把公媽牌放桌上這一套.本來他們的"神體"是放地上的.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9 02:18:00
那語言姓名呢 為何現在沒聽過有誰會說平埔話有平埔名字是平埔人都喜歡西瓜靠大邊捨棄自己種族的一切還是因為有不得不然的外力壓迫?或者更直接的 不接受的就都"消失"了?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6-03-29 07:25:00
這個s又在腦補了zZz荷蘭人還規定漢人禁獵區以保障平埔族人收益,什麼外包荷蘭人短短40年統治影響也沒那麼大,什麼量產都是之後的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3-29 19:25:00
你這個不讀書的.鹿皮在荷蘭時期就已經減少了.荷蘭統治者招聘大陸人來獵捕鹿,難道是假的?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3-29 19:30:00
讀的書不同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