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2 材料所考試心得 清大、台大上榜

作者: kaijima (清華槍男)   2023-03-20 11:47:55
因為考前一個月基本上每篇心得都看了6、7次,所以發一篇心得來幫助往後的考生。由於
上一篇牽涉補教等等的被刪文了,所以我重新發一篇。
《背景》
清華大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系排7-80%
不愛唸書,愛打槍戰電動,就連準備研究所期間也都是會每天打個幾把的程度,所以這邊
我認為時間的合理分配非常重要。
有補習,幫助不大,自己念居多。
《考研成績》
台大材料所 過口試標準總分:49 未去面試
英文(B) 70 我知道很賽
材料科學 47
加權成績 41
口試 0
清大材料所 正取
理工測驗一 普物普化 120.8
理工測驗二 材料科學 68
理工測驗三 材料熱力學 60.2
總分 249.45
審查 92 多益865金牌底分
清大 工科所甲組 備取19
物理冶金 56
材料熱力學 27
成大材料所 備取15
物理與化學 52.00   25.00%
材料熱力學 64.00   25.00%
材料科學 16.00   50.00%
英文(A) 48.00    
因為大學期間唸書都是抱佛腳,大學成績在大一大二都蠻爛的,到了大三專業科目卻異常
起色,覺得材料知識其實蠻好玩的,但還是沒辦法彌補通識課都翹課導致老師都記住我是
誰,所以通識課成績都很低分,平均下來系排就跟屎一樣,果斷轉當考研仔。
《考研心態》
自己是看錄影檔上課,準備時間大概7個月。
我認為讀書時間只要合理的分配,適當的休息沒什麼不好,因為自己很愛打電動,所以到
考前一個月才真的戒斷電動,因為會干擾到睡眠質量。
不過只有自己才真的知道自己有沒有唸進腦袋裡,所以我覺得在一天後疲累的心靈跟腦袋
如果有一個獎勵機制,會讓你更有動力,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如果連讀書都想著電動那
就不行了,所以心態真的很重要。
《用書》
普物 大學物理精要
普化 張晉化學
材料科學
Callister中加英
Smith 中加英
材熱 Gaskell 6th
《考科》
普通物理/普通化學
就是基礎的內容,用市面上的物理精要跟化學中文用書即可,這兩科我考前3週才開始看

物理精要的話,題目只有前面運動學那邊有做5成,後面幾章題目偏難,認為幫助不大,
當然都只是個人淺見,如果你的時間很充裕,絕對可以提早準備這科,因為考清大的同學
,這科可以很輕易的拿分,是正取的重要關鍵。
普化題目跳題寫,把重點章節挑出來跳著做題目,參考書的解答也會有問題,所以不能一
昧相信參考書的解答。
《時間分配》
暑假把課看完,每天花約8小時。
10月 每天唸書6小時還邊打電動,還沒收心。
11月 每天唸書時間7小時,也是會打電動,開始有危機意識。
12月 每天唸書9小時,算的是平板顯示的時數,每天8點起來,往路易莎一坐,起來的時
候就是晚上10點關門,常常到家裡繼續唸到12點,洗個澡又開始打電動。
1-2月 開始衝刺,常常平板都寫12小時,每天89點起來,10點離開咖啡廳,回家念1、2小
時,就能精疲力盡心滿意足地睡著。
《重點考科》
材料熱力學
這科算是我的拿分科目,因為自己是看原文書居多,買了全新的原文書,把1-12章讀過一
遍,後面幾章不是清大範圍就沒有讀了。
如果讀原文有障礙的可以搭配中譯本,不過我認為中譯本反而會讓我自己困惑專業單字的
翻譯,所以我覺得第一遍讀可以使用中譯本,但後面2 3 次可以用原文書。
我是用平板唸書的,所以電子書我也是從頭到尾又翻了2次,總共應該讀了5次有,課本上
的筆記也是滿滿的,把每一章能跟大觀念結合的部分都自己想方設法聯想過,我覺得材料
所的考科要讓大腦能夠很靈活的組織過,才能真的很完整的把他記在腦海中,因為材料科
學真的沒有範圍,死背硬記真的完全是錯誤的觀念,只有自己好好的組織過,聯想不同的
觀念,在腦袋裡自己比較過,你才是真正會了,記住了。
這科很推薦把原文書後面的題目做到爛,例題也是,每一題都要練到爛,因為台科、台大
都愛考,而且做原文書的題目對觀念的建構很有幫助,所以每一題做過10次以上,相信你
有材熱這科絕對十拿九穩,跟鬼一樣。
材料科學
這科我第一遍是翻中譯本搭配原文書,之後都是原文書搭配自己畫的重點,加上上面提到
的聯想法,自己想到什麼,就抄在旁邊,跟不同觀念做比較,只有不斷地這樣做,這些超
難記得的內容才會烙印在你腦海裡,這科最忌諱的就是死記硬背,上考場之後這些絕對想
不起來,只有你在腦袋裡比較過100多次的觀念才會用上。
這科有兩個作者,成大 台大用Callister,清大用Smith,我Callister只讀了一次,
Concept Check因為台大愛考,所以讀了兩次,題目沒做。
因為我第一志願是清大,所以後面都用Smith在複習這科,把例題都做過,後面習題破千
題我是真的沒辦法做完,所以不清楚清大是不是從這裡抓題。
不過清大的考題在你熟讀Smith的課本原文敘述後絕對有超大的幫助,因為雖然我清大材
科真的考的蠻爛的,但是在做題的時候有發現題目跟選項都跟課本敘述有模有樣,所以熟
讀原文書絕對幫助很大。
物冶
就只有做做重點的章節的考古題,沒什麼認真準備過這科,因為實在範圍太大又很難,但
目標是清大工科的一定要熟讀這科。
大致來說 擴散、破壞學、缺陷那些。
《考科重點》
普物
運動學清大愛考,考得又很基礎一定要熟,近代物理那章很重要有特別看過記得絕對有幫
助,愛考光電效應那些。
普化
氧化還原,化學活性,軌域材科也會考,一定要很熟。
材熱
自己把GoodNotes裏面,這科分成了原文書、錯題訂正、材熱筆記、公式證明、Gaskell習
題。
每一章建議整理出筆記,畢竟到最後不會有人拿著課本複習,所以做出自己的一本重點筆
記隨時複習很重要。
Gaskell習題每一題我做快10次,但板上很多屠榜的大大都做10次以上,所以不用多說,
絕對要熟。
公式證明的部分,簡單分10個。
1.絕熱公式 那三個都要會推
2.Gibbs Helmholtz
3.Clapeyron Eq
4.Clausius Clapeyron Eq
5.Gibbs du hem Eq
6.Vant’ Hoff Eq
7.Cp-Cv
8.Phase Rule
9.Henry跟Raoult 互推 超重要
10.Gibbs Duhem更多的推導,可以推出三條式子
凡德瓦也可以會一下,莫耳性質的斜率法也很重要,Lever Rule材科也有考,又可以應用
在材熱,所以他的推導也可以會一下,熱機四循環也很基本,材熱我認為自己有辦法無中
生有推出一大坨式子很有成就感,所以我很喜歡每看到一次就重新推一次,沒事就把平板
拿出來推一些式子,對增加記憶真的很有幫助。
材科
這科範圍很大,基本上大一到大四的科目他都可以丟在裡面考,尤其是台大很喜歡把金屬
考的跟物冶一樣,題目很有程度,目標台大跟清工科的同學準備必須非常充裕。
這科不要以為只有金屬陶瓷才重要,每一種材料都要熟到靠北,台大的高分子是送分題,
一定要會,有背有分,因為其他題目我都不會,電子材料也是很吃平常對高科技知識的認
識,新出什麼材料都要認識一下,台大就是很活。
清大的話就好好把課本讀過,我認為就不太會有什麼問題,而且今年有多選,錯一個全錯
,後面十五題我考完才知道是多選,直接-75,考完發現之後心涼了一半但還好
沒有出事照樣正取,所以正取真的不難,懂得都懂,找教授才是最最最痛苦的。
《今年考題》
為什麼說今年,因為成大今年的材科我考得很爛,似乎不考考古了,我拿16分跟屎一樣。
材熱就一樣是考古題,沒什麼難的題目。
清大
清大因為不公佈考古題所以沒什麼人當第一志願,但我是以清大台大作為主要目標,所以
照我上面這樣熟讀過,我認為上榜非難事。
材熱今年有出手寫題,應該是第一次,選擇題中規中矩,算是蠻吃觀念的題目,身邊認識
的這科3、40很多,所以我拿60應該算是不錯,主要就是把觀念搞清楚一點,尤其是溶液
吧,清大的溶液,跟原文書的內容都考得很細,你以為不會考的都會考出來給你看。有題
鐵的BCC熵跟FCC熵比較大小就是課本的內容,沒看過補習班提過,但我自己在讀那邊的時
候畫了一些時間所以印象很深,應該是有拿到分數。
手寫題考得也是觀念,算是證明題,題目有點忘記,希望版友補充一下。
台大我報的是丙組,我有進口試但我沒去,成績待補。
我還有報名台科、中興,我沒去,因為覺得自己清大台大會上剛好又有感冒所以就沒有去
考,影響其他考生考試環境真的不好,我也是考試期間被傳染的,所以蠻不爽的==
台科考題也是很原文書,原文讀熟做熟輕鬆上。
中興有考物冶,考得也是重點章節吧,給版友補充。
《聯絡》
信箱:[email protected]
因為不太會用Dcard,有同學需要問問題可以寄信給我也可以直接在這邊問,但我覺得寄
信可以比較完整的呈現你要問的問題。
《總結》
不要像我浪費時間打電動又花一堆時間唸書,提早準備才是真正正確的方式,自己決定要
考研了就該有正確的心態,
忌諱的應該就是死記硬背吧,能靈活運用的知識才是你的,當你把所有內容融會貫通成自
己的時,你考完就知道你會上了。
考材料所不難,其他電資電機的人多難度又高,我們材料所人不多,準備充裕基本上上榜
非難事,祝各位考生找教授順利也祝往後考生如願上榜,大家加油。
感謝這一路下來支持自己陪我唸書的女友,也謝謝幫我加油的朋友跟系上同學,你們真的
超頂超挺
《找教授》
可以在放榜前就先做做教授研究領域的功課,面談之前去敲實驗室,和學長姐談談,爾後
面談的過程中就要滿腹熱情向教授提問,教授才會記住你,教授聽到你先跟實驗室的人談
過了就知道你有做過功課,會對你有一些印象,大致是這樣。
而且我沒有做專題,但不認為是什麼缺點,考試生沒專題蠻常見的。
清大
Lzy教授
底下學生除了自己的研究,solar team還有公司的事情要忙,偏累,2年。
Yzn
2年,教授人很好,實驗室沒博班,題目自由。
賴皇
工學院院長,2年但會讓你累死。
金屬的很爽但我寄信的時候人都滿了,估計可能是保清材的學生了。
作者: CSH7168 (叭噗叭噗)   2023-03-20 13:59:00
幫助很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