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1工工所OR組考試心得

作者: ryan8037802 (菜頭)   2022-05-02 00:15:19
借朋友帳號代po
1. 背景
我是重考一年的的跨考生(OR組),大學念的是116某工學院科系,因為在大三那年接觸到
工工的課程覺得十分有興趣,所以就毅然決然地報考工工所,但是第一年太混結果只有交
大備取備不上,只好再戰一年。
2. 成績
統計 OR 名次
台大工工 46 63 正取7
清大工工 49 36 備取1 (已備上)
交大工工(乙組) 58 61 正取未排名
成大工資 80 41 備取25(已備上)
台科工管 96 42 正取3
3. 歷程
雖然說是重考一年,但前一年讀的實在是慘不忍睹,再加上已經幾乎都快忘光了,所以找
了一家統計老師很有名的補習班,打算重頭來過一次,我在7~8月的時候把所有考試內容
的課程看了一遍,9月就開始一邊做題目一邊複習整本老師的講義,我也有報名題庫班,
我覺得題庫班的重點不是在刷題,而是在於解題的技巧,個人覺得題庫班十分有效,不過
見仁見智就是了,在9~12月,我每天的安排就是早上9點開始做OR的題目,下午則安排統
計複習的進度以及刷統計的題目,晚上則是安排OR複習的進度,這4個月下來,我把統計
以及OR講義都完整的RUN過3遍,700題以及OR題庫也都完整做完一遍。我在1月的時候才開
始做考古題,每天就是統計及OR各2份考古,差不多到考前3天就把整本講義再做一次最後
的複習,把平常做題目比較常遇到以及比較容易忘記的地方再做加強。
4. 統計
前半段機率論偏重在觀念的理解,推薦把提綱看熟,許多的定理以及分配都需要理解的很
透澈,更要對各種分配以及定理的推導牢牢記熟,幾乎每間學校都會考,清大今年就是機
率論連發,二元隨機變數之轉換也需多加練習,因為這邊的分數可以說是必拿的,雙重期
望值、以及條件期望值也絕對要好好地搞清楚;統計學的部分則是需要多做題目,因為統
計學的變化很多,但只要搞懂題目就不難,各種變異數分析的使用時機需要多做才能掌握
(TWO-WAY ANOVA跟ONE-WAY RBD的差別),以及各種檢定的使用(什麼時候要減損自由度),
各種信賴區間都要能應用自如,各種檢定之間的等價性也是十分重要,迴歸分析更是決勝
的關鍵,每個學校都會出各種不同類型的迴歸題目來考大家,一元、二元或虛擬變數都不
一定,無母數則不用花太多心思,只需要知道怎麼計算就可以了。
5. OR
作業研究的出題方向很廣,題目也是變化莫測,OR難的地方是在建模,因此每種問題的模
型都必須要搞清楚,現在大多學校都不考基本的單體法了,都以修正單體法為主,因此參
數分析以及敏感度分析十分重要,對偶的問題更是每個學校必考,尤其是在定理的部分需
要完全搞清楚(強、弱對偶、互補差額);運輸問題多著重在建模,很少會要你把運輸表格
畫出來;網路問題需要搞清楚供需點以及流量的限制,也要會懂得使用網路單體法;整數
規劃之建模也要多加練習,除此之外,非線性規劃之kkt條件更是重點中的重點,需要多
加準備;馬可夫鏈以及運輸問題則是難在題目的理解以及邏輯的思考,對偶、整數規劃、
非線性規劃是每個考場都一定會出現的題目。總而言之,作業研究需要做大量的題目,才
能在考場上面對各種千變萬化的題目,OR的考古大多網路上都是沒有解答的,不過題庫班
老師的講義裡基本上都有。
6. 心得
經過第一次考試落榜的洗禮,在心態上可以說是整個大轉變,今年則是抱持著破釜沉舟的
心態,我在腦海中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一定要拚盡全力,不留任何遺憾。整體下
來我大概花了7個月在準備這次的考試,不能說是很長的時間,但我每一天都是拚盡全力
,早上八點起床,晚上一點就寢,就這樣日復一日,不過其實給自己的壓力也不用太大,
我在這段期間偶爾也是會跟朋友去吃飯、打打球、喝點小酒,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有信
心,相信自己已經把能做的都做到最好了,努力會反映在考出來的成績上的。
最後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考上理想的學校。
作者: GeoLuke0726 (清流哆啦啦)   2022-05-04 03:04:00
恭喜考上
作者: asdloop321 (sadasdas)   2022-05-08 11:10:00
恭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