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1商管跨考資管/資應所(台/政/清/成/央/山)

作者: heyimeow (heyi)   2022-04-15 14:13:23
零、目錄
一、背景
二、成績
三、動機
四、時程安排
五、補習
六、各科準備方式
七、各校考試狀況
八、讀書以外的事情
九、心態
十、找教授
十一、致謝
一、背景
0. 台大國企延畢在學生,輔系理學院某系
1. 系排65%上下(所以直接放棄推甄以及純書審的校系)
2. 有實習經驗,一個做資料分析(用Excel)、一個做專案管理,都在資訊相關產業
3. 有在校內修過的相關課程(不含本系必修),由近至遠排序如下:
  資料庫(資管)、演算法(電機)、資結(資工)、程式設計(資管)、計概(資工
)、網路(圖資)
4. 雖然在校內修過以上課程,但成績大多都在B上下而已QQ
5. 多益920(2021年12月),無專題、無競賽、無證照,最多只有課程上做的小專案
二、成績
https://images.plurk.com/3qiAM1czNp3fYDbJu3QjFb.png
三、動機
0. 交換因為疫情而被延後,所以在畢業前多出了很多很多的時間,想要妥善運用這些時

1. 在擔任PM實習生時,覺得未來走PM是個可行的選項,但大多公司會希望產品經理是由
有技術背景的人擔任,再加上當時在公司內覺得能聽懂RD講的話能對PM工作有幫助,因此
開始考慮唸研的可能性
2. 2021年1月時向資管系老師諮詢未來職涯發展,覺得考資管所應該是個可行的方案
3. 雖然如此但仍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於是在2021年3-6月修了電資學院的資結(DSA)和
演算法
4. 然後就被電爛,但也覺得學這些滿有趣的(M?)
5. 於是就在2021年6月底下定決心要考資管所並報名補習班,2022年2月考試
四、時程安排
0. 使用工具:Google spreadsheet
用試算表掌握自己的念書狀況以適時調整,有弄一些簡單公式和條件式格式設定,讓它方
便又美觀
實際上包含以下分頁:
  a. 每日時數:以日為列單位,記錄各科的讀書時數(以15分鐘為最小單位)與心情
狀況
  b. 每日進度:以日為列單位,記錄各科的讀書內容
  c. 週計畫排程:以週為列單位,先規劃當週預期完成的目標進度,當週結束後驗收
  d. 月計畫排程:以月為分頁單位、日為列單位、時段為行單位(每日我會切為4個時
段),預先規劃每個時段自己要做什麼
原本只有用前3個分頁,後來發現自己常常無法達到週計畫的目標,所以才新增d分頁,讓
自己先好好盤點真的有空念書的時間,再去想要怎麼運用這些時間
1. 暑假:7月-9月中
目標:朝九晚五,假日不念書,每日讀書至少5小時,要在暑假內讀完一遍補習班教材
實際:一週中大概只有1-2天能專心念超過5小時QQ,每週平均時數約20小時,三大主科的
補習班教材也只念完大概1/2~2/3
2. 學期前半:9月中-11月初
在學校修了資料庫和其他課程,補習班教材則決定先念計概和資結,每週平均時數約15小

11月中決定先處理學校課業(期中考、期中專案等),所以沒什麼念
3. 學期後半:11月底~1月初
期中結束後回來繼續念計概和資結,念完後再回過頭來念MIS,每週平均時數約17.5小時
12月中的多益考完後開始寫考古題,從110的開始往回寫
最後大概1月中才把MIS念完一遍orz
4. 寒假:1月中~2月初
寫歷屆考古題,寫完後和讀書小夥伴討論答案或是直接對題庫班的答案,每週平均時數約
27小時
寫完題目如果覺得有哪些單元比較不熟的話,我會做筆記整理,但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也沒
做多少
我最後只有寫完4年台大、3年政大、1年清大、1年成大、2年中央、2年中山,每年只有寫
1次,然後考試當天再重複看考古題複習
五、補習
0. 由於疫情的關係,我選擇函授課程,最後選擇函授和面授課程完全一樣的高X(知識O

1. 補習的好處:省力省時,直接就有人幫忙準備好了系統化的知識並解說,然後函授也
有提供每天一題的額度給學生發問
2. 補習的壞處:花錢,跟不上補習班進度時會給自己壓力
3. 雖然我報名了全科班,但實際上我有好好上課的是三個主科,題庫班大部分也只有看
講義找考古題解答
六、各科準備方式
0. 英文
使用工具:線上英文雜誌、多益模擬試題、Quizlet
我從暑假就開始每天看學校圖書館提供的線上英文雜誌,然後查單字背單字
大概10月底就轉往寫台大英文AB考古題,每週一回,不會的單字量大概足夠背1-2週
由於12月中考多益,所以12月初的兩週就專心寫多益模擬試題,雖然多益跟研究所用到的
英文範圍不完全一致,但像文法、閱讀測驗等還是會有幫助的
12月底寫其他學校的考古題時,再一起寫各個學校的英文
原本我會把單字寫在紙本筆記上,讓我可以隨手背單字,後來因為要背的單字太多了抄不
完,所以就用Quizlet這個APP,上面有時候還會找到別人已經整理好的考古題單字可以直
接使用
1. 計概
使用工具:補習班講義
汪老師講義的涵蓋範圍包含:基礎(數字系統、軟硬體)、網路、程式語言、資結演算法、
OS、數位系統
我認為重要的章節是:網路 > 程式語言 = OS > 基礎 > 數位系統,資結演算法可以跳過
直接讀王老師的講義
汪老師會從非常基礎開始講起,對於跨考生來說我覺得很友善,但也因為時間不夠的緣故
,比較進階的部分老師就會請同學自己看過,尤其是最後OS的部分有一半要自己讀(我建
議去找開放式課程看),這部分是我覺得還滿可惜的
而考試會出現的基本題補習班講義大致上都有cover到,有些比較新的題目講義也會在後
面提供解析,覺得看不懂或是想看延伸討論的話再自己估狗
我自己認為只要把基本題、考古題都掌握住就已經沒問題了,因為如果考試出很難的東西
的話,別人通常也跟你一樣不會寫,所以勝負的關鍵就在基本題和考古題
2. 資結
使用工具:學校講義、補習班講義
由於上學期才剛修完資結和演算法,所以我的底子還算不錯,上函授課程時也不怎麼吃力
王老師的講義內容雖多,但整齊且有秩序,除了內容豐富扎實之外,各種推導也滿完整的
,我覺得很適合打穩基礎
講義中出現的所有考古題都有附解答,而且老師也幾乎都會講解,我覺得比計概還令人安
心(雖然有時候自己trace一遍程式碼還會發現講義哪邊錯)
話雖如此,上課和考題所提到的程式碼,我認為大家還是要自己想過一遍甚至是寫過一遍
比較好,千萬不能死記講義內容,不然你不會知道你自己寫的時候錯在哪邊
(我自己是只有用想的,寫考古時再請其他人看,然後再修正)(底子不好的人建議不要
這麼做)
另外有時候我還是會回去翻以前在學校上演算法的講義(ex: 紅黑樹、Dynamic
programming、P/NP),這些部份是我覺得補習班講義比較不足的部分,畢竟補習班的講
義還是以資結為主
3. MIS
使用工具:補習班講義、Youtube、數位時代、Quizlet
我是上金老師的課,老師上課十分風趣,會用淺顯易懂的例子幫助同學記憶,講義的編排
也有其邏輯順序,我覺得算是容易吸收
時事科技也是在金老師上課時會提到的,在區塊鏈、機器學習的入門概念講解我覺得很不
錯,不過由於近來AI相關的考題趨於複雜,因此我自己還會再到Youtube上看李宏毅老師
的機器學習課程,也會到數位時代上查文章補充新知
資料庫和SQL我則是跟著學校進度學習,沒有上其他課
考試申論題的部分,其實我沒有練習太多,但寫完考古題和讀書小夥伴討論後,容易會有
新的想法或見解出現,也算是有幫助(才不會到時候什麼都掰不出來)
然後建議在練習考古題時一定要計時,這科是最容易寫不完的,沒把握寫完就不要一題寫
太多
另外,由於中央的MIS考古題大多都是選擇題,其實有不少題目可以在Quizlet上找到答案
,因此考前我也會到Quizlet上當題庫在刷題
4. 其他
使用工具:Youtube
除了以上,我還有看孔令傑老師的Youtube,老師在Youtube上放了非常多的課程影片,大
家可以上去挖寶XD
像我自己就是中午邊吃飯邊看老師的平台策略~輕鬆無負擔(?)
七、各校考試狀況(依考試時間排序)
0. 考試組合
由於我自己最擅長的是資結,因此大多數的學校都是報名資結組
然而因為台大有考MIS申論題,而政大的MIS出題方向也較接近台大,因此政大我報名了資
管組,當作練筆的對象
1. 中山(計概、資結)
中山的題目應該是我有報考的學校中最簡單的,也有許多題目出自考古題
然而考試時我就有幾題應該要會寫但不太確定的題目,考完一查發現果然寫錯了
所以最後結果也不甚理想,證明了掌握基本該會的題目才是重點
2. 中央(計概、資結、MIS)
中央的計概一直都很難,常常出一些很冷門的題目,但有些題目也是從考古題出的,我覺
得至少要掌握住這部分,然後時間也要特別注意,像我就沒寫完最後的程式題
MIS的部分只有選擇題,我感覺今年有將近一半的題目和去年的很類似,特別是前半的中
文題,但今年最後一大題難到爆炸,此外也有考到低軌道衛星,代表大家可能要多看時事
才能掌握到這部分
3. 清大(計概、英文)
清大的考古題我只有寫一年,因為去年和其他年份的考題類型大相逕庭,再加上我推測今
年會和去年一樣考選擇題,所以我就只有寫去年的題目,果不其然今年計概不僅變成多選
題,報名人數也來到600多人,非常可觀……
我並沒有特別針對清大準備什麼,最多也只有針對考古題出現的東西做準備(ex: 圖靈機

當天考試時,我甚至覺得我只是來清大一日遊的,就是很放鬆地考試,沒想到最後猜題猜
得不錯讓我榜上有名QQ
(我的猜題策略:遇到完全不會的題目就全選,其他只選有把握的選項)
4. 政大(計概、MIS、英文)
  a. 筆試
政大的計概是選擇+問答,問答的部分和中央有點像,就是有讀到就會寫,沒讀到就GG,
另外近年來的最後一大題都是從新議題中出比較題,可以預先準備有哪些能互相比較的項

MIS的部分今年出了比較多的子題目,要注意每題不要寫太多,像5分的題目可能寫個3-4
行就好,不然就會像我一樣寫不完……
英文作文我沒有特別練習,考前我是隨便在網路上找了一些範文當參考看
  b. 書審
我是在一階放榜後才做書審,大概只有兩天多的時間就要把自傳、研究計畫、生涯規劃寫

自傳和生涯規劃大概一個白天就能完成,畢竟是寫關於自己的東西
研究計劃就很讓我頭痛,我選的題目是以前在學校課堂上做的個人報告的延伸
建議大家選完題目後就可以開始動筆寫寫看,像我看了很多篇文獻後就一直很難動筆,最
後還是決定不管文獻開始寫,然後在繳交的最後一天再看能把哪些文獻塞進去填充內容
  c. 面試
共兩關,每人順序一樣,4人團體面試
  ● 第1關:英文+備審
首先會在小房間內讀英文短文,有5分鐘的時間看+寫筆記,然後就會被帶到教授們所在的
會議室
我的短文內容是和電商轉型有關,有被要求念文章的最後一句話和說明摘要
大家都講過一輪後,接下來就會問備審的部分
我被要求介紹研究計畫,然後被質疑研究計畫中收集資料的方式過於傳統(問卷、訪談)
,所以被問有沒有更資管的方式,後來我回答還會用爬蟲蒐集網路資料
大家都講過一輪後,就會移動到下一間會議室
  ● 第2關:技術
桌上有放AB卷,我們這組用的是trace code的那份
教授會先簡單說明題目,然後讓大家舉手搶答說明該段程式碼在做什麼
總共有5題,我自己是回答了1題,然後幫別人補充了1題,每個人大致上都有回答過
程式碼不難,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怕怕的就沒有很敢搶答QQ
5. 台大(英文、計概、MIS)
  a. 筆試
英文單字的部分就很運氣,但文法和閱讀部分平常有在做題目應該就沒問題
計概的部分要注意選擇題寫錯會倒扣,像我最後就有兩題空白,其他都有50%以上的把握
所以就有寫
手寫程式碼的部分我記得我有先立了一些前提假設,因為題目並沒有說的很明白,所以答
案應該會有不止一種寫法,要記住遇到這種可能會有模稜兩可的情況,就要自己用註解把
話說清楚(以前寫DSA期中考就有被這樣搞過><)
MIS的話今年最後出了UI/UX,我想應該跌破很多人的眼鏡,但就和其他題一樣,盡量把能
想到的都寫上去就對了
  b. 面試
共四關,順序現場才知道,個人面試,每關時間4分鐘,4分鐘響鈴時就要立刻離開
  ● 第1關:MIS
抽籤,由於第1題回答太快就結束了所以又再抽了1題,教授不太會追問,我被問的題目與
簡略回答如下:
Q. 電商收集資料引來消費者反對,你該怎麼反應?
A. 和消費者說明收集資料能帶給他的好處
Q. 後疫情時代下,國際企業該怎麼面對供應鏈佈局?
A. 由於有斷鏈的風險,因此可考慮提高庫存、在地化生產,甚至是以策略聯盟達到規模
經濟等
  ● 第2關:技術
抽籤,我被問到的是資料庫的SQL,教授會一直追問QQ,我被問的題目如下:
Q. 什麼是SQL?
Q. SQL和其他程式語言(ex: C++)的差異?
Q. 很多公司都有出DB,他們都是使用SQL嗎?為什麼?
  ● 第3關:數學
事前準備了一堆統計,結果被問到作業研究,題目如下:
Q. 邊長為a的正方形白紙要減掉角落4個邊長為d的正方形折成方盒子,請算出最大化的容
積為何?
(我有列完算式,但微分後就不知道怎麼繼續算了QQ)
  ● 第4關:生涯
一進去坐下後,教授直接劈頭問3個問題,然後就可以開始回答,題目如下:
Q. 自我介紹
Q. 你的優勢在哪裡
Q. 說服我為什麼要錄取你
這些我之前都有準備到,所以回答的很順利
講完後,教授就問我資結和演算法是在哪邊修的(可能因為我分數太低……),回答完後
時間就到了
6. 成大(計概、資結、英文)
成大的出題方向我個人覺得和資工比較相近,就是會考觀念的延伸,尤其是面對是非題時
更是要注意
然後成大也會出幾題特別難的、不知道它在說什麼的題目,考試時遇到我會直接放掉(畢
竟大家應該都不會寫)
當然如果在考古題中出現沒看過的名詞解釋,那些也要記起來,因為成大還是會考一點考
古題
八、讀書以外的事情
0. 我沒有像很多人一樣放棄很多事情,基本上我還是像個普通大學生一樣地在耍廢,因
為我認為只要能自己掌握讀書節奏,其他時間就像以往一樣過也沒關係
1. 手遊:2-3個,不過大概有一半只是每天登入領獎勵,屯抽卡資源XD
2. PC & NSwitch:玩完兩款中型解謎遊戲,有時候還跟朋友連線玩競技遊戲,大概到考前2
個月才停掉
3. 運動:從10月開始每週去2次健身房(不想因為考試而爆肥QQ)
4. 也還是會看YT廢片、VT、動漫之類的,逢年過節還是會去玩(ex: 跨年)
5. 有男友,幾乎每天都會見面
九、心態
以下想分享幾個我在備考時曾經糾結過的一些事情(當時甚至糾結到去諮商):
Q. 為什麼別人都念完一輪了我卻只有唸到一半?!怎麼辦啊啊啊!
A. 每個人的讀書節奏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是唸好幾輪才能讀進去的類型,但是像我的話
就是唸一次就能(就要)讀懂、讀通,不過相對應的就是會花比別人更多時間在唸第一輪
,所以不要和別人比進度,更重要的是自己到底有沒有讀懂
Q. 我可以耍廢嗎?總覺得別人好像都沒在耍廢……
A. 保持心態穩定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耍廢能讓心情穩定下來,那就去耍廢,不過心情好
了之後要記得回來繼續讀書,至於別人的話或許只是你沒看到他耍廢的時候罷了
Q. 沒考上怎麼辦?感覺會很對不起家裡和這段時間的我自己……
A. 那就趁現在去唸書啊,雖然我們永遠都沒辦法知道自己到底是否會上、是否準備得夠
充分,但只有現在正在備考的你自己能夠增加考上的機率、改變是否考上的這件事情
(PS: 我當時是決定沒考上就去工作)
Q. 我覺得我沒辦法像我以前考高中或考大學時那麼認真讀書,現在的我好爛
A. 對,因為對現在的你來說人生已經不只是讀書了,甚至就算沒考上的話,也有其他的
路可以走,不像過去一樣只要專注於讀書考試,這和爛不爛沒什麼關係;不過如果是想和
過去一樣督促自己唸書的話,可以嘗試像高中一樣自己給自己制定上下課的制度,例如讀
45分鐘休息15分鐘(有點類似番茄鐘的感覺)
總結來說,就是要穩住心態吧,能造成考生壓力的事物太多了,像我在糾結時我就真的沒
辦法好好念書,所以我讀到最後還是覺得,誰能心平氣和地唸書唸到最後誰就能發揮出最
多自己的實力
十、找教授
0. 除非是在等更前面的學校放榜,不然基本上放榜第一天就要寄信找教授了。由於我在
清大和台大之間猶豫過,因此這兩間的教授我都有找過幾位,可提供一點點心得給大家
1. 清大資應
  a. 包盛盈老師:年輕老師,主要是做人機互動的應用(ex: 醫療、藝術、音樂),
會接觸使用者研究,感覺喜歡跨領域背景的學生
  b. 徐正炘老師:研究主要是做網路多媒體(雲端串流遊戲、3D、IOT),感覺比較要
求要投多篇期刊,而且滿多場合要用英文討論,另外今年不收需要補修基礎科目的學生
  c. 游創文老師:剛任教不久的老師,在南大校區,目前主要是做心理治療相關的人
機互動(VR/AR),學生數和資源比較少的感覺
  d. 張俊盛老師:資深老師,研究領域是NLP,有產品(準備要商轉),學生們的研究
主要就是在圍繞這個產品(輔助英文教學、改錯字、抽換詞面、評量文法等等)
2. 台大資管
  a. 陳炳宇老師:身兼許多事務的老師,有來自三個所的學生,主要研究領域是圖學
和人機互動,但研究主要是碩博學長姐帶,實驗室氛圍很好但感覺滿辛苦的,另外沒有產

  b. 林永松老師:資深老師,研究領域非常之廣,目前主要是在做AI大數據,然後產
學合作很多
  c. 黃明蕙老師:資深老師,做AI相關的策略管理,不用coding,另外做研究基本上
是單打獨鬥、自己做自己想做的題目,所以也不太會碰到學長姐的樣子
  d. 孔令傑老師:考試仔不用想了,基本上在推甄時就收滿學生了,但如果有自信或
是跟老師夠熟的話(?)還是可以寄信問問看
十一、致謝
謝謝爸媽在各方面的支持(金援、環境等),希望我能不辜負您們的期待
謝謝男友不厭其煩地為我解題並支撐我走過這些,我會努力玩你推薦的遊戲的(?)
謝謝讀書小夥伴和我一起討論考古題和亂聊天,希望我們還能夠在台大一起讀書……!
謝謝室友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給我
謝謝小傑老師給我建議並指導了我好多課程
謝謝其他學校老師和補習班老師在學科上的指導
謝謝曾經與我面談的各位老師讓我有機會參加老師的研究
謝謝和我說過加油或是支持我的朋友們
謝謝一同參與今年考試的各位考生,考試時沒發生任何意外真是太好了,大家都辛苦了
謝謝協助防疫的台灣人們,讓我可以實體考試而非全面書審
謝謝看到這邊的你,見證了我的小小考研之旅
作者: holebro (穴弟弟)   2022-04-15 15:11:00
幹好強
作者: ingridpan123 (方吉教教主)   2022-04-15 15:48:00
作者: Satomisan (小惡魔石原)   2022-04-15 16:02:00
厲害 跨考還正取刷榜 不愧是台大
作者: qwer35736 (翔翔)   2022-04-15 16:18:00
強者,別人的女友果然都不會讓我失望
作者: fshjlin (廢渣)   2022-04-15 16:24:00
推老師...果然是老師挑學校...
作者: jordan0699 (愛吃豆花的凱因)   2022-04-15 18:26:00
推學姐!!超猛!
作者: manchenlee (曼成)   2022-04-15 18:48:00
作者: andywang3168 (A_W27149)   2022-04-15 21:02:00
幹 跨考資結比我高XD
作者: joywilliamjo (joywilliamjoy)   2022-04-15 22:29:00
你們資工DSA跟ADA期中期末比資工研究所考卷最難的那年還難==
作者: Shanhua (learning)   2022-04-16 00:08:00
神人
作者: rrro (小傑)   2022-04-16 00:33:00
被點名了 XD,恭喜~~~~太讚啦~
作者: whatabiggun (奶奶早安)   2022-04-18 00:31:00
好強
作者: shu111 (大樹)   2022-04-18 15:42:00
最後決定去台大資管還是清大資應呢?
作者: nick89431801 (babychi)   2022-04-22 14:46:00
清大資應51.32應該是備取最低而不是正取最低吧~
作者: gcobc19622   2022-04-26 09:27:00
跟我前年考的幾乎一樣 恭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