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資工應屆跨考有補習心得

作者: shark2013 (鯊魚<s)   2021-05-13 21:32:13
代PO
大綱:
一、 前言
二、 背景
三、 成績
四、 時間規劃
五、 各科心得
六、心得碎碎念
一、 前言:
自己本身是跨考生,所以許多資源或消息都是從本版取得,在台大備上之前就有發誓希望
能寫一篇心得來幫助有相似背景的板友,所以備上之後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過程
二、 背景:
四大應屆工學院科系,考研前只修過資工系的離散數學跟電機系的資料結構,原本想要雙
主修資工,不過沒到門檻,所以只好往考研之路邁進
三、 成績
數學 資演 計系 英文 總分 結果
台大資工 68 77.5 51 60 202.5 備X(已備上)
交大資工 34 47 25 X 106 生物資訊備到天邊
清大資工 63 64 X 127 落榜
成大資工 31 58 31 X 100 備1XX
四、 時間規劃
2020/07月
決定要考研究所,但因為很久之前報了另一家的補習班,而且聽說它資工的講義跟師資都
不太好,所以想說自己看OCW加學長的補習班講義,結果效率非常差,對於我來說,計組
跟線性代數自己讀真的很難有效果,所以決定補大碩並轉讓另一家的科目。
七月有部分時間再看原子習慣這本書,裡面講的有些東西,真的蠻有用的,尤其是對價值
的定義,在我日後準備期間有發揮一些效果,如果想耍廢的話,可以看這個當休閒。
2020/08月
報名大碩TKB,每天聽早上200分鐘跟下午100分鐘,暑假的TKB常常是擠爆的狀況,每次晚
上12:00搶還不一定搶的到,所以建議如果沒有搶到,可以到現場等候,一般會有5個位子
留給現場,不過位子通常都不太好,常常是臨近門口,人會進出走動的地方,如果你像我
容易因為別人走動分心,建議還是乖乖晚上搶位子。
爬了很多心得文知道數學是重要拿分的地方,所以我把線代跟離散都安排在100分鐘每天
交替上;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每天都可以碰到數學,而且有足夠的時間追上每週進度,其他
計組、資結、演算法、作業系統就安排在200分鐘輪流上課。
!檢討!
我覺得如果有精神的話,暑假連上三堂課(200 100 200)會是比較好的選擇,能快點上完
快點二刷會比較好
2020/09月-10月
四上開學,我修了10學分,盡量修通識還是涼課,所以讀書的時間很多。延續暑假繼續維
持早上200分鐘,下午100分鐘,補完就去複習的流程。當時天真的以為我這個速度可以把
課程上完XD,我上課速度超慢,都是一倍速而且只要遇到沒辦法理解的觀念便會停下來重
聽直到我聽懂為止,所以到10月還沒把一半上完QQ
2020/11月-12月底
發現前面聽太慢了,還被負責人建議要不要連上三堂課,所以就開始每天500分鐘(8小時)
的連續地獄,聽負責人說午餐回饋時數已經被取消了,所以想珍惜時數就乖乖在10分鐘吃
完午餐吧。當時我知道要跟其他人比複習次數一定不行,所以我就把焦點著重在心態跟學
的札實度,資結樹跟演算法DP的作法都一步驟一步驟重現,盡量把當天上到的東西都能徹
底理解
2021/01月
終於上完了,別人都二刷或是考古題都寫幾分了。我知道我自己不能把全範圍再掃一遍,
所以我把重點都放在四大的考古題上,我有買前年的題庫班講義,所以我只看四大的題目
,寫錯或不懂的地方就加強那塊部分。
題庫班講義
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林緯的講義雖然錯的地方蠻多,不過他離散線代第二本把歷年四大
的考古題都收集起來,對我刷題很有用。
計算機組織:張凡講義是主題式的,所以如果你只想單純寫某幾間大學考古題,你可以買
試題大補帖(坊間或補習班都買得到),裡面大部分都是計算機組織詳解,某幾年有作業系
統的詳解
資料結構、作業系統:洪逸老師講義也是主題式的,詳解也算詳細,不過部分祥解是老師
上課才會給答案(尤其是近年的),所以再購買二手書之前,記得確認一下。
演算法:林立宇老師的題庫講義跟他的上課講義很像,差別在多了些題目
2021/02月
考完試記得除了放鬆一下,也要把自己的簡歷跟作品整理,我寒假整個大放鬆導致我後面
成大放榜才急忙開始寫簡歷。寒假也可以去收集有興趣的教授資料,雖然不知道會不會上
,不過有幾個人選一放榜就立刻寄出去才能展現你的積極度(聽台大實驗室學長說有人一
放榜中午就來敲門了)
五、 各科準備心得
線性代數:
黃子嘉老師授課:非常連貫性的一科,讀通了真的會變很輕鬆,前面到了第四章會開始卡
住,不過如果你花很多時間理解,後面二刷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理解觀念。這邊要提醒一
下,黃子嘉老師說的Jodran form資工不考現在已經不是趨勢了,近年台大成大都會出一
題,所以如果你覺得觀念太難又時間不夠,那至少要會推出Jodran Form就好了。第八章
雖然很難,不過是考試的大重點,六大算子、正定、正半定、么正/正交對角化、SVD、虛
反矩陣
離散數學:
黃子嘉老師授課:就像子嘉老師說的,這科考簡單可以到問你基本概念,難可以到證明或
者你完全沒碰過的東西。所以我的做法是好好把基本題做好,因為當時時間不夠了,所以
像是遞迴、生成含數、圖論基本概念、數論的餘式都必須複習到非常熟練。如果你有時間
,可以把黃子嘉老師帶過的證明記下來,今年成大離散就考了好幾題證明,台大也考了一
題小群個數必整除大群個數的證明(WJungle大筆記192頁有)。
資料結構:
洪逸老師授課:時間複雜度超重要(一定會考),Master Theorm也一定會考,記得一定是
theta,我成大就全寫成O就扣好幾分了QQ,其他部分像是樹、高等樹、Sorting、圖論,
建議可以一步驟一步驟自己畫一遍,不要只單單看最後完成圖,好處是自己畫很花時間,
不過很有印象,而且如果突然考你挖空虛擬碼,你也能按照記憶中的步驟,回推虛擬碼。
演算法:
林立宇老師授課:就像大部分版友說的,老師的講義你細細讀完幾乎就把大部分考試內容
讀完了,所以我的重點著重在DP的步驟、maximum flow、NP NP-complete,尤其NP那一章
,你一定要把定義記得很清楚,考試很愛考觀念,如果你不清楚,很容易掉入陷阱。
計算機組織:
張凡老師授課:對跨考生來說最痛苦的一門課吧XD,沒有基礎的話剛開始上課就是滿頭問
號,我自己也沒有好好搞懂,到12月底上完課還是只有「完了」這個念頭。而且老師雖然
講的很好很仔細,不過如果像我愛抄筆記的人,可能要好好適應老師的教法,老師會先把
該講的內容抄在黑板上,接下來三小時幾乎都是老師口頭介紹黑板對應的區塊,雖然老師
會重複講一樣的內容很多次,還是不太能像子嘉或是洪逸老師有完整的課堂筆記可以留給
後續複習。我自己當時的做法是,只把最重要兩部分地毯式的看完加重複聽一遍張凡老師
,分別是Pipeline跟Memory這兩章,其他的部份我就交給自己的印象了XD(張凡老師時數
超多,所以不用擔心用不完,好好的刷不懂的章節吧)
!這邊要大推一下Mega大編的講義,完全按照老師順序講,不過我是在12月中才發現這件
事QQ,你可以把它印出來,留白的部分足夠你做筆記,不用密密麻麻的寫在課本上。
作業系統:
洪逸老師授課:感覺準備方法跟資結很像XD,所以我這邊的做法大量刷考古題,不懂的地
方再回去看筆記的部分。像是polling/interrupted/DMA IO、第四章CPU排班(今年台大考
了兩個上課沒教的排班,不用擔心這種大家都不會XD)、Deadlock的必要條件與處理方式
、著名的同步問題......都很重要,上考場前都要熟悉它的概念。
個人讀書習慣
1. 在筆記的每一頁標上課日期時間:我怎麼做的原因是能在重聽一遍的時候能跳到我
想聽的部分就好,像是一月底我把線代、離散跟計組不熟的部分用2倍速快速複習,我覺
得對我觀念跟記憶都有很大的
2. 做錯題本:我把四大的考古題印出來,如果有錯,我就把它貼在筆記本上,每天反
覆複習,考試中間休息也是瀏覽翻閱,對我來說蠻有用的。
六、 心得碎碎念
考試真的很累,每天砸大量的時間讀書,但在放榜前都不知道有沒有符合自己的期待,我
當時壓力超大,睡前都在數還有幾堂課要上完,每天都吃四餐來舒緩壓力,不過最後好險
運氣上能成功上岸。很謝謝父母能願意支付補習費還跟我說考不上還可以重考的選項,謝
謝學長提供考試的方向跟講義,謝謝負責人提供的協助,謝謝室友容忍我凌亂的環境跟一
起討論線性代數,謝謝拜訪實驗室時遇到的學長,提供我許多重要的資訊,謝謝拜訪實驗
室遇到的學姊,在當時幫了我大忙,最後謝謝女友這半年來支持跟幫忙,沒有你們的幫助
很有可能就進入重考地獄中QQ。祝大家考上理想的碩士,找到適合的教授!
作者: antagonism   2021-05-13 21:41:00
推 找哪個領域教授?
作者: mage594088 (mage594088)   2021-05-13 22:18:00
感動,終於有人提到留白的用意了 XD
作者: YandereLove (Rem)   2021-05-13 22:22:00
好猛
作者: try66889 (小皮)   2021-05-13 22:30:00
推推推~ 超強恭喜XD
作者: aa871220 (TMVP_Yueko)   2021-05-13 22:51:00
不是Mega大吧XD 打錯了
作者: sufning (鼻孔)   2021-05-13 22:57:00
原po為人熱情友善,心腸又好,給推!!恭喜考上台灣第一學府!
作者: Tsuya (platypus)   2021-05-27 10:51: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