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110資工跨考臺大正取心得

作者: kartd0099781 (chopper1025)   2021-03-25 01:48:10
(代強者我朋友po文)
=======================================================
(原本想說簡單打,但也差不多六千字...請準備好再看><)
大綱(有參考另一位上榜的成大同學):
零、前言
一、成績
二、背景
三、進度安排
四、各科準備
五、心情上的建議
零、前言
0. 我孤家寡人、沒有女友陪考,如果想看女友溫馨陪考的人,請直接左轉謝謝= =
1. 112CS是第一志願,準備方向基本上都是以考上112CS為目標,其他間考古題當作檢視盲點。
2. 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板上有非常多神人分享讀書方法,但請儘早嘗試出最適合自己的準備方式。
3. 考研究所是一個吃實力也吃運氣的旅程,我們無法保證考運、但能夠盡可能維持住不可控的實力面。
4. 考研究所不是拼高分的競賽,要清楚自己和別人的實力差距,如果覺得大部分的人不會寫可以果斷放掉,把基本題求穩為主。
5. 盡可能不要完全相信任何人所給的解答,上戰場前至少要讓自己有辦法判斷解答的合理性。
6. 培養作息非常重要、至少考前兩個禮拜要讓自己有辦法早八寫演算法。
7. 本人考前幾乎沒有準備線性代數x3,所以等於少準備一科,請盡量不要學QQQQQQ
8.比起升大學考試的資源唾手可得,研所補習班確實能給一些資源、節省不少時間,但讀書還是要靠自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補習,畢竟如果把補習的時間都拿來自己讀,或許更加熟稔。
這邊附上,我非常喜歡、非常欣賞前面 ptt上 Henry 大所說的一段話:
原文連結: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16283222.A.136.html
=======================================================
可以試著「參考」別人的作法,但不要「複製」。
成功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走在前人的框架下並不會讓你成功,相反的可能極度不適。
嘗試、反思及調整。找尋適合自己的步調與節奏。才是上榜的關鍵。
務必記住,你看的到的心得文都是「倖存者偏差」,落榜的考生才是佔大多數。
=======================================================
請大家抱持這樣的心情來看這篇文,才會對你準備考試的時候有比較好的幫助。
一、成績:
總共報考 4 間,依考試日期:臺大資工、臺大電機、交大資工、清大資工。
由於自己對臺大充滿憧憬,所以就放棄報名成大資工(聽說硬體超難!?)。
只考 4 間加上住宿也花了快 10000...
校系   軟體 硬體 數學 英文 結果
=======================================================
臺大資工 9X 4X 6X 7X  正取
=======================================================
由於臺大電機、清大資工落榜,交大資工備到天邊,最後選擇臺大資工。
報考時想說連考 4 天而已,也是考差不多的內容,應該可以負擔...
結果考完臺大第二天就筋疲力盡...QQ
所以後面兩天考交清都只有簡單複習,打算好好睡飽比較實際!
二、背景
(1) 某四大其中一間的在校生 (考前仍有修課)
(2) 非電資學院外系生、系排1X% (外系根本不敢推甄)
(3) 第一次跨考
在去年 8 月 (2020/08) 衝刺前:
接觸過線性代數(大二上)、資料結構(大三)、演算法(大三);
另一方面,對於計組計系、作業系統則是完全沒基礎也沒概念。
除了準備考試外:
(1) 9 月到 1 月:有修學校課程約 10 學分(2020/08-2021/01),
(2) 每個禮拜有花 2 至 3 天打工賺生活費,11月多下定決心辭職備考。
(3) 考前也一直待在社團,從12月多和社團幹部請假,一直請到考前。
個人讀書方式:
(1) 不太喜歡做筆記但很擅長推導公式、所以筆記都是直接印現成的
(2) 有辦法透過實作來學習就儘量用實作、特別是計組計系、作業系統的部分
(3) 比起題海戰術,更傾向直接把題目完全搞懂,想像如果改了前提假設後,答案會怎麼被影響。
從小都比較習慣自己讀書,但由於跨考又對硬體完全沒概念,
不想讓自己後悔所以最後選擇報名補習班,授課老師應該都是最主流的組合。
三、進度安排
2020/08之前:
對於線性代數、資料結構、演算法,已經有基本概念,但還需要重新複習。
2020/08-2020/10:
掃過完整考試範圍第一遍+旁聽臺大洪士灝教授計算機結構
除了打工的那幾天,幾乎每天都跑補習班,
預約 200+100 或 200+200 分鐘的課程,
我是選擇直接拿現成的講義,直接開兩倍速快速播放。
很多人都喜歡一口氣讀300-500分鐘的課程(甚至還加速),
我試了幾次發現超級不適合自己,一來會超級想睡、二來會覺得超級餓,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後來都是挑一整段或一個小時的課程加倍播完後,小睡10-20分鐘,
反正我開兩倍速,不考慮重聽第二遍的話其實會有50%的緩衝時間,
如此一來換取的好精神,讓我可以當下就很好地吸收和理解、回家車程上簡單翻過就可以完成複習。
=======================================================
洪士灝教授的課程非常注重觀念,而且上課也有錄影,
我都直接放到Youtube Premium裡面,每天通勤的時候當Podcast聽XDDD
此段時間直接讀完白算盤3遍,特定章節搭配紅算盤深入研究。
=======================================================
2020/11-2020/12:
針對考科特定考點,做單點式的強化練習。
參考範圍如下:
(1) 資料結構:
Tree.Advanced Tree.Graph.Hash
(補習班筆記+直接讀CLRS原文)
(2) 演算法:
Dynamic Programming (要練到陌生題幹也能分析).
NP-Completeness.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要熟悉定義和基本reduction)
(3) 離散:
CH2.CH3.CH4.CH5.CH6
(個人認為「圖論」是取勝關鍵)
(4) 線代:
CH4.CH5.CH7
(前三章很基礎直接略過,個人認為「第四章」是取勝關鍵)
(5) 計組計系
CH4.CH5.CH6
(四、五章非常會考但也很基礎,個人認為「第六章」是取勝關鍵)
(6) 作業系統
CH4.CH5.CH6
(除了第一遍以外,我大概只讀了這些地方...可能比較沒有參考價值QQ)
另外準備:
(1) 因為覺得自動機很有趣所以把自動機的題目都寫了...結果台大有考(雖然可能沒看也會寫出來)
(2) 原本有借到題庫班講義,拿到當下想發奮圖強寫完,後來發現題型都有87%像,索性只寫自己很弱的章節。
(3) 因為覺得白算盤實在寫得很好,所以又針對CH4.CH5.CH6重讀兩遍,順便把後面習題全部都寫完了。
2020/01:
寫台大資工+台大電機的考古,計時+重複寫兩次+詳細的檢討
我認為一月是最關鍵的時間,原因如以下:
(1) 剛考完期末考,時間壓力變小
(2) 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準備半年以上,有些倦怠
(3) 此時讀書離正式考試最近,因此記憶也最清晰
四、各科準備
基本上都是參考板上大神的方式準備,沒有什麼獨特的,就不打出來浪費大家時間了,以下主要就是準備各科的心情與建議
1. 線性代數
自己覺得當初在大二的時候把線性代數的底子打得很扎實,就沒有特別準備。
但有針對CH4.CH5.CH7的講義基本題做熟練,務必做到有操作題型時要快也要準。
至於當初會那麼認真學習線代的原因是接觸到Gilbert Strang,
當時就認為線性代數的世界充滿美好,自己額外花了很多時間鑽研,也大幅節省後來準備線性代數的時間。
2. 離散數學
這科非常特別...
雖然本身幾乎不需要任何基礎、剛讀完筆記或剛做完題目的時候都覺得自己超強,
但大概一兩個禮拜完全沒接觸就會看不懂題目+做題超級慢。
如果要我建議,
我會建議考生每個禮拜都要接觸排列組合和遞迴的題目,
有包含三角函數的題目可以放掉不做,但你一定要有信心當場考出來要有能力推導。
(考前寫了10年台大電機數學,完全沒考三角函數,但今年考出來了...還好多花五分鐘就推導出了)
另外,很多人都會選擇多準備代數的章節,
我會建議至少要讀過1-2次,至少熟悉定義,有定義才有機會推導成功。
與其把時間投注在代數,還不如多練幾題排組或遞迴考古,甚至把時間投注在其他科目上。
3. 資料結構
此科我有特化台大的準備方式,
像是CH5.CH9有關樹的章節,重複讀超過五次,確保自己對每個operation都信手拈來。
只要有operation出現程式碼的地方,我就會找相關的程式法自己練習insert/build/search,特別是delete的部分。
4. 演算法
讀補習班演算法課本+CLRS原文+CLRS題目(解答網路上有)
在確保自己對D&C和Greedy的基本題型足夠熟練後,
特別強化自己對於DP的熟練度,以及找自動機的課本來強化 NP-Completeness的觀念,
一樣是習題全寫+刷Leetcode medium,確保自己對於陌生題目也能有系統性的分析。
5. 作業系統
讀得很心虛,感覺自己都讀不到要領,所以就強化自己讀得比較懂的Ch4.Ch5.Ch6。
也耳聞台大會考分散式系統,所以特別買了薛智文老師的中文課本讀分散式系統,結果沒考QQ
對於這科的讀法,真的僅供參考:
(1) 一樣是有程式碼的地方都會自己實作過,跨考生對於系統程式很不熟悉,自己trace過會清楚很多。(fork的地方)
(2) 同步問題+死結問題一樣要讓自己對程式碼很熟,如果考默寫或trace也要有信心完全寫對。
(3) 作業系統很多名詞解釋,要讓自己對每個名詞都足夠熟悉,可以系統化地比較相似名詞的異同。
6. 計算機組織
非常多板上神人都說計組是跨考生的罩門,我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
特別是學到pipeline以後,對於datapath的變化真的是看得眼花撩亂。
但我認為這科是補習班給我最大的幫助,老師的上課方式對跨考生非常友善,完全不預設你有任何基礎,把每個細節都上得非常仔細;
下課也可以直接和老師馬上釐清剛剛恍神不懂的地方,每次上課也會簡單複習上一次上課的內容,真的是可以把基礎打得非常穩。
我會建議考生:
(1) 時間足夠盡量把計算機組織聽過兩次,若是像我一樣時間比較少,也非常推薦把CH4.CH5聽過兩次,會得到恍然大悟的感受
(2) 我有針對台大練習寫很多RISC-V/Verilog的Code,對於Function Pointer/Recursion/Single-Cycle/Pipeline的實作都算是一定程度熟悉。
(3) 白算盤真的寫太好,作者就像用科普分享的方式來傳授知識,而且原則上補習班上課講義和白算盤完全貫通,對硬體的了解會增加很多,我自己考前看了整整五次白算盤,每次看完都覺得心情大好,搭配洪教授的Podcast(?),雖然自己沒有實際寫過台大的硬體考古,但平常都會試著想像要怎麼回答申論題。
五、心情上的建議
如同我在前言所說,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步調。
因此,可以多聽多分享,但不要一直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
我自己到考前只有完整掃過一次考試內容,還是以考古分析+特定章節強化複習+實作練習為主。
當聽到戰友問自己讀第幾遍、每天讀多少小時的時候,其實都非常慌、非常緊張,常常擔心自己的規劃是不是太有自信了一點。
板上大家都很推薦找另一半或戰友一起全力衝刺,而我兩個都沒有QQ
但自己讀書也有自己的好處,不會被逼得要每天和別人比較進度、吃飯時間可以掌握、想任性自己放假一天都可以自己安排。
到了12月底前,讀書的規劃都大致平穩,直到考完期末考後,真的很慌很慌,因為讀書進度真的被期末考壓縮太多了。
好在後來有一樣要考研究所的同學一起度過最後兩個禮拜,即使他不是考資工所,也讓我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個人。
要認清自己的「有效精神力」是非常有限的,我自己一天讀到10小時就已經是極限,大部分的日子裡我都是讀6-8小時,重質不重量。
因為考研非常苦悶,我是選擇盡量讓自己睡飽飽才開始讀書,平常有的休閒娛樂我也幾乎沒有停,手遊、動畫都是很好的消遣、抒發管道。
每天吃飯的時候我都會看「棋靈王」,這部動畫是陪伴我考大學、考研究所的最佳良伴,而且網路上非常容易找到影片XD
如同棋靈王中所提到的,「每年考上職業棋士的人就只有三個,若輸了就只能重來」、「職業棋士是經歷非常多苦難、磨練、痛苦、心酸才達到的境界」等等。
就覺得只要不放棄自己,就有機會也能達到「神乎其技」的境界!
最後一些murmur:
(0) 真的要早一點認清自己,擬定適合的策略,備考期間也記得隨時調整,讓自己維持在適合自己的步調上。
(1) 臺大土地公廟非常靈,即使像我一樣不是住在臺北也很建議特別找一天來看看校園+和土地公求心安。
(2) 考試期間實在很苦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睡就睡,不要讓自己撐不下去。
(3) 大家一直噴補習班的校園負責人很糟很愛錢,我倒是覺得自己很幸運,負責人都很快回訊息並有效解決自己的問題,還好真的有帶著榜單給他。
(4) 萬念俱灰的人,真的是最強的。
(5) 只要你不要放棄自己,就永遠都還有機會,加油!
(6) 沒女友還是可以臺大正取啦!X!
作者: ccugoo (小麥)   2021-03-25 02:00:00
沒女友推~
作者: z4801abc (daluzai)   2021-03-25 02:06:00
完全不用看英文嗎
作者: ssssandrew (工院蛇王)   2021-03-25 02:30:00
我考完第一天就開始累了XD
作者: taipoo (要成功要積極)   2021-03-25 03:33:00
作者: lavender1999 (拉麵系女子)   2021-03-25 13:20:00
推~~恭喜!
作者: hsiaosonny (Sonny)   2021-03-25 14:47:00
有推明年台大
作者: TCPipv6 (TCP IPv6)   2021-03-25 16:55:00
看到沒有女友直接end來推,給過
作者: givemeahug (hug)   2021-03-25 17:53:00
有英文心得嗎哈哈哈
作者: bkung (bc)   2021-03-26 09:20:00
字裡行間隱約透露出電神的感覺,太神啦,請接受小弟一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