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清華/中研院中國研究碩士學程(社會所乙組

作者: DarrenTao (鄉民)   2020-09-22 20:46:29
為啥特別介紹中國研究碩士學程(社會所乙組)呢?是這樣的:
清華社會學研究所,分為甲、乙兩組。
甲組是「一般社會學組」
這個比較容易知道在幹嘛。會考其他學校社會所的同學,或許就會報考。
也非常歡迎報名。
https://reurl.cc/7oRY8D
乙組則是「中國研究碩士學程」
https://reurl.cc/7oRY8D(招生考試日程)
http://cfcc.site.nthu.edu.tw/p/406-1203-187432,r11.php?Lang=zh-tw
這個在幹嘛呢?似乎就不是太顯而易見。
其實也沒那麼複雜。
清華大學有個校級的「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強調「系統的社會科學方法」以及「敏銳的田野研究觸覺」,
實地深入研究當代中國社會相關議題。
匯集中研院、清華、台大等學者。
十多年來辦了不少學術活動、出了不少專書,也有一定的公共影響力。
招生影片參考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NsCQTftCc&feature=emb_logo
乙組呢,就是清華大學社會所和中央研究院共同訓練「當代中國研究」碩士的地方。
今年是第十九年招生了。
在學期間有豐厚的補助,鼓勵針對中國大陸議題進行田野調查。
畢業時也由清華和中研院一起頒發學位證書。
嗯?有疑問?
Q: 中國研究?這是研究中文/漢學嗎?
A: 唔,這裡著重社會科學。
Q: 我大學不是讀社會學系,可以報考、就讀嗎?
A: 當然可以。乙組學生至少來自政治系、社會系、經濟系、法律系、外交系、新聞系、
中文系、歷史系、地理系、哲學系、財金系、公共行政系、勞工關係系……等等
(不及備載)
所上甚至不乏理工科系畢業的。
或許和「科技與社會」是所上重點領域之一有關。
Q: 我本來沒有想考社會所,可以考這個嗎?
A: 當然可以。無論你志在政治、社會所、東亞、大陸所,或其他社會科學類所,
只要你對當代中國情勢感興趣,就適合報這個。
Q: 讀社會科學去清華好嗎?
A: 清華社會所是國內學術聲譽優良的社會所之一。
從去年開始,清華、中研院、台大、政大四所研究機構合辦博士班。
https://www.tsatw.org.tw/page.php?menu_id=2&new_id=407
而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中國研究學程,早已有研究機構間的資源交流。
Q: 讀完要幹嘛?
A: 大概不如電機資工明確。以這個所的性質,或許也不應該太明確。
但看看往年畢業生,至少包括:
學者(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政策智庫、公職人員、媒體記者、出版編輯、
外交官、律師、慈善機構、竹科公司經理、金融公司經理、中國台商、創業等等
(這也憑記憶打的,應該還有很多)。
他們之中有不小比例從事涉中國大陸事務/ 商貿/ 報導/ 研究。
中國研究學程的訓練自然有所幫助。
Q: 都去哪裡田野調查啊?
A: 很多呢。入學第一學期,會有個年度例行田野,和老師同學一起走走。
之後的話,可能是老師正在進行的計畫,可能是自己的實習、交換地點,
可能是某個學者前輩引介,也可能自己瞎闖。
有人去山西當農民,有人去深圳當工人,有人去福建當律師,有人去北京做慈善,
有人去四川搞救災。能做的都可以做。當然,我們堅持安全第一。
Q: 現在疫情去不了田野,怎麼辦?
A: 的確,現在去上海,如果安排好住宿,需要七天集中隔離+七天自主隔離。
  如果在你明年入學時沒有改善。那我們會和你一起討論其他可行的方案。
  我們有師資擅於數據研究和政策分析。
  這個問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同樣正在面對。但在美國有可能更嚴峻。
Q: 中國是不是在走回頭路,現在研究中國好嗎?
A: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這是數十年來中國和國際形勢最詭譎不明的時代,
但很顯然,也是我們最需要瞭解中國和國際形勢的時代。無論對你自己,或台灣。
冷戰時期,從中國境外理解中國,
最重要的窗口或許是大學服務中心(後來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然而如今的香港,跟著中國走進了「新時代」。
  而各國正為疫情和全球化逆流焦頭爛額。
  台灣的中國研究水平提升,有客觀上的必要。或許,也有一份責任。
  期待你的加入。
Q: 啥時報名呢?
網路報名時間:
109年10月06日上午10點~109年10月12日下午5點
網路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MdRWMX
簡章下載:
https://reurl.cc/7oRY8D\
Q: 我還有很多問題想問,怎麼辦?
A: 歡迎站內信給我。
如果你有比較完整的思路規劃,而且我們剛好都有閒,也許可以見面聊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