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閱讀社會科學課本困難的原因

作者: onijima (費南多.柯里昂)   2020-07-07 01:54:28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93793093.A.AE2.html
我在貴版發此篇文
感激花費時間回覆我問題的各位
因為尚未有版友直接回覆我關於測量效度的問題
容我另外請教關於閱讀困難的問題
這類一個單元一個作者的書我讀來很辛苦
或許是因為內容抽象或是名詞定義不懂
我越想要活用理論卻越覺得有些敘述意義不明....
像是第一張下方開始到第三張上方的圖
說明歐漢基與奈依的複合互賴(interdependence)
在我個人看來內容主要是綠線圈起來的部分
寫"歐漢基與奈依從歐洲整合及跨國活動,發展出質疑現實主義的新制度自由主義的雛型。提出複合互賴的概念認為如國際組織.跨國企業.利益團體等非國家行為者在國際政治中的重要性日益漸增,使得軍事力量已不具有治國方策(statecraft)....."不是就好了嗎..
為什麼作者在下一頁感覺重複一件事又換個說法在敘述一次? (第二條綠線部分)
我把第二條綠線圈內的 複合互賴(interdependence)治國方策(statecraft)
和第一條綠線圈內的黃線的詞互換的話
其實還是同一件事情吧?!
紅線圈起來這幾段我讀來頗為辛苦
因為我覺得讀完了很多字但腦中浮不出任何新的概念
特別是第一.二條紅線圈起來這幾段
我覺得這不是第一張圖的綠線圈內就說過了嗎?!
作者不說明非政府組織的具備影響力的原因
卻用這麼多字在第一.二條紅線圈敘述"互賴"是為什麼?
我們任何人都知道國家是理性行為者
外交的目的是為了要獲取利益避免衝突
現實主義的假設認為國家因為互相的不信任和競爭而追求相對獲益
理想主義則是相信非政府組織的制度(如國際法.歐盟對會員國的制約等)和經濟依賴會影響國家追求絕對獲益
第三條紅線把這個感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換個方式敘述又加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差別是什麼?
藍線下作者引述歐漢基與奈依提出美蘇關係
但又不在美蘇的歷史事件上
用代價(cost) 敏感度(sesitibity) 脆弱度(vulnerability)說明和這理論的連結點
給我一種作者對於沒重點該簡潔的部分用很多字
但需要權威來比對讀者的邏輯的部分又幾乎省略的感覺
我絕無藐視作者的意思但真的看不懂
為了使理論能活用
我借了一本楊永明出的"補上一堂國際關係課"
封面註明作者是台大教授
我滿心期待能幫助我了解專業的評論是什麼
進而學習在申論題回答上
但這本書幾乎國際關係課本裡出現的名詞和理論都沒出現
讓我覺得這書對於理論申論沒直接幫助
請問我的思考邏輯是不是和本科生差非常多
才會感覺似乎看不懂課本的問題?
碰到這問題該怎麼辦?
這問題對我而言很重要
因為從補習班在網路上公開的擬答來看
國際關係不難
但我在看考試具有權威(必讀)的書時
常發現這種我認為三.四段話可以表達的常理
但課本卻用了半頁來敘述
沒案例也無法思考自己的假設是否是和作者同個邏輯的
看到我懷疑人生,覺得自己是不是根本沒能力讀書
https://upload.cc/i1/2020/07/07/Ir05p9.jpg
https://upload.cc/i1/2020/07/07/61RTLN.jpg
https://upload.cc/i1/2020/07/07/UPB20R.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