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政大資管所

作者: cowyo87 (cowyo)   2019-06-08 12:59:31
代PO
背景:108中央資管
錄取:政大資管
補習班:高點中壢
老師:MIS 金乃傑 資結 王致強 計概 汪兆慶
計概:
我在大三寒假有先看了全部計概的VOD,搭配看線上課程,課程內容不深入但很廣,建議
有空也要多從原本的課程去延伸各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可能因為要準備的細項科目太雜(
例:OS、網路、資料庫…),確保在各個細項科目裡面都有基本的認識,之後在準備或
看到不會的考題會比較容易知道要往哪個方向找答案。(範圍太廣,也不太可能全部都準
備的很深入)。
到暑假面授課之前,我對於計概裡面的細項科目基本上都有粗略的知識了,建議面授課前
可以拿個近一兩年的考古題來看一下,趨勢是什麼?每間學校各個細項科目比重是如何分
配?考題差異在今年就變化蠻大的,從5 年前到現在也差異蠻大的,每一間學校的系項科
目比重也都差異很大(例:中央會考較深的網路題、交大會考複雜的資料庫…)。根據目
標學校,在面授課之前對各個細項科目有個時間分配的規劃(有些東西過時,或者目標學
校不會考,就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準備)
如果把基本的傳統計概都準備好了,可以多看或多修一些IT技術的課,計概慢慢有越來
越多與時事、新科技連結的趨勢,養成看IT新聞或技術的習慣,人工智慧整個領域在考
試範圍內會越來越重要。
資料結構:
這個科目有些學校會是獨立考科,管理組和資結組的選擇可能要早點決定,當初我是覺得
準備「MIS+計概」是資管所比較普遍的考科,但可以多考慮其他因素(各組考試人數
、考題難易度)來擬定準備的策略。
暑假前,因為專題也有很多code的工作,在大二沒有把程式語言好好的熟悉,有JAVA
從簡單的入門開始重學,網路上有很多影片或參考資料,如果以前沒有好好學,專題也剛
好有用到物件導向,一起準備的CP值會蠻高的!
暑假的資結面授課會和資工一起上,程設(物件導向可能又稍微多點)和經典的演算法邏
輯比較是重點,各間學校會考的語言和方向應該也會不太一樣,可以考慮哪些部分要準備
多少。王致強老師教的完全是針對考試的內容完整的授課,如果能夠整本資料結構都熟透
,演算法的程式碼也有自己完成過,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範圍變動性比起計概來的小蠻
多的。
MIS:
這個科目也是範圍蠻大的,在暑假之前我只有上完基礎課而已。暑假開始就是跟著高點的
金老師的進度走,在上完課的一兩個禮拜準備MIS的筆記,加上一些網路上找到的CA
SE做連結(這樣可能會在以後申論的時候比較多東西可以寫?),學習上可以達到不錯
的效果,加上老師也會利用一些口訣,讓我們可以比較快速地記下內容。平時上完課如果
有想到什麼或者有考題有相關,可以把它記下來,多攝取MIS的知識,然後用有條理的
方式(圖形、流程圖、條列…)表達出問題要的資訊。最近也越來越多新IT內容摻進來
,「計概」的內容在最近也很常在MIS考題中出現,所以可能要多在平時多看相關的議
題。(例:AI、國際上的IT新聞、資安事件…等)
筆記會在回答考題上面很重要,通常考題一看到,可能架構或回答的核心就要確定好,否
則可能會有點趕。我個人認為MIS的考科很重「作答技巧」,可能平時就要多多利用文
字以簡潔有條理的方式表達想陳述的答案,很常會發生寫太多或回答不對題或表達不佳的
狀況,可以多練習手感。
口試:
時間:團體面試約20-25 分
1. 英文閱讀關:在未開始面試時(準備)的時候5 分鐘看英文短文(抽籤)。
內容應該都是跟IT有關的企業或國際新聞(例:資訊系統效益…)。
2. 生活化情境題(例:資訊科技導入,中文短文)
3. 研究計畫內容簡述
4. 程式題
口委:系主任等四位教授
問題:
1. 朗讀其中一段。然後說明主旨、老師會針對文章上的某段事件提問(例:對企業的影
響)
2. 對這個CASE做分析,老師會與學生直接討論(舉手搶答)
3. 對附上的研究計畫做簡述,老師有想法會與學生直接討論
答題心得:
1. 短文不長,裡面的字也不會很難,要先想好這個短文的主題是什麼?然後要「針對」
老師的問題作回答,問答的節奏蠻快的,思緒跟邏輯要很清楚。
2. 回答完第一題可以先看,最好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答案,如果答案比較普通可能要快
點搶答,很快就會被講完。
3. 先想好起承轉合,對研究內容要很了解(若有較深的內容可能會被要求解釋),動機
和研究目標最後可以輔助研究計畫說明。
4. 有3-4 題程式邏輯題目,很簡單、基本,但時間不夠,我們這組沒有考到。
注意力要很集中,可能會被問到上一個同學說了什麼?是否贊同他的說法…等?要一心多
用,準備下一題也要注意其他老師或同學的討論內容。不要緊張,很多問題會直接討論沒
什麼時間準備,有條理地講出想法比較重要。研究計畫要熟,動機、設計、流程至少被問
到都要能馬上反應出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