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財工/政大財工/清大財工心得

作者: ludan7972 (滷蛋)   2019-04-05 22:10:23
代好友PO
一、背景
已出社會重新回來念書
112EE畢(在學成績約50%)
有實際股市交易經驗 拿過實單交易競賽排名
沒有金融業工作實習經驗
大學沒修過經統財
準備考試時間約半年
二、考試結果
經濟 統計 財管/財數 筆試總分(門檻) 口試 考試總分(錄取門檻)
台大財工 71 35 40 146(97) 98 220 (190.14) 正1
政大財工 56 75 未知 94.5 80 (77.835) 正4
清大財工 60 60 120(90) 92.67 76.33(未知) 備2
三、心得分享
板上有許多高手分享準備各科的心得,就讀書方法及該準備的內容來說我就不贅述,
尤其前面幾篇william戰友的筆試分數比我高好多好多,看他的就好,
我比較想分享一些考研其他的事情,心路歷程之類(文長)
筆試(台大財工):
1.台大財工考4科,準備科目應該是所有科系裡面最多,
幾乎不太可能全部都念到超熟,當初我一開始想把4科都念到75分以上,
實際準備才知道根本天方夜譚,除非原本就很熟練或是提早一年就準備。
看到107、108年台大財工上榜的人筆試分數都不高,不要認為很簡單,
統計比甲組難,財管財數也是每年變化很大,加上因為準備4科,
本來每科的時間就會變少,自然比只準備2科的人不熟練,
因此勸要考的考生越早準備越好。
2.經濟學:
看考古可發現可能出題老師不同,每年題型變化很大,
甚至過往常考的賽局今年沒考、總經部分也不同,
更不用說107年突然考一大堆英文閱讀,今年108年又完全改掉。
運氣成分十足,考高分不代表經濟學一定很強,
尤其107年除了英文閱測分數占很大以外,好幾題題意標示不清,
有解釋空間,看兩本補習班的參考解答竟然有超過20分答案不同,
在這種狀況下,考生只能自求多福,
我個人認為有拿到基本題基本分大約50-60分就該滿足了,
我拿到71分純粹是運氣好,寫過往考古題我都寫得普普。
3.統計學:
在這科準備上,今年是比較特殊,在葉小蓁教授退休後,
沒人知道下半50分會出什麼題型,可能有人照考古準備數統(像我),
甚至把葉小蓁題本幾乎做完,但今年卻改考計量。
計量的部分我推薦張翔老師,我一直到今年1月初寫考古題才知道過往計量約占30分,
我就在1月初報了張翔老師的計量經濟,花了數天看完+寫完老師的計量題目,
結果運氣很好,考題很多都類似裡面。老師教得很好,
讓我只花少量時間就學到計量的精華,不然依照我1月初才開始念計量,
肯定是來不及的。
雖然我台大統計只有考35分,但是我自己其實統計花最多時間,
而且自認自己有一定實力,甚至比經濟學還要強許多。
台大統計考題的特色就是題目超多,像清交政都只考5大題左右,
台大卻可以考超過10題,因此考台大財工統計學真的是要極熟練速度又快,
才有辦法拿高分,而且題目明顯比甲組困難,
寫考古時不要以為會寫考試現場就可以拿分,要在時限內寫完又對才是真的拿到分,
我只考35分有可能是因為後半50分複選題要全對才有分,
我沒有時間把4個選項都算完,造成很多題都小錯。
雖然如此我自己估應該還是要有50-60分左右,最後35我也不解原因。
4.財務管理:
自從財工組開始考財管以後,可以看到上榜的人財管財數這科分數都不高,
但這科應該是有念有分,我認為CP值很高,建議想考財工組的花時間在這科上。
另外要看清楚題目標示,今年寫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4位,我完全沒發現這件事,
造成我只有考40分。另外,每年難度也差很多,今年財管題目也偏多,
如果將數學/財管各分配50分鐘,要在50分鐘內寫完財管題目且不粗心是有難度的,
5.財金數學:
建議用書:財金數量方法
這科我認為考題是相當莫名其妙,
考試科目名稱:含微分方程、線性代數,但實際我分類如下,
108年: 微積分 + 財金數量方法特殊題目
107年: 微分方程 + 線性代數
106年:微積分 + 高中矩陣
105年以前:微分方程 + 線性代數 + 財金數量方法特殊題目
簡單說就是題目年年在變,難度也是天差地遠,原本想用這門來拉分數,
看到107年這科難度變很高,我準備了理工科程度的微分方程、線性代數,
結果最後只考基本的微積分算極值跟積分,我修完微積分是10年前的事已經忘了,
就這樣沒拉到分還白白送了20分,建議把微積分也準備一下..
可以看出106年突然變超簡單、107變超難、108又變回類似105年以前+部分106,
所以109以後會怎樣,沒人知道,或許只準備財金數量方法那本就好。
6.其他筆試心得總結
考一次筆試就像是一個統計取樣,考高分的人不一定實力較強,
考低分的不一定實力比較弱;每年的考題方向可能改變很大,
有人運氣好剛好考到會的,有人運氣不好準備的部分剛好考很少,
沒辦法,這就是研究所考試,不像大學指考學測通常考的範圍內容固定。
像看我們這些歷屆上榜的筆試心得,也要注意是不是有生存者偏差,
像是假設有一年考很多計量完全不考數統,有可能上榜的人都會說自己準備比較多計量,
然後數統認為不重要或沒時間就不念,這並不代表下一年度的考生照做就會上,
如果下一年度考題風格大變就完了(如同今年經濟學),不能完全參考上榜心得
可能每年出題老師風格改很多,若要保證自己不管什麼考卷都能考上,
就需要大量時間各種都準備,我個人很想上,很謹慎所以我全部讀,
需要大量時間,舉例像是統計學我把無母數檢定,還有一堆奇怪公式全都背了,
雖然最後沒有派上用場,但是可以確保不管出題老師怎麼變,我都有一定分數,
但有沒有這麼多時間都準備,只能自己取捨
另外,從我這次好多科目實際分數都比我剛考完估的還低,
可以得知教授應該是改得滿嚴的,自己準備考試的目標分數要定高一點,
實際考出來才能打折再打折還是高於筆試門檻,
我自己是考前用考古題估能拼到約180-190分,
考完當下估160-170分,實際出來146分
雖然今年乙組筆試門檻僅97分,是因為推甄有2個名額釋放下來,
造成筆試多取4個人,而且今年報名人數較去年少了約10人,
才能這麼低,明年考生可能要注意一下,目標設高一點
口試:
考古題可以參考其他高手分享,我這邊一樣主要分享其他心得
我只就我的經驗述說,僅代表我個人感受,不知真實教授評分方法
1.台大財工
第一關個人資料關,教授會一直質問你各種資料,想確認你寫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因為我有實單交易的經驗且寫說我賺錢,當時教授問我像是在懷疑我到底有沒有賺錢,
實單競賽得名、會寫程式是真的還是假的,口試完我都以為很慘以為教授不信,
但最後出來分數滿高的
另外有人說台大財金很吃背景學校,我認為有可能是真的,台政會有優勢,
我自認專業關沒有全部都答得很強很好,英文口說也普普,但分數卻有98
綜合以上,我認為台大財金口試重點可能是在第一關,以及個人背景資料,
換句話說就是個人長期以來所累積的東西,只在考前準備可能是美化不了多少
畢竟學校口試時間只有短短幾分鐘,比起業界面試動輒小時起跳,
幾分鐘根本無法完全認識一個人,
如果用專業關僅僅幾題就代表一個人的專業程度足不足夠,
我認為這太荒謬,我個人認為專業關與英文關不是決勝點,
或許會差個幾分,但不會差太多。
2.政大財工
比起台大財工口試,在政大當天專業及其衍生問題我都有回答出來,
所以對於我拿94.5分算是比較不意外
(我只準備板上分享過的考古+複習財管,專業已足夠)
但或許備審背景資料還是有差,比起戰友,當天教授對我的問題是比較客氣的。
綜合以上,我認為政大財工口試評分方式與台大類似,
但可能專業題占分會稍微重一點點
3.清大計財財工
這間面試就比較搞笑了,事前不用給資料當天才給,
而且今年只要成績單不要自傳履歷等,
教授對每個人只有現場的5分鐘,這樣是要評什麼分數,
聽說當天財工組幾乎每一位都跟教授聊得很愉快沒聊到太多專業題,
看來清大的面試比較像是教授看看學生大概什麼樣而已評分不會差太多,
決勝點在筆試
4.其他口試心得總結
我口試分數還不錯,自己覺得有以下可能:
(1) 口試回答教授問題時有自信,不慌張
(2) 參加過實單交易競賽得名,有大量實務經驗
(3) 會使用程式,且用來做實際投資分析
(4) 專業關回答得還不錯(政大)
(5) 台大電機畢業 (聽說台大財金,台大畢會加分)
除了自身多年累積的經歷以外,或許短期能練的只有專業與談吐,
這幾間口試時我的談吐自認都是相當有自信的,
面對一些教授的質疑時你能穩定不慌亂地回答,
回答有條理,有邏輯,能跟教授討論問題,或許這會是教授想要的特質
(當然實際上,我們不知道教授喜好怎樣的學生,怎樣的背景或是談吐)
換句話說也是有運氣成分,被問的專業題也是,只能盡力
最後
勉勵各位未來考生,有夢者事竟成,
準備研究所考試是條漫漫長路,而且有很多運氣成分在,
但如果把自己準備到120甚至150分,即使失常或運氣不好也能考到100分,
加油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