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化學所正取心得

作者: james8897 (5j/中央神射手)   2019-03-19 00:58:36
手機排版可能有點亂
先附上成績
有機 無機 物化 分析 綜化
成大化學 100 70 41 73
正取二
清大醫環丙組 88 63
正取不分名
交大分子科獨招 76 84
正取不知第幾名
台聯大 78 63 43 70 87.5
清華化學正取不分名
背景
中央大學化學系 在校普普 主科沒被當
從大二開始慢慢補習
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才補完無機一科
我覺得考研不是在比誰比較聰明
而是比誰比較用功,基本上只要有認真在準備最後的結果不會太差的
各科準備
有機
正課我是補洪亮,真的要大力推他
雖然很多人說他教的太繁雜
但他筆記上所有的東西,一定是從某一年的考古題出來的,而且上他的課可以自己抄一次
反應機構自己會更熟
有機最重要的是反應機構
一定要自己畫過一遍才行,不能只有看的!
也不能瞎背,每個步驟都有他的道理
看是不是他的氫比較酸先拔之類的,以及每個反應的條件限制低溫、試劑、酸鹼性都要清

這在醛酮的章節就又更重要
要先了解才比較好記憶
最後會覺得其實很多反應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只是不同方式呈現
像wittig reaction跟Baeyer villiger oxidation都是Nu攻擊Carbonyl group 只是離去
基不同而有看似完全不同的反應
所以融會貫通非常重要!
我差不多把全部筆記熟讀兩三遍後開始狂刷題目,哪裡不懂再回去仔細看那個章節
有機基本上做很多題目就可以考出很好的分數
題庫班
梁傑的題庫班真的猛
但是只適合已經對各種反應清楚且儘量先做過各校考古題的人
因為妳會在課堂知道之前所不知道的見解跟記憶法
無機
潘奕的特點大家都知道
快、清楚、字醜、愛罵我們呆瓜
無機基本上把他教的東西全部吸收就沒問題了
除了今年台聯......
我是正課上完之後
每複習完一章 就開始寫他後面的題目
寫多少呢,就看我對那章的熟悉度
如果對那章很熟就不會寫太多
不熟的話可能就寫個8,9成
無機是一課蠻好讀的,基本都是記憶的
但也因為這樣大家都能考高分
所以我都會特別掌握一些特殊考題
一考出來就賺到
像是SALC 徵表 詳解、算電子的A法、配位的雙電耀遷、各種MO畫法、固態的各種考法等

Miessler課本習題超她媽重要
我已經看過不知道多少次他不論是課文習題還是課本後的都很愛出
不論是台聯或是台大 成大 都是!
想拿高分寫就對了
所以無機基本上就是背多分的科目較易掌握
物化
我是補李世哲。先說我的觀點 我是推他的
熱力學很厲害大家都知道
但他的量子力學就沒有這麼罩了
但其實量化要考的東西其實並不多
他也把歷年的考題有大略講過一次
但他也是蠻常錯的
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養成翻原文書的習慣
像是particle on a ring,time dependent 薛丁格
量化的觀念我都是在Atkin 上補齊的
我也有上台大開放式課程
但說實話我覺得轉換在考試上的效益沒有想像中的高,但時間允許還是可以去聽的!
我補完正課看完一遍就直接開始寫他的講義題目,一開始一定都不太會
這時候先抓對物化考題的感覺
等做完講義後會有個大概的慨念
之後就是刷考古題的時間了(之後再說考古的要點)
我個人在考前有整理各科的考前猜題
尤其是台聯的每三年一輪
稍微看一下他比較常出哪些章節,就要去熟讀他
我今年物化直接命中統熱 、timedependent, particle on a ring
今年台聯發完考卷
真的是笑完才開始寫考卷的
只是今年也改很嚴的樣子
所以一定要有概念什麼題目是老師喜歡考的
(從考古題預測)
分析
說分析可以放的就叫他不要在暗黑兵法了
分析應該是最簡單的 有背有分
我補楊協成的
個人認為把他的黑板筆記熟讀考試就沒問題了
今年我也只讀他的講義也考的還行
雖然我很不喜歡他很文科的教法
但我自己也懶得看原文書再整理出來
所以我硬是把他的筆記啃完
建議在四上準備考試時蠻推薦修儀器分析的課
可以一邊賺學分一邊用來準備考試
而且分析也是在很晚的時候才開課
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準備
分析則是看完筆記兩三遍開始刷考古題
總結:跟著老師們的步調走就對了
準備時程
7-9月
這時間是打好基礎的時候
也是開始培養每天的作息時間跟讀書習慣
每天規定好一定要把今天補的習回去複習完才能開始耍廢
不然只會越積越多
大家都是補差不多的習
差別就是你有沒有真的吸收進去了
這段時間我把有機 無機(聽第二遍)物化捕的差不多了
10-11月
這時候開學了 不要鬆懈掉了
能儘量去圖書館就去
可以看到跟你一樣的考生一起奮鬥
開始補分析 也開始第一輪的另外三科複習
可以的話 盡力搭配著題目
不然讀了很多還是不知道考試要怎麼考
要紮實的把各科地毯式看過
之後寫考古題才能知道要去哪裡翻
這段時間應該就是考研最難熬的時刻
會想說之前補了三個月可以休息一下
這樣休息下去就是+365了
所以找幾個戰友
平時多多鼓勵 討論題目 打打嘴砲
撐過這段時間就是收成的階段了
12-1月考古題
我推薦從成大開始寫
他考型很廣 難度中上
很適合知道哪裡不足
而且絕對不能只寫自己要考的學校
考古題的用意是讓你知道他喜歡考什麼
不是讓你用來死記他的
如果有重複的題目就當成是賺到
像今年台聯無機 (跟102年一樣)分析
成大物化(102年考型幾乎一樣)
儘量各個學校都寫
能知道這個考題還能怎麼變化
我基本上除了中正的題目我其他都有寫
今年的考題除了台聯物化eigenvecter我應該都是有看過的
所以才會說研究所是考你的努力程度
心理建設
我是一開始抱持著把化學系之前不會的科目
把他補齊來
所以補習的時候都很開心今天又學會了什麼(之前過太爽)把這些專業知識學起來
不然抱著考試的心態真的是心很累
準備到一定的時候時一定要想著我考古題做了這麼多次 ,錄取分數這麼低,一定會上的
想法,在考場時就把旁邊的人當成是炮灰,來繳學費給學校鋪馬路的,給自己足夠的信心
去應考
在東大特訓班有一句話
「考試是與自己的對話」
我覺得讓我當天真的比較專注
讀書會
找有一起讀書動力的人一起準備也會更有動力
彼此討論問題、吃飯聊天 都可以讓考研走得更順利,不然自己一個人很容易偷懶
特別感謝我大中興榜首台大哥讀書會各個成員
綜化 有機無機 物化分析
108 交大 中央 清大
107 清大。 交大 中央
106 中央 清大 交大
台聯大順序三年一輪 自己推推看
祝明年考生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