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台文所

作者: Irenelala (Irene)   2018-03-16 11:38:46
【前言】
從高中開始一路走來不管是很糗的追星、升學、出國打工、海外工作、
轉職等等都靠著Ptt上的支持我,所以這是一篇大型還願文。
感謝ptt的照顧哈哈。
應考前後我一讀累沒有方向,就會在板上搜尋台文所相關的考試心得,
這裡是非常重要的虛擬支撐力量,希望我的心得可以幫未來的考生盡一點點微薄的
心力哈哈。
【背景】
師大歷史系畢業N年的上班族。
已經非常久沒有讀書,忘記考試為何物,因為工作需求,
很想紮實自己的內涵,臨時決定報考看看。
考慮時間非常短,還要一邊工作,且工作性質是沒有假日的,無法每天靜下心讀書,
只能抽取工作空檔零碎時間,所以不想浪費錢就只報考台大。
在書單跟長期的應考方針上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但可能對半工半讀下想準備的人會有點幫
助~~~
【考試成績】
台大台文所 正取四
國文:78
英文(A):66
文學理論:81
台灣文學史:81
核算後總分:407.25
最低錄取分數:367.75
【準備方式】
準備方式有點取巧,因為我是線上報完名、繳完錢之後才下決心既然報名了就讀吧。
但時間只有不到2個月。
考量還要上班,看了一些版上過去的心得文,書單海真的讓人害怕,
為了效率,就在家教版找了應屆的學長姐當家教。
我可以吊車尾考上完全就是靠著家教的幫助,非常感恩。
擔心文太長,我直接先將我覺得有用的方式條列整理
有興趣的可以再看我的過程
1. 找在學生學長姐當家教,了解出題方向,每週安排進度跟課程2hr up
2. 書海太龐雜,先評估自己能看完多少,抓幾本必看的。
文學史我是以陳芳明的新台灣文學史打底。
每一章節請抓出該章節重要的兩個代表人物跟作品。
文學理論一開始看當代文學理論導讀,但後來覺得有點繞一圈。
推薦理論概念跟我一樣零,又很久沒念書的可以先看一些白話好懂的像是
陳芳明的很慢的果子,或是朱剛的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
3. 看Youtube,記得調快倍速。
因為時間很零碎,不想浪費通勤時間,我意外發現「民視台灣學堂」從
2016.08開始有一系列幾乎符合台文所考試範圍的影片。
▲陳芳明的新台灣文學史,他自己每週在上面把書中重點幾乎大略性的講了一次:
https://youtu.be/r86aEAQkimQ (建議看完書再來聽,可以加深記憶)
▲哲學談,淺淺地:https://youtu.be/Ul6Q2V-QP8Y
很多哲學系教授在上面以淺顯易懂的白話解釋了一些基本理論概念。
這影片幫助我正式掌握理論的流變。
從結構主義到作者已死、女性主義等等都有略談。
理論的部分我真的是靠這系列影片跟很慢的果子找出一個大概框架。
4. 筆記用電腦整理,重點式的打,不要照抄書上,一邊打就要一邊自己消化統整。
一開始還想說要久違的念書了,買了一些筆記本。
結果東一本西一本,等到真的感覺來不及了,才開了兩個檔案。
一個文學理論、一個文學史,一開始打的時候就要有組織,不要零碎,
這樣考前只要印出來拿著看,讀起來也方便。
5. 文學史的部分從古典開始,每個年代都要背出至少兩三個文人跟他的作品。
尤其台大大家都說古典很重要。
古典的文人跟書名我整理超長的清單,把葉石濤有寫到的、黃美娥課綱上有的。
全部拉清單,最後一天晚上狂背。
最後名詞解釋考了三個林姓文人,林占梅、林幼春、林小眉。
前兩個當然是背到熟了,最後一個真的是傻眼沒看過......。
秉持不要空白的原則我最後寫他是林幼春的妹妹哈哈哈哈,想說你出題那麼幽默,
那我答案也不要辜負你~~
另外文學史還考了兩個日治時期在台日本文人跟作品,所以真的不要只背一個。
6. 文學理論,一開始可能是歷史系的弊病(?)或是我自己蠢,很想要抓出每個理論的
時代背景。但是從Selden那本書裡我根本看不透理論的先來後到。
建議先看很慢的果子,再看youtube影片,時間充裕的再慢慢往書單海裡細讀。
每個理論看的時候就是整理出這個理論的重點是什麼,
他主要是對什麼的反動,代表人物有誰。
7. 考前一週看考古題,不一定要練筆,但要講得出來。
這方面有家教的幫助實在太大了,就是我講,然後家教幫我看我有哪些要補充的。
因為講的過程就是思維的統整,這實在太重要!
8. 清楚掌握自己的優劣,利用時間補足弱點。我知道自己的優勢是會寫。
但是大弱項就是求速成,讀得不夠精實深厚,怕看到題目寫不出來。
所以我當時就是不太去在意什麼考試時間很短要不要練筆的問題,
而是想盡辦法在最後一週把考古題從完全不會盡量看到完全會。
當然最後很難做到,只能相信能看多少是多少。
千萬謹記「有的題目不要覺得他不會考就跳過!!」
因為台大理論的第一題,我忘記在那個學校的考古題有看過,
當時因為頭昏腦脹,我就以「啊這不會考啦」跳過了。
所以考出來的時候腦袋一片空白。
連帶影響到下一科考作文的時候心情很差,看到題目是什麼高齡社會理想國
實在無法這麼理想,就批判了一番,事後超級後悔,覺得沒有冷靜的寫
考不好的風險很高。
9. 自己歸納一下出題邏輯:
理論前面第一題這兩年都是出比較大概念型的,對文學的基本認識。
今年印象中是考文本跟作品的差別是什麼……我整個寫反。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不要速成,要紮實的念。但是這種文學基本的概念記得抓一下。
再來就是一些重要理論像是結構主義、性別操演、場域還有一些老師們今年研討會的
重點,我主要是以這方向去準備。
文學史的話感覺就是古典一題、日治一題、戰後一題、加上80後左右一題。
我是以這個方式去抓,然後每個時代一樣都要講出至少兩個作家兩個例子。
再來就是廣讀很多短篇的故事,可以拿來舉例,我在睡前讀不下去的時候就看歐陽子、
家變等等等,考前最後一天看了鄭清文的三腳馬,剛好就有考到鄭清文。
10. 每次讀不下去時,再ㄍ一ㄥ一下!
這件事很重要!這是我一個朋友跟我說,考前一定不要放空,能看多少就看多少。
也因為這樣,我是沒有熬夜,但是我的睡前讀物也是看相關的。
然後考試當天休息時,我也是能背一個是一個,像是文學史的名詞解釋等等,我都
是在考前10分鐘剛好有背過,至少在看到考題的時候會覺得很有信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