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在經研所的日子

作者: NTU303150195 (NTU303150195)   2018-01-12 21:29:06
兩年一晃就過去了
轉眼間已經過了三個學期
分享在台大經研的感受給還在徘徊的你
我不如前幾篇「我在經研所日子系列」學長們那麼優秀
被數量方法跟個體I電過就怕了
這篇以學渣視角來講台大經研的生活
【課業】
畢業學分 必修16+選修16+論文
必修 學分
數量方法入門 2 英語授課
個體經濟理論I 4 英語授課
總體經濟理論I 4 中文授課
計量經濟理論I 4 英語授課
專題討論 1x2 英語授課 (至少修兩學期,共2學分)
以上必修總共16學分
_____
「數量方法入門」
開學前的暑假兩個禮拜,一到四早上三堂課,禮拜五期中/期末
用英語教線性代數跟高等微積分,非常密集緊湊趕進度
是數學課但是沒有計算跟數字,很多定理跟證明
細節不記得了,我把講義當成英語作文硬背,考數學當作考默寫
討論的時候會幹聲四起 (當然不是在課堂上)
如果抱著大學部或是補習班經濟學的認知一頭栽進來
修完這堂會徹底顛覆,萌生"只想畢業"的念頭
這屆當了好幾個
我第二次修就學乖了,放棄理解、硬背默寫考過
好像有人被當兩次直接延畢
被我說得很可怕,但要認真理解也是可以,神人都滿友善,肯學人家就願意教你
如果萌生"只想畢業",自然會選擇背一背過就好
這門課用中文教都不見得聽得懂,據我研究室神人說法,這門是必修最難
這門都是新老師開,最難的課由最年輕的老師教,大家就互相包容吧
雖然入學考試的英語只佔50%,聽力還是要加強,不然碩一上會過得很痛苦
_____
「個體經濟理論I」
第一部分:
Ariel Rubinstein的Lecture Notes in Microeconomic Theory
搜尋上面的文字就能找到書
但這本是Note不是教科書,很薄,很多內容都被作者省略
幹聲四起的程度不亞於數量方法入門
內容會讓人哀哀叫,有人會從研究室對著101拍照打卡刷存在:「又讀書讀到天亮。」
考試是開書考,但沒什麼幫助
成績不曉得為什麼是公開的,平均很低,有零零散散的個位數
期中不行就把握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馮老師的賽局
各種種類的賽局,內容豐富有趣,有重回人間的感覺,是努力讀可以讀進去的東西
不像數量方法跟個論I的前半部,坐在書桌前幾個小時還是沒收穫
作業有理解,考試就OK
我第一部分考炸,第二部分8X,勉強及格
最後應該都有調分,這屆個論I沒人被當
上面兩部分都有作業,可以跟同學一組
實習課會講解作業
_____
「總體經濟理論I」
第一部分:
solow,Bellman equation,value function,DSGE
古典新論讀熟,應該是躺著過
大學總體只有修過凱因斯ISLM,沒讀過DSGE的話就比較辛苦
總論I是我碩一上最開心的課,是中文授課又是已經熟悉內容
每週乖乖把作業寫完,安心考試
如果不行的話就把作業弄懂,解題的套路,期中考跟作業差不多
另外我們的總論作業被出在下一屆的台大經研入學考題
要考入學考試的看能不能要到作業
第二部分:
毛老師古典新論的14章,Ramsey模型,老師網站就能找到教材
是13章有投資的模型改掉一些假設
老師上課很有趣,但作業比較難,要用電腦
建議開學前把古典新論讀熟,碩一上就能減少一門必修壓力
_____
「計量經濟理論I」
105這屆有經濟系的李宗穎、朱建達兩位老師合開的課
也可以選財金系管爺的課,都是英語授課
管爺那門的難度高很多,所以我沒考慮呵
106這屆經濟系沒開,只有財金系陳宜廷老師的課可以選,中文授課
_
105經濟系的計量I
第一部分:
李宗穎老師從機率、期望值、變異數基礎的入門,一路教到GMM
有兩次期中考,第一次可以吃老本,完全不用準備,爽拿9X
另外老師講英文的腔調,聲音渾厚很好聽,喜歡看帥哥可以修這門
第二部分:
朱建達老師教Panel data,各種effects mothods, Probability model logit,
probit model
這部分也沒有很難,就是不同模型的應用
期末考我題目看不懂,也不知道題意不懂可以舉手發問
就傻愣愣的交卷然後就被當了...
整個學期每週或隔週都有電腦作業
Matlab or R or 抱大腿
___
106財金系的計量I
陳宜廷老師,中文授課
據105被管爺當掉的人說,這門難度比管爺簡單多了
Hansen,B.E(2017)Econometrics
上網就能看教材
線性迴歸、LSE、古典迴歸、大樣本理論、內生性、GMM
中規中矩的內容,有點像準備考研時的計量班,只是加入Matrix的作法
考試內容都是課本的推導,例如雙重期望值、一致性、柴比雪夫不等式之類
一樣有電腦作業
Matlab or R or 抱大腿
___
碩一上除了個論I的前半跟數量方法入門,其他都還能接受
仔細的人會發現我只是提課程內容還有怎麼過,因為沒什麼心得
除了經濟碩之外,會計博班也要修我們的個論跟計量,他們沒基礎修得更痛苦
當人的話成績不要太墊都會調上來
如果四門必修都完成,又沒有走學術的打算,未來的日子應該是國內研究所
數一數二的自由,算是先苦後甘
選修只要16學分,涼課到硬課自由選,內容非常多元
要一年半畢業早點進入職場也是可以的,進來打聽哪個教授論文好過
___
「專題討論」
必修專題討論就是去湊人頭聽學者的研究發表而已,
每學期要選一門paper寫摘要,也算很涼
___
說完課業來提一些跟生活有關的
【研究室】
研究室跟宿舍差不多,只差沒有床而已
有免費無線網路、充電、免費冷氣,陽台可以眺望101
社科院六樓的廁所超乾淨、而且有衛生紙!
開學後能不能抽到研究室會影響你這兩年碩士生涯的人際關係
大學還有系學會、社團活動維持人際關係
碩班修完課各自鳥獸散
有研究室會跟同間的比較熟,也比較有機會認識鄰近間的人
課業可以抱神人大腿
另外不要不敲門跑別人研究室,會被當作怪人呵呵
【生活機能】
新社科院的生活機能很好
靠近科技大樓站,旁邊是大安運動中心,離新體也不遠
同一棟樓的B1就有餐廳跟合作社,還有圖書館
下雨的話會覺得特別溫馨,宅在研究室什麼都不缺
在這棟也沒什麼機會走樓梯,有四部電梯
【打工】
經濟所的TA跟教授的研究助理的名額滿多的
月薪3000~14000的工作都有,不太需要擔心餓肚子
跟家教比的話要看運氣,有些爽缺事少錢多,有些忙到爆
TA可以接個兩份,每個月就有12000
___
經濟所是能訓練大腦的好地方,但這些思考能力有多大的就業價值就不一定
能堅持把碩一上的課都認真修完的,畢業也不會太差
像我作業碰到難題,少個幾分也就算了
有人會熬夜把作業答案弄出來,很值得欽佩
如果抱著增加就業能力進來可能會很失望
這邊是學術中的學術,攻博首選,師資完全沒得挑剔
很多老師都很大咖,又超級親民
如果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幹嘛,又想要讀(洗)臺大的話
臺大經研碩一上之後的時間可以好好想想
總之碩一上還是要想辦法活下來
休學放棄的大有人在...
經研所的生活都比較宅,沒什麼活動
窩在研究室看劇、讀書、打遊戲、桌遊
不然就是下課直接回家
另外我們這屆只有六個女生,如果你是單身狗,畢業之前可能還是單身狗
但時間自由喜歡出去參加活動也沒人管你
報名人數今年才243,有認真準備也不會太難考
上面描述只是我的淺薄的主觀認知
有幸考上且有選擇的人,多跟裡面的人聊聊是不是你想要的
大概就這樣,祝各位金榜題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