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兩年資工考研心得

作者: ken52011219 (呱)   2017-09-08 15:39:54
嗨,大家好
雖然這次我的戰績真的是慘的可以,但早在一年多前還未重考時,我已經立下約定若考上
四大就要回來還願。
戰績不太好看,請多多包涵<(_ _)>
(註:此篇因為是心得,所以會有些觀點是偏主觀意識,每人的狀況不同因此會有不
同想法,所以請自行判斷^_^)
              請絕對要使用PC版觀看
                       ┌───┐ ┌───┐
                       │ Page │ │ Page │
                       │ Down │ │ up │
                       └───┘ └───┘是您的好夥伴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  不知不覺來到了四月底,把巫師3一周目通關後又看了好幾部兩年來lose
∥  掉的動畫 XDD,其實早就上了理想中的學校、想好未來的規劃。
∥言
∥═  但遲遲無法下手寫心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想寫的東西感覺有點龐大」  
∥背 直到最近已經把該享樂、想做的事情全部都搞定了,那就開始寫吧~
∥    
∥景 因兩年考研路上在本版以及Prob-Ask版中受益良多,因此想將這兩年以來的
∥═ 考研經驗回饋給未來踏上考資工研究所的學弟妹們。
∥戰  
∥   尤其是想給後段學校的學弟妹們一些對於考延的看法。
∥績
∥═ 「考四大並非遙不可及」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  小弟畢業於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
∥   
∥言  大一     玩活動
∥═  大二     系學會      其實當時放不開身上的職責,在考研期間
∥背  大三     系學會      也還是有多少碰學弟妹的活動。
∥   大三下、肆上 開始考研
∥景
∥═    
∥戰 也因此大學成績並無法與其他人相比,通常都是求過、班上吊車尾成績
∥   而這些債,都在考研的這一年半努力的還(苦笑
∥績   
∥═ 只不過繞了這麼一大圈終於知道自己想要些甚麼。對於未來,比起同儕而言
∥   更加地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  *英文程度 :從 大一 ,修完英文學分後就再也沒看英文
∥         大肆下,無準備情況 Toeic 550 ~ 600 左右
    *專業程度 : 2 成 左右吧,至少只有計算機組織被當過而已。其他只求 Pass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        第一年              第二年      
∥   
∥言                台大電機     X
∥═  
∥背  交大資工  X       台大資工     X   
∥   
∥景  清大資工  X       交大資工     X
∥═
∥戰  成大資工  X       清大資工     X
∥   
∥績  中央資工  X       成大資工     備上
∥═  
∥   台科資工  X       成大電通     X
∥   
∥   北科資工 備上       中央資工     X   
∥                     
    我自己戰績打出來也是非常地慚愧Orz 
    請各位大神就在戰績這塊手下留情了 <(_ _)>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置期         大二下 ~ 大三上
∥前
∥置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經過這段期間,說不定有人一恍神就要覽趴捏著直達認命期
∥期 但我稱所有還沒專心準備考研的時候為前置期。
∥═
∥認 這時,有幾項事情可以開始著手進行
∥命  
∥期 1. 將自己的校內課程安排好,盡量不要擋到大三暑假 ~ 大肆上這段期間
∥═
∥掙 2. 該猶豫的、該規劃的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思考到底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該怎麼走
∥扎
∥期 3. 請先自行評估到底需不需要補習(後面會稍微講到我對於補習班的看法)
∥═
∥重 4. 可以開始先試一下水溫,碰碰與六大考科相關的課程
∥ (1) 外系 、 本科系課程
∥考 (2) 開放式課程
∥═   
   5. 觀看前輩們的心得文,多聽多看多觀摩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認命期(上)     6月~9月底
∥前 █
∥置 █ 這部分我只有想給補習的朋友一些話;而未選擇補習的朋友我認為你已經有 
∥期 █ 自己的想法、目標,那就想辦法持之以恆即可。
∥═ █
∥認 █ 1. 你會覺得很苦
∥命 █  
∥期 課程資訊大量的灌入你的腦袋中,卻好像吸收了又忘記了。
∥═ 別擔心這是正常的,這就是考研。
∥掙 
∥扎 你之後會讀了又忘了又讀了又忘了又讀;而現在,只要想辦法在上完課程
∥期    後能吸收六成左右就算OK了。
∥═
∥重 「考研並非是要你甚麼都要會,而是比誰記的比較多、誰犯的錯比較少。」

∥考 也因此,請不要在「這時」目標訂在將課程教材後面題目全部寫完,沒有這
∥═ 麼多時間讓你去運用。
* 並且「務必」平均分配看各科時間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 2. 別對英文感到恐懼
∥置 
∥期 或許從以前到現在你沒有碰過英文題目(如小弟我)
∥═ 但在當時第一年準備考研時,我是這麼對自己說的:
∥認
∥命 「或許我現在連看懂題目都有困難了,但考研這一年還不夠讓我摸熟嗎?」
∥期 █ 「連原文都排斥,那又要期待我自己考上哪間呢?」
∥═ █
∥掙 █      只有面對難題,你才會開始解決它
∥扎 █
∥期 █ 3. 請務必在九月前上完補習班課程
∥═ █
∥重 為何我會說「務必」? 因為我覺得我打「請盡量在九月前上完」了話
∥     在一開始決定到底要面授還是函授時,大部分的人絕對會忽略這段話
∥考
∥═ 雖然後面我會寫我對於補習的看法,但這裡還是稍微提一下:
若照補習班安排,即使上到十月中都有可能,而此時的你卻連「導讀」
都還沒結束,我認為這是非常非常慘的狀況。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認命期(下)  9月~11月底
∥前
∥置    這時候大部分人的「第一遍」已經讀完了,無論是導讀或者是自讀,都即將
∥期  開始邁向Second round
∥═
∥認    這段時間是研讀期以及補強維持期,你可以讀你一切想加強的科目。
∥命  讀哪一科都好,但只想強調「維持強科、面對弱科」,這段時間是唯一能把上
∥期  一階段弱勢的科目補強的唯一時間,請好好把握。
∥═
∥掙    這段時間也可以說是鬼打牆期。   
∥扎
∥期    你會發現你怎麼讀~怎麼忘,比上一階段更為明顯。
∥═
∥重 █ 因為這階段只懂理論,不懂實戰會如何闡述、提問這觀念的應用,各種簡單
∥ █ 複雜的題目充斥題庫中。
∥考 █
∥═ █ 這沒甚麼解,就是keep going ,直到你打算寫考古題時才會改善鬼打牆的狀況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掙扎期(上) 11月中~1月初
∥前 █
∥置 █ 1. 計畫趕不上變化   
∥期 █  
∥═ █ (1) 大部分的人這時原定進度會不足、不達標,這時候就得自行衡量到底
∥認 █ 需要放棄哪些冷門單元
∥命 █  
∥期   雖然說是冷門單元,我想強調一個想法:「即使是冷門考題,當考出來
∥═ 的時候它依然是佔一百分中的五分、十分」
∥掙     
∥扎 並沒有說這五分、十分一定要拿到;然而若想讀這些冷門單元,「就
∥期   要有當它考出來的時候,你一定要對的把握」的心態。
∥═      否則只是浪費時間罷了(如我今年看了一堆冷門考題結果都沒考出來XD)
∥重
∥   (2) 你可能會被凡塵俗事感到心煩意亂,如學校阿、家庭阿、男女朋友阿
∥考   、教授阿、讀書環境突然無法進行讀書啊...等等之類大大小小的事情
∥═ 阻止你讀書(尤其是這段時間的突發事情都會讓人火大)
「隨時抱著最壞打算來調整自己的計畫表」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面對考古題  
∥前
∥置 還記得去年11~12月左右的時候,偶爾會有些人寄站內信給我詢問考古題
∥期   到底該甚麼時候寫?
∥═
∥認    我懂那種想要以全盛的實力去寫考古題的心態,因為我也會這麼想。
∥命   「從暑假準備到現在感覺甚麼都還沒念,這樣寫下去真的好嗎?」
∥期 █   「怎麼念怎麼忘,這樣去寫考古題會被電很慘吧?」
∥═ █
∥掙 █   這種想法在我第一年考試時也這麼出現過,但要知道:    
∥扎 █
∥期 █   第一次嘗試都比較痛,痛完後你就麻木了XD
∥═ █
∥重   沒有任何人讀到現在甚麼都會,考生也是人、記憶也只有七天的長度。
∥   當時回信給幾位戰友時我曾說到:「儘管是重考一年的我,我再重新寫過
∥考 以前寫過的考古題,我也只能保證我對的題目只有六成左右」
∥═
  比較有經驗的重考生都這樣了,應屆考生還怕甚麼呢?對吧XD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    寫考古題是為了讓你了解你所讀的觀念通常到底會用甚麼樣的形式去呈現
∥置     
∥期   並藉著分散的考題讓你一次複習各單元的必考觀念。
∥═
∥認 從中讓你由記憶變成反射動作,看到類似的key word 就大概了解該如何解  
∥命   題。
∥期  
∥═ 以及模擬之後考試的整個流程。
∥掙    
∥扎 我說了大概四個好處了,別害怕考古題啦XD
∥期  
∥═  
∥重 █
∥ █  
∥考 █
∥═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掙扎期(下)       一月~考試前
∥前   
∥置  1. 調整睡眠、保重身體  
∥期  
∥═ 不管之前是如何的睡眠時間,請盡量在這時候調整好時差。
∥認 畢竟有些學校的考試時間其實算蠻早的(約八點半吧!?) 我沒記錯了話。   
∥命  
∥期  
∥═ 2. 維持手感
∥掙    
∥扎 請保持寫考古題的手感,每幾天寫幾份考古題。這時候我相信若照著我上面
∥期   的順序在11~12月的時候開始寫考古題,此時的你已經沒有考題可以傷害的了
∥═   你了。 因為你早就崩潰了QQ
∥重
∥ 3. 鞏固好各科的基本題,太過艱澀少看到的題目就稍微看看就好  
∥考 (強烈建議這段話一定要聽進去,我兩年都敗在這裡....)
∥═
4. 保持輕鬆心情,你考研這一年快結束了。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考
∥前 █
∥置 █ 重考這主題大概是我在這各期中最想寫,還記得有兩位戰友私下問我重考的想法
∥期 █  
∥═ █ 我是這麼回復的:
∥認 █  
∥命 █ 「我不會說很遺憾需要重考,重考的人並不是失敗者
∥期 █       而是再給自己機會重新面對自己的不足 」  
∥═ █
∥掙 我認為這不算是太糟的事情(當然能了話誰想要重考呢?)     
∥扎  但一但下定決心開始重考了,你獲得了第二次可以逆轉人生的門票。
∥期  
∥═  當時在確定我所考的學校幾乎全部落榜時,我是這麼對自己說的:
∥重
∥ 「假如再給你一年,你有沒有信心上榜? 有,因為我這次了解我哪裡不足了」
∥考 「假如我給你半年時間去準備,你有沒有信心能超越今年的自己? 有,廢話」
∥═
然後,我重新再踏上戰場。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 其實,我覺得最賺的地方是我其實考了一年半就上榜了。
∥置
∥期  第一次考研花了十個月左右
∥═ 第二次考研花了七個月左右
∥認  
∥命  落榜到約七月時間玩到瘋掉後才開始準備,時間有整整兩年嗎?好像也不到:p
∥期  
∥═  勝者成王,然而一年約一千名資工所考生中,總會有百分之八十的考生落榜
∥掙 █ 我們卻只常看到勝者的經驗談。  
∥扎 █
∥期 █ 而這次,我想鼓勵有勇氣再踏上這段苦讀之路的考生們。 
∥═ █  
∥重 █ 加油,落榜生如我今年也考上了還合乎自己理想的學校。
∥ █  
∥考 █ 你們也可以的!
∥═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
∥前
∥ 每一門科目就像疊金字塔。
∥言   
∥═ 你得疊的穩、疊的高,最後才能得到高分。
∥數  
∥   然而時間將會侵蝕你,吹垮你
∥學  
∥═
∥硬    

∥體 一門科目不必把它鑽研到最完美,所謂自己內心中的「最完美」  
∥═ 在別人眼中也只是僅僅如此罷了。
∥軟
∥  只需要把握自己的「基礎題」,答對自己範圍所能答的題目,成功其實就不遠了
∥體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數學-線性代數
∥前 █
∥ █ 使用教材:┌───────────┬───────────┐
∥言 █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
∥數       │    林緯 線性代數教材(四本)      │
∥        │    林緯 線性代數題庫班(兩本)     │
∥學       └───────────────────────┘
∥═
∥硬  可用資源: MIT 線性代數    開放式課程 (極推) 
∥       黃子嘉 線性代數(兩本) 教材    
∥體       黃子嘉 離散線代研究室 網站
∥═       線代啟示錄       網站    (極推)
∥軟       交大  線性代數    開放式課程
∥         台大  線性代數    開放式課程 
∥體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線性代數的練法就是穩紮穩打。所有的單元都有連貫性,就像堆積木一樣。
∥前 但只要初期沒累積好基礎,到四大子空間開始就會感受到難易度有所區分

∥言 以下大概提一下我對於這一考科比較會想到的重點,但沒提到的不是不重要  
∥═ █ 而是基本應該把握住的(PS. jordan form 就算了吧,真的太閒再看就好)。
∥數 █  
∥  █ ┌──────────┐  8. 這一章的觀念可以秒解其他單元
∥學 █ │8. 內積算子 & 應用 │ 的許多觀念題,建議可讀。
∥═ █ └──────────┘
∥硬    ┌───────────────┐7. 確實搞懂這章的正交投影套餐
∥     │7. 內   積   空   間 │ 中央、交大愛考這類型題目。
∥體    └───────────────┘ 
∥═  ┌─────────┐┌─────────┐   ┌ ─ ─ ─ ┐
∥軟   │4. 線 性 映 射 ││5. 對角化 與 應用 ├───┤6.Jordan form
∥    └─────────┘└─────────┘  └ ─ ─ ─ ┘
∥體  ┌─────────┐┌────┐┌─────┐5. Markov 必會
∥═ │1.矩陣與線性方程式├┤2.行列式├┤3.向量空間│ 交大這兩年非常愛考這
└─────────┘└────┘└─────┘ 一類考題。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數學-離散數學
∥前
∥   使用教材:┌───────────┬───────────┐
∥言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
∥數       │    林緯 離散數學教材(四本)      │
∥        │    林緯 題庫班解答 (一本)      │
∥學       └───────────────────────┘
∥═
∥硬 █ 可用資源: GOOGLE大神    
∥ █
∥體 █ 離散數學我在這兩年其實就只是反覆地去算手上有的題目   
∥═ █ 若算上有甚麼資源了話,大概就是餵狗找一些線上的資料去了解其整個原理
∥軟 █
∥  以及觀摩一些台大教授的擺在網路上的授課講義。
∥體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說線代是由小村莊所組成的城市;那麼離散就是各個分散的村莊。
∥前
∥ ┌──────┐   ┌─────┐
∥言  ┌┤1.關係、函數├───────────────────┤9.代數、絡│
∥═ │└──────┘(5~15%)1&2&3. 千萬不要覺得這裡很基礎 └─────┘
∥數 │┌──────┐ 就忽略,通常考題都是結合在一組選擇題。
∥  ││2.元素、集合│(10~20%) 9. 要考上四大的決勝關鍵,除了把握4&5&6的
∥學  │└──────┘ 題目外,這裡的基本題千萬別放掉。  
∥═ │┌──────┐┌──────┐(10%)5. 生成函數我認為是可參雜最多單
∥硬  ││3. 數論 ││5. 生成函數 │ 元的重點單元,好好把握住這裡
∥ │└──────┘└──┬┬──┘ 四中以上沒甚麼問題。
∥體 │┌──────┐  ││ (10~20%)6. 平常在練遞迴式時,務必也要練習
∥═ └┤4.排列、排容├───┘└──┐ 以生成函數表達遞迴。
∥軟 └──────┘ ┌┴────┐ 另外,提供一個能解決80~90%
∥ █(10%)4.這裡建議除了多算之外, │6. 遞迴 │ 解遞迴式的純運算方法
∥體 █試著以第二解法來驗算(生成函數)└─────┘ https://goo.gl/Rp1BW9
∥═ █ ┌──────┐┌──────┐(10~20%) 7&8. 其實這邊就我的感覺就像
█ │7. 圖論 ├┤8. 樹 │ 是背科。東西就這些而已,而且有些都
█ └──────┘└──────┘ 與資結、演算法有相關,試著結合看看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硬體-計算機結構
∥前 █
∥ █ 使用教材:┌───────────┬───────────┐
∥言 █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
∥數   │ 張凡 計算機組織 (兩本) │
∥    │ 張凡 計算機組織 題庫班(三本) │
∥學   ├───────────┬───────────┤
∥═ │ │ 計算機組織聖經-紅算盤│
∥硬     │ ├───────────┤
∥ │ │ NTU-EXAM 版 -精華區│
∥體    └───────────┴───────────┘
∥═ 可用教材:
∥軟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by  
∥  Jonh L. Hennessy, David A. Patterson
∥體
∥═ 這一本書是由板上神人 John0312 的心得文所提到的。
遙想我當時考試前幾個月在K紅算盤後半部,一直覺得即使讀懂後半部
卻對解計組題目好像摸不透,直到我事後讀了這本網路版.... QQ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試是公平的,出的範圍也幾乎是平均分布。  
∥前 我想表達的是,即使補習班好像花了很多時間去講前面的Pipeline、架構;
∥ 考卷上的題目不會因為Pipeline是重點而多出幾題;也不會因為補習班趕課導
∥言  致壓縮到某單元時間而不考。每個單元是一樣的。
∥═ █
∥數 █   另外就不得不讚嘆張凡的題庫班教材了,簡而言之就是  「極神」
∥  █  
∥學 █ 強烈建議即使沒有上張凡的題庫班,也要去搞幾本張凡的題庫班教材。我
∥═ █ 用了兩年的教材還是覺得受益良多。
∥硬    
∥ 我讀這一科就是七月整月將張凡上課教材兩本全部看完之後,就沒有再碰。
∥體 除了在 Prob-Ask 版中解題外,直到九月份才開始寫張凡的題庫班教材。
∥═
∥軟 寫到 11 月中為止,其中若覺得哪類考題比較偏弱,就寫哪一種考題,
∥ 並且尋找資源去了解它、熟悉它。 
∥體 11月 ~ 1 月底寫了要考學校的考古題,並且開始著重於比較偏門的題目。
∥═ 觀摩了幾篇NTU-EXAM的期中、末考卷。(別輕易嘗試、非必要)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硬體-作業系統
∥前
∥ 使用教材:┌───────────┬───────────┐
∥言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
∥數   │洪逸 作業系統 筆記 │作業系統聖經 - 恐龍本│
∥    │ │作業系統 - 薛志文│
∥學   │ │作業系統 ptt - 台大│
∥═ └───────────┴───────────┘
∥硬 █    
∥ █ 可用教材:
∥體 █    鳥哥的Linux私房菜 網站
∥═ █
∥軟 █ StackOverflow 網站 
∥ 
∥體 MIT Operation System 開放式課程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S可能是我花最多時間準備的一科,主要是從落榜時就覺得我OS實在是太弱了
∥前  因此決心再重考這一年花費一些時間來為OS打基礎。

∥言   在講我的讀法之前我想先介紹一本書 台大薛智文教授著的 作業系統(中譯)
∥═ 事後檢討一下我自己的讀書順序應該為 上課&筆記->薛志文作業系統 -> 恐龍本
∥數
∥  我認為薛智文的作業系統的精華除了後面的分散式系統外,不得不提的是它後面
∥學 每個單元都會有實際的範例。
∥═
∥硬  常在想恐龍本中的概念、名詞到底該怎麼用code闡述;而這本書中大概都會提到 

∥體 從八月初就開始K恐龍本,於九月中把虛擬記憶體的單元K完。
∥═ 恐龍本後面的習題大概邊查資料邊寫到semaphore 就快寫不下去了
∥軟  這其中,就是混在 ProbAsk 中找找看有沒有人問 OS 的問題,有了話都會試著
∥  █ 討論與查詢資料。
∥體 █
∥═ █ 然後十月~十一月把恐龍本後半部大概讀過,但因為file system 真的太沒概念
█ 於十二月買了薛智文教授的作業系統來輔助,並且開始讀後面的分散式系統。
█ 最後,因為作業系統事先做了蠻充裕的準備,到考試前都沒甚麼再背作業系統。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軟體-資料結構
∥前 █
∥ █ 使用教材:┌───────────┬───────────┐
∥言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
∥數   │ 洪逸 資料結構 筆記 │
∥    ├───────────┬───────────┤
∥學   │ │ 演算法聖經 - 楓葉本 │
∥═ └───────────┴───────────┘
∥硬    
∥ 可用教材:
∥體   
∥═ Data Structure Visualizations 網站
∥軟 https://goo.gl/HhMeY7 
∥ 
∥體 MIT Algorithem 開放式課程
∥═
Fundamentals of Data Structures in C 聖經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單純只論資料結構這一科目,我認為其實 80% 看洪逸的上課筆記就行了   
∥前   剩下的 20% 可能需要找一些資料補充,例如 aoe 網路(離上洪逸的課已經
∥ 年代久遠,需要找點資料恢復記憶QQ)
∥言 █ 
∥═ █ 但畢竟演算法和資料結構是緊密相關的,除了少部分是演算法比較沒有提到
∥數 █ 的,大部分都可以在演算法中找到。
∥  █
∥學 link list 、 前中後序 、 B+ tree 以及一些比較特殊的 data structure
∥═ 記得要複習,網路有很多不錯的資源可以解答。
∥硬   
∥ 插入、刪除步驟,以及各式時間複雜度都要記得
∥體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找聖經的 code 去理解、進而背誦,最後成為反射動作。
∥═
∥軟 
∥ 
∥體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軟體-演算法
∥前
∥ 使用教材:┌───────────┬───────────┐
∥言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
∥數   │ 名校演算法密笈 │
∥    ├───────────┬───────────┤
∥學 █ │ │ 演算法聖經 - 楓葉本 │
∥═ █ │ │ MIT 開放式課程 │
∥硬 █    │ │ NTU-EXAM - 考古題 │
∥ █ └───────────┴───────────┘
∥體   
∥═ 可用教材:
∥軟  台大  呂學一教授  PPT  
∥  林立宇題庫班 教材
∥體
∥═ 演算法筆記 網站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算法算是我蠻有心得的一科。好像很久以前有人說演算法的cp值太低,但
∥前   以我的理解是:「可能是名校演算法密笈過於精華,而且以前上課的內容不及
∥ 演算法範圍的數量」才會冒出這種想法吧(自我解釋中XD)
∥言  
∥═ 但至從看了身邊的人拿到林立宇的題庫班講義後,我認為它的內容已經足夠豐富
∥數 了,沒有理由放棄這科了吧!?
∥ 
∥學 不免俗地跟往年上榜的人一樣想強調別放棄這一科,這一科算是蠻關鍵的!
∥═
∥硬   我的念法就是:將洪逸上課筆記上有提到的名詞,同時出現也在楓葉本的index
∥ 中的章節,全部完全地喀無數遍。
∥體 █
∥═ █ 再把比較偏基礎的data structure 的單元 後面的習題也稍微寫一遍(網路都
∥軟 █ 有參考解答) 
∥  █
∥體 最後把名校演算法密笈 綜合 歷屆考古題 有出現過的演算法 再把原文喀一遍
∥═
稍微提一下有額外念的:KMP、amortized analysis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邊我是有背演算法上面偏sorting 、 graph 、 data structure、 disjoint
∥前   的 code 以及 時間複雜度 ,考試才比較順手。

∥言 另外推薦 MIT algorithem 的開放式課程,實在是沒補習考生的救星QQ  
∥═ 教授還蠻有趣的,讓我的幾何 、 flow 、amortized 直接被救起來
∥數
∥  自己也有去NTU-EXAM寫呂學一教授的期中、末考卷,只能說真的好難XD
∥學 所以一般人建議就觀摩就好
∥═
∥硬 有問過我問題的人都知道我是專喀楓葉本的,但到今年一月初的時候才發現
∥ 其實資料結構的聖經本也講了不少有用的主題(抱歉小弟當時孤陋寡聞QQ)
∥體
∥═ 所以有興趣的人其實兩本都可以收集來當工具書,至於要不要像我這樣
∥軟  直喀原文書,我只能說見仁見智。
∥ 
∥體 █ 最後想強調:
∥═ █       時間複雜度要平常養成使用 Substitution 算哦 ^_^
█ 比起 master theorem 我覺得 substitution 更實用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  
∥前  
∥ 我自認這兩次考試並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成績,每一年都有一些反省
∥言   覺得「會不會當時這樣會比較好 ?」
∥═ 「我這樣子決策是不是錯誤的 ?」
∥第 「我這樣子讀會不會太過了?」
∥一 
∥年 無論如何,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決定。我不會對自己的作法感到後悔
∥═
∥第 但是凡事都有一體兩面,有優點就有缺點,即使這件事情是失敗的。   
∥二
∥年 打出這兩年讀書的時間軸就是想給後面考研的勇者們借鏡。
∥═
∥  尤其是失敗的經驗,成功的經驗我覺得看得夠多;
∥ 
∥ 那不妨看看這兩年的差異是甚麼,有甚麼可以參考的
∥═
失敗的地方就引以為戒,不要跟著踏入後塵了: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月 ─ ─ ─ ─ ─ ─ ─ ─ ─ ─ ─ ─ ─ ─ ─
∥前 █ │ 這時候為了讓接下來的的考試不會受到學分的影響,修了滿學分
∥ █ ├ 五月 的課程(28學分),並且報名補習班的五科(不含演算法)
∥言 █ │
∥═ ├ 六月 四月份時洪逸 資料結構開課,上完回家沒有任何的複習。
∥第 │ ─ ─ ─ ─ ─ ─ ─ ─ ─ ─ ─ ─ ─ ─ ─
∥一 ├ 七月 林緯 離散數學、線性代數 開課,張凡 計算機組織 開課  
∥年 │(8hr) 此時一個禮拜上三天左右,其他時間都是早上八點 ~ 十點起床
∥═ │ 去圖書館看書到補習班上課為止、或者是直到下午五點後就回家了
∥第   │ 至於晚上通常都不會看書。
∥二 │
∥年 │ 進度: 計組 ch1~2、線代 ch1~2 、離散 ch1~2 (後面習題皆寫完)
∥═ │    ─ ─ ─ ─ ─ ─ ─ ─ ─ ─ ─ ─ ─ ─ ─
∥    ├ 八月 如同七月,此時因為太著重於各章節後面的習題,跟不太上課程進度
∥  │(8hr) 尤其是離散數學這一塊因為跟不上上課進度,產生半放棄的狀態。
∥ │ 此時的準備開始著重在比較偏 線性代數 以及 計算機組織這兩科上
∥═ │ 但線性代數後面習題卡題蠻嚴重的。

│ 進度: 計組 ch3~4、線代 ch3~4 、離散 ch3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月 兼具補習班以及學校少部分的課程,基本上有時間就窩在圖書館
∥前   │(8hr) 窩到九點左右。
∥ │ 排程為早上寫線代 or 離散(較少)、下午寫計組、晚上看資結
∥言   │ 這時候已經快把線代結束了,但發現很嚴重的問題 : 忘了。
∥═ █ │ 開始去函授補聽一些線代課程的重點。
∥第 █ │
∥一 █ │ 離散則是發現好像真的很弱,開始補強一些重點單元。
∥年 █ │ 並且不再一定要每題都寫。
∥═ █ │
∥第   │ 進度: 計組ch5~6 線代ch5~6 離散ch5~7 資結 ??  
∥二 │ ─ ─ ─ ─ ─ ─ ─ ─ ─ ─ ─ ─ ─ ─ ─
∥年 ├ 十月 這時候補習班正課基本上都不去了,想要給自己更多的時間。
∥═ │(8hr) 報名了 線代 、 計組 題庫班
∥  │
∥  │ 並且把 OS 課程由面授調成函授,不然等到他上完面授都二月初了
∥ │ 此時專注於離散的重點單元,而線代的部分就是每次題庫班上課時
∥═ │ 才邊聽邊複習

│ 進度: 計組題庫班教材 線代補強不熟單元 離散ch5~7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月 此時發現 OS 要爆炸了,開始整天 OS 的課程,早上、下午、晚上
∥前   │(11hr) 都去上了 OS 的函授課。(這樣安排真的非常不好QQ)
∥ │
∥言   │ 也因為集中地上 OS 的課程導致其他科目有感地變弱了。
∥═ │
∥第 │ 而題庫班張凡的課,只有特別想要聽的單元才會特別去上課,
∥一  │ 否則,都是留時間給自己去寫題庫班的教材。
∥年 │
∥═ │ 進度: 計組題庫班教材 線代題庫班教材 離散ch7~8
∥第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年 █ ├ 12月 這個月大概是我人生中的低潮期,我並沒有在此時寫考古題
∥═ █ │(??hr) 也無心再看書,現在回首想起幾乎都是處理私事的回憶。
∥  █ │
∥  │ 但期間還是有加減把資結、演算法拿起來背。
∥ │ OS 課程的部分是直到十二月底才勉強地把課程上完。
∥═ │
└ 一月 此時回歸,把台科、中央、成大、交大的三~五年考古題全寫完。
 (19hr) 並著手開始背誦考場上必須背的項目。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檢討: 1. 初期過於琢磨於單一科目,導致各科程度失衡
∥前  
∥ 2. 太強求於攻略各單元的習題,卻不知道其實題目是有混合型
∥言  
∥═ 3. 不知補習班的課程會delay,甚至 OS 課程在接近冬季才開課
∥第
∥一  4. 不甘放掉 OS ,導致其他科再補強 OS 課程中逐漸忘記
∥年
∥═ 5. 見識狹隘,專研於補習班的範圍內
∥第    
∥二 6. 於最關鍵的一個月中因其他私事耽誤了黃金期
∥年
∥═ 7. 考古題太晚面對
∥ 
∥  █ 其實打完之後我超想把我第一年的黑歷史刪掉,但想想還是算了QQ....
∥ █ 但即使我事後檢討覺得這一年準備得很差勁,遙想我當時準備時從未覺得
∥═ █ 自己會落榜;就算我落榜了,我也從未後悔我這一年所做的任何決定。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月 此時開始準備重考。
∥前 █ │(8hr)
∥ █ │ 每天早上八點 到 下午五點 在圖書館中自習
∥言 │
∥═ │ 早上:線性代數以及離散數學每兩天一輪的開始複習
∥第 │   下午:把 計算機組織 的單元慢慢複習
∥一  │
∥年   │ 晚上:基本上都是泡在 Prob-Ask 中解問題恢復手感 or 打開 VS
∥═ │ 寫一些 Data Structure 複習資料結構的部分
∥第   │  
∥二 │ 線性代數是挑題寫,但此時會把去年勾選為「難」的題目全部寫過
∥年 │ 離散數學則是照順序複習補習班教材內容。
∥═ │
∥  │ 進度: 
∥  │      線性代數 : ch1~ch3 向量空間含後面題目挑題寫完
∥ │ 離散數學 : ch1~ch5 排列組合含後面題目挑題寫完
∥═   │ 計算機組織: 張凡上課教材除第八單元外簡單複習完。(無寫題)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月 如同七月的複習時間。
∥前 │(8hr) 此時把計算機結構簡單複習完後,開始啃 作業系統 的恐龍本  
∥ │
∥言 █ │ 進度:
∥═ █ │ 線性代數 : ch4~ch6 對角化含後面習題挑題寫完。
∥第 █ │ 離散數學 : ch6~ch7 遞迴含後面習題挑題寫完。
∥一 █ │ 作業系統 : ch1~ch4 除ch1後方習題,其餘都有加減查&寫
∥年 │
∥═ ├九月 早上:數學兩科都照著進度跑
∥第   │(11hr)下午:開始將張凡題庫拿起來寫
∥二   │ 晚上:停止泡在Prob-Ask版中,每兩天一輪地跑 軟體 以及 OS 進度
∥年 │
∥═ │ 軟體部分則是一天讀一章楓葉本章節,並且加減背其演算法
∥  │ 步驟。
∥  │
∥ │ 進度:
∥═   │ 線性代數 : ch6~ch7 以及開始補強弱項部分
│ 離散數學 : ch7~ch9
│ 作業系統 : ch5~ch8 後方題目開始不太想寫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計算機組織: 題庫班題庫(1)~(2)
∥前   │ 演算法 : 讀到Ch13.Red-Black tree 左右
∥ │
∥言   ├十月 進度: 
∥═ │(11hr)   線性代數 : 補強弱項部分
∥第   │ 離散數學 : ch10 開始補強弱項部分
∥一 █ │ 作業系統 : ch9~ch13
∥年 █ │ 計算機組織: 題庫班題庫(2)~(3)
∥═ █ │ 演算法 : 讀到CH26.Max flow 左右
∥第 █ │  
∥二 ├十一月 此時將大部分的科目close掉之後已經是十一月中左右
∥年 │(11hr)
∥═ │ 開始寫歷年考古題,並且深研一些額外教材:
∥  │
∥  │ 1. 紅算盤
∥ │ 2. 作業系統 台大薛智文教授
∥═ │
│ 考古題則寫: 中央102~105 交大 98~104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古題寫法依照考試流程:通常早上為數學、硬體,下午則軟體  
∥前   │ 每次九十分鐘,考完改完馬上寫下一份,全寫完後檢討。
∥ │
∥言 │ 晚上時間自行運用補齊不足的地方  
∥═ │
∥第 ├十二月 除了寫考古題 清大(100~104),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看open course
∥一  │(11hr) 以及複習一些較不熟的又或者已經忘記的一些概念
∥年 │
∥═ │ 早上:固定寫數學題目熟練
∥第   │ 下午:主要是複習張凡的題庫本,並且加減看紅算盤後半部範圍
∥二 █ │ 晚上:複習演算法單元,持續地背誦其Code,並且看一些MIT的課程
∥年 █ │
∥═ █ └一月 這一個月大概是我覺得我整年走偏最嚴重的一個月XD...
∥  █ (14hr) 寫台大資工(101~105)以及電機丙(103~105)、交大(105)、清大(105)
∥  寫 NTU-EXAM 呂學一教授期中、末考卷(忘記寫幾年了)
∥ 洪士灝教授期中、末考卷(這大概只有觀摩用)
∥═
除了上段打的這些,另外每天會有兩三封站內信or 於 Prob-Ask 來討論問題。
所以大概都會花一個小時來回覆及討論(另類戰友!?)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檢討:  
∥前       1. 暑假時間若能重來,會想要把離散和線代的開放式課程再看一遍
∥ 不然今年有點像蠻幹的感覺
∥言  
∥═ 2. 不要在最後一個月亂看其他東西 Q_Q , 我都會跟別人講最後一個
∥第 個月不要再看新東西,結果自己都沒做到
∥一 
∥年 3. 不要亂吃藥,儘管那個中央附近藥局的藥劑師真的蠻正的(X)
∥═ 今年最主要關鍵失誤我覺得敗在這裡
∥第  
∥二   考前一晚亂吃藥,凌晨送急診吊點滴,結果連考中央、清大、交大
∥年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 考中央第一節數學就先睡了40分鐘才爬起來寫
∥  考交大甚至第一節考資演結果我拿著線代筆記再看 QQ
∥ 
∥ █ 4. 感覺花在Prob-Ask中的時間蠻長的 (但我一點都不後悔哈哈哈)
∥═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校  
∥一   
∥ 1. 各大研所開始報名時,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報名,而是找住宿。
∥般   (好啦,也沒這麼誇張XD 反正就是盡早安排住宿 )
∥═
∥兵 2. 假如預算充裕,前往方式盡量以「最快到達」的原則為主。
∥  (以直達的交通工具為最佳)
∥役
∥═ 3. 假如預算充裕,考區選擇盡量以「交通方便」的地方為主。
∥各  (例如今年成大北部考區,我認真覺得...蠻不方便的)
∥  
∥校 4. 考試時是可以用鉛筆作答的,但保險起見可以用原子筆寫答案。
∥═
∥  5. 考試運算過程最好寫上去,這也是方便之後去驗算。
∥ 
∥ 6. 與其寫不確定的一百分考卷,不如寫保證七十分的題目。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兵役(83年以前)  
∥一 █  
∥ █ 今年開始 83 年以前的未服役役男越來越少,其實寫這些也感覺沒甚麼用處
∥般 █ 但據說也有法案送進立法院說要恢復三年兵 ( 然後再砍一年半 ),所以未來
∥═ █ 或許還會有機會用到(!?)
∥兵 █
∥  █ 不管,反正就稍微寫一下關於若要重考的兵役問題(一年兵役)。
∥役 █
∥═ █ 首先先正名「緩徵」&「延徵」是不一樣的。
∥各  
∥    應受常備兵現役徵集之役齡男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予緩徵:
∥校 「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級中學及其同等以上學校在校之學生。」
∥═
∥  畢業後想畢業收到兵單,則稱為「延徵」,考研最主要能延徵的法令為:
∥    「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生,當畢業之年或已取得當年大學以上學校招生准考證
∥ ,須報考大學以上學校或軍警學校者。」
∥═
簡單來說,必須避免在拿到「考研證明」前接到兵單。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有兩種方法:延畢(一年役的最佳解) 以及 另一個較為複雜的辦法。  
∥一  
∥ 報考「國考」、「志願役」、「研究所推甄」、「研究所上榜證明」皆可以延徵
∥般 其辦法為「緩徵」原因被消滅後,以報名各考試來避免收到兵單
∥═
∥兵 稍微注意一下,延徵「考試」的期限直到該考試放榜為止,若該考試有上榜。
∥  則可延徵到該校註冊結束為止;若報名未去考試,則延徵至考試當天結束。
∥役
∥═  六月 七月 九月 十月 十二月 三月 這裡我只是大概講
∥各 █ ┌──┬───┬────┬────┬────┐ 整個流程,其實還有
∥  █ 拿︵ 北︵ 北︵報︵ 未︵報︵ 報︵ 目 更細部的東西。
∥校 █ 到緩 科延 科延名延 去延名延 名延 的 有需要可以自行搜尋
∥═ █ 畢徵 上徵 註徵志徵 志徵研徵 研徵 達
∥  █ 業原 榜成 冊原願成 願原所成 所成 成 至於83年以後的,就
∥  █ 證因 證立 結因役立 役因推立 考立 建議快去服役吧。
∥ █ 書消 明︶ 束消考︶ 考消甄︶ 試︶
∥═ █ 滅 滅試 試滅 免得過幾年就QQ了
█ ︶ ︶ ︶
█ * 這幾年更改:「該年報名考試是可以延徵明年研究所考試的」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校 
∥一 █  
∥ █ 台大:
∥般 █ 千言萬語比不過兩篇高手的心得文,這裡小弟就不獻醜了
∥═
∥兵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395417112.A.17B.html 蝴蝶大
∥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89646585.A.95D.html John大
∥役
∥═   講一下考台大的心得
∥各 其實第一年考研所時並沒有報名台大,所以今年是第一次在台大考試。
∥   蠻意外資結演算法部分可以考到 80 up,反而數學崩盤不到 25 倒讓我不覺得
∥校 太意外(雖然平常寫考古題數學都蠻順的說QQ...)
∥═  
∥  至於硬體部分蠻失望最後才知道還有另外一本原文書存在,但我想我當時應該也
∥    沒甚麼時間去研究另外一本。

∥═   最後感謝E186開頭的戰友在考前的幫忙,從中拿到了一些資源供我使用 <(_ _)>
但很抱歉並沒有善用你給的資源哈哈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大:  
∥一  
∥ 考這間是我吊點滴的隔天,整體狀況並沒有太好,但我覺得我寫得很順的說QQ
∥般 原來都是自我感覺良好,若能從來我絕對不把考卷全部寫完,寧可多點時間檢查
∥═ █
∥兵 █ 交大數學方面的特色和趨勢大致上就是MARKOV題型漸漸變成必考題、正交投影
∥  █ 則是交大與中央每年必考題,以及邏輯考題開始不單調了。
∥役 █
∥═ █ 硬體方面與軟體方面則跟往年沒有太大的差異,讓我感到訝異的是軟體的分數比
∥各 我想像中的低很多,整張考卷的回答我都蠻有信心地說QQ
∥  
∥校 蠻好笑的是當天第一節是考資結演算法,到考前我還拿著線代看,直到有一對情
∥═   侶站在我旁邊悄悄地私下互問:「這節不是考軟體嗎?」被我聽到我才發現的。
∥    只不過當時已經剩下兩分鐘就要進考場(苦笑)
∥   
∥    整體來說就是細心程度不足,否則應該能拿下的。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大  
∥一  
∥ 整體而言來說是很無言的考試 XD ,計算機結構考爆幹難
∥般 目前不確定整體趨勢是如何,但假如明年也是這種考題了話就只能好好
∥═ 把握住 OS 的基本題分數。
∥兵
∥  而數軟部分就平易近人多了,只是今年還是被 Generate function 坑到
∥役 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嘔QQ
∥═  
∥各 █
∥  █ 成大 
∥校 █
∥═ █ 考這一間時因為我是選擇北部考區(政大),因為一早車不給力的熄火外加  
∥  █ 我把手錶放在家裡又騎回去拿。因此騎到政大時已經將近要考試了,車子
∥    也隨便停所以被開了張罰單。(Q_Q)

∥═ 只不過真的不得不提我們那間的監考讓我覺得真的是蠻好的老師,會好聲
好氣地私底下反覆提醒一些考試前該注意的事項。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實會上成大我覺得是考前一晚的功勞,還記得我當時考完台大電機丙時 
∥一   心情真的蠻糟糕的,一想到隔天剩下成大資工以及電通就想要甚麼都放掉
∥ 了。
∥般
∥═ 只不過一回到家還是默默地把成大資工的考古題拿出來唸,才發現我
∥兵 基本題已經漸漸地不會寫了
∥ 
∥役 因此我把這幾天考下來已經快忘光的基本題一題一題地解下去,當時心情
∥═   也沒有考台清交時的浮躁感,反而平靜了許多。
∥各
∥  以成大資工來說,每年各科幾乎會有10%~20%的考古題,真的CP值很高。  
∥校 所以假如要考成大的朋友一定要寫成大資工的考古題。
∥═   
∥ 
∥  █  
∥ █
∥═ █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補習問題
∥補 █ 「到底需不需要補習?」
∥ █
∥習 █ 首先有兩個問題可以先判斷補習是否必要:
∥═ █
∥失  1. 各科目的各單元的初步認知度
∥  2. 手邊的資源多寡
∥眠
∥═  對我而言,第一年的補習讓我有了各單元的初步認識以及有了補習班教材的資源
∥戰 第二年是否需要補習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   
∥友 我對於補習班所教的東西的看法就是「導讀」,老師只是幫助我更快了解該知識
∥═ 的原理以及基礎;然而這知識就是我的東西了嗎?不是吧,應該是由我自己
∥待  讀懂、了解,並且可以運用該知識才真正完全為我的東西。
∥增  
∥加  就算聽了補習班老師的課程並不能在考研的路上得到保證,主要還是得靠自己的
∥═ 努力。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是如此
╴╴╴╴╴╴╴╴╴╴╴╴╴╴╴╴╴╴╴╴╴╴╴╴╴╴╴╴╴╴╴╴
╲ 個人背景╲心態建設╲考科準備╲ 時間軸 ╲考校須知╲ 常見 Q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補習問題
∥補 「到底需不需要上題庫班?」

∥習
∥═  我第一年有去報名。第二年也有打算去報名,只是最後放棄沒有去報名。
∥失 █
∥  █ 題庫班除了「教材」這個最大誘因之外,其實對於我這個重考生其實已經蠻想
∥眠 █ 有個所謂的「總整理」來幫助。
∥═ █  
∥戰 █ 回歸問題,我認為題庫班最好是「對於該科有足夠能力提出考科向問題」的考生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