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私校考取國立資工所備取心得(有補習

作者: a5121261212 (bo)   2017-04-26 14:35:05
一、背景
淡大資工本科,
大二時曾拿過0學分加上休學半年,
後來浪子回頭?努力讀書,
大四時也決定要考研究所。
二、前言
會想發文是因為自己迷惘時也一直來看這裡的文章,
總覺得想找到跟自己一樣的前輩,
所以也決定考完要來做一個範本!?
也希望有心要考的同學不要害怕,
有努力一定有收穫!
三、成績
交大 資工甲 備7X
交大 資工乙 備2X
交大 網工 備3X
清大 資工 備很後面
成大 資工 13X
成大 醫資 備2X(已備上
中央 資工 備17X
中山 資工 備取前十(已備上
台科 資工 正取前十
該放棄的我都去放棄了,
也希望前面的同學有決定了可以幫忙放棄一下,
等待真的好漫長呀。
四、補習班
因為學長推薦以及看板上心得,
最後選擇大碩,
老師們真的都很強,
跟著進度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五、準備
因為大四課還很多,
所以決定從升大五暑假開始,
準備時間大概七個多月就上戰場了,
而且大五上我也選了17學分,
所以真的是沒甚麼時間可以浪費,
主要時間如下:
暑假:六科補習
九十月:複習第一遍
十一二月:題庫班(當作復習第二遍
一二月:考古題(當作複習第三遍
暑假開始一到六每天從早上補到下午,
晚上則是複習當天的課程,
離散與線代方面就跟著老師的進度算題目,
不要覺得懂了就跳過,
這樣久了再回來看很容易忘記浪費時間,
其他四科就是複習筆記讓當天的記憶在加深一次,
禮拜天則看當周狀況安排,進度沒達到就拿來看書,
不然就休息一下,就這樣循環到開學前,
盡量在暑假期間把六科都補完。
開學後九月到十月底我第一次總複習,
早上九點到晚上十點除了上課的時間
其他時間不是在圖書館不然就是在自習室,
六日就是照著學校圖書館的時間看書,
各科準備:數學部分就一直算題目,
遇到不懂的才看筆記,線代觀念最為重要,
而且章節間都很連貫,
一定要反覆算題目把前後章的觀念融會貫通,
離散則是每個章關聯性都不大,
但第一次看都覺得很難,我把重點放在一到六章,
也是靠多做題目把觀念帶起來,
到考前這兩科反而是不太用複習的科目。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就是再看一次筆記,
有遇到程式的部分,都會先了解後,
然後用自己的程式能力默寫出來,
而不是直接背程式碼,
我覺得這樣不用背太多而且也不容易忘,
還有時間複雜度一定要練到滾瓜爛熟,
每種程式的複雜度都是必考題,
善用表格整理加深印象。
作業系統就是多看多背,
通常都是算數學累了後找空閒的時間看,
主要先把老師上課的筆記部分看熟,
我覺得就可以應付重要考題了,
剩下就看自己能花多少時間出來背,
但不建議花太多時間在這科上面,範圍太廣,
等考古題時在抓方向比較省時。
計算機組織則是把張凡的書上下兩冊從頭在看了一次,
每個章節挑幾題出來練習,MIPS的管線化CPU圖一定要會畫,
而且每個部分都要滾瓜爛熟,後面兩個章節考得較少,
我只有看過有印象,這個時間還沒有做題目。
第一次複習是最痛苦的時候,
總覺得自己甚麼都忘了的感覺,看前面忘後面,
這個時候是最容易放棄的階段,
但一定要撐住,看不下去就出去走走散散心,
不要看不下去還死坐在圖書館裡,
只是浪費時間,可以上PTT找大家抒發一下情緒,
也可以了解考生們的狀況,
讓自己也了解到其實還有很多人跟自己一樣辛苦,
就會有讀書的動力了。
十一月到一月開始補題庫班,上課時跟著老師做題目,
老師也會講題目的方向,跟出題老師想要的答案,
這個時候就可以大概抓要考學校的出題方向了,
回家時就做老師上課跳過但是是自己要考學校的題目,
跟上課來不及思考的題目,數學方面就一直做一直做題目,
但重複性的題目不會做太多,每個章節的重點概念有練習到即可,
這個時間點我把大量的時間拿來看背科,
背科除了背以外,回答也是要有技巧性的,
我是先模仿老師的答案,再把自己的概念帶入,
這樣寫久了就很有結構的寫出答案。
資料結構各個高等樹以及排序弄清楚,
運作方法以及複雜度。
演算法部分我重點放在圖相關演算法還有NP問題。
作業系統重點則是放在四五六章,
簡單必考的計算題一定要確保自己不能算錯,
其他靠背誦性的題目,除了比記憶以外還有答題的技巧,
我是照洪逸老師說的,以圖表的方式答題,
而且自己也背得比較清楚。
計組則是跟著張凡老師在總複習一遍,
不得不說張凡老師的題庫班真的非常仔細,
還自己加課加到過年前幾天才上完,
幫我省去很多額外複習的時間。
大概題庫班的尾聲,一月開始平均每天寫兩份考古題,
一份考卷我只寫七八十分鐘,因為覺得題庫單看過一些考古題了,
這樣的時間寫起來比較像是考試時的狀況,
第一份交大的考古題只寫了十幾分,不過看PTT上面好像都這樣,
所以就繼續努力的每天寫考古,大概寫了十幾分不同學校的考古題後,
成績開始穩定在五六十。過年回老家三天後,趕回淡水調時差,
前一個禮拜就依照考試時間調整作息, 除了寫考古題外就沒另外再看書了。
考前到考試最重要的其實是心態,確立目標之後就儘管去做,
就像黃子嘉老師說的:
「資工研究所沒甚麼竅門,就是一直念一直念,然後就上了」,
不要一直想有甚麼方法或捷徑,花多少心力就得到多少結果。
六、心得
其實題目真的都不難,就算遇到幾題難的,
也是大家都不太會,所以把握基本分最重要。
雖然資工考科都差不多,但每個學校的出題方向還是不太一樣,
最好考前能針對自己要考的學校做好幾年的考古題,
再針對考古題不會的觀念下去複習,
這樣比較不會讀了一堆卻都沒考出來。
交大考題很多,觀念也很細,一定要多做幾年考古題,
考試時看到不會的題目不要驚慌,
先跳過等全部寫完再去思考那幾題較艱深的問題。
成大與中央考題就比較簡單一點,而且考古題考蠻多的,
覺得是做考古題CP值最高的兩個學校。
清大考試失常就不多講了。
台科今年考得蠻簡單的,不知道是不是覺得菁英都去考台大了?(誤
準備研究所就是不要浪費時間跟持續努力,
感覺跟人生差不多哈哈,也請大家以正取為目標,
不要像我一開始只覺得有學校就好,
到現在備取真的很煎熬,家人朋友都在問><,
祝學弟妹都金榜題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