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 台/政台文所 準備心得

作者: corykiki (Cory)   2017-03-13 09:45:13
(我是幫忙代po,不是本人,但有疑問可以站內信幫忙轉達回覆)
[前言]
抱持著來還願的心情發文了,但這篇文我主要目的除了提供考試策略上的一些方向,
更重要的或許是我自己的學術態度還有讀書心得的闡述吧。雖然都已經上榜了,
但我認真覺得考上台文所這件事情,不是我學術上的終點,將來回頭看也就是
一個階段吧。
[考試成績]
政大:正取二
國文:69
英文:75
台灣文學史:79
文學理論與批評:80
文學理論與批評:80
總分:303  正取最低分數:260
台大:正取一
國文:71
英文(A):50
文學理論:89
台灣文學史:86
核算後總分:405  錄取最低分數:307.5
[背景]
就讀師大國文系,系上沒什麼關於臺灣文學的專門課程,大二修了陳室如老師開的「
臺灣文學」,教材的部份,是以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為主,古典時期則以葉石濤的
《台灣文學史綱》為主。其他關於台灣文學的部分散見於系上課程如現代散文選、現代詩
選、現代小說選等等。師大也有台文系,但我當初沒有想到要修台文系的課(汗),
本人修過的師大台文系課程只有莊佳穎「台灣電影導論」。大二修台灣文學有修出一點興
趣,但等真正立定志向要考台文所應該是大三的事情,而且大三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大二
修的台灣文學史忘光了,當時老師上的程度也較淺略,所以等於說是從頭讀起,
修的台灣文學史忘光了,當時老師上的程度也較淺略,所以等於說是從頭讀起,
準備時間大概從大三暑假開始。
另外,我滿喜歡修外系的課程,師大的部分修了公領系陳素秋、社教系王美文的課,
台大的部分是:台大中文系許暉林、高嘉謙、潘少瑜、蔡祝青合開的近現代文學史,
台大外文系張小虹美學的流變、台大哲學系楊植勝的古典美學、
台大社會系賴曉黎的日常生活社會學,而我認為這些課程在我自己準備考試上
或思考學術上有什麼影響我會在後面說明。
[準備方式]
一、國文
基本上我沒準備,只能說非中文系出身不要排斥大一國文念文言文的機會這樣吧(?)
二、英文
就是沒特別準備,才有這種可怕的成績。考前有下載單字app來背,多少看點CNN跟
Guardian的新聞文章惡補,不過如我的成績所見,平常有習慣的練英文比較重要
三、文學理論
以下是我的書單:(書名/作者)
導論類:
導論類:
1.《當代文學理論導讀》/Raman Selden、Peter Widdowson、Peter Brooker
2.《文學理論導讀》/Terry Eagleton
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John Storey著;李根芳、周素鳳譯
4.《文化研究 : 理論與實踐》/ Chris Barker著 ; 羅世宏譯
5.《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Steven Best、Douglas Kellner著;朱元鴻、李世明譯
6.《後殖民的賽伯格:哈洛威和史碧華克的批判書寫》/張君玫著
7.《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顧燕翎
8.《性別越界》/張小虹
9.《文化研究關鍵詞》/汪民安編
10.《現代抒情傳統四論》/王德威
1、2、3、4、6我有全部讀完,其他本是補充不足的地方,例如5是用來補充1和2
後現代理論的不足,但其實不是非常好讀。雖然1是簡潔明白的教科書寫法,
但是我自己覺得讀起來很斷裂,而我喜歡讀理論有注重歷史脈絡,
不然不知道這些人提這些概念要幹嘛、要回應怎樣的時代需求,這部分2比較好,
Eagleton自己是馬派學者,他有他的評價,所以在看的時候,
也需要注意學者評論的立場。3、4是文化研究用書,但其實文學研究的常用理論
也是在文化研究的框架下,我自己在準備後期有輔助地看,這兩本硬要推一本的話
應該是3。
6大推,今年台大雖沒有考Spivak,但政大文學理論也考了賽伯格(Cyborg)的解釋,
我自己是覺得能做為Spivak和Haraway理論的導讀用書,而且我滿喜歡張君玫的寫法,
我自己是覺得能做為Spivak和Haraway理論的導讀用書,而且我滿喜歡張君玫的寫法,
還有對理論翻譯的重視。
7、8我是挑章節看,7算是女性主義入門書,8的話是後現代性別和酷兒理論
寫得滿周到的一本書。
9的話其實可有可無,我自己只有考前隨便翻一下,我一直不太喜歡關鍵詞這種書,
因為常常沒有連續的脈絡,這也是我自己不讀廖炳惠那本關鍵詞的原因。
10的話,我自己沒有全部看完,只看了導論的部分,我一直無法習慣王德威的敘述方
式,不曉得為什麼。但在這裡岔題一下,他的《被壓抑的現代性》那本還不錯,
雖然就研究範圍是晚清文學的部分,不過像這種被壓抑的現代性研究一直都很夯,
黃美娥的《重層現代性鏡像》也有點像是這樣。
專書類:
1.《想像的共同體》/Benedict Anderson
2.《東方主義》/Said
3.《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史書美
3.5 〈由弱裔出發,進行跨國思考〉/李歐旎(Françoise Lionnet)、史書美 著 ;
沈尚玉譯、蘇榕校譯
4.《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Walter Benjamin;許綺玲譯
5.《說故事的人》/Walter Benjamin;林志明譯
6.《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Fredric Jameson;陳清橋等譯
這邊的書我是全部看完了,不管有沒有看懂哈哈,反正就盡力而為地勉強算看完了,
這邊的書我是全部看完了,不管有沒有看懂哈哈,反正就盡力而為地勉強算看完了,
6那本我主要是想看〈處於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學〉這一篇,
因為想了解他在何種脈絡下會提出這樣的看法。其他算是必讀的吧,
雖然今年台大沒有出史書美XD,但東方主義之類的,還有《想像的共同體》
「印刷資本主義」的概念要熟(這部分可參見蘇碩斌的研究),
3.5那篇是論文,網路上搜關鍵字就找得到了,我找這篇是因為看到105年的考試
考「微跨國主義」(但我不知道為何翻成「微」,因為英文是minor,這篇翻譯
是翻成「弱裔」)。
我自己覺得念理論重要的是要有歷史感,也就是可能要稍微理解這個理論的前提和
對話的歷史脈絡是什麼,還有試圖解決什麼問題,看不懂的理論不需要硬背硬看,
因為很快就會忘了。我自己覺得會看不懂,大部分的情形是哲學思想史脈絡不夠清楚,
這部分很需要時間,有時候在別的地方讀到什麼,某天回頭來讀就會連貫在一起,
像我覺得Benjamin《歷史哲學論綱》真的很難,因為我的哲學底子遠遠不夠理解他
(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讀懂QQ)但在「考試策略」上,只要盡力把自己所知的、
有把握的部分條理地論述出來就足夠了。至於練習論述的部分,
就是自己要不斷地做筆記,如果懶得用寫的,也可以用打的,
但是要注意寫的時間比打的時間長,所以打得很多實際下筆會是不同情況。
比如說在看完「弱裔跨國主義」之後,把書闔起來,試著重述剛剛所看到的重點,
之後在打開書對照一下,這樣重複反覆練習滿有用的,又能順便練筆力。
其他資源:
網路資源很多,但是也很危險,因為有可能會講錯。我滿常用「01哲學」這個網
網路資源很多,但是也很危險,因為有可能會講錯。我滿常用「01哲學」這個網
站,算是能夠快速瀏覽或稍微惡補一些哲學知識。
四、臺灣文學史
專書類:
1.《從沈光文到賴和 : 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施懿琳
2.《重層現代性鏡像》/黃美娥
3.《 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黃美娥
4.《台灣新文學史》/陳芳明
5.《台灣文學史綱》/葉石濤
6.《重寫台灣文學史》/黃錦樹、張錦忠等人
7.《台灣小說史論》/邱貴芬、陳建忠等人
8.《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張誦聖
9.《正面與背影,同志文學簡史》/紀大偉
10.《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紀大偉
11.《散文類:新時代「力與美」最佳散文課讀》/黃錦樹、高嘉謙編
12.《現代散文類型論》/ 鄭明娳
13.《台灣報導文學史論》/ 林淇瀁
14.《仲介台灣・女人》/邱貴芬
15.《眾裡尋她:台灣小說女性縱論》/范銘如
16.《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呂正惠
16.《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呂正惠
17.《霧與畫 : 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楊照
18.《重組的星空》/林燿德
19.《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陳芳明
20.《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陳建忠
21.《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蕭阿勤
1~9這九本我全看完,至於10的話,在考前沒多久才出,所以來不及看完,
只把導論和後面用包曼液態現代性解的部分看完,9算是10的前身,是很簡略的介
紹,所以以後的考生大概看10就好了。這十本我認為是必讀,
至於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更是要反覆拿出來看熟的。
11、12是我想看台灣散文史的書,11是散文選本,但我認為黃錦樹在前言的部分
對散文的見解很獨到,值得一看。13是我當時修報導文學,想說就找來看。
14、15是女性主義批評的方式,我認為算是基本必讀書目。
16、17沒有很仔細看,16只是想比較史觀的不同。19我只有翻過去。
20全部看完了,是以作者論的角度分析日治時期作家,我個人認為在舉例日治時期
作家的風格可參考的說法。
21是民族意識的研究和分析,我滿喜歡的,值得看,但時間有限來不及讀也沒關係。
論文類:
我自已在考前大約兩個月吧,就開始找台、政兩校老師的論文,
以及清大台文所柳書琴老師的論文來讀,就很概略性地讀一下,
以及清大台文所柳書琴老師的論文來讀,就很概略性地讀一下,
我覺得有助於複習文學史和文學理論。剛好那時《日曜日式散步者》紀錄片出來,
我就複習了一下超現實主義流派以及在旅行到台灣之後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這方面可參考林巾力的研究。
我認為文學史別無他法就是重複地看,每一天都要複習文學史,
而且自己做筆記很有幫助,一開始總是會像在抄書一樣,我覺得看到熟了之後,
就能用自己的方式闡述,而且能夠舉例,故在準備文學史的時候也要閱讀文學作品,
我自己看完一個作品,會留下筆記大約分析一下文本,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就比較不會
擔心要怎麼舉證說明了。
至於古典文學的部分,其實我讀得滿開心的,我很喜歡現代性研究的部分,
覺得很有趣,這個興趣是台大中文系「近現代文學史」課程帶給我的,
所以在讀古典文學總是有種在挖寶的感覺(?),台大今年文學史第一題就考了
清領到日治時期古典詩社的文學活動概述的申論。
[準備的心態]
我覺得自己很笨,是需要很多時間的人,而且我有時候會心浮氣躁念不下書,
所以我準備期其實滿長的,是想留給自己不專心不務正業的時間哈哈。
過程中也有很沒自信的時候,這個時候唯有靠讀書來解決讀書帶來的焦慮。
修外系的課程讓我很開心,因為覺得被知識充實的感覺很好,大四上的時候去
旁聽賴曉黎的日常生活社會學,也不知死活地參加小組作業,老實說在寫這些作業之後,
有種覺得以前讀理論的方式很雜亂的感覺,也下定決心考完之後一定要好好地有脈絡地
有種覺得以前讀理論的方式很雜亂的感覺,也下定決心考完之後一定要好好地有脈絡地
念書,把理論唸得更紮實。去社會系上課都讓我很緊張到手心流汗,因為我覺得自己廢
得要命,每個禮拜看賴曉黎的作業評語就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告訴自己會進
步,一方面又告訴自己真的鳥到不行,就是在這種分裂的狀態下鞭笞自己,
一種愉悅的精神自我虐待吧(?。
雖然日常生活社會學學到的東西,台文所應該都不會考,但是這些理論背後的脈絡又都
可以連結到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所以我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知識之間其實並不是真正
都那麼「無關」。
我在這些外系的課程學得沒有一點是我覺得是浪費考試準備時間的知識。這些課程都幫
助我培養自己看待學術的態度,建立唸書的方式,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在讀書的時候就
沒有那麼慌,也沒有特別想說,哪些會不會考之類的事情。
另外,我個人覺得要對台灣文學的研究趨勢稍微理解,或至少要追蹤關心一些台文大
事,如《日曜日式散步者》,還有去年陳映真過世以及之後紀念研討會的消息,像今年
台大台文所就考了陳映真的文學和評論活動。
在準備過程中有一件笨事,就是我一直覺得台文所有口試(去年有啊啊啊),
於是還把研究計畫和自傳什麼的大致準備了,正當研究計畫初稿完成,已借書來要修改,
我的好友發現簡章上根本沒有口試這欄,於是我就打電話過去確認,還真的沒有......
大家一定要看清楚簡章......
[考古題和考試過程]
考古題我當作練筆,考前一個月才開始寫,每次都會計時和分配時間,算是預備練習。
考古題我當作練筆,考前一個月才開始寫,每次都會計時和分配時間,算是預備練習。
考試過程,我在當天只把我的筆記看熟,一方面我覺得背書很重,
一方面是我覺得這個時候讀濃縮過後的重點即可,把核心抓住,表現就不會太差。
考完就看下一科,這樣。
技術層面上的準備,我考完台大隔天右手整隻痠痛,所以一定要選好寫的筆哈哈啊!
考政大就還好,而且文學理論每題還只限定寫200字,真的是太好了哈哈。
[致謝]
我放榜前一個禮拜做夢夢到自己台大正取45,醒來覺得很難過(45是什麼數字啦......)
,沒想到自己會正取一......因為我真的沒什麼自信,自己沒辦法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是我身邊的親朋好友一直鼓勵支持我,特別感謝系上我尊敬的劉滄龍和范宜如老師,
我認為他們是真正把學生看作一回事的老師,在大一和大二找不到自己定位的我,
在這兩個老師鼓勵下讓我能夠開始相信自己有走這條路的能力。感謝玟雅 Julia、曹大
姊、N3、ㄧㄨ小朋友、芳ㄩ等人的鼓勵,有你們實在太好了嗚嗚。感謝起期,
多虧kiki’s library豐富書庫借我一堆書,哇哈哈,還有逼你聽我唱難聽的歌的情感支持
,我都放在心上,所以不想在這說出來。大概就醬子。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