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國企所推甄心得

作者: kyle5275 (Mr.K)   2016-11-26 17:06:07
《前言》
大二時初入本板,受板上推甄神人心得文啟發,許諾有朝一日也要在graduate板上留名。
上周放榜,特此還願。
希望能給「非四大╳非前1、2名╳跨領域」卻想推台大的學弟妹們一點方向。
文稍長,慢閱
────────────────────────────────
《個人背景》
大學:
123鳳梨大經濟系應屆畢業生,無雙主修/輔修,僅修習語言中心應用外語學程
成績:
累計成績89.47,系排名5/101剛好5%,只拿過一次書券獎,
經歷:
有科技部計畫(經濟相關)、中小型競賽獲獎、實習、TEDx社團等經驗。
《推甄結果》
推甄系所:
只推一所-台大國企
錄取分數:
審查:85.80 口試:86.83 總分:86.32 最低錄取分數:85.75
結果:正取
《推甄準備-兩年》
大一下拿了書卷後開始有了推甄研所的打算,幻想能一圓高中時期的台大夢。
但大二踏入graduate板後漸漸感受到血統正確性問題,似乎非四大的我們若不是前1、2名
,備審關就被刷掉;而即便進面試,沒有特殊經歷凸顯自己也只是幫別人繳學費。
當時我體悟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想推甄進台大絕對不能只有頂尖成績」。
綜觀當時板上各個神人板友心得,發現幾乎每個推甄上台大管院的都有下述C7取5的成就:
1. 「國內外商業競賽」
2. 「實習經驗」
3. 「大專生國科會計畫」
4. 「多益900以上」
5. 「第二外語」
6. 「社團幹部」
7. 「交換學生」
因此從大二上起,我便尋找相關機會。最終花了兩年的時間,取得了:
1. 兩次全國競賽第二名、
2. 暑期外商銀行實習
3. 兩次大專生國科會計畫(一個結案、一個執行中)
4. 多益930分
5. 兩項專案計畫助理
雖無幹部經驗、第二外語、交換學生經驗,但因為專案計畫內容都蠻特殊的,所以算是
達到了合格標準。
建議:
及早準備、毛遂自薦。
「除了學業成績是不可逆外,任何一項經歷只要有心都能達成。」
P.S 過程中有個意料外的插曲,就是-「轉學生空降」-導致排名倒退。
這在中字輩學校蠻常見的,認識別系原本排名第一的朋友,因大一成績拖累,使得轉學生
讀一學年便取得系排第一的成績並順利推甄正取,而他只能備取甚至一階就被篩掉。
這再次說明累積課外經歷是正確的選擇,不必去追求「過了90分後邊際成本暴升的頂尖成
績」,而是要「多角化經營」、不僅能累積特殊經歷、分散風險,也能從中尋找生涯熱情。
《備審資料準備期-1周》
9月底聽完招收會後才確定報名台大國企所,花不到一周的時間,在截止日前一天才完成
30頁的備審資料。
我的備審大概可分為五大要點,沒放自傳但有另外附英文CV與SOP(非必要)
一、 修業動機
A4一頁,從「為什麼讀研究所」、「為什麼讀國企所」再到「為什麼讀台大國企所」。
二、 個人特質
以文氏圖呈現自己三大特質,輔以相關經歷作為佐證。
三、 特殊經歷
用樹狀圖搭配時間軸,說明自己的特殊經歷,以及從中學到的事物
四、 未來展望
以入學前、就學期、到畢業5年甚至10年分成短中長期的計畫,長期規劃比較少人會放到
10年,我會放是為了展現職涯目標。
五、 相關證明
放了兩次國科會計畫的摘要、學業獎狀、語言檢定、競賽證明等(一頁4張),主要是為自
己在特殊經歷所提到的成就佐證。
建議:
會這麼晚準備備審、又只報一間的原因是猶疑國內研所是否符合自身興趣,甚至有出國念
書的打算。最後在聽完國企所招收會後發現這裡能提供我需要的資源,因此決定僅報考此
間。
十分建議學弟妹們在推甄考試前去聽該系所招收會,不僅能更深入的了解系所,也能獲得
一些備審、面試準備方向。
「當你已經花兩年的時間播種,要一周收割其實並不難。」
《口試》
面試共三關,每關6分鐘左右
第一關:英文關
抽一篇A4文章,難度比經濟學人簡單一點,10分鐘閱讀及準備。
我抽到歐洲難民議題的相關文章,剛好前幾天Follow到經濟學人一篇匈牙利公投是否接受
難民的文章,所以格外親切。
面試官:一男一女(盧所長)
Q1: Summary你所讀的文章
答:Summary的部分過去兩周都有跟語中老師練習,因此算蠻有把握,這次沒叫我下Title
算是鬆一口氣。
Q2:你認為台灣應該接受難民嗎?
答:我是站在接受難民的立場,並提出必要對應措施。從歐盟為何要接受難民角度切入,
再從已發生的潛在問題提出彌補之道。e.g 提升機場安檢等
-結束文章問答,進入個人資料表問答-
Q3:分享一下你的修課背景
答:因為有事先準備英文自介,這邊就很順的抽出幾個句子,從自己的熱情-資料分析-
連接到修課背景,再接到國企所能怎麼讓我繼續鑽研興趣。
Q4:你對大數據有什麼認識
答:從Walmart啤酒尿布切入(雖然是謬誤,但至少耳熟能詳),並解釋4V。再講因為科
技進步讓資料蒐集更容易,所以資料分析是未來顯學等等。
Q5:可以分享一下參加的幾次大數據競賽中的收穫?
答:分享自己發現一個大數據分析團隊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才能有效率的運作,而國企所又能如
何讓我成為這樣團隊的管理層。
建議:
多看歷年口試題目,基本上英文關與以往沒太大差異,藉經濟學人文章準備足以。
不過這次多了英文備審問答,因此自介還是要準備。
會針對大數據多次提問是因為我在A4簡歷對大數據行銷展現強烈動機。因此一定要十分熟
悉自己在A4簡歷上所陳列的一切。
第二關:時事問答、臨場反應關
面試官:兩位男教授,有笑容、一副想跟你聊天的樣子
Q1:哦~你有修「婚姻與家庭」吧?最近台灣也在討論多元成家,你能用經濟角度分析同
性婚姻的議題嗎?
答:從最單純的供需角度出發,說明同性婚姻是種均衡,而現行法規阻止同性婚姻會降低
社會福祉等。
Q2:你認為同性婚姻合法的話,會有什麼新的商業模式?
答:或許能發展新式的結婚典禮,因為以往各個宗教、民俗的婚姻都是為一男一女所設置
,同性合法化的話就能設計專屬的結婚儀式等等。
Q3:你認為會有什麼新的商品獲益嗎?(想追問更明確的答案)
(此時我腦袋裡就只剩下情趣用品這個選項。)
答:探測性問了一下教授:「答案有點露骨可以嗎?」年輕的教授說:「我們完全ok」。
大略講了一下雖然現行已經有同性間的情趣用品,但因為同性婚姻觀念還不夠開放,所以
這些商品可能在促銷上比較隱晦。但假使同性婚姻合法後,店家便能光明正大的進行同性
情趣用品促銷等等(講得好像很懂但其實完全沒去過)
Q4:Uber最近也在面臨合法化問題,你支持它在台灣合法化嗎?
答:因為面試當天早上剛好Uber首席顧問來台發表法規相關演講,因此也大略提了一下。
主要講雖然Uber的終極理想是好的、應該被合法化,但它也應服從法規、不得逃稅等。
Q5:如果你是台灣大車隊的CEO,在Uber確定合法化後,你會怎麼做?
稍微分析一下台灣40歲以上人們仍然習慣搭小黃、對私家轎車也較不信賴。再提到只要其
技術能跟上Uber,仍然具有一定競爭力。
建議:
多準備時事問題。
我當時和朋友組了鳳梨面試軍,多次約出來做時事交流,並從自身領域分析,這樣的演練
能讓我們在臨場反應時沉穩許多。
題外話:模擬面試時一位學長建議我早上可以看一下當日新聞,面試時有機會派上用場。
結果Uber議題就剛好被我catch到。所以別以為時事問題不能臨時抱佛腳。
第三關:備審+專業關
面試官:一女一男(林俊昇)
-女(白臉)-
Q1: 好像愈來愈多學校有TED了?
Q2: 所以你的推薦人是? (了解一下是哪個經歷認識的老師)
Q3: 經濟部中小企業產業推廣專案助理在做什麼?
Q4: 星展銀行實習有什麼收穫?
備審資料問答不一一贅述,前三分鐘都問A4備審資料,蠻歡樂的
-林俊昇接手(黑臉)-換英文問答,會打斷、否定
林:你認為行銷是什麼?
答:提升產品價值、消費者願付價格 -(信心滿滿)
林:所以行銷只有在提升產品價值嗎?
答: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像是Apple...(打斷) -(稍微錯愕)
林:我知道對Apple是提升產品價值,難道對Uniqlo行銷也只是在提升產品價值嗎?
答:Uniqlo的行銷比較多在拓展通路(亂答,非正解) -(開始驚慌)
-換題-
林:你認為台灣觀光業該怎麼做才能吸引到更多旅客?
(我聽成台灣品牌該怎麼做才能推上國際,用有點破的英文講了一拖拉庫鬼打牆的方法)
林:你完全搞錯方向了!我在問旅遊業
答:講了一些關於增加英語標示告牌,增加語言友善度等-(超級驚慌)
林:你還是沒搞懂我的問題。你講的是內部的部分,我在問旅遊業該如何推廣到國際。
答:呃…-(萬念俱灰)
女(安慰):這題不好回答,再給你一點時間
-時間到,謝謝教授後,掛著藏不住失落的笑容走出。
-面試結束-
蠻佩服自己能一再聽錯,大概是英文+黑臉讓人驚惶。整個面試就敗在最後這2分鐘,幸好
最後有正取,不然大概會一輩子悔恨這崩潰的2分鐘。
建議:
對於外系而言,從自己領域出發能提升信心、展現差異,但專業題還是要花時間準備。
我這次花太多時間放在時事準備,以及經濟領域的結合,忽略了行銷專業問題,導致第三
關答得很亂。
《總結》
1. 及早決定是否推甄
血統正確性的問題確實很讓人挫敗,甚至每年4、5月都會夢中驚坐起萌生轉學考、重考念
頭,也一度想直接簽下去考研。但因為指考失利,矢志不再考試,最後決定推甄這條路。
雖然說考試只要累一年,而推甄是三年的不停歇,但過程中會讓你看見更多機會,體驗學
習的樂趣,到頭來絕對值得。
2. 主動抓取機會
「毛遂自薦是真的」。國科會計畫不說,本來就是自主研究。但兩項專案助理真的是厚臉
皮去跟教授自薦,才發現教授也在煩惱不知找誰,因此都直接錄用。因此學弟妹們一定要
大膽去爭取機會。
專案助理的CP值通常不錯,不僅能增添個人經歷,表現的好,教授也願意為你寫推薦信。
3. 目標明確
一定要有明確的生涯目標,再篩選出與你契合的系所。
這樣做不僅
a. 省錢(我推甄下來花不到2千(報名費$1000+$500,備審$200)
b. 省時(只花一周準備)
更能讓你集中心力,對單一目標進行有系統的訓練,像台大國企所這種三關制的面試就要
花費許多時間準備。海丟備審可能反而會讓你多頭空
《結語》
得知正取當下真的感受到: Everything has paid off.
推甄是條漫長、疲勞又充滿未知的路,要同時維持學業成績、參加競賽、研究專題、工作
實習,又要擔心這樣辛苦累積歷練教授是否會買帳。
雖說如此,但回頭看來
-推甄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
希望這樣「非四大╳非前1、2名╳跨領域」的經驗能幫助未來的學弟妹們,在graduate板
「大考研時代」下,有不一樣的選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