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機械所系控組心得

作者: qwe830819 (kaokao)   2016-04-13 16:52:31
(本人權限不足,所以借同學帳號代po,第一次po文排版不好請見諒)
[前言]
因為板上不知道為啥,機械控制組的心得很少,之前考試查都好少,小弟今年運氣不錯

試理想得學校,所以發個心得文分享自己的經驗給想考機械所控制組的學弟妹們
[背景]
我是113機械系的,系排很後面很慘,幾本上就是墊底,大學真的太混了,所以補習前

乎基礎是0,我算是半個重考生,說半個是因為其實我第一次心態並沒有調整好,自己也
沒很確定方向,所以幾乎沒啥念書,就是去上課而已,所以當然一間都沒上,後來摸索了
陣子,真的開始念書是去年暑徦。我不想贅述太多,想說得重點就是:
1.如果大學學校不錯,那就盡量把成績顧好,直接用推甄的,因為考試生進去其實每
間實驗室所剩的名額都不多(當然也有其他例外狀況,畢竟推甄有時候比的還有其他表

,不過想考試的話就要做好心理準備)
2.如果你真的木已成舟,成績無法挽救,那也不要擔心,我真的開始念書是從暑假(
第一次準備考試對我來說累積得實力大概只有3%吧),但我建議如果你有看這篇得且來

及的話,最晚大三下就開始比較好
3.我認為心態是很重要得事情,我後面會獨立出來說明
[成績]
老實說我運氣真得不錯,最想要的有正取,其他都備取,但我認為我可以準備的更好,

以才說最好三下就開始
台大機械系控組 正取10
台大工科所丙組 備取23
交大機械所丁組 備取18
成大機械所戊組 備取6
成大工科所己組 備取6
[念書過程&老師]
(我先說我一切幾乎都是從0開始,所以我的出發點是學校得課幾乎都忘了,當然各位大大
學校有一定得基礎再去上補習班一定會比我強der~~~~)
第一年(上正課沒報題庫):基本上沒什麼念,所以就寫一下我選得老師以及第一年的感覺
,詳細介紹留到第二年
工數:劉明昌(上2/3)
我不想戰老師,所以這裡就只是說說我得想法,我個人喜歡有頭緒有來由的念書,我希

認為劉明昌老師比較不適合我,雖然東西整理得很有條理,但是讓我有種東西來就念得感
覺,而且工數東西很多很雜很多小細節,這樣念到後來讓我很沒方向,但是補習班本來就
是速成型的,只是我可能不習慣劉明昌老師得教法吧,但是建議大家要選老師尤其工數,
還是先試聽一下吧
自控:洪紹華(上一半)
自控是我念自控組最主要得原因,我覺得自控很有趣,學校修課是一位教的不錯李老師
(?
(聽說很充實,但是板上很多都是電機系的,所以我後面會以機械系觀點出發),所以我就
選擇他,但當初因為一開始工數什麼Laplace都不會,而前面時域全部都是拉氏我聽不懂
,所以滿前面開始就用看DVD的方式,強烈建議大家如果可以上正課得話不要看DVD,因為
洪老師教的東西很多很快,你很快就會發現你補課得速度會追不上老師上課的速度。再者
是,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建議機械系洪老師得課可以聽兩次,當然不僅是機械系的,畢竟
洪老師的自控就像他說的是一個圓,其實從第一章到最後一章都是前後連貫的,所以如果
有一定得概念再上第二遍會有種融會貫通的感覺,而且有些東西不是第一遍就會聽懂….
,其次我會強調機械系是因為,從頻域響應開始就會用到波德圖等等機械系根本不太會用
到的東西,所以一開始一定會很吃力,因為不知道這些圖到底要幹嘛就只會算而已(我後
來才知道原來頻域響應跟電子學很有關係),總之第一年大概聽到波德圖開始就開始不知
道再幹麻了所以就…大概聽大概聽這樣
動力:劉徹(沒上)
阿~簡單說就是太混,所以第一年本來要用DVD看課程(因為新竹沒有面授),後來就沒
下文了呵呵
第二年(上正課三顆都有報題庫):真的開始上課是暑假,我工數跟自控都是面授,動靜力
因為跟工數衝到所以看DVD,基本上我工數跟自控上完都會在下一堂課上課前複習完上次
上課得東西並且搞懂他們,這樣下次上課可以連貫而且有不懂得可以馬上問老師
工數:程雋(ㄐㄩㄣˋ)
程雋老師因為我有同學上過他的課所以我知道他上課得方式,我認為應該會滿適合我
的(我有先上線上課聽幾堂),我喜歡老師的教法是老師他會舉一個物理小例子,或是從物
理得角度出發,先告訴你為了算什麼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而衍伸出創造出這樣得工具方便
我們做工程上得計算,這就是我希望我可以了解為甚麼我需要學這個公式這個方法,這個
東西的由來,我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而學它,而不是一拿來就告訴我哪些要記哪些重要,
就算整理得很清楚定義講得很好,我不知道用在哪對我來說就沒有意義。當然很多人會覺
得補習就是要速成就是要幫我們整理好,讓我可以快速上戰場,是這樣沒錯所以每個人有
適合自己得老師,而我選擇程雋這種教法,那也因為老師上課會花很多時間講觀念講由來
,講解定義證明定理,其實很少帶題目頂多一個觀念一題,所以老師得缺點就是沒有時間
帶太多題目,無法告訴我們太多解題的經驗,其實這是很重要得東西也是大部分人補習最
主要的收穫,所以後期我需要自己大量得寫題目來彌補這塊空缺,當然老師題庫班解考古
題的時候有給了很多解題跟考試經驗,但相較於其他老師整理得還是略顯不足,但是我不
會後悔選擇程雋老師,畢竟我還是認為觀念清晰對我學習比較有用,不過我在解題技巧上
可能就需要自行練習,或是跟其他同學交流。
自控:洪紹華
有了第一年基礎我上第二年前面得部分其實就比較輕鬆,而且比較懂之後再聽才慢慢
了解老師教得真的很廣,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不過我拉氏還是等程雋教到才會哈哈,所
以說如果有人跟我一樣誇張的話,建議再上自控前一定要知道的工數有Laplace(最好很熟
)、Fourier(大概知道不會用到很多)、矩陣(後面現代控制會用到,有時候還會有點偏線
代)、複變(我不知道算不算反正頻域響應有一點點關係),不過我都還是有再下一堂課之
前複習完上一堂的東西,這樣我可以馬上有問題就去問老師,老師人真的很好,不管是在
基礎的問題都會耐心回答,所以建議大家趁暑假很多人都還沒上緊發條沒什麼人問老師問
題時,就趕快把問題搞清楚,而且認真得人都會去問問題,大家可以藉由問問題互相認識
交流一下,以後都是好戰友。
洪老師上課得東西,有看過其他文章就知道,真得很多很充實(建議大家買個以前學
長的筆記,不然常常會來不及抄,或是為了抄沒有聽清楚),多到有些人會覺得很靠杯,
畢竟老師可是收集控制原文書狂、立志要修完台大電機所有控制相關課的狂人,所以有時
候原文書打三角形得補充他也會教(說真得我有些也沒很懂,但是電機系有時會考),但是
自控這科其實沒有範圍,它應用層面太廣了,所以老師會希望從一開始得理論推導,到後
面的各種應用都教給大家,所以上老師得課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拿出一定要考上得態度
來面對每一堂課,才不會覺得教那麼多幹麻,我個人是抱著來學習新東西的心情,當然不
是每一塊我都完全了解,但是上正課時可以盡量理解,有問題跟老師交流,等到了後期複
習時,有些機械不考得東西我也會挑著念。
洪老師跟程雋老師一樣,不是走速成路線,是真心希望學生了解這個科目得美,所以
會盡量從根本的理論出發,會比較辛苦,而前期撐過把理論基礎打好,後期到物理模型就
能真正了解控制的應用並融會貫通,這邊老師更會補充不同領域得物理模型,至於題庫班
老師本來要講更難更難得題目(30年只考過一次那種)不過今年因為頻域響應教比較多所以
沒有時間,而且後面撐下來的學生不多(但是有撐下來得大家都考的不錯),這時候大家都
開始寫考古題一定很多問題,所以老師決定讓大家問問題,然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老師
在針對大家的問題方向去決定後面得補充內容,我覺得這個方法還不錯。最後機械系的各
位,如果聽得很吃力是正常,所以我才建議大家要先聽過一輪,因為其實我也是到很後期
複習的時候才慢慢開始有融會貫通的感覺(尤其是頻域這塊),至於線代控制老師用到很多
線代的理論,我也滿多聽不懂得但是其實矩陣有基本概念還是能應付,畢竟機械除了清大
動機外,考純線代控制理論的學校不多(會用就好)。總結洪老師真的是一位很認真熱血得
自控老師,只要你願意問願意學願意持之以恆,相信這門課會讓你受益良多,絕對足以讓
你實力超出應付考試許多。
動力:劉徹
說來慚愧,因為工數面授跟動力衝堂,所以我動力是看線上課,再加上我花了很多時
間念自控跟工數(個人覺得這兩科投資報酬率比動力高,以台大機械來說,大家都知道動
力不太好寫),所以其實我很後期才看完動力,導致最後題庫也沒什麼上,但是我有點後
悔動力太晚念而且花得時間太少,如果也是面授得話大概會念得更好吧。
劉徹老師算是很穩扎穩打的好老師,理論公式都會一條一條慢慢推,也會很清楚的解
是每一條公式得使用條件(重要),甚至有時候會覺得他算得太慢寫得太複雜,但是後來我
覺得動力這科就是這樣,需要穩扎穩打如果想要一步登天很容易就會少考慮東西或條件,
這也是為甚麼動力這科需要大量的題目去練感覺(只是我沒有做到@@),我覺得我這科沒有
準備的很好所以就不多說了,但還是建議大家早點念完,剩下的時間可以多寫題目。
[準備方法]
我暑假就像前面說得,上完課會再下一堂課之前複習完,問題再下一堂課搞懂,這
樣在正課之後我每科基礎得問題都了解了,也算完整的念過一遍。
上完正課再題庫開始前,建議大家可以先翻一翻想要念得學校的考古題(看有沒有證
明題阿,出題方式及方向啦等等),順便大概了解一下上完正課是不是可以解出一些簡單
題目了(可以增加信心),不過這裡有個空窗期我其實有點困惑我究竟要回去複習以前忘掉
得加強觀念,還是直接開始寫題目,現在來看我覺得可以直接開始寫基本的題目,然後從
題目中去了解自己哪裡觀念不足再回去複習那塊。(這裡其實我有跟人討論過,有些人還
是執著想要把上課筆記觀念再念過一輪比較安心,當然也是可以因人而異,只是如果你暑
假也很認真念過一遍,那可以像我前面講得那樣做,因為直接再念一次上課觀念一來題目
可能練習不夠,二來很容易會念不下去,再加上研究顯示你花很多時間細讀一遍還不如讀
很多次來的容易記得東西,所以我就是寫題目不熟再回去念觀念,如果那塊你很不熟就會
一直遇到一直回去念,那就會記住了,而且寫題目可以了解這個東西可以怎麼用怎麼變化
)
開始上題庫就跟著題庫的腳步複習,但是我上得老師都比較不是一堆題目那種,所以
我可以跟著自己的腳步走,一邊上題庫一邊自己去找題目寫,到了後期一定要寫考古題,
考古題我是一天寫三分就當作考試,然後一樣訂正時就看自己哪塊不熟回去念,我認為考
古的好處是了解學校出題方向、有混著的題型可以寫才能知道遇到沒看過得題型知道用哪
個方法,最重要得就是找出自己不熟而且是會考得東西,所以要確實訂正且達到寫考古的
目的,而不是認為寫多就是好。
[心態]
最後想要跟大家分享得就是心態了,我自己是想要做機器人,當初在考時前就已經先
看好實驗室為目標,台大機械所只有兩個作機器人的實驗室,而且考試生其實名額要看當
年情況,所以我就一直有個明確的目標為動力(雖然最後沒進去@@),每間學校出題方向多
少有些不同,我主要就是以台大出題模式來做準備;另外我自己滿後悔沒有做專題的,我
覺的專題的好處是可以知道自己念得東西能用在哪裡,也可以順便間接了解一下研究所到
底再做什麼,能有目標當作動力再加上決心想要考研究所的話,準備起來心情會比較輕鬆
,一開始壓力不用太大就當作是學習新的知識,到後期就真得需要一點毅力,很容易念不
下去,所以有戰友互相加油打氣一起學習是很不錯得選擇,所以我前面才會說可以積極去
問老師問題,順便跟其他也認真問問題的學生交流認識一下,畢竟也些問題可以先互相討
論,彼此都會進步。
保持新鮮感是可以持續下去得動力,像我在自控得物理模型了解到三科的整合,動力
學將物理系統的動態模型寫成動態方程式,而自控就是利用數學將這個動態模型先分析,
再加以控制,能夠將三科所學的全部應用再一起讓我感到很興奮,念起書來也特別有感覺
。最後還是要跟大家說,之前聽很多學長姐分享只要持之以恆念到最後,目標學校就離你
不遠,一開始也覺得很屎話,但是念到中途放棄消失的人太多了,尤其念越多越覺得自己
念不完一直忘,一度覺得離目標好遙遠,不過還是一路撐到最後,再加上運氣不錯順利上
了目標學校,但是進去後找教授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總之,祝大家今年考的備取和找教授順利,明年準備推甄或考試順利,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