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政大科智所智財組選考民法+105英文解答

作者: Annaaries (安娜)   2016-04-07 18:15:39
各位鄉民強者大家好~胎嘎後~打給後~Hello Everybody~
批踢踢首PO就獻給研所版了!
考試期間在這個版受益良多
雖然跟大家一起很歡樂的推了「有推有正取」之後還是沒有正取XD
幫忙填問卷時還會幻想著:也許我以後也會有發問卷寫論文的時候(艸)
依照往年數據顯示備四似乎很渺茫
我沒有報別間,也不可能上別間
現在能做的只有邊工作邊等待邊祈求上天
藉由分享考試準備心得,希望對其他考生能有所幫助
也算是給這半年一個紀錄註腳
另外附上105英文選擇題解答:
BAADB DCDCB ABCCA BCABD DACCB CBDAB DCCBA
一、考試成績:
(一)推甄:未錄取
1.資料審查:80 (資料審查30%,口試70%)未取得口試資格
2.口試資格:資料審查加權後成績24.5010(推算回去約81.67分)
3.正取最低分:91.169
4.最低錄取標準分:87.370
(二)考試:備四
1.筆試:英文(選擇48 作文17 總分65);民法(87)
2.書審:88.33
3.面試:88.33
4.參加口試資格:筆試50%+書審50% 成績76.9150(選考民法)
5.正取最低分:89.2170
6.最低錄取標準:86.55
二、背景:
(一)大學:中正財法系,會資學程
(二)在校成績:35.8% ; GPA:3.73 ;實得學分:175
沒有拿過書卷,也沒有休學、棄選、被當、延畢
在校的法科成績一般般
大部分還是靠會計成績幫忙拉高平均
(三)工作:我把正式踏入職場前的打工、家教全部捨棄
只列了律師事務所工作一年,之後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兩年
(四)語言:多益770
(五)其他:1.社團:擔任社團幹部、校際性大型活動總召
2.交換學生:沒有
3.比賽: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連續三年優等
三、考試動機:
審計工作做了兩年,又送了IPO,雖然我還蠻喜歡充滿挑戰的工作
但每天16小時的工作,把自己身體搞得很差
仔細想想,自己把工作抽掉之後其實是一無所有(只剩下爛爛的身體)
是時候應該要做些改變,也覺得要趁年輕把書唸一唸
一開始因為喜歡音樂、喜歡藝術、喜歡演藝廳微霉味的紅色座位
所以在法科中開始對著作權法有興趣
加上在大學時期遇到很好的智財法老師,而開始接觸其他智慧財產權
工作之後接觸到客戶的製程、專利佈局、智財訴訟等
讓我有想要學習智財管理的念頭
一直有唸研究所、念智財的夢想,工作後的存款也足夠求學開銷
於是就毅然決然的跟主管表示想要轉換跑道念智財
日後還是想要回到事務所服務,但是想從事智財相關的領域
跟主管聊了很久,最後主管表示贊同
四、考試準備:
(一)第一階段:筆試 50% ; 書審 50%
1.書審:主要是參照科智所網站上面的考試心得
將自傳先列成簡表放在第一頁
然後按照自述>求學>社團>工作>展望為順序
每個階段都用大小標像寫法律實例題一樣標整齊
文字都差不多之後請認識的學長姐或同學幫我順過語句
再把各階段的插圖、相片一個個放進去讓他文繞圖
曾經看到有前輩建議說圖片要越多越好
但我不想捨棄任何一段已經精簡過的文字
所以最後我的圖片並不多,看起來只是點綴文字而已
確實在翻閱的時候會先被圖片吸引
不過還是取捨出一本爬滿文字的自傳(憨)
讀書計畫一開始是揭明報考動機,再來將計畫分成短>中>長程
我的順序大致是:報考動機>讀書計畫>研究方向>展望
短程是到入學前,中程就學中,長程畢業後十年
計畫上我以具「可完成性」為寫作主旨
要特別注意的是,簡章有註明各種書審資料的排序
推甄跟考試的順序有點不一樣
備註1: 書審在第一階段跟第二階段都很吃重
既然都用電腦弄得美美的還有插圖跟相片
可以的話做個封面拿去影印店彩印、膠裝或是打洞塑膠圈裝
算起來,請影印店裝起來還比用資料夾還便宜
花的時間跟成本都差不多,就別冒那個險+365了
備註2:大學的時候
曾經看過蕭瑞麟老師寫的「不用數字的研究」
在準備書審資料的時候,我又把這本書看了一次
雖然還不一定要做質性研究,但加上修課跟寫論文
研究過課綱跟詢問前輩寫論文的時間安排之後
把研究所就學中的期間從兩年改成三年
2.筆試:
1)民法: 沒有補習,再加上畢業之後有好幾年沒有唸書了
在律師事務所跟學校其實都只會接觸到某些類型的案件
比如買賣、承攬、租賃、共有、所有權、抵押權
其他相對冷門的區塊幾乎完全沒有碰過
什麼倉庫、和解契約、過水權之類的,今年就考了和解契約!
(以往連法條都夾起來沒翻過)
所以趁準備研究所,把民法地毯式的念過一次
買了李淑明的民法解題系列,這本書很適合我
除了解題之外,還有詳細的學說跟實務見解
政大智財所民法從92年到104年我都寫了
從民法基本概念題到實例題到最近兩年的判決閱讀題
因為無法猜測他今年會不會突發奇想
所以我是很保守的從民總到繼承,土地法、公寓大廈、消保法等
當作要準備律師考試一樣,全都唸了
筆試在第二階段只算10%
考試只是進到口試的門檻,不敢說不重要
因為考不好連看到老師本人的門票都拿不到(還有押韻?)
所以在不想發生意外的前提下我還是紮下時間把民法全套念熟
即使出得很簡單,多念也不是什麼損失
今年(105)的考試前50%是簡答題,判決閱讀測驗
下面50%是問答題,重點在債各的和解契約
如同前述,和解契約只有短短幾條
但絕對是學校老師跟補習班完全不會上到的地方
不過也不用太緊張,你不會別人也不會
和解契約乍看之下只是嚇嚇沒有唸和解契約的學生
因為他後面還有附整套和解契約的法條啊!
有唸跟沒念差別只在有沒有被他嚇到而已(欸欸
民法應該每個人區別不大
參考書單:李淑明的三本選擇、實例實戰解析
林青松身份法(但最後考試身份法完全沒考)
2)英文:我的英文普普通通,所以可能參考價值不大
一直到考試前一刻,最不安最沒有把握的就是英文
英文我也是從圖書館考古題有生之年寫到104年
解答的話是在研所版爬到的(感謝提供解答的善心人士)
如果答案跟我選的有出入
自己無法解,就詢問事務所外商組的海歸派同事
把不會的單字用Excel整理成一張表
(我的英文程度不是很好,所以單字量很大)
再用函數整理單字出現的頻率跟自己的記憶程度
因為有在準備多益考試,所以這不到半年的時間
每天逼自己邊唸書邊聽BBC (Radio 2比較常聽)
偶爾跟著Ken Bruce還有Chris Evans在那邊亂High
每天晚上都會掃一下BBC還有CNN的新聞,再把不會的單字彙整
新聞單字會漸漸依時間形成一個趨勢
比如「恐怖攻擊」、「難民」、「北韓」、「川普」XD
由於口試還是會問關於智財、管理方面的時事
所以我都挑關於法律、智財、財金方面的新聞閱讀
這半年密集的聽讀寫練習英文,很明顯的有感到進步
政大的共同科英文從本來只有20幾分,一直寫到後來有40幾分
(不算作文的話)
最後是英文作文,也是考古題每年的都拿來寫
還有用英文寫日記
訓練用英文寫作從空氣中抓靈感
從自己的作文習慣裡面抓一些常用的單字、片語及文法
確保作文寫到這些東西不會出錯,就多擠出好幾十個字了
因為我的拼字跟文法一直都很弱,所以作文寫的很保守
只能盡量不要出錯,盡量湊到要求的字數
往年政大共同科英文都要求要300字作文
大概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到200字上下就會開始辭窮鬼打牆
雖然今年的作文沒有限字數
但我認為作文既然計分30分
一行大概10個字
也就是說要寫個30行,一行一分才有達到基本要求
考試時寫到200出頭就卡住了,一直卡到打鐘,心想死定了~
因為民法大家差異不大,決勝就是英文程度
考完當時真的覺得滅了(瞬間+365)
都已經開始看104或打電話給事務所人資說我要回去工作了
3/16抱著不期不待的心情看第一階段榜單
看到自己名字還抱著電腦衝到家裡神明廳去燒香!
參考資源:http://www.dictionary.com 查單字用的英英字典網站
http://www.bbc.co.uk/radio/player/bbc_radio_two
BBC R2應該是最多人聽的,有點像是台灣的中廣流行網
3)時間規劃及休閒:
一開始是排八小時唸書
後來就沒有限定一天要念多久
改成排每天的讀書進度,唸完就休息!
早上-背法條(後期是寫考古題,按考試節數時間寫)
下午-民法基礎觀念、架構及實務學說
晚上-解題+瀏覽英文新聞
背景噪音:BBC Radio2
民法的民總法條是我比較熟悉的部分,萬事起頭總是比較認真
(大概就像背單字大家都很熟悉Abandon一樣)
所以這次背法條是從後面背回來
這段期間的休閒娛樂就是
每天早上吃早餐的時候配NHK晨間劇阿淺來了
一天從AKB48「365的紙飛機」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ct5C3jU_fY
用晨間劇逼自己每天都要早起不准發懶!
阿淺來了從播出到現在要完結正是準備研究所這幾個月(茶)
另外大概在11月的時候確定推甄連口試都沒上
邊改備審資料邊用OTT快轉看瑯琊榜 [靖王:我想選你(尖叫)
(二)第二階段:筆試 10% ;書審 40% ;口試 50%
以往我的大考成績總是不上不下的
最後只能跟大家一起填一百個(?)志願,看落在哪裡就念哪間
確實如「虎媽貓爸」裡面,杜一諾他爸說過的:
只有成績考高分的人,才有權利選擇感興趣的專業!
在此非常感謝老師們給我口試的機會
也是我第一次感到自己離感興趣的專業如此的接近
進到面試,口試表現跟書審就顯得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請再看一次配分比例)
口試準備:第一階段放榜到第二階段之間,瘋狂的看各式各樣的文章
我會先擬出最近的議題,接著上網搜尋如:
Uber、大數據、虛擬實境、TPP、電子支付、鴻夏戀、戴爾併購等
還有最近的修法趨勢(廣電三法、匯流五法等等)
以下是我常瀏覽的網站:
https://yowureport.com 有物報告
http://innobic.blogspot.tw/?m=0 大數據匯流電子報
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 科技報橘
http://www.bnext.com.tw 數位時代
至於經理人雜誌、商周、天下雜誌等
平常事務所就會整理重點發電子報,因此沒有特別關注
還可以上科智所網頁的師資介紹專區
認識老師的背景,寫過的文章以及研究方向
從中找一些有興趣的文章標題
(網頁最近有改版,很多超連結點進去都是一個宇宙背景的404)
另外就是審計工作讓我實際接觸到各種產業
除了新聞媒體的報導之外,還可以接觸到第一線的人員
每季的財務報表差異分析,也訓練了對於數字趨勢的敏銳度
在這裡真的真的要很感謝事務所
對於成為一個審計員、學習管理、接觸時事等
都多方面的給予許多資源,讓我的思維中有許多的養分及批判力
面試服裝:淺色襯衫有條紋沒有其他花邊(下襬沒有紮進去)
膝蓋以上的套裝窄裙
絲襪(膚色或透膚黑)
低跟鞋
(大概就是金融業上班正裝)
題外話:口試當天經過指南路麥側那附近,看到一間土地公廟
就順路轉進去拜拜,祈求口試順利,算是求心安吧!
團體面試:
第二階段的智財組雖然說是團體面試
但是他不像科管組要分組實作,所以似乎不需要事先找組員
不過絕對絕對絕對要先把自我介紹兩分鐘準備好!
因為這是整場面試唯一可以自己把握的東西!
自我介紹我背了好久
結果緊張就忘記了一大半,後來完全自由發揮(孟克式吶喊)
在自我介紹同時,老師們會翻看報名時寄出去的那些精美的人生精華(羞)
當天面試有三位老師,分別是馮震宇老師、蘇瓜藤老師、陳秉訓老師
老師人都蠻Nice的!主要是由蘇瓜藤老師在提問
五個人一組
先是輪流按照(准考證)順序自我介紹兩分鐘
我前面一位強者用全英文自我介紹
氣場之強大聽得我一愣一愣的
再來每個人都抽一題題目,先不能拆開看
等到助理姐姐回到座位上之後,他打開第一題唸兩次
再由五個人隨機搶答,不一定先答比較好
也可以聽完別人的想法之後,有什麼特別的靈感或是統整
每個人回答時間一分半,結束就換下一題
這邊建議要控制好時間,抓重點講就好了
時間快到會響鈴,我常常沒把握好時間就匆匆結尾
這樣這題的重點就容易落掉,回答起來也缺乏層次跟邏輯
輪到別人說的時候就會在心裡想說,對啊這也是我想講的(懊悔
要多多訓練自己在短時間內整理出問題的重點
以下是我們那組的五題(記憶中大概大概這樣,有錯請糾正)
1.瓊瑤的梅花烙在大陸被抄襲,近日判決瓊瑤勝訴,請闡述你的意見。
2.TPP是什麼?對台灣產業有什麼影響?台灣要加入會有什麼困難?
3.新任教育部長預計由產業界出生的OOO擔任,你有什麼想法?
4.你認為科技部出資委託研究的成果是否應由全民共享?
5.請說明生技產業與智慧財產權的關係。
說真的,梅花烙我還真沒看過,最早的瓊瑤記憶是什麼小雨點兒啊~(轉圈)
奉上小雨點的懷舊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pEgJMVZgM
(怎麼覺得好像暴露年齡了)
老師還說我們抽的題目比前一組難~
機智(?)搶答後,老師就針對個人的備審資料提問
一開始蘇瓜藤老師就問說:你們,有時間唸書嗎?
我看有些人已經有在工作了。
還有問:你們還有報考哪間研究所,有沒有已經錄取的?
老師還會挑書審裡面有疑問(弱點)的部分,個別審問(?)
比如說:你為什麼會想要從審計轉智財?
你沒學過智財怎麼想智財?
你為什麼大學唸了X間學校?
你為什麼休學X學期?
你在四大工作時的老闆是誰?你現在有在工作嗎?
你對智財鑑價有興趣嗎?
我在大學期間的社團活動算是很多采多姿
(簡單來說就是該玩的沒少玩)
這些資料也有附在書審資料中,煞有其事地裝成一本
但我想讓老師們知道的,是我這些年在工作上的經驗及收穫
工作上很多關於客戶的內容,可能涉及保密
(雖然Level低的人也不見得知道什麼驚天動地的秘密)
保險起見只能不要去提,或為了語句通暢就全段刪掉
完稿時就發現關於工作的內容變得很空洞
整篇自傳的輕重無可奈何的失衡
於是在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會盡量往審計工作上面帶
去解釋我在備審資料中,寫得很模糊的工作經歷
將東刪西刪後很難用文字表達的東西,以口頭補充清楚
也是因為我還蠻喜歡自己的工作(Sincerely)
審計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行業們
一講到工作跟智財的關聯就完全不需要Re稿
在回答這部分問題的時候氣場大開,緊張感就消失了
輔以強大的執念用堅定的眼神告訴老師,選我選我選我!
最後蘇瓜藤老師表示:你們都很優秀,但我們名額有限,感謝你們來考試~
限量果然是殘。酷。的啊!
Finally,我們這組五個人有三個備取。(淚奔)
五、後記
這麼長的文章,謝謝大家有耐心看到最後(還是直接END XD )
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要「順便」報法研民法組或民商法組
連我媽都唸我,既然都已經準備研究所了,幹嘛不要可以考的都報一報?
但我的目標領域很明確,想學智財跟管理
這個目標在當初與主管談考研所的規劃時已經確定了
而政大科智所洽好符合需求,於是很專情(?)的只考了政大科智所
還是要再次感謝在事務所的老闆跟主管
對於我的決定沒有阻止還給予正面的支持,甚至幫我寫推薦信
丟下工作準備考試,可能是我最近做過最勇敢的事情
我的程度或許不是很好,很感謝老師們給我機會進到面試
因為經濟壓力跟長期的時間規劃
再考慮到重書審的所可能會很Care所謂的Career Gap
沒有備上的話,還是要回到事務所去繼續加速折舊(淚流成河)
準備考試這段期間,沒有收入沒有工作確實很焦慮
放榜點開所有歷屆報到統計資料,發現備四能備上的機會好小
抓著研究所築起的懸崖感覺快要掉下去了
能做的只有多做好事,以及繼續等待~等待~等待~
真沒備上也只能當這半年唸書、考試是休息及做了一個美好的唸研究所的夢
在準備考試很煩躁的時候,我看了一本書
這本書叫做京瓷哲學(作者稻盛和夫)
除了成功方程式:結果=想法X熱情X能力之外
一直支撐著我唸書的一句話是:請付出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
希望在這裡所有具有熱情有想法有能力的人都可以繼續堅持下去,共勉之。
不論是否能夠備上
衷心希望這篇文章對未來想要報考的人有幫助
感謝這半年來不斷聽我發牢騷,紓解放榜焦慮症的朋友跟同事們
感恩這半年來給予我幫助過的所有人及各路神明~
祝大家考試金榜題名、論文順利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