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土木所結構組心得

作者: whitecolor78 (雨天的西雅圖)   2015-04-14 01:38:27
動機:
由於考試前十分焦慮,讓我有事沒事就翻學長姐的文章來看,所幸許多的不安,在看
完學長們的心得文後,竟轉成了踏實。
那時就想,如果能上榜,一定要留下一點東西,幫助之後的學弟妹。
首先,會對於考試作一個基本的介紹,接著介紹<個人背景>,<時程安排>,<各科分析>,
<使用資源與書籍>,最後是<準備方式>。
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是各科分析,使用書籍以及準備方式,時程安排請當做錯誤示範XDD
前情提要:
結構組算是土木所中最多人考的組別,考試科目有結構學,工程數學以及材料力學
(交大中央台科是工程力學,會考約40分的靜力甚至動力學題目),台大這幾年都有考英文
,加權0.5倍。
歷屆的考試都在2-3月舉行,未曾聽說有學校衝到的紀錄。104年考試順序是台科2月1
號,中央2月5號,交大2月7號,台大2月10號,成大2月11號,今年可以說特別早,在過年
前就全部考完了(2月18號才除夕)
各大學校的考試時間,通常會在11-12月間公布,但總是會有消息先流出來,10月就可
能有大概狀況了。因此,若能在公布後就開始規劃,心裡有個底,相信可以幫助你心情更
加穩定。
正文開始
個人背景:
113土木系,系排40%(3下時47%),大二結構被當,工數12低空飛過。
使用資源:
一.正課
1.建國補習班(工數是陳立林易老師,材立結構是洪達老師)
2.書籍:歐陽老師出的解說結構學,解說結構矩陣(大推!!),材料力學論衡,加上補習附
的書(工數是陳立,材力是洪達老師出的材料力學,結構是老師手寫的六本印刷本)
二.考古題
1.洪達老師的材力及結構題庫班(大推!!)
(有洪達老師編的材力及結構詳解98-103考古題詳解)
2.喻超凡:台大88-103工數試題詳解 成大、交大101-103工數試題詳解。
3.實力:結構學-系統題庫(對答案用and參考方法)
時程安排:(錯誤的例子,請當前車之鑑)
大二:
建國補習班來學校宣傳後,就決定補習(研究所+技師),但只零零落落看過幾集。
大三下的暑假:
補了整個暑假的錄影帶,均以1.5倍速(以上)觀看,笑話照聽。筆記開始慢慢建立,咬
牙堅持補到開學。
會說咬牙是因為補習真的是很耗精力的一件事。補習班老師的上課方式,就是在講完
觀念後大量的解題,自己沒有動筆,會覺得老師都在做一樣的事,很容易就會恍神。
一個禮拜工數4堂材力3堂結構3堂,其實loading很重,進度沒跟好,後面就會很難追回來
這個時期的工數,我選擇把筆記寫好,很少自己動筆解題目。因此,暑假過完了,
我工數也忘得差不多了.....(因此真心建議,工數聽完課後,必須要另外找時間算一遍)
(所幸筆記寫得很紮實,看第二遍時以2倍搭配筆記,可以很快想起來)
至於材力和結構,我選擇先以力學的直覺記住整個感覺,用理解的方式記進腦中。
複雜的計算,(如變斷面積分),其實並不是重點。因此我並沒有在第一次上課時就跟著一
起算,而是選擇在老師講解時,寫下一些重要的觀念與解題關鍵,並且理解整個概念。
如果卡住的地方只是純粹的微積分問題,花了很多時間解出來之後,對觀念其實沒有任何
提升,更會延後到之後的進度,這是極需避免的。
開學後:(各科大概會有十堂課,工數有十六堂在開學後才上)
開學後很多雜事,為了考研究所只修了9學分,也修了結構二(113是選修),怕自己荒
廢。
但開學後一直沒有機會把課程補完,雜事纏身之下也沒有時間拿起書本。隨著大家開
始推甄,我也花了一天做了推甄資料,沒想到就誤打誤撞的上了。
這時候的時間點大約在11月,推甄後到放榜的這段時間(約20天的時間),我補完了材
力與結構,工數還差12堂(約是複變與PDE全部)。
一上榜後就開始鬆懈,工數看了五堂,10月報的建國題庫班看了兩堂,就這樣混到年
底。
一月,學校開始期末考,考完後放假已經1月中.....
(1/17-1/31):
放假後才驚覺時間不夠,到一月底的這段時間,我每天早上9點開始念,念到晚上六點
回家。吃飯後,再念到晚上十點。接著會上一下網,看一點小說,再看一下學長姐的心得
文,激勵一下自己!12點準時上床睡覺。
這段期間,把工數缺的課程、結構與材力各十堂的題庫班(98-103考古題)全部上完了
,並做好完整的筆記。
一有不清楚的觀念就立刻把問題寫在一本小冊子,回去看正課班的講義以及課程。
還是不懂的話,先跟同學討論,還是想不到就用FB向洪達老師請教。(材力及結構)
材力整理出基本公式的推導過程,2月開始每天重新畫圖推導一遍。
(2/1-2/9):
接下來完全進入備戰狀態,睡前吃一顆B群(隔天很有精神),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讀到
晚上十點,過程是100%的專注。
每天主要內容就是台大考古題,有撥兩天專門算"歐陽"<結構矩陣>的第四章,因為在
台大結構的考古題中,直接勁度法時常會佔到五十分!!
算完題目(晚上十點前後)會花一點時間看一下PTT,上一下網,看一點小說(約半小時)
。之後,一直到12點睡前,看一下自己的計畫有沒有達到,整理一下今天多學到了甚麼,
哪些還不太懂,並且寫下來。
2/10台大考試。
各科分析:
考試的目的並不是學習知識,全部理解並不是你的目標。捨棄太難的範圍,安排好你
的讀書計畫,並確實的執行,會讓你讀得更踏實而有效。
沒有做計劃,會導致目標不明確,心情浮躁而不穩定,這都是應該要避免的。
了解目標學校的考試重點、歷屆的試題配分,是你開始前就應該要做的功課。
工數:
工數各科系間的考試差異很大,如果補的不是土木工數,盡量向同學借到一本土木
專門的工數書。
我在考前20天才借到了一本,把所有重點以及大概不會考的地方抄了下來,不會考的
就不用看了。
以範圍來說,ODE,矩陣,向量都很重要而基本,laplace的四種轉換要會推導,複利
葉要會函數的展開(台大很少考複利葉積分)。近十年台大沒考過複變,級數解很少考。
歷屆PDE出現機率約三年兩次,但一考出來就占到20分,不能漏掉。
因為沒上工數題庫班,再加上工數比較需要熟練度,平常都沒算,剩一個月時我就發
現時間不夠了,因此採取放一半讀一半的策略,只讀了ODE,Laplace,矩陣。其他範圍在
寫台大考古題時,遇到了再理解。
材力:
公式的推導非常重要!!!挫曲一定要會推導!!!(台大狂考挫曲)
組合應力、粱的變形是最重要的兩大章,其中粱的變形直接與結構學相關,學完之後
求結構的饒度饒角會更快速,觀念也更清楚。
接著的重點是挫曲、剪力流與扭力桿件,最後是軸向桿件。塑性問題較少考,重理解
,塑性的相關公式,有時間才背。
洪達老師的<材料力學>以及歐陽老師的<材料力學論衡>都很棒,我認為至少要準備一
本,準備到整本熟練,以後遇到問題才知道要去哪翻(每本編排方式不同,找相似題又很花
時間)
考前20天附近,把需要證明的公式以及圖型,完整的抄成一份筆記,再把常用的公式
抄進筆記。之後每天花十五分鐘全部導一遍。
我自己導了:
1.軸向變位
2.扭轉角、扭轉剪應力
3.純彎作用圓弧變形(E=ky E指應變 不會打QQ)
4.撓曲正交應力
5.撓曲剪應力
6.梁的撓度
7.體積應變
8.體積彈性係數
9.平面應力、應變解釋 公式
10莫爾圓
11已知包松比,證明G以及E的關係(用莫耳圓證)
12挫曲公式
結構:
結構學是最固定的一科,台大考的內容一直都是:直接勁度法1-2題,彎矩分配or傾角
撓度1題,接著是影響線與靜定結構變位。
問答題也是這幾年常出現的題目,考題非常固定,有背就有分,這幾個部分準備好,
結構學就至少70分了!
考前十天,我把歐陽老師的<解說結構矩陣>(絕對不能錯過!!!)第四章電算直接勁度法
算了一遍,這本書的好處是每一年台大的題目都有放在裡面,考試前,什麼猜題或講義都
沒有比算考古題來的有效果。
這個範圍每年必考25-50分,一定要練到熟悉,舉凡下陷,溫度變化,外力,一定要非常熟
練,這樣子就至少穩拿25-50分了!
(台大勁度矩陣很喜歡給錯,自己要注意....104年又給錯了)
其他部分,有時間的話推薦把歐陽老師的<解說結構學>算完,否則也要針對<傾角撓度
法>以及<彎矩分配法>,把題目挑出算完。
台大比較少考力法,但基本的單位力法以及諧和變形法,一定要會。
英文:
放推.........弄到了一本歷屆研究所英文題目(補習班發的),迅速寫了幾次題目,分
數都在50上下,就懶得準備了Orz
我的英文底子學測13級分,指考68分,應該算是普通甚至偏弱的水準,最後台大考了
48分(平均46的樣子)
台大結構組英文沒有門檻,因此我覺得英文不需要特別準備(其他科更重要),四千單
可以翻一下,但是投資時間不用多,大約考前半天就夠了。
額外推薦:
洪達老師開的題庫班非常有效,我在每一堂課都會花一張A4抄下老師上課的順序。
(若是選擇以單元劃分,就會跳年度上課,一定要抄下順序),另外在題目旁邊速記我聽不
懂的地方。複習時拿這張A4紙逐一複習,不懂的回去翻講義,再不懂就立刻用FB問老師。
(在考前,務必要找到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管道,可以是補習班老師,可以是讀書會,也可
以是學長。總之必須要有一個讓你安心,可以解決問題的後盾)
給學弟妹的話&應考對策:
歐陽老師說過"煮開水理論":一個人煮開水時,把生水加熱到五十度,接著停止,讓他
慢慢冷卻。過了一下又把生水再加熱到五十度。另一個人,從零度慢慢加熱到一百度,從
不間斷,直到沸騰。哪一個人的努力有效果?
讀書也是一樣,持之以恆,是唯一接近成功的路,趁著印象深刻的時候,就該把問題全
部弄懂。玩五天再念十天,一定比念五天,玩五天,再念五天效果還大上許多。
(但絕對不是叫你考前去玩五天再念,這樣你連續玩十五天的機會比較大XDD)
洪達老師說過:會上榜的人,不是最用功的,不是最聰明的,而是堅持到最後一刻的。
最後的20天非常重要,20天的考古題轟炸下來,學到的東西很可能比之前讀兩個月還多。
越接近考試越是關鍵,一定要安排計畫,照著計畫走,才不會讓你像熱鍋上的螞蟻。
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平穩踏實的心情,才能以最好的狀態迎接考試!
準備考試的過程,告訴自己,每一天都是一場新的學習。結構學跟材料力學,以後一
定用的到,學習不一定是為了考試,更可以充實自己。會得越多,對土木的了解越深,以
後越能及早理解工作內容。
改變想法,才不會讓自己壓力太大,考到了哪一間研究所,並不絕對重要,既然選擇
了土木這行,之後還會有更重要的考試,充實好自己,才可以在對的時間抓住機會!
(但不是讓你放棄,還是要認真面對每次的挑戰,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坦然的面對每一次
的結果!)
感謝:
很感謝洪達老師在任何時候都有辦法立即回答我的問題(太感動了QQ),幫助我很快的
整理思緒,釐清觀念,更讓我遇到問題不會驚慌失措,反而很期待在老師的引導下想出答
案。
感謝陪我討論的同學,雖然我的習慣以自己做題目為主,但是偶爾的互相討論真的會
激發出新的概念,也幫助自己領悟到一些不同的思考模式。因此,我認為大量的題目計算
之餘,適當的討論是很重要的。
在中壢補帶了兩三個月,中壢建國的環境很不錯,附近吃的很齊全,女生很多(誤),
環境也很乾淨整齊,謝謝那邊的櫃台人員!
最後,感謝一路陪伴的家人。有時候自己很沒有把握,看到家人對你仍然充滿了信心
與期待,就會迸發一股堅持的能量,繼續撐下去!
考後分享:
準備考試時,我放掉了靜力學,全力拼台大,那是因為我推甄有上了,因此學弟妹要衡
量狀況選擇範圍。台科及中央,我解題時都挑難題先寫,因為難題才能訓練自己體會緊張
感,在考台大時才不會因為題目過難影響心情。
考完台大前兩科,分別是英文以及工數,中午吃飯時我就大概知道自己爆掉了,但只要信
心還在,兩科發揮好絕對有辦法扳回一成,所以在任何狀況下都不該放棄!
放榜的順序分別是中央,台科,成大,台大。中央放榜我就發現比預估的分數低了許多,
那時就覺得研究所考試可能沒那麼理想了。因為考前根本沒有模擬考,真的不知道自己的
實力在哪個地方。台科放榜我更連備取都沒有,那時已經準備放棄,要直接找教授了,誰
知道最後兩間竟然越來越好!看到自己正取的當下,真的愣了好久,無法置信。
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放棄自己,每一間學校的表現,也可能落差甚大。一間學校考
不好,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把握接下來的考試才是重點!機會,只留給堅持到最後的人!
最後成績:
台科 中央 成大 台大
工數 32 73 28 36
結構 75 25 78 77
材力 51 53 45 66
英文 48
總分 158 151 151 203
成績 落榜 可面試 備取前五 正取前十
正取 208 77可面試 156 189
備取 174 ?? 1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