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社會學相關系所推甄心得

作者: storym84531 (EA)   2015-01-17 19:50:52
這是一位朋友考取社會學相關系所的心得,此為代PO。
==========================
大家好,小弟是第一次在ptt發文,首PO就是要來談談自己準備研究所(推甄)
的心得。
因為板上相關文章真的比較少,希望對有志考社會所或相關領域的朋友有所幫助。
我非本系生,念的是師大教育學院。師大是個社會學較弱的學校,因此我補強的
方多修政治、文學/文化研究方面的課,我們系上也有政治哲學、法律的課。另外,我輔
了英語系,在寫essay的時候對邏輯推論能力很有助益,若是要考重視英文的系所(清大
、台聯大)也都很有幫助,強烈建議大家把英文能力弄起來。(念歷史、人文地理應該也
都很有幫助)。
我考了台大社會所、清大社會所,還有台聯大亞際文化碩士學位學程(中央性別
組),很幸運地都有考上,因此想說要回饋給我不少幫助的graduate版。
首先,台大社會的考試方式如同板友提過,筆試是以近十年的期刊論文為出題範
圍口試則是針對你的備審資料。
這次筆試的文章是吳介民老師的<永遠的異鄉客?公民身分差序與中國農民工階
級>
題目會要你分析以下:
1. 這篇論文的主要論點和使用的理論(要舉出社會學家),你覺得還有哪些理論可以補
足他的論點?
2. 這篇論文採用甚麼樣的研究方法,有沒有哪裡值得改進?
3. 運用作者提出的理論來分析台灣一群體的處境,有哪裡適用/不適用,為什麼?
基本上是這三題,第三題應該是先前板友分享時沒有提到的,可見抓到理論之後
,能跟目前台灣社會對話。我還滿幸運的,因為吳老師這篇談論「公民身分」,正好跟我
本系學的多元文化主義可以銜接上。
至於如何準備,要嘛考前都不準備,就憑自己大學幾年來累積的社會學知識,要嘛就跟我
一樣,就台灣社會學界會處理到的一些子議題(如階級、性別、族群、STS、教育、宗教
、公民社會、醫療等等,我是參考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的
分類)各找一篇期刊文章來念(到華藝電子資料庫找幾乎都會有,當然範圍要限縮在這十
年,說不定就被你賽到。我自己是沒準備到啦…)總之,邊念這些文章可以邊試著回答上
述題目,也可以練習抓文章的重點(我都直接看摘要和結論…ORZ)。考試時有三個小時
,要念完文章且寫完題目。因此時間分配非常重要!我是先看過題目之後,從摘要、結論
、文獻回顧開始找,後來有時間才慢慢看推論過程。據說這次筆試就刷掉了少(報考人數
比去年多,進入口試的人卻比去年少),可見筆試千萬要把握下來啊!我自己覺得口試時
被老師電是常態,分數也不會差太多,因此衷心建議大家平常累積看文章、寫論述的習慣
。重要的是如何和作者對話,贊同他甚麼,反對他甚麼?若是你處理這個議題,你會怎
麼做?
口試而言,老師基本上是就你的研究計畫問。會先給你自我介紹的時間。我講得
太後來老師一波接一波的攻勢讓我有點招架不住,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先沙推自我介紹,盡
量引導到你的強項(例如研究內容、有興趣的領域)。許多人說有科技部研究計畫會有大
加分,我自己是有投上並且在進行,但強者我朋友靠著自己寫的研究計畫就推上,所以重
點應該還是在於計畫的可看性(如何吸引人目光)。老師也不會一股腦地被你引導到你想

答的內容,常常會有超出你想像,但又扣緊你主題的問題出現。例如我是做性別,老師問
說「為什麼當代會有大量湧現的非主流性別研究?」這算是超出我研究的主題,但卻也應
該是我要回答得出來的。也有可能會有和計畫完全無關的問題出現,例如兩位老師問我計
畫問到水深火熱之際,另一位老師問說「請描述一本你唸過且印象深刻的社會學理論著作
」。我算是嚇到,還好先前有修過研究所的「當代社會學理論」,就拿Althusser出來擋
一擋。這部份真的要本系生比較吃香,所以也建議大家除了發展有興趣的領域之外,理論
也是要顧的。對了,最後有個問題是「你既然要做性別,怎麼不去念性別所就好?」我回
答因為做性別議題也要顧及主體的階級、族群身分,更要看到結構(如文化、空間)與主
體的互動,而台大社會能滿足我這方面的需求。這一題也算是出乎我意料之外ORZ 建議大
家要做好腦中一片空白的心理準備,但臨機應變的能力還是可以透過沙推來訓練出來的。
對了,三位老師分別是孫中興老師(不按常理出牌)、簡妤儒老師(白臉)、何明修老師
(黑臉)。
再來是清大,老實說清大和台聯大我沒有特別準備,就算在準備台大的分裡面了

的考試是筆試/口試,其中筆試是英文、英文、英文(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第一大題是
單字釋義,不一定跟社會學有關,因此看不懂就掰掰。第二大題是一位社會學家(我忘了
誰XD)就職美國社會學學會的演講稿,考生要做出摘要(我自己是先翻成中文後才寫出大
意)。第三大題是高夫曼《精神病院》的部分內文,考生要做逐字翻譯。這部分攸關的還
是英文能力,當然若是已經先有唸過會很吃香,例如很多關鍵術語沒念過原典可能會翻錯
。建議大家準備後兩個大題,若有機會可以多唸英文原典,修習相關課程會更好!
口試部分跟台大大同小異,基本上就是自我介紹,並且就研究計畫內容詢問。這
裡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因為老師的領域和你不一定相關,因此講自己的研究計畫一定要講
清楚,避免跳過推論過程。例如我講研究對象時講的不清楚,就被老師質疑。此外,另一
位老師也問我說「你這個東西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啊,有甚麼值得做的?」老實說我幾乎
嚇傻,也覺得很挫…ORZ 但還是硬著頭皮解釋自己認為這個主題重要的地方,並且再把理
論、經驗、方法再說明的清楚一點,老師才點點頭表示理解。事後回想起來,要是我在講
自己的研究計畫時講得更縝密,應該就不會被這樣電了XD 另外有一位老師問我備審資料
中提到的部落訪調經驗(儘管我著墨很少還是被問了),所以大家要很熟悉自己的備審,
最好是能熟悉自己的經驗與理論、方法之間的連結。三位老師我只記得姚人多老師(大黑
臉!)、林文蘭老師,另一位我忘了ORZ 喔對了,清大好像會查你還報了哪些所,所以我
報台大和台聯大就被抖出來了XD 姚人多因此問,若是都上會選哪間?我當然是回答清大
啦,至於理由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XD
最後是跟上述兩所性質比較不一樣的台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因為我覺得他的考試
內我平常在寫英語系的essay question比較像。這個學位學程包含了交大、清大、中央、
陽明的師資、資源,雖然是個很新的系所,但也因此充滿各種可能性。總之它也是分成筆
試跟口試,比較誇張的是早上筆試,下午口試時老師就把你的筆試看了…。
筆試有兩題申論題,都是以英文寫成的段落文章,考生必須扣緊文本回答相關問
題,可選擇用中文或英文作答。第一題是四校統一,問的是文化生產(例如文本、影像)
跟政治、再現、歷史之間的關係。我沒看過這段文章,因此花了滿多時間讀懂它。第二題
依組別而異,因為我考的是中央性別組,問的是同性戀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其與資
本主義之間的關聯又是
什麼。我答題的方向是資本主義的勞動力解放與家庭的關聯(家庭的再生產功能),以及
同性戀是如何被排除在外,最後還自己加了酷兒政治的論述方向。
口試時立刻被卡維波老師小電了一下XD 他說我似乎想展現自己懂很多而離題(
完全一語中的),但他其他時間花在讚美我成績很好(可能成績單還是有那麼一點重要吧
)、英文不錯(老實說我是用英文答題,英語系訓練讓我看到英文問卷就想答英文),讓
我受寵若
驚。另外兩位老師,一位是清大的林文蘭老師(又出現XD 但其實時序上是先考台聯大才
考清大,因此我走進清大教室時跟林老師相視而笑XD),他問的是我的研究計畫內容,因
為剛剛得到正增強所以我覺得答得還可以。另外一位老師是交大的藍弘岳老師,他說因為
他不是做性別的,所以問了我備審理面提到的服貿,要我用所理解的新自由主義來分析服
貿的利弊。我只是在備審提到在反服貿期間有跟社團朋友在學校辦活動就被問了XD 所以
大家一定要對備審熟啊!很多延伸問題都可能來自你不經意的一筆,所以千萬要有把握才
寫!
不知不覺就來到三千字了…板上的文章好像沒有這麼長,但因為考研究所的過程
大有過來人才清楚,因此用了不少篇幅描述,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囉!另外,我覺得加
入異議性社團對我滿有幫助的。這算是業配嗎XD 主要是因為異議性社團對於訓練思辨、
邏輯能力,以及臨場反應(面對比自己有頭有臉的人物,或說是權力不對等的情境)都有
很大的幫助。老實說我自認我的這些能力都要歸功於大學時期參與社團的經驗。因為系上
不見得有願意就社會現象、個人與結構之間的關係等議題跟你討論的同學,因此找到這樣
的朋友(也就不一定要跑社團),對於念書之外的準備會非常有幫助。
大概就這樣吧,囉哩囉嗦了好久,祝福想考社會所、文化研究相關系所的板友們
順也希望我的經驗能幫上大家!
p.s.如果有人認識我請不要起我底XD 我很害羞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