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師大工教所自讀上榜心得

作者: k44455 (馬休)   2014-08-16 06:57:56
我不是個很會唸書的人
心得僅此想表述這幾年來成長的點滴
也感謝版上有許多人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心得資源
藉此也想鼓勵和我有類似背景的人
想過的怎麼樣的生活是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要成為怎麼樣的人是自己決定而不是學校
故事是這樣的
國中時成績普通僅能選擇後段國立高中職就讀
可是父親卻在那年意外中風
姐姐也才剛出社會工作不久
礙於經濟因素
最後我選擇就讀私立高職建教班
高中生活變成了三個月工作三個月讀書形態輪替下去
在高中就算半出社會的我
從班上及工廠生活中體認讀書的重要
認為不讀書只能做工
而我們家確實也是勞工階級
只是單純想著要改變生活方式就是讀書
高中三年成績一直維持在第一名
原因很簡單
同學都不讀書啊
另一方面也能獲得獎學金這才是主要目的 哈哈
高二時拿著打工存的錢報名補習班
傍晚工廠下班就趕往補習班上課
那樣的生活現在想著還真是辛苦
哎 那也是從寂寞中成長的歷程
後來靠推甄上了中原大學
註冊時認真覺得學費太貴也擔心自己無法負擔學校課業
後來休學自讀重考
生活變成了白天去圖書館讀書
晚上在百事達打工就這樣過了一年
殊不知最後考試結果更不如意
後來用統測成績報名上了國立高應大的進修部
開始了白天在工廠上班
下班後在到學校上課的生活
認真覺得學校環境改變我許多
同學們幾乎是因為上不了日間部後來才來到進修部就讀
光我們系上應屆生數量就占了總數8成
程度和日間部也不算差到哪去
但是要用前面幾%的學生比較才算XD
因為白天時常要趕件數變得常態加班
在班排也從10幾%變成了70幾%
覺得這樣下去也枉然了當初想讀書的初衷
後來辭掉工廠的工作應徵了距離學校較近的星巴克打工
唉 為了生活還是需要工作
但在星巴克打工很有趣的是我認識許多來自不同學校的人
儘管不需要付出像在工廠長時間的工作過程
但代價還是有的
雖然功課是維持住了
可是工作仍然占掉了大部分的讀書時間
就單純的想
那就來改變上課形態吧
將課程選擇一半日間部一半進修部
從白天第二節課連著上到晚上十點的最後一節課
這樣一來讀書時間也整理出許多
但搞的課業壓力變的非常大
那時期的
材熱
化熱
有機
無機
反應工程
程序控制
單操(1)(2)(3)
以上這些科目真的實在開始了我大學的黑暗時期
讓我一度深深質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在唸書下去
後來因為習慣了
慢慢的到後來也產生想考研究所的想法
但深感程度不足
所以計劃先去體驗國外打工度假
等賺了錢再回來面對將來
事與願違
在大四下時母親嚴重中風造成癱瘓
存著十幾萬的錢在兩三個月內幾乎全數用盡
那時候長大了和在小時候父親生病時體認完全不同
小時候還能單純的幻想未來的希望
可是經歷了跟許多人不一樣的過去
那時候的我好憂鬱
幸運的是學校同學以及公司夥伴
都給予我相當大的幫助
使我挺過這個難關
但這種種的際遇
迫使自己成熟許多
從學校畢業後
內心裏抗拒
不想去找工廠工作上班
理由只是覺得
傳統產業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後來母親的部分有了後續處理
被社工輔導的我
漸漸的情緒不再這麼的低落
在處理事情的這些過程
社工也肯定了我的某個人格特質
甚至介紹了一個陪讀的兼差給我
這裡是人生一個很大轉淚點
是光明....
原來是她妹妹的孩子正就讀國一
需要有人陪著他也盯著他讀書
但成績不太好
PR值僅40左右
而我白天就繼續在星巴克打工
晚上就去做陪讀
學生就讀的學校
是在高雄升高中的明星學校
他們的家境相當不錯
學歷經歷都相當的好
學生的大阿姨(大姐) 台大社工系畢業 現職 社工
學生的二阿姨(二姐) 政大法律碩士畢業 現職 律師
學生的三阿姨(三姐) 師大歷史系畢業 現職 老師
學生的媽媽(老么) 台大國企所畢業 現職 書記官.....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
以上的都是廢話了XD
幾個月之後也從陪讀做成了家教
薪水待遇也就不同
後來學習該怎麼教書
也培養出教學的樂趣
現在學生要升國三了
PR值也到了85的程度
天啊繞了好大一圈
寫到這裡才講到研究所準備方式
故事不知不覺講了很多有的沒的
考研究所的準備時間是從
是從剛帶學生不久後開始的
歷時 102/7/1 ~ 103/3/16
大概半年多的時間
剛轉職為家教後
就辭去了星巴克的工作
白天就去圖書館讀書
我都是睡飽才出門
大概9點10點才起床XD
晚上就教學生數理化英....
上課回到家再復習白天念的東西
但本來會預習的可是到後來就沒有了
因為預習後我就變得很晚睡大概兩三點
猜是也許是新的知識刺激所以變得晚睡!?
由於是跨科考所以沒有花太多時間做筆記
但題目又是申論題
在我大學過程只有在通識課和國文寫過申論....
其他課程都沒有這樣的訓練
都是再學如何計算........
倒是有做一本綜合科目筆記
這只有我才看得懂XD
也會將歷屆常考的重點寫進筆記裏
這幾年重點常考是
1.十二年國教
2.建教合作
3.大學退場輔導機制
4.翻轉教育
5.少子化
所以對教育時事敏感度要很高
時事方面可從
1.聯合新聞網-文教職考單元
2.教育趨勢導報- 首席文化出版社
3.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花師學院主編
其實書局都會有各校教育所導報可以買
可以挑自己有興趣的
教育所的這些科目
教育研究法
教育心理學
教育政策及行政
教育史
教育哲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江文雄
都有從圖書館借專書或買來讀
再搭配考教甄用書
1.教育專業科目通關寶典-艾育
2.教育綜合科目-羅正
前三個月
看完專書在看教甄用書當複習
後來就把專書讀完後
只看教甄用書跟技職概論
後三個月時間才開始練習寫申論
歷屆只做三年XD
一天大概用六到八小時左右讀書
每天也都會準備一小時左右英文
除了過年有休息幾天
英文讀
1.看原文書學英文-懶鬼子英日語
2.高中英文課本(教師手冊)全套1~6AB冊-車蓓群
這套書是歷史老師送的內容非常詳細.....
讀書大概比例
教育 80 % 英文 20%
考的學校有
2/14交大教育所 英文79 X
2/22政大教育所 僅過初試 X
2/23成大教育所 初試沒過 X
2/28中山教育所 差最低錄取8分 X
3/15師大工教所 錄取 O
3/16高師教育所 沒去考....
因為成績單都扔了
所以只寫出印象成績
說到這
也不知道該怎麼替心得做結尾
不知不覺就講了這麼多東西出來
真是不好意思
但我最後想說的是
我從高中大學就是進修體系出身
儘管我現在沒辦法考上五校
但時機過了我也不會再回頭
而既然入了寶山豈能空手回
期許能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所以版上同學們更要對自己現有的資源更加努力
經由正面的態度
以及滿含希望的看法
你會發現你可以幫自己很大的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