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 【幾件並不微小的事】/吳明益

作者: quendigay (小蝦媽媽來掃地)   2018-12-13 20:47:54
最後藍委直接拉倒楊翠面前的桌子,朝野立委爆發肢體推擠,藍委林德福、許毓仁、鄭天財、賴士葆、曾銘宗、林為洲、費鴻泰等人包圍楊翠,賴士葆及費鴻泰則嗆聲要她離開會議室,並與綠委李俊俋、鄭運鵬、段宜康、鍾孔炤、尤美女等人爭論衝突。
吳明益 12月10日下午10:48
【幾件並不微小的事】
 
 
0
琪姊(陳俊志)是我遇過的人裡,擁有不可思議溫暖力量的一個。她不分親疏,對人一律
給予熱情。我與她多年前在國際書展獎第一次見面,隨後偶爾會收到她寄來關於電影與文
字的看法。琪姊的訊息常常沒有標點,很像跟他面對面講話。
 
她自稱是電影人,瘋魔於電影夢。她告訴我說當年《美麗少年》成功,應該追著這個夢下
去,但她為了自己的身世,投身同志運動。以至於十年之後才有機會再追電影夢,有點來
不及。而今一切惘惘而逝。
 
她偶爾會轉貼我的文章,然後跟我短短討論,我感受到一個創作者無私的愛。
 
 
1
吳寶春的聲明我們都很熟悉了,好像一種範本。它讓我想起三月時我曾數日未眠,在研究
所課堂上跟學生說,我需要大家給我一點鼓勵。我收到謾罵的訊息,略過就行(但略過時
會讀到,讀到後很難忘記);也收到溫暖的支援。
 
我在香港遇到從中國搭火車來找我簽名的讀者,他背了一整個背包的書,旁聽一堂課。另
一位跟我約在中文大學火車站前自由女神雕像下。他們知道我不能去,所以就來。他們問
吳老師何時會再見?會問就是知道答案。所以我伸出手去握了他的手。
 
 
2
把楊翠老師「借出」去是我們全系的損失,是東華的損失,但卻是臺灣社會的收穫。她的
身份、態度與學養,都是擔任這個職務的不二人選。
 
有一回她說魏貽君老師寫一本沒有出版的小說寫到哭了,有一回吳晟老師跟我說有一個人
他覺得很可惜沒有繼續年輕時的創作,那就是楊翠。
 
有人站在最前端作戰,有人才能寫小說進行另一種作戰。楊翠坐在那裡面對荒謬,我們才
有餘裕能嘲弄荒謬。
 
我們是一個許多立場並不一致的系,但(我獨斷地想)其中一個重要的一致性就是支持楊
翠。
 
 
3
在安伯利村附近,一隻倉鴞突然從蘆葦上振翅而起。我們停下來看那倉鴞在水面狩獵,沿
河漫漫向北而去,引發蘆葦草叢裡的禽鳥一連串的尖鳴。這是一種白日幽靈,巨大的翅膀
拍動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響。路維斯對我說:「你繼續走吧,我不趕路。」(Robert
Macfarlane,《故道》,2017:373)
——
2018/08/19, 政治
作家吳明益回應國際曼布克獎「改國籍事件」:這是來自台灣的聲音,而我堅持它
台灣作家吳明益日前作品入圍國際文學大獎,主辦單位一度擅將其國名改成「中國台灣」
,遭到吳明益鄭重抗議。吳明益17日在倫敦出席座談會,會後受訪時表示,更改國籍的事
情,他並非要彰顯什麼,但他代表台灣的一種聲音,他也堅持這個聲音。
吳明益的小說《單車失竊記》英文版《The Stolen Bicycle》,今年3月入圍「曼布克國
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成為第一位入圍這個獎項的台灣作家,吳
明益當天表示,萬分榮幸,並且標示的國籍是「台灣」(Taiwan)。
《單車失竊記》入圍國際布克獎,吳明益:很榮幸國籍寫「Taiwan」
然而在入圍後不久,主辦單位的網頁擅將吳明益的國籍從「台灣」(Taiwan)更改為「中
國台灣」(Taiwan, China)。吳明益當時表示:「這和我個人的立場不同,我會尋求協
助,向主辦單位表達我的個人立場。」經過溝通,主辦單位最終做出了更正,列出作者來
自的「國家/地區」,而不是他們的國籍,而吳明益再次被列為來自台灣。
吳明益事後也透過臉書回應了這項聲明。他表示,自己的作品雖然啟蒙於世界各地的文化
,但完全仰賴「台灣」這塊土地發芽、生長、演化;如果遺棄了這個土地、這個名字,「
我的作品將無所依」。
吳明益本月17日在文化部及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邀請下,出席位於倫敦的國家自由俱樂部
座談會,與劍橋大學歷史教授顧若鵬(Barak Kushner)對談,也談到了爭取更改國籍的
事件。
《中央社》報導,吳明益會後表示,對於國籍問題,他只是表達他的情感,原意不是為了
要彰顯或是強調什麼。但反過來說,這件事情在他心中顯然十分堅定,否則他不會在自己
的作品被感受的時刻,第一個想到這件事情。
吳明益表示,台灣在國際上受到很多壓迫與委屈,他並不是要聲張什麼,但有兩千多萬人
在台灣生活,「我代表一種聲音,我也堅持這個聲音。這個聲音不是別人給我的,是我慢
慢建立起來的」。
吳明益也提到,
我自己覺得在建構認同的過程中,並沒有敵視、仇視其他的認同,我也很希望台灣走上這
條路。因為唯有彼此尊重彼此的認同,最後這些文化才有可能接納彼此的良善、美好的文
化的可能性,否則很可能為了民族認同的問題,會摧毀其他一切情感上,或者文化上的可
能性,這是最悲哀的狀態。
從原住民到外省老兵,吳明益盼台灣成為一個對認同「寬容」的地方
《中央社》報導,《單車失竊記》一書,涉及台、日與戰爭歷史,吳明益在書中使用多種
語言,包括日語、閩南語等。他表示,因為他從小就活在多語的世界裡,因此在寫小說時
,他很想把台灣多語言的生活環境表現出來。
吳明益認為,台灣與中國當代文學的不同在於,台灣文學發展多年,文字風格和中國已有
很大的不同。另外,台灣文學從原住民身上吸收非常多的語彙,比如說布農族作家不會說
「等一段時間」,而是說「等一頭牛尿尿的時間」。他說:「我們在原住民身上學到幽默
感,學到不同對待自然環境的方式,而這些漸漸在我這一代作家體現出來。」
吳明益表示,很希望台灣變成一個對多元認同都能夠寬容的地方。他很同理那些因為戰爭
輾轉來到台灣,永遠無法回去故鄉,或許埋骨台灣的軍人。原因是他小時候住的地方,門
口有個顧車的老先生,在戰時斷掉一隻手臂,他從這個老人身上感受到巨大的悲傷。
而吳明益日前受訪時表示,儘管這本書講的是一部失竊單車的故事,但同時也在陳述「台
灣的命運」,由台灣所有人民相互交織的故事組成。
吳明益舉例,書中的大象林旺,是出生在緬甸叢林的大象,由克倫族馴象人馴服,戰時先
後為日本人和中國人擔任戰象;戰後到台灣,最後遷到木柵動物園,高齡86歲過世。如同
書中角色,許多台灣人都有到動物園和林旺合照的記憶。
大象林旺如果是人類老兵,根本沒有人會在意他的故事:何曼莊的《大動物園》與動物書
單,雖然該書英文版《The Stolen Bicycle》最終未進入決審名單,但吳明益明確的立場,不
僅讓國人、也讓外國媒體印象深刻。
自由撰稿作家伊克巴(Jawad Iqbal)4月在《泰晤士報》發表社論,批評英國皇家劇院去
年在中共十九大前夕、取消劇院上演一齣有關西藏的戲劇,直指中國越來越專制的政權,
除了在國內不尊重言論自由,也極力對外國施壓、影響藝術自由,他也以吳明益國籍遭改
事件為例,強調中國的審查不應該對英國文化界伸手。
作者: bodhisattva (業障重)   2018-12-13 23:40:00
推吳明益跟他的小說
作者: pfw711 (PFW)   2018-12-14 00:28:00
推!
作者: bluelou (夜照亮了夜)   2018-12-14 01:57:00
推吳明益
作者: chihchuan (Andy)   2018-12-16 15:2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