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削弱梅克爾,大打婚姻平權牌的德國社民黨

作者: dualiammin (歪歪)   2017-04-27 22:31:47
※ [本文轉錄自 lesbian 看板 #1P0W2lO5 ]
作者: dualiammin (歪歪) 看板: lesbian
標題: [新聞] 削弱梅克爾,大打婚姻平權牌的德國社民黨
時間: Thu Apr 27 22:31:07 2017
削弱梅克爾,大打婚姻平權牌的德國社民黨
來源:轉角國際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426753
很多人看到作為對世界各地LGBT族群人權的重要推動者之一的德國,會誤以為德國早已實
現婚姻平權,這連德國人自己都搞不太清楚狀況。前幾個禮拜許多媒體才剛報導過,德國
著名的喜劇演員哈沛·科可林(Hape Kerkeling)偷偷跟他多年的伴侶「結婚」。日常用
語裡,大家確實習慣將「他們登記為生活伴侶」,這個非常官僚的說法,簡化為較通俗的

"他們結婚了。"
兩者看似一樣,但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德國現行法律仍不允許同性伴侶結婚,而專法提
供給同性戀者的權利,跟結婚制度所保障的不完全一樣。多年以來推動同性戀權利的社會
民主黨(SPD),已經決定重新挑戰這個現狀,婚姻平權已成為該黨在今年(2017)大選
的重要政見。高舉家庭價值的基督民主黨(CDU;簡稱基民黨)以及其主席梅克爾(
Angela Merkel)總理,接下來應該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是否支持接納同性伴侶進入婚姻
制度,將會成為社民黨對其的重要進攻點。
自社民黨總理參選人馬丁·舒爾茲(Martin Schulz)於去年底宣布參選後,德國政治界
已正式進入「選戰模式」,這讓當前由三黨(基民黨、基社黨、社民黨)所組成的大聯合
政府的跨黨派合作,越來越困難。聯邦議會的會期將在6月底結束,因此,三黨的代表在3
月29號進行了本會期最有一場「聯合政府協商高峰會議」,討論最後三個月的立法和執政
規劃。該會議上,社民黨出乎意料地重提婚姻平權,以此刺激其右翼的執政夥伴——從那
時起,婚姻平權正式成為了今年大選的重要競選議題之一。
協商會議的當晚,三黨核心人物討論了20多項政策草案,討論6個小時到凌晨兩點半才散
會。除了在幾個次要的內政議題上達成共識(如對難民濫用社會福利的監控等等),三方
協議並沒有太大的突破。不過,這樣的結果或許正是兩個陣營所想要的。
根據《南德意志報》分析,基民黨需要的是具體的成就,來證明其執政仍然穩定順利,而
社民黨因為要脫離跟「黑營」(基民黨/基社黨)的大聯合政府,所以需要透過與後者的
爭執與分歧,讓其支持者知道,有些議題無法跟「壞壞的黑營」一起推動。因此,開完會
後,基民黨得意揚揚地宣佈就哪些政策成功說服社民黨,反之,社民黨卻列出無法達成共
識的議題,表明堅持自己的立場,並指責基民黨對其所關注的「社會正義議題」充耳不聞

這些「社會正義議題」包含社會團結退休金(即國家對老年基本生存保障的補貼)、受僱
者從兼職回到全職的權益、對高級經理人薪酬的遏制,以及婚姻平權等議題。
▌反對同性婚姻的「黑營」
如今,同性戀者在德國所享有的權利都是綠黨、社民黨、以及最關鍵的——憲法法院——
的成就。2001年8月1號,由社民黨與綠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所推動的《生活伴侶關係法》生
效,至今已執行15年多,使俗話所稱的「同性婚姻」早已成為社會事實。
但我們不要忘記這15年以來,右翼不斷地抵制進步。比如在聯邦議會審核的過程中,《生
活伴侶關係法》法案遭到基民黨,以及其來自巴伐利亞邦的姊妹黨基社黨(CSU)的強烈
反對,兩黨中沒有一位議員投支持票。當時,幫基民黨-基社黨聯盟黨團在議會辯論的,
是基社黨右派的諾貝爾特·蓋斯(Norbert Geis)議員,他說:國家承認同性伴侶關係是
「違背我們的文化」以及「對家庭及社會整體最嚴重的攻擊」,並稱「法案不僅違反我們
的憲法,更與三大宗教的規則造成矛盾」。
不僅是在立法的過程中企圖予以否決,在法案通過生效之後,黑營亦透過司法程序,試圖
剝奪同性伴侶新得到的權利。相較於民法的「婚姻」,伴侶關係法原本缺乏稅法、照顧保
護法、以及財產權上的平權,再加上像領養小孩屬於家庭法的重要部份,也不受保障——
這些都是在聯邦參議院(Bundesrat)佔多數的黑營一直以來所抵制的。
黑營所執政的圖林根、薩克森和巴伐利亞三邦,後來更分別向憲法法院申訴,爭辯伴侶關
係法是否違反德國《基本法》第六條之一「婚姻與家庭應受國家之特別保護」的基本原則
。2002年7月,德國憲法法院裁定駁回圖林根、薩克森兩邦的申訴,並對黑營提出的論點
作出以下釋法:
"基本法第六條之一對婚姻所訂定的特別保護,不阻礙立法機關對同性生活伴侶關係制定與
婚姻相同或接近的權責。婚姻制度不會因為針對不能結婚的人的制度有所損失。"
在此之後的其他司法爭議,主要圍繞在同性伴侶應否與夫妻相比受到歧視,大部分的法院
皆認同這樣的論點,並堅持婚姻與伴侶關係本質不同——傳統婚姻是生小孩、建立家庭的
重要制度,伴侶關係不是如此。在過去,德國政府僅給予結婚的異性伴侶,如減稅等政策
上的福利。但從2009到2012年間,憲法法院分別在六件不同的案子上,推翻了下級法院獨
惠婚姻的判決。
據憲法法院解釋,不論同性伴侶關係或異性婚姻關係,立法機關只能基於是否擁有小孩,
來給予政策上的優待。換言之,婚姻本身不是政策優待的保障,沒有生小孩的夫妻等同於
同性伴侶,不能享受優待。
憲法法院的判決,迫使德國議會數次修訂《生活伴侶關係法》。這樣的過程被政治學家視
為「政治司法化」,意思就是說,憲法法院成為代理立法機構,尤其是在爭議性較高的議
題之上。經過憲法法院多次的釋法,以及議會隨之多次的修法,在現行法律之下,德國同
性伴侶的權責與異性戀的婚姻制度似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別在於共同領養小孩的部分。
到目前為止,同性戀伴侶仍不能一起申請領養,只能透過所謂的「繼親領養」(
Stiefkindadoption)或「接續領養」(Sukzessivadoption)來收養其伴侶親生或領養的
小孩。除非是透過人工受孕的女同性伴侶,或是曾跟異性伴侶一起生小孩的人,不然以單
身身分成功領養小孩的機會很小,這樣的規定因此讓同性伴侶領養小孩變得異常困難。
▌關鍵人物,「掙扎」的梅姨
針對爭議性較大的議題,梅克爾很少公開表態,婚姻平權也不例外。一個少數的例子,發
生在2013年9月的一個〈市民大會〉電視節目上,當時梅克爾被一位同性戀者問及,為什
麼同性伴侶不能一起領養小孩時,她的答案引發了許多批評:
"我老實跟您說,我對完全的(領養)平權感到非常掙扎......我個人不會提出領養平權的
法案,我知道這對許多同性伴侶很難理解,但我就是不太確定我們是否應該試圖把男女和
同性伴侶的領養平等對待。"
當該選民追問梅克爾,具體不願意讓同性伴侶領養小孩的理由為何時,她繼續囁嚅地說:
"這是一個爭議性很大,而涉及到兒童福利/利益的問題。......雖然可能有些人認為我的
看法很老派,我就是要忍耐這些(對我的批評),但我也不應該隱藏我的想法,我就是很
掙扎。"
梅克爾這樣的論點,是讓自己的「掙扎」凌駕憲法的平等原則。這究竟是因為她個人反對
同性戀,還是與她的政治計算有關,我們可能要等她出自傳,才會得知她心裡的掙扎背後
真正的理由為何。但從梅克爾過去的一系列決定,我們或許可以試圖理解她為了自己的政
治生存,所採取的戰略。
基民黨自2000年在梅克爾的領導之下,政治傾向已經明顯地向中間靠攏,尤其是從梅可爾
自2005年開始擔任總理以來,基民黨已經放棄對許多「核心議題」的堅持,例如:義務兵
役制、教育制度的「一本三枝」原則、以及核能。
在核能議題上,由社民黨與綠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早於2000年決定廢止核電,但梅克爾所
領導的基民黨卻在2009年的聯邦大選裡,將恢復核電當作重要的競選政見之一。當選之後
,德國在2010年10月,通過延長核電廠營運年限。不到半年之後,311福島核災發生,使
梅克爾做出她任期內最大的扭轉——從撤回廢核到重新廢核。
有觀察家認為,梅克爾之所以無法支持婚姻平權,是因為她先前摒棄保守派的核心議題時
,已經花光許多政治資本,嚴重影響基民黨基層黨員對她的支持,以及其姐妹黨基社黨跟
她合作的意願。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在上述的議題上做出180度的扭轉,也證明
她如果相信這樣的選擇對其政治生存有利,或國家預算上的壓力夠大,她有辦法離開政黨
傳統的路線。
在福島核災一事上,梅克爾不得不退讓:德國作為全球反核運動最強的國家之一,她意識
到一旦繼續支持核能,很有可能會導致關鍵地方選舉敗選,也將使她失去從2007年起努力
打造的「氣候(保護)總理」(Klimakanzlerin)形象。
梅克爾最近比較受關注的決策,是她的難民政策,其於2015年歡迎匈牙利不願意接收的敘
利亞難民來德國。這個決定雖然不受她傳統選民的支持,但立場左傾的德國人卻感到非常
佩服,甚至有評論家寫道:「我雖然沒有投給她,但我今天可以很榮幸地說:這是我的總
理。」
但即便如此,當這些人意識到梅克爾在婚姻平權上的保守立場,他們對她的看法是否又會
發生改變呢?社民黨或許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切入點來攻擊她,讓左翼的德國選民重新
認知,到底梅克爾實際上不是進步勢力的代表人物。
▌婚姻平權,德國的「社會共識」
跟收容難民相比,德國對婚姻平權其實已經達成高度的社會共識。德國聯邦反歧視局在今
年1月公布德國人對LGBT群體態度的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82.6%的德國人,認為同性
伴侶應有權結婚;對比2006年的64.9%,大幅增加了18%(私營民調的結果較為保守:75%
支持完全的平權)。就連在梅克爾所稱「爭議性很大」的領養問題上,也有75.8%的人表
示支持。長期被視為「牆頭草總理」(Wendehals-Kanzlerin)的梅克爾,為什麼不在這
個議題上追蹤民意呢?
根據2015年夏天,基民黨柏林地方黨部的婚姻平權民調,結果指出,52%的黨員反對,42%
支持。這樣的結果反映出基民黨全體黨員的立場,更不用說向極右派靠攏的巴伐利亞基社
黨,或許也解釋了梅克爾的躊躇。
德國在同性戀權利的保障上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們從納粹時期對同性戀的屠殺,走到
了今天的伴侶關係法。但我們不要忘記,這個進步是幾代的前輩辛苦爭取而來的。德國對
同性戀的刑事迫害,事實上要一直到90年代中,才正式結束;將同性性行為罪名化、惡名
昭彰的《德國刑事法第175條》(§175 StGB),也是在1994年3月才遭廢除。今年3月22
日,聯邦政府正式將同性戀除罪化,並補償刑法第175條的受害者。但約5萬名受害者中,
如今還活在世上只剩5千人;社民黨籍司法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對此表示:
"我們無法完全抹去司法的荒謬,但我們將洗刷受害者的冤屈。"
不管是德國或臺灣,政府阻擋婚姻與領養平權的每一天,都是在拖延許多想要進入結婚的
同性戀者的幸福,也同時讓很多孩子找不到安定的家。自己身為同性戀者的基民黨籍議員
史班(Jens Spahn)常說,他相信德國會在2020年以前,實現完全的平權。
在婚姻平權議題上,臺灣總統蔡英文也說,臺灣還沒有社會共識。對我們年輕人來說,再
多等一兩年或許沒有差別,但對許多長輩而言,卻是在與生命時間賽跑、非常急迫的問題
。在臺灣,連照顧住院的伴侶,陪他走人生最後之路都很困難。幸虧在這方面,德國已有
完整的制度來保障同性伴侶相關的權益,但在領養小孩方面,德國依舊停滯不前。假設梅
克爾再次當選總理,繼續以少數保守派的名義反同,很多今年才30幾歲的人,很有可能就
會面臨到這輩子無法領養小孩的困境。因為35歲以後,成功申請到領養可能越來越低。臺
灣在實施婚姻平權的路上,真的要學梅克爾嗎?
社民黨以婚姻平權作為其社會正義政見重要的一部分,找到了梅克爾進步勢力形象最薄弱
的攻擊點,她在難民危機所累積的左翼支持,恐怕不足以勝選。但也有人提醒,如果社民
黨真正關心平權的話,它其實早就可以提案了,因為在聯邦議會以及參議院裡支持婚姻平
權的政黨,如社民黨、綠黨、左翼黨,皆佔多數,社民黨何不鼓起勇氣打破僵局呢?社民
黨是否也可能是藉由操弄婚姻平權來影響選情呢?無論梅克爾在今年能否順利連任,如今
已沒有法律或民意的藉口繼續剝奪同性戀者的權益了,政府應當積極處理,而非將立法的
權責推給憲法法院。
作者: iiiiiiian (幻想先生)   2017-04-29 10:3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