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平權] 同婚團體發起一人一信給大法官

作者: dualiammin (歪歪)   2017-03-16 21:48:53
※ [本文轉錄自 lesbian 看板 #1OofQKB5 ]
作者: dualiammin (歪歪) 看板: lesbian
標題: [平權] 同婚團體發起一人一信給大法官
時間: Thu Mar 16 21:43:44 2017
「同志生命未完成的權利清單」同婚團體發起一人一信給大法官
來源:風傳媒
http://www.storm.mg/article/234356
司法院大法官即將在24日召開憲法法庭,針對同婚議題展開辯論。挺同團體16日召開記者
會,表示將持續募集同志故事,並在20日把募集到的同志故事交到司法院,讓大法官看到
同志的真實處境,期望大法官能做出實質平等的裁斷。
大法官即將在24日召開憲法法庭,討論同婚議題。「婚姻平權大平台」14日召開記者會,
表示持續募集同志故事,希望能讓大法官看到同志的真實處境。作家瞿欣怡、紀錄片導演
黃惠偵、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社群發展部主任林昱君也出席,談她們本身或身邊的同志故事

同志伴侶生活中處處困境,讓瞿欣怡寫下《說好一起老》一書
身為同志的作家瞿欣怡曾寫過《說好一起老》一書,講述自己的故事。瞿表示,她的伴侶
當年罹患乳癌,這本書是紀錄她與伴侶在這過程中,一起就醫與過程當中碰到的困境,原
先並不想把這麼私密的東西寫成書,但是在過程中感觸到身為同性伴侶與異性伴侶有很多
不同之處,所以就在思索是否要把面臨到的困境寫成一本書,甚至有讀者回信表示,在同
性伴侶死亡時,要領遺體卻無法領回,因為同志伴侶不是家人、不是親屬,而這些困境、
權益的差距,就是同志的日常。
導演黃惠偵拍攝紀錄片《日常對話》,訴說同志母親的痛苦
導演黃惠偵拍攝紀錄片《日常對話》,是台灣影史第1部獲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的紀錄片,
記錄了黃與同志母親的家族故事。黃惠偵說,她有一個女同志媽媽,但大家把重點都放在
同志媽媽,但家的組成不是只有這些成員與性別而已。黃說,她媽媽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
女生,但卻生長在台灣、非常保守的年代,那時可能連「同志」都沒聽過,所以長大只能
嫁給自己不喜歡的男性,黃認為,如果不是只有一男一女才叫婚姻,也許母親會有其他選
擇,有其他選擇或許就不會有被家暴等不好的事。黃惠偵說,婚姻就是人訂出來的制度,
就沒有道理去排除某些人。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社群發展部主任林昱君說,昨天有個媽媽打電話進來諮詢熱線,這位母
親說,她小孩是同志,她可以接受小孩是同志,但是卻擔心以後老了沒人照顧怎麼辦,她
的小孩有個優秀的伴侶,但法律卻讓他們無法成家。講到激動處,林昱君哽咽落淚,表示
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位媽媽的問題。
婦女新知董事林實芳:專屬配偶權利義務有498項,修專法太耗費司法資源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律師林實芳指出,我國法務部及性別平等處針對法律上僅限婚姻中
的配偶身分涉及的法規,就整理出高達498項專屬配偶的權利義務,其中包含勞權中的婚
假喪假等項目、社會福利的各項補貼、租稅、訴訟、兵役、醫療、利益衝突等等共10大項
,絕大部分都是人在面臨生離死別、天災人禍時的基礎法律權利,如果要訂立專法,恐怕
要耗費大量的立法、司法資源,但若修民法,就只要增訂民法971條之1,就能不再更動其
他法規,且若是訂立同性伴侶法,可能也會產生許多爭議。
瞿欣怡表示,要修正民法,其實是因為很多同志是被歧視的,一定要從根源去改變歧視,
如果退成立專法,那不就是告訴大家「被歧視是正常的」?她出來推動同婚,也是希望能
打破歧視。林昱君也說,反對訂立同志伴侶法,除了因為不平等外,希望用一樣的法律,
告訴現在正在長大的同志小孩「你們沒有錯」,同志小孩也跟其他同學一樣,享受一樣的
權利,這次的修法不只法律效益,也代表這個國家怎麼看待同性伴侶以及同志朋友。
林實芳指出,總統蔡英文在選前也以支持婚姻平權當作政見,希望法務部長邱太三與內政
部長葉俊榮,能挺身捍衛蔡英文的政見。
作者: arscerate (澈毛)   2017-03-16 21:54:00
浪費時間又無意義 這種信收到只會被擺一邊意思意思手段達不到目的就是白費功夫 不是有心就好 腦袋也很重要
作者: beermug (beermug)   2017-03-17 02:33:00
蔡英文自己都不挺自己政見了,否則蔡政府下面的法務部長怎會搞出定義誰夫誰妻的專法草案汙辱人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