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困在面具後的華裔同志:世代差異讓子女不

作者: strellson (臺語是客家話)   2016-06-28 09:37:51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international/20160628/895764
105年6月28日
舊金山本週日同志驕傲大遊行(Pride Parade)吸引數十萬人參加,其中有不少華裔人士共襄盛舉。不過有華裔表示,雖然舊金山接納同志氣氛開放,但「美籍」與「華裔」兩種身分在他們決定要否出櫃時常有抵觸,華裔家庭的價值觀讓他們在公開同志性向時,多了一份阻力。
在美國蘋果電腦工作的台灣人Christine今年在臉書上號召同鄉一起參加同志遊行,組織了十多名友人從南灣北上參加盛事。她告訴《蘋果》,臉書活動上按「參加」的多為異性戀朋友,「同志怕被台灣親友看到,反而不敢按參加。」形成異性戀大方挺同志,同性戀反而不敢公開出席遊行的反差。
來美3年的她,與同在蘋果工作的女友Pei-Chen於史丹佛台灣學生會認識。兩人交往1年,已見過家長,但Christine「還不敢跟爸媽說,」僅跟父母說女友是「朋友」。她今年揪團看遊行,主要訴求是「希望台灣儘速通過同性婚姻法案。」她認為民間團體對同志婚姻已有過半支持,呼籲政府加速法案的通過,「有些同志朋友在美已結婚,但台灣制度讓他們無法以已婚身分回台,他們的小孩也沒有合法身分。」是她覺得在美國的華裔同志感到痛苦的一點。問到UCLA高材生的她,與史丹佛碩士的Pei-Chen是否因理工背景相似而相戀,她俏皮表示,「(背景)沒關係,應該還是看ꔊ~表跟個性吧?」
Christine的朋友Milicent八年級時自台灣移民美國,24歲那年出櫃。身在基督徒家庭,她表示母親雖接納她的性向,但「還是希望我跟男生交往。」「我是家裡第一個信主的,我覺得還是有些conflict(摩擦)吧?但我是看神不看人,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她認為聖經是人寫的,不想遵從人寫的教條,「上帝祂創造我是這個樣子,應該有祂的目的在。」原本約訪時,大方表示願意受訪的她,昨採訪時因母親的堅持,臨時只能戴面具受訪。林媽媽告訴記者,「希望你們體諒,她以後還要讀書、找工作。」表現出對女兒的保護以及對出櫃的不安。Milicent則回應,戴面具完全
是媽媽的關係,「她擔心(出櫃)會影響我的發展,但我是覺得還好。」母女互動道出華裔家庭兩世代的不同想法。
不過也有亞裔同志驕傲出櫃。舉著北美最大華人同志互助團體China Rainbow Network旗幟遊行的Tony是軟體工程師。他表示不是第一次來參加遊行,會來參加是因為「身為亞裔美國人,我們出櫃,而且十分驕傲(we are out and proud)」。他表示,「(奧蘭多槍擊後)出來遊行尤其重要,慶祝我們勇敢做自己。」
華裔市民Stephen當日一絲不掛,只戴一個面具遮臉。他受訪表示自己不是同性戀,但認為前來支持同志十分重要,因為「多元文化是美國基本精神,我們會支持每個人。」問他為何脫光出席,他說,「這是一種宣告(statement):誰在乎你是否全裸呢?(一如性向選擇,)全裸是個自主選擇,只要你做的選擇沒有傷害到別人,就不該被拘束。」他坦言光溜溜走在路上感覺「很奇怪」,但是會慢慢習慣,在舊金山這個大城市光身走動「超級解放」,還推薦記者「有機會試試看」。
不過也不是人人想遮臉。十指緊扣的愛侶Issac跟Alfredo交往2年,遠從沙加緬度而來。他們看完遊行後,到市府前廣場參加after party(遊行後派對)。Alfredo表示,身為亞裔同志,「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文化挺身而出,同志並不是在每個地方都被接受,因此我們必須付出努力,露臉支持在場的每個人。」問到兩人有沒有話對彼此說,他們靦腆互看後,甜蜜說「一起製造更多回憶吧!」(呂明芬、唐芷瑩/舊金山報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